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大提琴家王健:嚴肅藝術必須存在

古典樂壇的重量級國際比賽——比利時的伊莉莎白女王音樂比賽, 今年輪到大提琴項目受邀訪問剛結束文革浩劫的中國, 隨他到訪的攝製小組拍攝了一部後來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的《從毛澤東到莫札特:斯特恩在中國》。 10歲的王健出現在影片中, 讓人印象深刻。 一位有心人看了紀錄片後願意贊助王健到美國深造, 於是王健在1985年進入耶魯大學音樂學院, 此後在國際古典樂壇闖出一番事業。

以性格內斂著稱的王健曾多次到新加坡演出。 這次他將呈獻著名的德沃夏克作品《大提琴協奏曲》。

王健認為德沃夏克的這部名作, 在大提琴協奏曲曲目中尤為特別, 其音樂更豐滿, 將大提琴融入交響樂中, 表現豐富, 就像一幅巨大的油畫, 讓人從不同角度欣賞。

新加坡交響樂團也呈獻德彪西三部作品

在不同國度演奏, 文化氛圍與觀眾的反應都不一樣。 王健說, 在美國, 觀眾關注音樂中積極向上的光彩;在歐洲, 觀眾則善於觀察音樂中憂鬱的情緒。

演奏此曲多年, 王健認為隨著個人成長, 對音樂的看法略有不同, 每次演奏其實就像在重新創造。

來臨音樂會, 新加坡交響樂團還將呈獻德彪西的三部作品——《蘇格蘭進行曲》《春天》與豎琴協奏曲《神聖之舞與世俗之舞》。

樂團豎琴首席Gulnara Mashurova將擔綱演奏《神聖之舞與世俗之舞》。 音樂總監水藍則為音樂會指揮。

中國大提琴家王健反對藝術娛樂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