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課堂(十二):楊堅在世界史上的地位

中國皇帝隋文帝楊堅成功地統一了歷經十六國、南北朝數百年嚴重分裂後的中國。 自從那時起, 中國在大多數的世紀裡都保持著他所建立的政治統一, 因而基本上是世界強大的國家之一。 政治統一帶來的一個重要結果是中國人──大體占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比歐洲、中東和世界上大多數其他地區的居民都少受戰爭恐怖的折磨之苦。

隋文帝 楊堅

先前的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在西元前三世紀統一了中國。 他的王朝──秦朝在他死後不久即被推翻, 很快就為劉邦的漢朝所代替, 漢朝從西元前206年到西元220年間統治整個中國(其中從西元8年到西元25年間中國由王莽建立的新朝統治)。 漢朝滅亡後, 經歷了西晉的短暫統一, 中國進入了一段長時期的內部分裂, 這段時期大體上與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的黑暗時代相似。

楊堅, 弘農華陰人(今陝西華陰市),

出生在中國北方的一個有勢力的家庭, 他年僅十四歲就接受了對他的首次軍任狀。 楊堅才幹卓越, 在他的君主──北方周朝皇帝的軍中飛黃騰達。 他輔佐這位元君主控制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 受到了嘉獎。 573年楊堅的女兒嫁給了皇太子。 五年後, 皇帝駕崩, 皇太子患有精神病。 繼之發生了一場皇位之爭。 楊堅在這場鬥爭中力克群臣, 終獲勝利, 於西元581年在他四十歲時龍袍加身, 面南而坐, 成為公認的新皇帝。 但是他並不滿足於只做北方人的皇帝, 在做好認真的準備之後, 楊堅的軍隊於588年攻入南方陳朝, 於589年統一中國, 楊堅成了整個中國的皇帝。

網路配圖 楊堅

隋文帝即位期間為重新統一的帝國建立了一個廣闊的新都城。 他還開始了連通兩條中國最大的河流──流經中國中部的長江和流經中國北方的黃河──大運河的建造, 這條運河在他的兒子楊廣統治期間竣工, 為中國南北統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隋文帝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實行通過科舉考試選拔政府官吏的制度。

在許多世紀中, 這種制度不斷地把全國各地和各階層才華出眾的人輸送到政府機關, 為中國提供了一批又一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吏(漢朝最先採用這種制度, 但在漢朝滅亡之後的長時期內, 許多政府官職都實行世襲制)。

網路配圖 楊堅

隋文帝還堅決實行所謂“避免制”──郡守不能在他們的出生地任職的政策。 這是一種預防措施, 即可以防止任人唯親, 同時也可以防止任何郡守獲得太大的勢力範圍。

隋文帝雖然在必要時能採取果斷行動, 但平常總是謹小慎微。 他反對鋪張浪費, 似乎減輕了臣民的稅賦負擔。 他的對外政策大體上是成功的。

隋文帝的成就與大多數君主和征服者相比可說是不相上下, 但是卻遠比別的君主缺乏自信心。 雖然他是數以千百萬人的強大的、成功的君主, 但是卻似乎特別怕老婆獨孤皇后, 他的老婆雖說是盛氣淩人, 可是卻特有能耐, 在他奪權和即位期間幫了他很大的忙。 604年隋文帝駕崩, 時年六十三歲。 人們都認為他是他的次子楊廣(皇后的掌上明珠)陰謀的犧牲品, 他的次子楊廣繼承了皇位。

新皇帝楊廣推行倒行逆施的對外政策,百姓深受其害,最終在中國爆發了反對他的統治的叛亂。他於618年被殺害,他一死隋朝就土崩瓦解了。但這並不是中國統一的結束。隋朝很快便為唐朝所取代,唐朝從618年統治到907年。唐朝各代皇帝基本上沿襲了隋朝的政治體制,在他們的統治下中國保持了統一(唐朝通常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燦爛的時期,部分由於其軍事力量的強大,但更多是由於當時文學藝術的偉大繁榮)。

網路配圖 楊堅

隋文帝楊堅究竟是一位多重要的人物呢?要對這個問題作出判斷人們可以試著把他與歐洲帝王查理曼相比較。兩個人的生涯有著明顯的相似之處:羅馬滅亡約三個世紀以後,查理曼成功地重新統一了西歐的一個廣大地區。在漢王朝滅亡約三個半世紀以後,隋文帝成功地重新統一了中國。當然查理曼在西方遠比隋文帝在中國有名氣,但是隋文帝似乎是兩位君主中較有影響的人物。第一,他成功地統一了中國,而西歐許多重要的地區(如英國、西班牙和義大利南方)卻從來未被查理曼征服過。第二,隋文帝建立的重新統一行之久遠,而查理曼的帝國不久就四分五裂,從未再次獲得統一。第三,唐朝取得的文化成就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中國政治統一後出現的經濟繁榮,而查理曼王朝的文藝復興卻隨著查理曼王朝的滅亡和他的帝國的崩潰而夭折。最後還有一點,隋文帝實行的科舉考試制度具有長期深遠的影響。根據所有這些理由──即使把歐洲在整體上對世界歷史的作用大這個因素考慮在內──隋文帝對歷史的影響仍比查理曼大很多。不論在中國還是在歐洲,象隋文帝那樣有持久影響的皇帝屈指可數。在西方學者評定的世界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一百人的中國人中,楊堅與孔丘、蔡倫、嬴政、毛澤東、鐵木真排在前三十名。

他的次子楊廣繼承了皇位。

新皇帝楊廣推行倒行逆施的對外政策,百姓深受其害,最終在中國爆發了反對他的統治的叛亂。他於618年被殺害,他一死隋朝就土崩瓦解了。但這並不是中國統一的結束。隋朝很快便為唐朝所取代,唐朝從618年統治到907年。唐朝各代皇帝基本上沿襲了隋朝的政治體制,在他們的統治下中國保持了統一(唐朝通常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燦爛的時期,部分由於其軍事力量的強大,但更多是由於當時文學藝術的偉大繁榮)。

網路配圖 楊堅

隋文帝楊堅究竟是一位多重要的人物呢?要對這個問題作出判斷人們可以試著把他與歐洲帝王查理曼相比較。兩個人的生涯有著明顯的相似之處:羅馬滅亡約三個世紀以後,查理曼成功地重新統一了西歐的一個廣大地區。在漢王朝滅亡約三個半世紀以後,隋文帝成功地重新統一了中國。當然查理曼在西方遠比隋文帝在中國有名氣,但是隋文帝似乎是兩位君主中較有影響的人物。第一,他成功地統一了中國,而西歐許多重要的地區(如英國、西班牙和義大利南方)卻從來未被查理曼征服過。第二,隋文帝建立的重新統一行之久遠,而查理曼的帝國不久就四分五裂,從未再次獲得統一。第三,唐朝取得的文化成就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中國政治統一後出現的經濟繁榮,而查理曼王朝的文藝復興卻隨著查理曼王朝的滅亡和他的帝國的崩潰而夭折。最後還有一點,隋文帝實行的科舉考試制度具有長期深遠的影響。根據所有這些理由──即使把歐洲在整體上對世界歷史的作用大這個因素考慮在內──隋文帝對歷史的影響仍比查理曼大很多。不論在中國還是在歐洲,象隋文帝那樣有持久影響的皇帝屈指可數。在西方學者評定的世界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一百人的中國人中,楊堅與孔丘、蔡倫、嬴政、毛澤東、鐵木真排在前三十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