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細說古琴與古箏的區別

細說古琴與古箏的區別

其一, 兩者形成年代上的區別:

古琴:原名“琴”, 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 本世紀初期為了和其他樂器的統稱區別, 改稱為“古琴”, 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彈撥類樂器, 有實據可考至少形成於3000多年前, 古琴是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的樂器, 琴的創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農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等說, 作為追記的傳說, 可不必盡信, 但卻可看出琴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詩經關雎》有“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詩經小雅》亦有:“琴瑟擊鼓, 以禦田祖”等記載。

古箏又名"秦箏"。 早在戰國的時候箏就已經流行了:“臨淄甚富而實,

其民無不吹竽、鼓瑟、罄築、彈箏。 ”(《戰國策—齊策》)。 自秦、漢以來從我國西北地方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 逐漸形成了各具濃郁地方特色的流派。 箏的起源主要有四種說法:說法一、相傳秦時有婉無義者, 將瑟(樂器)傳與兩個女子, 二女要爭, 引破為二, 所以稱"秦箏"。 說法二:箏築同源說:在史料上也有不少記錄, 根據東漢應劭《風俗通》的記載, 『箏, 謹按禮、樂記, 五弦, 築身也』, 及同時代許慎的說文解字中也敘述到『箏, 鼓弦築身樂也』。 說法三:箏是由秦國名將蒙恬所造或改革而成的, 史載:漢應劭《風俗通》『僅按禮樂記五弦, 築身也。 今並、涼二州, 箏形如瑟, 不知誰所改作也, 或曰蒙恬所造』。 說法四:箏為漢代京房所造, 承上述舊唐書音樂志提到:『箏本秦聲也,
相傳雲蒙恬所造, 非也』其後述是『箏與瑟同而弦少。 案京房造五音準如瑟, 十三弦, 此乃箏也』。

其二, 形制上的區別:

古琴琴身以琴面與底板相合而成, 琴面系有7根弦, 故古稱"七弦琴"。 琴弦由絲絨繩系住, 拴繞於雁足(弦軸)上, 屬彈撥樂類的"無馬樂器";

古琴由桐木和梓木所制, 形體造型頗有典故。 琴體總長度為3尺6寸5分(折合約1225mm), 以象徵一年有365天, 琴面呈拱弧形, 代表天, 琴底平, 則代表地, 以此印證“天圓地方”之說。 古琴共有十三個徵位, 裝飾以金玉的圓點來標示其泛音音位, 演奏時以指觸弦, 即十三音也。 古琴的七根弦系進化演變而來, 史書記載, 最早期的古琴僅設有五根弦, 以象徵金、木、水、火、士, 周文王為悼念其死去的兒子伯邑考,

故增加了一根弦武王在伐紂時, 為鼓舞士氣, 又增添了一根弦, 所以古琴又有“文武七弦琴”之稱。

古琴的結構頗有分寸講究, 詳盡分類有琴額、嶽山、承露、起項、琴頸、琴肩、琴弦、徵位、琴腰、龍齦、冠角(焦尾)等。 古琴彈奏的時間越長, 琴音會越圓潤、淳和, 若長時間閒置不彈而一朝拾起, 其聲音會回生而黯然失色, 所以有人說古琴善通靈性, 便是指此。

古琴常見的造型有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月型式等。 主要區別是依琴體的項、腰形制而不同。 琴漆的斷紋是古琴年代久遠的標誌。 古琴由於長期演奏的振動和木質、漆底的不同, 可形成斷紋。 如梅花斷、牛毛斷、蛇腹斷、冰裂斷、龜紋斷等, 有斷紋的琴, 其琴音清淳、明澈,

外觀美觀, 所以更顯名貴。

古箏則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構成。 最早的箏為5根弦, 戰國末期發展成12弦, 隋代13弦, 清代16弦, 上世紀60年代為21弦, 近年也有增加到24-26弦的箏。 琴弦均勻排列於箏面上, 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馬支起, 屬於彈撥樂類的"有馬樂器"。 從樂器形制、製作工藝與構造上來說, 今天的箏已與古時的箏有較多區別。

目前古箏的統一規格為:1.63米, 21弦。 古箏的面板大多數採用桐木製造, 框架為白松, 箏首、尾、四周側板有紅木、老紅木(緬酸枝)、金絲楠木、紫檀等名貴木材, 古箏的音質取決於面板和琴弦, 周邊用料對古箏的音色略有改善, 以老紅木、紫檀、金絲楠木為佳。 早期到近代也有過12、13、18、23、25弦等, 不同地區的箏又有多種定弦法, 箏的新種類還有“蝶式箏”、“轉調箏”等。

