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去漢字化讓韓國陷入文化危機,無法正視漢字,就無法正視歷史

在古代, 韓國用漢字有著上千年的歷史, 千百年來韓國一直是中國的附屬國, 文化底蘊也是從中國學的, 古代韓國的文化比較落後,

一直沒有自己的文字, 只能沿用中國的漢字, 而漢字是韓國貴族、官員才能學習的文化, 平民一般學習不到, 這也給韓國百姓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後來, 在明朝時期, 韓國的經濟、文化、軍事和其他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 就想創造自己的漢字,

韓國為了創造自己的文字, 一些專家去了中國十幾次, 學習中國漢字的精髓, 來發展本國的語言,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才有了韓國的語言, 其實在中國漢字的影響下, 新創造的語言一直是韓國婦女和沒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在使用, 而韓國的貴族還是在用漢字語言, 韓國的拼音文字在二十世紀初才得到廣泛的運用。

而現在去漢字化已經影響到了韓國的文化和生活, 因為韓文中有百分之70以上的單詞是漢字詞, 去漢字化會導致交流的混亂, 而有人認為漢字只有學習歷史和法律的人才學習, 因為不懂漢字, 看歷史和法律書籍就相當於看天書一樣, 生活中用不到漢字不是必需品, 可為什麼在2005年的時候, 韓國在公務領域和交通領域, 使用了消失多年的漢字和漢字標記呢?而且韓國人還提出了推動漢字的並用方案, 韓國有很多的有識之士, 還提出韓國的學校要必須學習漢字, 應該韓文和漢字作為國字來學習。

而韓國的前總統金大中還說過, 韓國的歷史應該用中國的漢文來書寫, 不然韓國的歷史文化就難以理解, 弘揚不了韓國原來的文化, 現在很多容易發生混亂的詞語, 均在韓文後面注上了中國的漢字, 去漢字化是不可能的事, 現在韓國最暢銷的報紙依然用著漢字的標頭, 除非韓國連自己的歷史文化都不要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