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尋訪民清第一“風月場”——老北京“八大胡同”,今日容顏何在?

八大胡同是老北京花街柳巷的代稱, 又稱“八大埠”, 位於前門外大柵欄觀音寺街以西。 “八大”是虛指, 舊書《順天時報叢談》指證, 該地區至少有十五條胡同屬於“花柳繁華之地”, 至於這八大胡同到底是哪八個, 卻有不同的說法。 北京人喜歡湊一個數, 什麼燕京八景, 天橋八大怪, 北京八大樓……都是這個意思。

如今, 公認的八條胡同是:百順胡同、胭脂胡同、韓家潭(現名韓家胡同)、陝西巷、石頭胡同、王廣福斜街(現名棕樹斜街)、朱家胡同、李紗帽胡同(現名大力胡同、小力胡同)。

利用一個晴朗的週末時光, 坐地鐵來到前門, 想看看”八大胡同“今天的模樣。 上周寫了一篇南鑼鼓巷, 招來眾多指責, 南鑼已經是一個商業景點, 修飾打扮上, 都在往商業化的模式上走, 力圖打造出外地參觀者心中對老北京的想像和嚮往。

那, 前門大柵欄地區的這些胡同, 是不是還保留著老北京胡同的本色和質樸呢?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昔日紅粉飄香的煙花柳巷早已成為歷史遺跡, 值得慶倖的是, 由於“八大胡同”老房太多, 改造起來很困難, 所以京城危房改造還沒有涉足這裡, 所以在滿街大興土木的時候, 它才能得以保留。

我是用手機導航, 從煤市街進入, 開始尋找八大胡同的。 後來發現很簡單, 八大胡同, 就在大柵欄西街的兩側, 非常好找。 八大胡同應是在清乾隆奠基, 中後期興起, 清末與民國期間終成“大名”。 八大胡同“風月場”雛形的形成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乾隆時期徽班進京下榻於八大胡同中的韓家潭、百順胡同一帶, 此後四喜、春台等戲班相繼來京, 分別下榻於八大胡同之百順胡同、陝西巷和李鐵拐斜街。 所以老北京有句俗語:“人不辭路, 虎不辭山, 唱戲的不離百順、韓家潭。 ”

前門觀音寺街有首打油詩,是這麼說八大胡同的:八大胡同自古名,陝西百順石頭城(陝西巷、百順胡同、石頭胡同);韓家潭畔弦歌雜(韓家潭-韓家胡同),王廣斜街燈火明(王廣福斜街-現在叫棕樹斜街);萬佛寺前車輻輳(萬佛寺是一個小橫巷,西通陝西巷,東通石頭胡同),二條營外路縱橫(大外廊營、小外廊營);貂裘豪客知多少,簇簇胭脂坡上行(胭脂胡同)。

陝西巷:是當年的八大胡同之首。如今當年的青樓建築早被改建為民居、商業店鋪,唯有賽金花曾待過的上林仙館還在,只是已更名為賓館,可供過客們停留小住,順便想入非非。

百順胡同:分為大百順胡同和小百順胡同。八大胡同與戲劇,特別是京劇的形成發展的歷程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由於清代禁止娼妓,而士大夫階層自明代就好狎優,蓄養家班。來京的徽班弟子又是男孩子,他們中漂亮的一般就是男旦,住所兼教戲所在,每個師傅的寓所都起堂號,如梅蘭芳出自朱靄雲的雲和堂,梅巧玲經營景和堂,程長庚寓處四箴堂,譚鑫培堂號英秀堂都在八大胡同。嘉慶時期的相公重色不重藝,後來同光以後,以三鼎甲為代表的大師在藝術上精進成功以後,逐漸童伶相公也以色藝俱佳為尚了。可以說清代的八大胡同興盛完全是因為男伎相公而起的。民國開始,妓女解禁,相公凋零,八大胡同原來的堂子才成了妓院的天下。

胭脂胡同:非常短的一條胡同。道路狹窄,不時有騎自行車,三輪車,垃圾車的人吆喝著,搖著鈴從身邊掠過。這就是當年最最紙醉金迷的“胭脂胡同”嗎?兩側牆壁上的臉譜讓我記憶猶深。

石頭胡同:不知誰家的自行車鎖在旁邊的電線杆上,倚靠在這段文字介紹上面。當年柔豔的胡同,現在變成另外一個世界,另有一番“生活”的感覺。

韓家胡同:原名韓家潭。明代此處地勢低窪,涼水河一條支流在此積水成潭,故名寒葭潭。清代因內閣學士韓元少在此居住,改稱韓家潭。1965年改為現名韓家胡同。四大徽班進京。其中以程長庚、徐小香、盧勝奎、楊月樓為主的三慶班就住在韓家潭。後有很多劇團和京劇名家也寓居於此。

