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誰來為失寵的東北粳稻買單?

隨著玉米改革進程的加速, 國家在玉米上的傾斜也越發嚴重, 與此同時, “問題不那麼多、庫存不那麼高”的東北粳稻, 被有意抑或無意的忽略了。

自2014年國家取消東北大米外運補貼後, 東北粳稻幾乎再無政策上的支撐。 雪上加霜的是, 2016年秋季以來, 東北絕大部分的運力都無條件讓路給玉米, 幾乎所有的米企都只能幹瞪著眼睛, 等待玉米運輸高峰的結束。

錯過了旺季大米外運的這波行情, 許多大米加工企業還在等待著春節過後的備貨小高峰。

可惜, 所有的東北米企, 並沒有等來這次翻身的機會。

天氣轉暖之後, 東北鐵路外運逐漸放開, 東北米外運的管道終於打開。 但粳稻米行情並沒有因此好轉。 當地糧庫輪換進度受阻, 大米銷售不暢。 據筆者瞭解, 單單雞西、虎林等地, 停工待產的大米加工企業就占到了當地70%左右的比例。 大米南下似乎成了無解之謎。


據華南糧食交易中心王總介紹, 廣州當地的批發市場東北米的身影已經比較少見, 銷路也沒有秈米和蘇皖粳米好, 近兩年優質秈米、蘇皖晚粳米等對東北米的替代越來越多。

反觀蘇皖粳稻, 行情真所謂冰火兩重天。

3月份關於最低收購價粳稻及超期粳稻拍賣的消息一出, 蘇皖粳稻經歷了短暫的回檔。 進入4月中旬, 粳稻拍賣的政策遲遲不出, 當地缺糧的局面開始顯現。 江蘇、上海等地的輪換、拍賣粳稻從最低1.32元/斤的價格一路飛漲至本周1.4元/斤, 搶購的人依然絡繹不絕。 前期擔心庫存粳稻虧損的米企老闆, 現在正盤算著漲到多少錢再出利潤更大。

據瞭解, 進入4月末, 黑龍江當地大多數直屬庫的輪換進度在60%-70%左右,

而江蘇的輪換出庫任務已基本完成, 上海直屬庫也已無糧可出, 企業採購糧源只能寄希望於5月份粳稻的政策性拍賣。 目前, 黑龍江雞西2014年產二等粳稻出庫價格在1.48元/斤, 江蘇泰州2014年產二等粳稻售出價1.4元/斤;大米出廠價方面, 江蘇泰州圓粒大米4月25日報價1.93元/斤, 黑龍江佳木斯圓粒大米報價2.14元/斤, 兩者除去運費的價差, 已經在0.21元/斤, 江蘇粳稻米的優勢可見一斑。

時間倒回2016年冬季, 最低收購價收購期間, 由於江蘇等地的南方粳稻市場收購價格遠遠低於東北粳稻, “南糧北運”的現象時有發生。 時至今日, 江蘇地區因大米價格遠低於東北米而搶佔市場, 攻城掠地。 東北粳稻只落得黯然神傷。

是什麼導致了東北粳稻的失寵?是什麼讓品質口感遠優於蘇皖粳米的東北米無人問津?

從表面看, 東北米是輸給了價格, 輸給了距離, 而背後的問題卻引人深思。

眼下國家正在緊鑼密鼓的制定稻穀整體去庫存的方案, 筆者也希望稻穀的“供給側改革”能夠順利進行, 同時也能幫助東北粳稻走出困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