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元代脫脫撰《宋史》時感歎哪位皇帝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

推薦:讀《金瓶梅》生效法心者, 乃禽獸耳

文/白楊橋

(李師師)

【作者簡介】白楊橋, 山東省散文協會會員, 濟南市作協會員。 作品散見於《濟南日報》《山東商報》《濟南時報》《東方散文》《當代散文》等多家雜誌報刊。

出版散文集《廣袤原野十八棵樹》(與人合著)、《開在指尖的花兒》。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宋徽宗)

原題《宋徽宗和他的那朵杏花》

《宋詞三百首》開篇, 就是徽宗趙佶所做《宴山亭.北行見杏花》。 描寫生動傳神,

哀婉淒切深情, 如果單從文學層面, 確是上品, 所以歷來被推為絕唱。 一種花, 因為他而傳唱, 一個朝代也因為他而滅亡。

宋徽宗趙佶, 宋神宗第十一子, 宋朝第八位皇帝, 在位共二十五年。

靖康元年(1126年)閏十一月底, 金兵再次南下。 十二月十五日, 攻破汴京, 金帝廢宋徽宗與子欽宗為庶人。 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底, 金帝將徽、欽二帝, 連同後妃、宗室, 百官數千人, 以及教坊樂工、技藝工匠、法駕、儀仗、冠服、禮器、天文儀器、珍寶玩物、皇家藏書、天下州府地圖等押送北方, 汴京中公私積蓄被擄掠一空, 北宋滅亡。

歷史何其相似, 徽宗趙佶與兒子一起淪為亡國奴, 被金人押解一路北上。 就像當年其先祖押解南唐後主李煜北上一樣, 只是這次走的更遠, 更荒涼。

途中, 趙佶看到杏花開放, 觸景傷情, 寫下這首沉痛哀傷的詞章:《宴山亭.北行見杏花》

“裁剪冰綃, 輕疊數重, 淡著燕脂勻注。 ”

杏花花瓣像潔白的絲綢裁減而成, 重疊起來, 均勻地塗抹著淡淡的胭脂。 這樣比喻, 是狀物裡的極致。 接下來“新樣靚妝,

豔溢香融, 羞殺蕊珠宮女。 ”遞進式描寫手法, 更深一層, 極言杏花之美。

是美啊, 嬌美如杏花, 嬌豔如醉杏樓。

(宋徽宗趙佶虢國夫人游春圖, 局部)

據《宋史》記載, 北宋滅亡之前, “徽宗三十一子”(《宗室傳》, “三十四女”(《公主傳》)。 憑這份官方的不完全統計, 宋徽宗已經是歷代皇帝中孩子數量最多的了。

宋徽宗生孩子多, 很大程度上在於他好色, 《宋史》給他留著面子, 只評價他“輕佻”。 據《靖康稗史箋證·青宮譯語》記載:宋徽宗“五、七日必禦一處女, 得禦一次, 即畀位號, 續幸一次, 進一階。 退位後, 出宮女六千人”。

能夠一次裁減六千宮嬪, 估計宋徽宗在位時後宮人數不下萬人。 儘管後宮佳麗如雲, 但徽宗對她們已感索然, “人間有味俱嘗遍, 只許楊梅一點酸。 ”竟微服出宮, 尋找刺激去了。

(宋徽宗趙佶的《聽琴圖》,局部)

當時名噪一時的京城名妓是李師師,她色藝雙全,慷慨有俠名,號稱“飛將軍”。張先曾寫師師令》,秦觀、晏幾道,都曾在詞裡詠歎過李師師,可謂是名動大宋,滿城公卿盡側目。李師師既名冠汴京,徽宗自然不會放過她。傳說趙佶不但題其所居為“醉杏樓”,還命人挖了一條地道,從大內裡頭一直挖到鎮安坊,以後他去見李師師,就鑽地道去。有一次趕巧了遇到大才子周邦彥,被寫成《少年游》流傳出來: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試想,如果宋徽宗把嫖娼的心思用到治理國家上,或許他也不會亡國被俘,更不可能“北行見杏花”。可歷史不能假設,這又怨得了誰呢?

