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央企“地王”反面教材:中冶南京項目6年之殤

2010年9月中冶以256.54億元人民幣拍下此處南京全國地王, 轟動國內, 讓人們沒想到的是, 顯赫一時的地王最終輸給了時間。

中冶·盛世濱江,

江邊路以西號地塊, 和記洋行專案仍是空地 賈俊傑/攝

中房報記者 賈俊傑 南京報導

4月5日, 南京, 雨天。 長江右岸、大橋以南編號為3號, 是南京臨江投已開發的中冶·盛世濱江·錦繡江山花園南苑、錦繡華府北苑、錦繡華府、錦繡江山花園, 涵蓋酒店式公寓、商業、辦公、一般住宅、車位等項目, 這些項目2016年都獲准預售許可證。 因區位優勢和規劃定位不同, 住宅類均價27000元/平方米、37000元/平方米。

江邊路以西3號中冶盛世濱江·和記洋行項目, 屬舊址修繕改造工程, 總建設面積30萬平方米, 大部分仍處荒蕪空地。

另外, 南京臨江投3號05-05、05-06地塊專案工地外標牌顯示, 該用地單位南京中冶置業有限公司, 建設和施工單位為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實際用地面積40330平方米, 開工時間為2017年2月10日, 竣工時間為2019年8月10日, 但該工地現場被圍牆圈起, 除院內數間臨時板房外, 沒有施工跡象。

據知情人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 中冶所開發區域, 主要涉及南京西站附近的拆遷, 尚有幾十戶房屋沒有拆除, 所涉土地又被分割為多塊土地進行分期開發, 除了盛世濱江現已經開發部分住宅專案, 其餘老房屋所在地塊尚未拆除, 只能邊開發建設邊交付土地。

3號地塊受到了拆遷的影響。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走訪瞭解到, 一部分拆遷戶因補償、房產存糾紛等問題, 遲遲沒有簽訂拆遷協定;同時, 拆遷單位在強行拆遷中也遇到了各種阻力, 也有因為強制拆遷被起訴到法院的案件。

一位元不願透露姓名的拆遷戶向記者出示多份書面材料,

其中,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甯行初字第76號行政判決顯示, 該拆遷戶甲某某曾以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政府、南京市鼓樓區城市管理局拆除其房屋違法為由, 向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2015年6月判決認定, 南京市鼓樓區政府拆除位於南京市鼓樓區龍江橋乙號的房屋的行為違法。

另一份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2016)蘇0106民初5267號民事判決書中也認定, 雖然拆遷實施人尚未就甲某某的不動產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 但南京市國土局目前並未將甲某某持有的土地使用權證註銷, 亦認可甲某某仍依法享有相應的土地使用權。

簡單的理解也就是說, 3號地塊(2010G33)內的被拆遷戶甲某某等人仍依法享有相應的土地使用權,

強制拆遷不合法。 但同時也認定開發商與南京市國土局簽訂的土地出讓合同同樣具有法律效力。 間接地說明, 幾十戶未拆遷戶其土地使用權受法律保護, 所以, 拆遷受阻, 成為3號地塊開發建設緩慢的主要因素之一。

轉賣的號地塊證大·大拇指廣場在建專案接近完工 賈俊傑/攝

中冶的糾結

4月6日, 記者再次實地調查看到, 在長江大橋東端南邊, 長江東岸片區, 江邊路以西, 自大橋北向南依次分佈3號地、2號地塊、1號地塊, 這就是下關片區舊城改造綜合體專案工程細化位置。

早在2009年4月29日, 南京市國有公司、中冶置業有限公司就和下關區人民政府簽訂《關於南京下關濱江區域老城改造專案的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其中約定下關濱江商務區舊城改造專案規劃用地面積約236.3萬平方米, 江岸線長約2.3公里, 由中冶置業負責整體開發。

2010年9月, 南京市國土局掛牌出讓的兩幅地塊1號地和3號地, 掛牌起始價分別為121.41億元、78.93億元。 最終, 中冶置業以掛牌起始總價拿下了江邊路1號地塊和3號地塊, 創造了南京史上“地王”神話,令業內外熱議。2012年11月,中冶置業再次出手,以56.2億元的總價拿下了下關2號地塊,成為了當年的全國總價“地王”,連片開發成為中冶之夢。

