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西行非遺季丨大竹竹嗩呐及製作工藝

大竹竹嗩呐及製作工藝

它起源于宋代, 是流傳于四川省達州市大竹境內的傳統民間音樂, 包括樂器的製作工藝和樂器的演奏技藝兩個部分,

以其清新、動聽的音韻載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它就是——大竹竹嗩呐及製作工藝。

數百年前, 嗩呐傳入巴蜀, 鑒於一般嗩呐價格昂貴, 於是勤勞智慧的大竹人就地取材, 用本地的竹子製作了嗩呐。 歷經多年發展, 竹嗩呐製作工藝日臻精熟。 竹嗩呐由哨(當地民間藝人將之稱為“叫口”)、天心、杆子和喇叭4部分構成。 哨由大竹縣當地燕麥稈做成, 杆子採用大竹縣特產的羅漢竹製作, 喇叭則由當地產的黃竹篾絲編織成形後, 再刮灰塗上土漆, 套於杆下端, 可活動和裝卸。 如今的大竹竹嗩呐為6孔, 五音階定音, 其演奏形式多種多樣、音韻傳神, 堪稱傳統民俗瑰寶。

在吹奏上, “大竹竹嗩呐”獨具特色:齊奏、獨奏、重奏、輪奏,

表現形式多樣, 祖宗秘傳的隱性換氣法、嫺熟多變的指法, 加之氣息、嘴勁的控制, 使演奏生動傳神。 更奇特的是, 還有竹嗩呐吹奏高手, 一人可表演口鼻同時吹四支嗩呐的特技, 有如高難度的民間雜技一般, 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

圖文素材來源於網路

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Hi, 親愛的你

4年一夢西行路, 真好一路有你。

走的路越遠, 我們越懂出發的期許

見的人越多, 我們越懂旅行的快樂

是時候

帶著你更美的西行夢全新出發

2017·5·1

全新改版

至美升級

讓腳步慢下來

用心發現西部傳奇與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