其三, 音域、音色、表現力上的區別:

古琴雖只有七根弦, 但一弦多音, 其音域寬達四個多八度, 借助面板上的十三個"琴徵", 可以彈奏出許多的泛音和按音。 音色含蓄而深沉, 古樸而典雅, 表現力富有內涵, 異常豐富, 故古時被文人雅士列為"琴、棋、書、畫"之首;個人感覺在藝術表現上屬於寫意類。

而古箏基本上是一弦1-2個音, 同一弦中移動弦馬(柱), 可以調作音高, 音域寬廣, 音量宏大, 音色淳厚優美, 悠揚悅耳, 表現力豐富而形象。

其四, 曲譜上的區別:

古琴琴譜自成一格, 古時多用"文字譜", 到了唐朝後多用“減字譜";減字譜相傳為唐代曹柔據文字譜簡化、縮寫而成。 減字譜的每一字塊為由漢字減少筆劃後組合而成的複合字。 這種譜式主要只記指法動作和絃序、徽位而不記音高和節奏,所以是屬於指法譜。

而古箏古時多用"工尺譜",現今多用"簡譜"、"五線譜"。

其五,流派上的區別:

古琴的流派主要按地域分:著名琴派有浙派、虞山派、廣陵派、中州派。近代有浦城派、泛川派、九嶷派、諸城派、嶺南派、武夷派、虞山吳派、管派等。

古箏分為山東箏、河南箏、潮州箏、客家箏、浙江箏、福建箏、內蒙箏(即雅托葛)、朝鮮族的伽揶琴(即延邊箏)和被稱為真秦之聲的陝西箏九個流派。

目前古箏的統一規格為:1.63米,21弦。古箏的面板大多數採用桐木製造,框架為白松,箏首、尾、四周側板有紅木、老紅木(緬酸枝)、金絲楠木、紫檀等名貴木材,古箏的音質取決於面板和琴弦,周邊用料對古箏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紅木、紫檀、金絲楠木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過12、13、18、23、25弦等,不同地區的箏又有多種定弦法,箏的新種類還有“蝶式箏”、“轉調箏”等。

其六,演奏方法上的區別:

古琴的彈奏,多稱為“撫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撥弦。右手基本指法有:勾、剔、抹、挑、托、擘、打、摘等。左手基本指法有:吟、猱、綽、注等等。彈奏時,右手能夠同時撥動兩根琴弦作和音。在右手撥弦、左手按弦取音時,可作往復擺動的“吟”、“猱”和上滑音“綽”、下滑音“注”等多種技巧奏法,從而形成古琴所特有的演奏風格。古琴的琴音有三類:散音、按音、泛音。

古琴的彈奏還有很多琴道、琴德方面的講究,因此自古以來琴家們往往都操守五不彈之原則。即:其一,疾風甚雨不彈。疾風聲枯,甚雨音拙,所以不彈。其二,於塵市不彈。這是因為塵市喧鬧,噪雜不靜,俗氣又重,故與琴文化精神相違。其三,對俗子不彈。市井粗俗之人,不解雅趣,不識風情,難體琴道之妙,自然不為知音。其四,不坐不彈。因操琴須氣定神閑,不可有浮躁之氣。所以琴家不能立而彈琴。其五,衣冠不整不彈。琴家操琴時,須潔淨身心而穿著寬鬆舒適的衣服。如《紅樓夢》第八十六回“若必要撫琴,先須衣冠整齊,或鶴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儀錶,那才能稱聖人之器,然後盥了手,焚上香,方才將身就在榻邊,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兒,對著自己的當心,兩手方從容抬起,這才身心俱正.還要知道輕重疾徐,卷舒自若,體態尊重方好。”