但出乎意料的是該地塊到手後,被內部舉報違規征地,同年12月,國土資源部責令江蘇省國土廳公開調查該地塊的“違規供地和違約房地產用地”問題。

2013年7月,南京市政府迫於壓力,不得不決定終止2號地塊掛牌出讓程式,並退還了中冶繳納的2號地塊11.3 億元的競買保證金。

如今,下關1號地塊內吊塔林立,證大濱江大拇指廣場、龍湖·春江紫宸、恒大濱江、深業·濱江半島、國際航運中心等樓盤林立,所有建設項目基本都已接近尾聲。與之相鄰的是仍處於沉睡的2號地塊。

剛剛下過一場雨後的2號地塊現場,特別是南京西站內外街道上,坍塌的棚戶,碎磚瓦礫隨處可見,街道低窪處積水,道路泥濘。

業內人士認為,中冶化整為零的拆分出售方式,自有難言之隱。到底中冶南京項目之困是因資金、拆遷、或是其他問題?記者為此致電中冶專案公司、中冶置業、中冶集團相關負責人予以求證,均未給出明確答覆。

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3月24日發佈消息,國資委黨委、中央紀委駐國資委紀檢組3月22日召開案件通報會,對近期查處的兩起國有資產重大損失案件進行通報。其中一起是中冶集團並購唐山恒通集團公司過程中,違規決策和操作,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而從時間上看,中冶置業2009年進駐南京,2010年連續拿下下關區江邊路以西1號、3號、2號地塊。隨後2號地被整體收回,1號地也陸續分割甩賣,時至今日,僅有的3號地開發建設面積不足1/3。

中冶作為國務院國資委認定可以保留房地產業務的16家央企成員之一,一直以旗下的中冶置業作為平臺,開展城市整體的開發和運營,而其製造的這起全國地王的敗局,對一直熱衷於製造地王的央企國企來說,不啻於是一個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創造了南京史上“地王”神話,令業內外熱議。2012年11月,中冶置業再次出手,以56.2億元的總價拿下了下關2號地塊,成為了當年的全國總價“地王”,連片開發成為中冶之夢。

但出乎意料的是該地塊到手後,被內部舉報違規征地,同年12月,國土資源部責令江蘇省國土廳公開調查該地塊的“違規供地和違約房地產用地”問題。

2013年7月,南京市政府迫於壓力,不得不決定終止2號地塊掛牌出讓程式,並退還了中冶繳納的2號地塊11.3 億元的競買保證金。

如今,下關1號地塊內吊塔林立,證大濱江大拇指廣場、龍湖·春江紫宸、恒大濱江、深業·濱江半島、國際航運中心等樓盤林立,所有建設項目基本都已接近尾聲。與之相鄰的是仍處於沉睡的2號地塊。

剛剛下過一場雨後的2號地塊現場,特別是南京西站內外街道上,坍塌的棚戶,碎磚瓦礫隨處可見,街道低窪處積水,道路泥濘。

業內人士認為,中冶化整為零的拆分出售方式,自有難言之隱。到底中冶南京項目之困是因資金、拆遷、或是其他問題?記者為此致電中冶專案公司、中冶置業、中冶集團相關負責人予以求證,均未給出明確答覆。

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3月24日發佈消息,國資委黨委、中央紀委駐國資委紀檢組3月22日召開案件通報會,對近期查處的兩起國有資產重大損失案件進行通報。其中一起是中冶集團並購唐山恒通集團公司過程中,違規決策和操作,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而從時間上看,中冶置業2009年進駐南京,2010年連續拿下下關區江邊路以西1號、3號、2號地塊。隨後2號地被整體收回,1號地也陸續分割甩賣,時至今日,僅有的3號地開發建設面積不足1/3。

中冶作為國務院國資委認定可以保留房地產業務的16家央企成員之一,一直以旗下的中冶置業作為平臺,開展城市整體的開發和運營,而其製造的這起全國地王的敗局,對一直熱衷於製造地王的央企國企來說,不啻於是一個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