(宋徽宗趙佶題李白上陽臺帖)

“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淒涼,幾番春暮?”杏花嬌美,奈何容易凋零,更何況還有無情風雨摧殘。可歎暮春,滿園淒涼,怎不讓人惋惜惆帳,聯想起自己當下處境,愁苦。一個問字,包含無盡的淒涼,悲傷和無奈。讓讀者隔著千年,景同一幕。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年僅25歲的宋哲宗病死,宰相章惇主張依禮、律,當立哲宗同母弟簡王趙似,否則當立長弟申王趙佖,但向太后(神宗皇后)主張立哲宗次弟端王趙佶,章惇道:“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但太后主立之,奈何?!

元代脫脫撰《宋史》的《徽宗紀》,不由擲筆歎曰:“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客觀地說“諸事皆能”的徽宗趙佶,不是做帝王的料,但他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

(宋徽宗趙佶,芙蓉錦雞圖)

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宮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他多次下詔搜訪道書,設立經局,整理校勘道籍,政和年間編成的《政和萬壽道藏》是我國第一部全部刊行的《道藏》。他下令編寫的“道史”和“仙史”,也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道教史和道教神化人物傳記。宋徽宗還親自作《禦注道德經》《禦注沖虛至德真經》和《南華真經逍遙遊指歸》等書,使我國道籍研究有了完備的資料。

俗語十道九醫;黃老道家的著作《黃帝內經》既是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而道家隱士與道家繼承者道教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扮演了地方醫療機構的角色。宋徽宗在地方上大建宮觀,他的一個想法就是把當時先進的醫療送到基層——是他作為道君皇帝的惠政之一。

宋徽宗還發展了宮廷繪畫,廣集畫家,創造了宣和畫院,培養了像王希孟、張擇端、李唐等一批傑出的畫家。他組織編撰的《宣和書譜》和《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是美術史研究中的珍貴史籍,至今仍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可以說宋徽宗是歷史上唯一真正擁有較高的藝術涵養和繪畫才能,並真正稱得上畫家的皇帝。

(趙佶,臘梅山禽圖)

他不僅擅長繪畫,而且在書法上也有較高的造詣。其書法在學薛曜、褚遂良的基礎上,創造出獨樹一幟的“瘦金體”,瘦挺爽利,側鋒如蘭竹,與其所畫工筆重彩相映成趣。

是的,相映成趣,就如這樹杏花和那個美人。

自政和以後,徽宗經常乘坐小轎子,帶領數名侍從,微服出宮,到李師師家過夜。為了尋歡作樂,徽宗專門設立行幸局專門負責出行事宜。荒唐的是,行幸局的官員還幫助徽宗撒謊,如當日不上朝,就說徽宗有排檔(宮中宴飲);次日未歸,就傳旨稱有瘡痍(染病)。天子不惜九五之尊,游幸于青樓妓館,儘管小心翼翼,但紙裡包不住火。秘書省正字曹輔曾經挺身而出,上疏規諫徽宗應愛惜龍體,以免貽笑後人。徽宗聽後,勃然大怒,找個藉口,將曹輔發配郴州。

(宋徽宗,柳鴉蘆雁圖,局部)

沒有人知道,曹輔在發配郴州途中有沒有遇到杏花,但N年後宋徽宗在被押解北去的路上遇到了杏花。“憑寄離恨重重,者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上燕雙飛,地上人獨立,燕子不解人語,這滿腔離恨怎麼遙寄?

“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金人押送自己,跋山涉水,一路北行,與故國已然天遙地遠,思念難禁,不能回歸,只能做個夢,才能在夢裡回故鄉,以慰鄉愁。夢裡不是身是客,一餉貪歡。雖然明明知道,夢魂縱有也成虛,那堪和夢無。然而,這虛幻無據的夢,也不能做的。“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連夢也做不得了,再回想那些前塵往事,故國繁華,此情此景,此人此詩,都讓人心中隱隱作痛。

(宋徽宗趙佶虢國夫人游春圖,局部)

《宋史》記載:“跡徽宗失國之由,非若晉惠之愚、孫皓之暴,亦非有曹、馬之篡奪,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諛。於是蔡京以獧薄巧佞之資,濟其驕奢淫佚之志。溺信虛無,崇飾遊觀,困竭民力。君臣逸豫,相為誕謾,怠棄國政,日行無稽。及童貫用事,又佳兵勤遠,稔禍速亂。他日國破身辱,遂與石晉重貴同科,豈得諉諸數哉?昔西周新造之邦,召公猶告武王以不作無益害有益,不貴異物賤用物,況宣、政之為宋,承熙、豐、紹聖椓喪之餘,而徽宗又躬蹈二事之弊乎?自古人君玩物而喪志,縱欲而敗度,鮮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為戒。”