棕樹斜街:週末的胡同裡,三三兩兩的遊人和我一樣,走走停停,拍照,看手機地圖。他們騎著小黃車,好多次擦肩而過。

朱家胡同:在早曾分為留守衛胡同和羊毛胡同,過去這條胡同有三等妓院20多家,與朱家胡同相連的清風巷、清風夾道、朱茅胡同、燕家胡同、西羊茅胡同等,在老北京也是三四等妓院和土窯子的聚集地。也有說朱家胡同夠不上“八大胡同”的檔次,大小外廊營胡同才算。這裡一併把照片放上來看看吧。

大力胡同,小力胡同:大力胡同,曾用名大李紗帽胡同。過去曾是是帽市,如今面目全非。全長110米,均寬5米。 據記載現在的3號、17號就是原有的二家妓院改建的。但都已經找不到遺跡了。胡同開頭就是2號,然後就是4號,5號。3號不見蹤影。

八大胡同找齊了!老屋不語,道不盡的,是滄桑。新社會和舊社會,完全是兩個世界,陽光下的,已是一個嶄新的新世界。在百順胡同看到一座西式老樓,典雅的外表,內裡,卻已經破舊不堪,是倉庫還是住戶?

用一張敞亮的照片做結尾吧。老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慢慢去發現,去探訪吧。

前門觀音寺街有首打油詩,是這麼說八大胡同的:八大胡同自古名,陝西百順石頭城(陝西巷、百順胡同、石頭胡同);韓家潭畔弦歌雜(韓家潭-韓家胡同),王廣斜街燈火明(王廣福斜街-現在叫棕樹斜街);萬佛寺前車輻輳(萬佛寺是一個小橫巷,西通陝西巷,東通石頭胡同),二條營外路縱橫(大外廊營、小外廊營);貂裘豪客知多少,簇簇胭脂坡上行(胭脂胡同)。

陝西巷:是當年的八大胡同之首。如今當年的青樓建築早被改建為民居、商業店鋪,唯有賽金花曾待過的上林仙館還在,只是已更名為賓館,可供過客們停留小住,順便想入非非。

百順胡同:分為大百順胡同和小百順胡同。八大胡同與戲劇,特別是京劇的形成發展的歷程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由於清代禁止娼妓,而士大夫階層自明代就好狎優,蓄養家班。來京的徽班弟子又是男孩子,他們中漂亮的一般就是男旦,住所兼教戲所在,每個師傅的寓所都起堂號,如梅蘭芳出自朱靄雲的雲和堂,梅巧玲經營景和堂,程長庚寓處四箴堂,譚鑫培堂號英秀堂都在八大胡同。嘉慶時期的相公重色不重藝,後來同光以後,以三鼎甲為代表的大師在藝術上精進成功以後,逐漸童伶相公也以色藝俱佳為尚了。可以說清代的八大胡同興盛完全是因為男伎相公而起的。民國開始,妓女解禁,相公凋零,八大胡同原來的堂子才成了妓院的天下。

胭脂胡同:非常短的一條胡同。道路狹窄,不時有騎自行車,三輪車,垃圾車的人吆喝著,搖著鈴從身邊掠過。這就是當年最最紙醉金迷的“胭脂胡同”嗎?兩側牆壁上的臉譜讓我記憶猶深。

石頭胡同:不知誰家的自行車鎖在旁邊的電線杆上,倚靠在這段文字介紹上面。當年柔豔的胡同,現在變成另外一個世界,另有一番“生活”的感覺。

韓家胡同:原名韓家潭。明代此處地勢低窪,涼水河一條支流在此積水成潭,故名寒葭潭。清代因內閣學士韓元少在此居住,改稱韓家潭。1965年改為現名韓家胡同。四大徽班進京。其中以程長庚、徐小香、盧勝奎、楊月樓為主的三慶班就住在韓家潭。後有很多劇團和京劇名家也寓居於此。

棕樹斜街:週末的胡同裡,三三兩兩的遊人和我一樣,走走停停,拍照,看手機地圖。他們騎著小黃車,好多次擦肩而過。

朱家胡同:在早曾分為留守衛胡同和羊毛胡同,過去這條胡同有三等妓院20多家,與朱家胡同相連的清風巷、清風夾道、朱茅胡同、燕家胡同、西羊茅胡同等,在老北京也是三四等妓院和土窯子的聚集地。也有說朱家胡同夠不上“八大胡同”的檔次,大小外廊營胡同才算。這裡一併把照片放上來看看吧。

大力胡同,小力胡同:大力胡同,曾用名大李紗帽胡同。過去曾是是帽市,如今面目全非。全長110米,均寬5米。 據記載現在的3號、17號就是原有的二家妓院改建的。但都已經找不到遺跡了。胡同開頭就是2號,然後就是4號,5號。3號不見蹤影。

八大胡同找齊了!老屋不語,道不盡的,是滄桑。新社會和舊社會,完全是兩個世界,陽光下的,已是一個嶄新的新世界。在百順胡同看到一座西式老樓,典雅的外表,內裡,卻已經破舊不堪,是倉庫還是住戶?

用一張敞亮的照片做結尾吧。老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慢慢去發現,去探訪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