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集來福士為龍頭 船舶及海工裝備企業駛向深藍

膠東線上4月29日訊 煙臺市以“打造中國北方最大的海工裝備研發中心”為目標, 培強做大海洋工程裝備產業, 以中集來福士為龍頭的一批船舶及海工裝備企業, 正承載著煙臺的海工夢, 駛向深藍。

27354台設備, 4萬多根管路, 5萬多個MCC報驗點, 120萬米電纜拉放長度……這些令人震撼的數位是全球最大、最先進的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臺“藍鯨1號”的幾項資料指標。 這座由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用於海洋能源勘探的“巨無霸”, 是中國船廠在海洋工程超深水領域的首個“交鑰匙”工程。

“藍鯨1號”項目副經理祝愷介紹,

“藍鯨1號”是中集來福士交付的第九座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 採用了雙鑽塔、液壓主提升、岩屑回收、超高壓井控等大量新技術。 其中, 配備的高效液壓雙鑽塔和全球領先的閉環動力系統, 可提升30%的作業效率。 “兩個井口配置上都是一樣的, 在其中任何一個井口發生情況下, 備份井口會持續運行下去。 另一個井口我可以同時派人去做修復工作, 最大程度上減少任何一個單點上的失效, 減少了我的無效工時。 ”

在中集來福士煙臺基地的深水碼頭, 記者看到, 施工人員正加緊建設“藍鯨1號”的姊妹船“藍鯨2號”。 “藍鯨2號”項目經理楊鵬介紹, “藍鯨2號”實現了專案建造工藝多個重大創新突破, 最大工作水深3658米, 最大鑽井深度15250米,

是目前全球作業水深和鑽井深度最深的半潛式鑽井平臺之一。 2016年3月, “藍鯨2號”完成大合攏, 目前正按計劃進行舾[xī]裝和調試, 預計年內達到交付狀態。 “準備在7月中下旬完成主船的調試, 然後出去第一次試航。 在9月初完成鑽井的調試, 再出去做海上的SIT, 就是鑽井的臨調, 預計在9月底完成整個項目所有的調試工作。 10月份就可以交付使用。 ”

放眼煙臺, 在千里海岸, 以中集來福士為代表的大宇造船、京魯造船等一批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製造企業正不斷向高端挺進。 煙臺已建成開發區、蓬萊和龍口灣三大造船工業園區, 集中了來福士、京魯、巨濤等龍頭企業及配套企業集群, 海洋平臺訂單占全球同類產品市場份額25%, 居國內第一、世界第三位。

今年, 煙臺還將加快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產業發展, 加大對深海探測、資源開發利用、海上作業保障裝備、海工特種船舶、豪華郵輪遊艇等建造技術的研究, 研發生產大型鑽井平臺、公務船、豪華遊艇等產品。 面對國內外海洋資源開發的重大需求, 加快煙臺開發區、蓬萊市兩個“山東省船舶工業集聚區”建設, 加大海工船舶產業招商引資力度, 積極爭取國內外知名海工船舶製造及配套企業來煙設立基地, 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海工船舶生產基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