編寫《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說如果當初章惇的意見被採納,北宋也許是另一種結局。並還說如"宋不立徽宗,金雖強,何釁以伐宋哉"。

(五國頭城,宋徽宗趙佶所住的四合院前庭,裡面的設施也還算全,還有專門的洗澡房間。)

終其最後,昏君的趙佶壓倒了藝術家的趙佶。除了千年以下對趙估的鄙視和蔑視,就是後人讀宋史,尤其是北宋滅亡一段時的欲哭無淚,長歌當哭。就如趙佶,面對這樹杏花,只能寫這些長短句子來擦淚。

曾經,宋徽宗在那一朵杏花上,縱情詩畫,聲色犬馬,誤國誤民誤自己,留下千古往事,任由後人傳說;後來這一朵杏花上,托物詠懷,抒寫故國淪亡之悲慨,幽咽委曲,傷感無奈。

我們經常說唐詩宋詞,唐詩宋詞。宋詞在一定意義上是中國文化的巔峰。溫婉纏綿外,無盡的風情,盡得漢語含蓄之美。有人說,宋詞是華夏最溫柔的時光,那麼徽宗趙佶的這朵杏花,就是這吟唱裡的那個顫音,無字有韻,餘音繞梁,千載以下,猶讓我們心有悲戚外,警然自省。

(五國頭城:宋徽宗被囚禁的地方)

以“人民的名義”哨一把《水滸》中的“打關節”
上官婉兒:最有政治手腕的女詩人

顧問:朱鷹、鄒開歧

策劃總監:于小蘭

編輯:洪與、姚小紅、鄒舟、楊玲

(宋徽宗趙佶的《聽琴圖》,局部)

當時名噪一時的京城名妓是李師師,她色藝雙全,慷慨有俠名,號稱“飛將軍”。張先曾寫師師令》,秦觀、晏幾道,都曾在詞裡詠歎過李師師,可謂是名動大宋,滿城公卿盡側目。李師師既名冠汴京,徽宗自然不會放過她。傳說趙佶不但題其所居為“醉杏樓”,還命人挖了一條地道,從大內裡頭一直挖到鎮安坊,以後他去見李師師,就鑽地道去。有一次趕巧了遇到大才子周邦彥,被寫成《少年游》流傳出來: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試想,如果宋徽宗把嫖娼的心思用到治理國家上,或許他也不會亡國被俘,更不可能“北行見杏花”。可歷史不能假設,這又怨得了誰呢?

(宋徽宗趙佶題李白上陽臺帖)

“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淒涼,幾番春暮?”杏花嬌美,奈何容易凋零,更何況還有無情風雨摧殘。可歎暮春,滿園淒涼,怎不讓人惋惜惆帳,聯想起自己當下處境,愁苦。一個問字,包含無盡的淒涼,悲傷和無奈。讓讀者隔著千年,景同一幕。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年僅25歲的宋哲宗病死,宰相章惇主張依禮、律,當立哲宗同母弟簡王趙似,否則當立長弟申王趙佖,但向太后(神宗皇后)主張立哲宗次弟端王趙佶,章惇道:“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但太后主立之,奈何?!

元代脫脫撰《宋史》的《徽宗紀》,不由擲筆歎曰:“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客觀地說“諸事皆能”的徽宗趙佶,不是做帝王的料,但他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

(宋徽宗趙佶,芙蓉錦雞圖)

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宮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他多次下詔搜訪道書,設立經局,整理校勘道籍,政和年間編成的《政和萬壽道藏》是我國第一部全部刊行的《道藏》。他下令編寫的“道史”和“仙史”,也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道教史和道教神化人物傳記。宋徽宗還親自作《禦注道德經》《禦注沖虛至德真經》和《南華真經逍遙遊指歸》等書,使我國道籍研究有了完備的資料。

俗語十道九醫;黃老道家的著作《黃帝內經》既是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而道家隱士與道家繼承者道教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扮演了地方醫療機構的角色。宋徽宗在地方上大建宮觀,他的一個想法就是把當時先進的醫療送到基層——是他作為道君皇帝的惠政之一。

宋徽宗還發展了宮廷繪畫,廣集畫家,創造了宣和畫院,培養了像王希孟、張擇端、李唐等一批傑出的畫家。他組織編撰的《宣和書譜》和《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是美術史研究中的珍貴史籍,至今仍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可以說宋徽宗是歷史上唯一真正擁有較高的藝術涵養和繪畫才能,並真正稱得上畫家的皇帝。

