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我想和你唱2》以音樂的名義開一場盛大的Party“壁”大法

文|珞思(珞思影視研究組)

在一片盛大party的氛圍中, 《我想和你唱》結束了第二季第一期的播出。

29日晚, 這個在去年以黑馬姿態贏得口碑、收視雙豐收的音樂節目, 闊別一年之後回歸湖南衛視週六檔。

首期節目裡, 《我想和你唱》第一季所開拓的“星素對唱”模式和“闔家歡”氣質被發揚光大, 而“圓夢”這個字眼, 則被提到了更加顯眼的位置上。

此外, 社交平臺上, “我想和你唱”主話題閱讀量高達34.9億, 討論量275萬, 當期節目引發淚水和回憶最多的孫燕姿, 則一直霸佔熱搜前列。

從200人到1200人

更廣闊的素人團開啟大Party

對於中國電視音樂類節目多如牛毛的現狀而言, 去年, 《我想和你唱》的出現無疑有其突破性意義, 它打破了PK、翻唱的窠臼, 給出了素人和明星同台合唱的Party概念。 又適時擁抱新技術時代, 將當時處於風口的視頻直播引入了電視端。

如果觀眾還有印象, 他們一定記得第一季《我想和你唱》的突破性玩法:節目利用音樂app和直播軟體搜羅眾多各出奇招的網友與明星“同框”合唱;再通過網友選拔的機制,

推送6個關注度最高的網友來到現場;不過, 6人中只有獲網友青睞度最高的3人才可與明星“同台”對唱;最後, 明星最為喜歡的素人會來到台前, 與明星合唱。

台網聯動的性質, 讓《我想和你唱》突破了演播室概念, 也讓普通人足不出戶就感受了一把“追星”的激動——就像29日第二季首期汪涵所總結的那樣, 第一季節目中, 一共有155萬普通人實現了與明星的“同框”, 有200位普通人來到現場與明星見面。

而節目組從費玉清到鳳凰傳奇, 從任賢齊到薛之謙的選人策略, 也讓這檔節目真正成為一檔老少皆宜, 全民都能來嗨唱的音樂大Party。

不過, 《我想和你唱》的製作團隊顯然沒有滿足。 當“想唱”的忠實觀眾在29日晚22:00如約打開電視機, 他們會發現, 那些曾用千奇百怪的造型和創意給他們帶來歡樂的素人團, 已經擴張到佔據了一整面舞臺!

這大概是《我想和你唱》第二季所做的最直觀的突破:第一季中三位明星對應的18位現場素人變成了100人,

而12期共1200人的素人團幾乎可以把每期節目裡貢獻創意互動的普通人一網打盡, 不留遺憾。

四個擁抱和一個吻

更真實的圓夢氛圍引“淚海”

來到現場的素人軍團大面積擴充, 只是《我想和你唱》實現“與其仰望, 不如對唱”精神的第一步。

縱觀剛剛播出的第二季第一期, 捕娛記的感受是:像第一季一樣憑藉外形、搞怪、創意的野路子得到上臺合唱機會的素人少了;而真正巴心巴肝愛著臺上歌手的鐵杆粉絲式的素人多了。

這種真實的圓夢氛圍由此在《我想和你唱2》中激發, 比如有網友就特別記錄了第一期節目裡的“四個擁抱和一個吻”。

前兩個擁抱都出自譚詠麟環節,

而給他獻上這兩個擁抱的, 都是快50歲的“老男人”。 等了33年才見到譚詠麟的王偉東在臺上流下熱淚語無倫次, 當年正是因為聽了譚詠麟的歌, 他從東北到深圳, 只是為了離偶像更近;三個平均年齡48歲的“南方三叔叔”從中學時代就熱愛譚詠麟, 那盤水中花的磁帶即便已經老舊到變聲, 他們依然捨不得丟棄。

第三個擁抱來自蔡國慶的歌迷,頭髮全白、已經80歲的老奶奶蔡鮮一上臺就強烈要求“抱一個”,那種熱愛和追尋的氛圍,感動了所有人。

當然,淚點最多的還是孫燕姿環節。作為80後、90後的偶像,一共有71944人參與了跟孫燕姿的網路合唱。

現場,孫燕姿的歌迷已經生出了小baby,正是這個娃娃,給了“燕姿媽媽”一個吻;而那個帶著kepler專輯手卡走遍西班牙,甚至在《我的愛》拍攝地留下每一個畫面的西班牙語學生劉碩給出這場節目裡的最後一個擁抱,但她的偶像拒絕接受這張手卡,“我怎麼可以拿走這張卡,它陪了你那麼久。”孫燕姿最後在手卡簽上的簽名,成為偶像和歌迷聯繫的最好方式。

在《我想和你唱》的舞臺上,歌手不再是那個離自己很遠很遠的偶像,從遠遠“仰望”,到來到身邊的“對唱”,這既是圓夢,又無比深刻地展示了音樂的力量——當他們因為年少時的一首歌愛上那個人,他們的人生也許就此發生改變,這種改變是前進的動力,也可能帶來美好姻緣。

60後70後80後一同狂歡

全齡化體驗劍指“全家都滿意”

素人團擴大,“圓夢”的調性更足,但其實,《我想和你唱》的宗旨沒有變化,在第二期首期節目播出前,節目導演王琴接受採訪時就表示,這個團隊還是一如既往地用最樸素的方式表達著最真摯的情感。

