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胡姓源於媯清代曾與鄭燮為鄰 二世祖痛斥權臣被貶官

原標題:胡姓源於媯 清代曾與鄭燮為鄰 二世祖上書痛斥當朝權臣被貶

胡姓, 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58位。 2007年相關部門資料顯示, 胡姓人口占中國大陸地區漢族總人口1.31%, 排名第13位元, 也是中國大陸地區超過總人口1%的19個姓氏之一。

昨天上午, 家住旌忠巷的筷子收藏者胡學明, 通過清代嘉慶年間的《胡氏家譜》, 向記者講述了胡氏一族在興化500多年來的情況, 以及作為鄭板橋鄰居的一些趣事。

1

胡姓源於媯姓

家譜可上溯明代胡讓公

胡學明告訴記者, 據譜中記載, 胡姓起源於舜帝的33世後裔媯滿。 西周初年,

周武王滅商後, 訪求前代帝王的後裔, 找到了虞朝舜帝的嫡裔媯滿, 並把長女大姬嫁給了他, 封之于陳之株野(今河南柘城胡襄鎮), 後遷都陳之宛丘(今河南淮陽), 讓他奉守虞舜的宗祀, 以備三恪, 建有陳國, 諡號胡公, 因此又稱胡公滿、陳胡公。 陳國公族後裔, 後多以先祖諡號為姓氏, 自稱胡氏。 這便是胡姓的由來, 胡公滿也是胡姓的得姓始祖。

“查考《胡氏宗譜》, 目前可知興化胡氏始遷祖為明代的胡讓公, 再往前就無法考證了。 ”胡學明說, 譜中稱興化胡氏一族, 世代居住在興化城的南側, 在高郵、天長和六合等地也有分支。 家譜中能追溯到的一世祖, 便是明代成化十八年(西元1482年)的貢生胡讓公。

胡學明告訴記者說, 小時候聽長輩提起過,

一世祖胡讓公原本並不姓胡, 因為某些原因才改姓了胡。 “長輩們的說法有各種版本, 但現在看來並不靠譜。 至於一世祖是否改姓, 在譜中未找到文字記載。 ”

2

胡氏一族耕讀傳家

鄰居是清代名人鄭板橋

“興化胡氏一族是耕讀世家, 讀書人比較多, 曾有數位族人考取過進士, 在當地漸漸有了名望。 通過家譜中的世系表發現, 我們這一族人丁很單薄, 枝葉並不茂盛, 如十二世祖傳至十三世祖, 只是一脈單傳。 ”胡學明告訴記者, 另外, 明代嘉靖年間, 胡氏一族所聚居的興化南門附近遭遇水災和倭寇騷擾, 就連祖墳都被大水沖壞了。 鑒於這些原因, 族人無奈之下遷至東門竹巷安家。

“此後三百餘年, 我們一族一直居住在竹巷, 我的父親出生在那裡。

後來, 族人漸漸從讀書人轉變成了商人。 ”胡學明說, 據父親回憶, 胡氏一族在竹巷有一間很大的老宅。 宅子沿街的一側有三間門面, 用來做生意。 門後有三進屋子, 族人就居住在裡面, 屋子後面就是城河。

到了清代, 胡家就是當地一個普通的商人, 但鄰居卻是一個鼎鼎大名的人物, 那就是鄭板橋。 “我們祖上與鄭板橋有沒有交往, 因為沒有任何文字記載, 也就不得而知。 但父親說過, 現在鄭板橋故居的那棵銀杏樹, 以前就種在胡家老宅裡。 還有一件有意思的事, 我夫人年輕時曾在鄭板橋故居裡居住過, 當時租屋子給她的就是鄭板橋的後人。 ”

3

為官者剛正

二世祖痛斥權臣被貶官

因為年代久遠, 胡學明手中的這本清代《胡氏家譜》已破敗不堪。

“父親晚年曾手抄了一本《胡氏家譜》, 只記載到清代嘉慶年間。 父親有一個心願, 那就是重修家譜, 收錄嘉慶之後的胡氏族人。 這些年, 我一直在忙著修家譜, 目前已基本完成。 ”

“提起胡氏一族的家訓, 重點就是忠孝禮義。 無論是一世祖胡讓公, 還是二世祖胡獻公, 或者是那些為官的祖先, 無不是剛正不阿、真正廉明的好官。 胡獻公曾上書痛斥當朝權臣的五宗罪, 被貶到宜陽縣, 在當地施行仁政聞名, 後升入南京都察院。 離開宜陽之時, 全縣百姓夾道歡送並為他立政徳碑。 後來, 他又因為繼續上書痛斥權臣再遭貶。 胡獻公為官清廉, 去世時家中連下葬的錢都湊不出, 最後還是同窗資助才得以入葬。

後來, 因為種種原因, 祖先改為經商。 “我們祖先經商, 一向奉行誠信經營, 絕不欺詐顧客, 遠近聞名。 ”胡學明說, 作為並不殷實的家庭, 胡家還時常幫助貧困的鄉親, 遇到水災等災禍之時, 也總會為他們捐款, 街坊鄰居提起胡氏一族, 總是讚不絕口。

記者 宮鋆煜 文/圖

【徵集】

歡迎來曬

家譜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