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我國有2500年歷史的拔河,居然這樣被韓國申遺成功!心痛!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我們, 擁有非常燦爛的文化和歷史傳統, 然而因為種種原因, 我們的文化總是被別人“剽竊”並發揚光大, 十分令人心痛。

今天, 麼麼為大家介紹的是“拔河”, 這場起源於中國春秋時代的運動, 至今已經有2500年左右的歷史, 令人心痛的是2015年12月2日報導, 第十屆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將韓國、越南、柬埔寨、菲律賓一起申請的拔河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拔河, 最早在《墨子·魯問》有過詳細的記載, 不過這個時候的“拔河”稱作“鉤強”, 相傳為公輸班所創造, 專門為楚國和越國的水戰準備的, 由此“鉤強”就成為一種運動, 尤其是一種軍事運動, 主要運用在水戰方面。

在唐朝以前, 水軍打仗是沒有炮的,

打起仗來就是前期拿弓箭或者火箭對射, 然後往對面船上扔鉤子, 把敵人的船拉到自己跟前之後跳上去白刃戰。 隨著世事變遷, 到了唐朝前後, 拔河已經流傳在民間, 尤其是唐中宗、唐玄宗等帝王的推動, 使之成為一種廣泛流傳在民間的運動。

至於韓國的拔河運動為何能被申遺成功, 據韓國人所說, 韓國拔河的歷史已經有450多年之久, 起源于韓國婦女的織布過程, 因為一些漂白、擰布時的動作逐漸演化成為一種韓國獨特的拔河運動, 且韓國的拔河運動, 多是使用稻草繩撚成的, 有主幹繩和分支繩之分, 以比賽的人數確定繩子的長短粗細。

在這裡, 暫且不論申遺的意義如何, 但就我們國家擁有這麼多的文化遺產, 後人卻沒有太強保護的意識難免令人痛心, 也難怪周邊的日本、韓國等多次“搶報”成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