這種情感,自然是每個歌手背後代表的不同年代回憶和青春夢想。從某種程度上看來,相對第一季節目,第二季《我想和你唱》的“全齡性”和“跨代感”無疑更足——如果說來到第一季現場的最老牌歌手是61歲的費玉清,那這個天花板已經被打破:67歲的譚詠麟出道近50年,連他自己都笑稱,如果5年算一代的話,那自己已經有10代歌迷了。

譚詠麟讓人想起的是上世紀70年代香港樂壇的風雲,蔡國慶代表的就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內地潮流,除了80歲的老奶奶蔡鮮,他的歌迷裡也有聽著《三百六十五個祝福》長大的90後。

而到了孫燕姿,《我想和你唱》現場就已經是80後、90後、00後甚至10後的狂歡——聽著你的歌長大、戀愛、結婚、生子,生命裡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孫燕姿的陪伴。

這種年代回憶和青春夢想,彙聚在一起就是溫暖的愛,就像譚詠麟歌迷發出的心聲:80歲時,還想聽到您的歌聲。

這種愛會造就多強的衝擊波?據悉,首期節目在23歲以下年輕觀眾群中份額輕鬆破10%,在24-33歲,34-44歲觀眾群眾的份額,超過和接近破7%。

全齡性的堅持和全民記憶的打造,《我想和你唱》將會繼續下去。捕娛記瞭解到,“想唱2”第二期節目裡,會有縱橫上世紀80年代香港歌壇的葉蒨文,也有本世紀初在內地走紅的胡彥斌,還有剛剛爆紅,吸納了許多00後歌迷的迪瑪希。

而此外,包括張信哲、範瑋琪、動力火車、梁詠琪、楊宗緯、袁婭維、張碧晨等涵蓋各年齡段歌迷的歌手將陸續登場。或許,這檔節目如同它播出前的宣傳語一樣,除了“與其仰望,不如對唱”,還必須要做“全家都滿意的音樂節目”啊。

編輯|廠長

第三個擁抱來自蔡國慶的歌迷,頭髮全白、已經80歲的老奶奶蔡鮮一上臺就強烈要求“抱一個”,那種熱愛和追尋的氛圍,感動了所有人。

當然,淚點最多的還是孫燕姿環節。作為80後、90後的偶像,一共有71944人參與了跟孫燕姿的網路合唱。

現場,孫燕姿的歌迷已經生出了小baby,正是這個娃娃,給了“燕姿媽媽”一個吻;而那個帶著kepler專輯手卡走遍西班牙,甚至在《我的愛》拍攝地留下每一個畫面的西班牙語學生劉碩給出這場節目裡的最後一個擁抱,但她的偶像拒絕接受這張手卡,“我怎麼可以拿走這張卡,它陪了你那麼久。”孫燕姿最後在手卡簽上的簽名,成為偶像和歌迷聯繫的最好方式。

在《我想和你唱》的舞臺上,歌手不再是那個離自己很遠很遠的偶像,從遠遠“仰望”,到來到身邊的“對唱”,這既是圓夢,又無比深刻地展示了音樂的力量——當他們因為年少時的一首歌愛上那個人,他們的人生也許就此發生改變,這種改變是前進的動力,也可能帶來美好姻緣。

60後70後80後一同狂歡

全齡化體驗劍指“全家都滿意”

素人團擴大,“圓夢”的調性更足,但其實,《我想和你唱》的宗旨沒有變化,在第二期首期節目播出前,節目導演王琴接受採訪時就表示,這個團隊還是一如既往地用最樸素的方式表達著最真摯的情感。

這種情感,自然是每個歌手背後代表的不同年代回憶和青春夢想。從某種程度上看來,相對第一季節目,第二季《我想和你唱》的“全齡性”和“跨代感”無疑更足——如果說來到第一季現場的最老牌歌手是61歲的費玉清,那這個天花板已經被打破:67歲的譚詠麟出道近50年,連他自己都笑稱,如果5年算一代的話,那自己已經有10代歌迷了。

譚詠麟讓人想起的是上世紀70年代香港樂壇的風雲,蔡國慶代表的就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內地潮流,除了80歲的老奶奶蔡鮮,他的歌迷裡也有聽著《三百六十五個祝福》長大的90後。

而到了孫燕姿,《我想和你唱》現場就已經是80後、90後、00後甚至10後的狂歡——聽著你的歌長大、戀愛、結婚、生子,生命裡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孫燕姿的陪伴。

這種年代回憶和青春夢想,彙聚在一起就是溫暖的愛,就像譚詠麟歌迷發出的心聲:80歲時,還想聽到您的歌聲。

這種愛會造就多強的衝擊波?據悉,首期節目在23歲以下年輕觀眾群中份額輕鬆破10%,在24-33歲,34-44歲觀眾群眾的份額,超過和接近破7%。

全齡性的堅持和全民記憶的打造,《我想和你唱》將會繼續下去。捕娛記瞭解到,“想唱2”第二期節目裡,會有縱橫上世紀80年代香港歌壇的葉蒨文,也有本世紀初在內地走紅的胡彥斌,還有剛剛爆紅,吸納了許多00後歌迷的迪瑪希。

而此外,包括張信哲、範瑋琪、動力火車、梁詠琪、楊宗緯、袁婭維、張碧晨等涵蓋各年齡段歌迷的歌手將陸續登場。或許,這檔節目如同它播出前的宣傳語一樣,除了“與其仰望,不如對唱”,還必須要做“全家都滿意的音樂節目”啊。

編輯|廠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