(趙佶,臘梅山禽圖)

他不僅擅長繪畫,而且在書法上也有較高的造詣。其書法在學薛曜、褚遂良的基礎上,創造出獨樹一幟的“瘦金體”,瘦挺爽利,側鋒如蘭竹,與其所畫工筆重彩相映成趣。

是的,相映成趣,就如這樹杏花和那個美人。

自政和以後,徽宗經常乘坐小轎子,帶領數名侍從,微服出宮,到李師師家過夜。為了尋歡作樂,徽宗專門設立行幸局專門負責出行事宜。荒唐的是,行幸局的官員還幫助徽宗撒謊,如當日不上朝,就說徽宗有排檔(宮中宴飲);次日未歸,就傳旨稱有瘡痍(染病)。天子不惜九五之尊,游幸于青樓妓館,儘管小心翼翼,但紙裡包不住火。秘書省正字曹輔曾經挺身而出,上疏規諫徽宗應愛惜龍體,以免貽笑後人。徽宗聽後,勃然大怒,找個藉口,將曹輔發配郴州。

(宋徽宗,柳鴉蘆雁圖,局部)

沒有人知道,曹輔在發配郴州途中有沒有遇到杏花,但N年後宋徽宗在被押解北去的路上遇到了杏花。“憑寄離恨重重,者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上燕雙飛,地上人獨立,燕子不解人語,這滿腔離恨怎麼遙寄?

“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金人押送自己,跋山涉水,一路北行,與故國已然天遙地遠,思念難禁,不能回歸,只能做個夢,才能在夢裡回故鄉,以慰鄉愁。夢裡不是身是客,一餉貪歡。雖然明明知道,夢魂縱有也成虛,那堪和夢無。然而,這虛幻無據的夢,也不能做的。“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連夢也做不得了,再回想那些前塵往事,故國繁華,此情此景,此人此詩,都讓人心中隱隱作痛。

(宋徽宗趙佶虢國夫人游春圖,局部)

《宋史》記載:“跡徽宗失國之由,非若晉惠之愚、孫皓之暴,亦非有曹、馬之篡奪,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諛。於是蔡京以獧薄巧佞之資,濟其驕奢淫佚之志。溺信虛無,崇飾遊觀,困竭民力。君臣逸豫,相為誕謾,怠棄國政,日行無稽。及童貫用事,又佳兵勤遠,稔禍速亂。他日國破身辱,遂與石晉重貴同科,豈得諉諸數哉?昔西周新造之邦,召公猶告武王以不作無益害有益,不貴異物賤用物,況宣、政之為宋,承熙、豐、紹聖椓喪之餘,而徽宗又躬蹈二事之弊乎?自古人君玩物而喪志,縱欲而敗度,鮮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為戒。”

編寫《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說如果當初章惇的意見被採納,北宋也許是另一種結局。並還說如"宋不立徽宗,金雖強,何釁以伐宋哉"。

(五國頭城,宋徽宗趙佶所住的四合院前庭,裡面的設施也還算全,還有專門的洗澡房間。)

終其最後,昏君的趙佶壓倒了藝術家的趙佶。除了千年以下對趙估的鄙視和蔑視,就是後人讀宋史,尤其是北宋滅亡一段時的欲哭無淚,長歌當哭。就如趙佶,面對這樹杏花,只能寫這些長短句子來擦淚。

曾經,宋徽宗在那一朵杏花上,縱情詩畫,聲色犬馬,誤國誤民誤自己,留下千古往事,任由後人傳說;後來這一朵杏花上,托物詠懷,抒寫故國淪亡之悲慨,幽咽委曲,傷感無奈。

我們經常說唐詩宋詞,唐詩宋詞。宋詞在一定意義上是中國文化的巔峰。溫婉纏綿外,無盡的風情,盡得漢語含蓄之美。有人說,宋詞是華夏最溫柔的時光,那麼徽宗趙佶的這朵杏花,就是這吟唱裡的那個顫音,無字有韻,餘音繞梁,千載以下,猶讓我們心有悲戚外,警然自省。

(五國頭城:宋徽宗被囚禁的地方)

以“人民的名義”哨一把《水滸》中的“打關節”
上官婉兒:最有政治手腕的女詩人

顧問:朱鷹、鄒開歧

策劃總監:于小蘭

編輯:洪與、姚小紅、鄒舟、楊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