而古箏常用演奏手法採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撥弦,彈出旋律和掌握節奏,用左手在箏柱左側順應弦的張力、控制弦音的變化,以潤色旋律。箏的指法頗多,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搖、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顫等。古箏的傳統演奏手法到了近代有了新的突破,1953年趙玉齋先生創作了《慶豐年》,解放了左手,曲調上運用複調的手法,採用了左右手交替和多聲部演奏手法,大大豐富了演奏技巧,使古箏的演奏技術得到一個突破性的發展。1965年,王昌元成功創作出古箏曲《戰颱風》,《戰颱風》的出現,使古箏的演奏的技術、技巧,又進人了一個新的高度,從而結束了古箏只能輕彈慢揉的時代,此曲中的掃搖四點、密搖、扣搖、刮奏及使用無效區的噪音來製造颱風效果等技法,都是創新技法,提高且豐富了箏的表現能力。上世紀70年代,趙曼琴在演奏實踐中,創造使用了雙弦過渡滑音、和絃長音、快撥及1/5泛音等新技巧。並突破傳統的八度對稱模式,創立了由輪指、彈輪、彈搖等幾十種新指序構成的"快速指序技法體系",使箏不須改變定弦即可單手演奏五聲、七聲及變化音階的快速旋律,為箏由色彩樂器進入常奏樂器行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代表作品有《打虎上山》、《井岡山上太陽紅》等。

其七,代表曲目:

古琴的代表曲目最古遠的是《碣石調.幽蘭》一曲,描寫孔子不得志以空谷幽蘭自喻,據今已有1400多年。還有《廣陵散》、《瀟湘水雲》、《梅花三弄》等,現存琴譜約有數千首之多。不同版本的曲目共有三千多首、不同曲名的有六百多首,我國史籍記載有琴師伯牙和鐘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傳說,以及"三國"中孔明巧施空城計,操琴退司馬十萬大軍的故事,說的都是古琴而非古箏。1977年,美國宇航局為了探索外太空生命,發射了“旅行者號”探測器,探測器上搭載了一張金唱片,意在向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傳遞人類的資訊。金唱片中,就錄製了我國已故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演奏的琴曲《流水》。當年管平湖先生所用的古琴,是一張宋代古琴“鳳鳴”。

古琴的代表曲目多為古曲,有:《高山》《流水》《陽春》《白雪》《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廣陵散》《瀟湘水雲》《漁樵問答》《擣衣》《鳳求凰》《陽關三疊》《酒狂》《關山月》等等。

而古箏的代表曲目有《漁舟唱晚》、《寒鴉戲水》、《出水蓮》、《錦上花》、《秦桑曲》、《春江花月夜》、《漁舟唱晚》、《滿江紅》、《步步高》、《瑤族舞曲》、《伊黎河畔》、《百花引》等。

這種譜式主要只記指法動作和絃序、徽位而不記音高和節奏,所以是屬於指法譜。

而古箏古時多用"工尺譜",現今多用"簡譜"、"五線譜"。

其五,流派上的區別:

古琴的流派主要按地域分:著名琴派有浙派、虞山派、廣陵派、中州派。近代有浦城派、泛川派、九嶷派、諸城派、嶺南派、武夷派、虞山吳派、管派等。

古箏分為山東箏、河南箏、潮州箏、客家箏、浙江箏、福建箏、內蒙箏(即雅托葛)、朝鮮族的伽揶琴(即延邊箏)和被稱為真秦之聲的陝西箏九個流派。

目前古箏的統一規格為:1.63米,21弦。古箏的面板大多數採用桐木製造,框架為白松,箏首、尾、四周側板有紅木、老紅木(緬酸枝)、金絲楠木、紫檀等名貴木材,古箏的音質取決於面板和琴弦,周邊用料對古箏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紅木、紫檀、金絲楠木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過12、13、18、23、25弦等,不同地區的箏又有多種定弦法,箏的新種類還有“蝶式箏”、“轉調箏”等。

其六,演奏方法上的區別:

古琴的彈奏,多稱為“撫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撥弦。右手基本指法有:勾、剔、抹、挑、托、擘、打、摘等。左手基本指法有:吟、猱、綽、注等等。彈奏時,右手能夠同時撥動兩根琴弦作和音。在右手撥弦、左手按弦取音時,可作往復擺動的“吟”、“猱”和上滑音“綽”、下滑音“注”等多種技巧奏法,從而形成古琴所特有的演奏風格。古琴的琴音有三類:散音、按音、泛音。

古琴的彈奏還有很多琴道、琴德方面的講究,因此自古以來琴家們往往都操守五不彈之原則。即:其一,疾風甚雨不彈。疾風聲枯,甚雨音拙,所以不彈。其二,於塵市不彈。這是因為塵市喧鬧,噪雜不靜,俗氣又重,故與琴文化精神相違。其三,對俗子不彈。市井粗俗之人,不解雅趣,不識風情,難體琴道之妙,自然不為知音。其四,不坐不彈。因操琴須氣定神閑,不可有浮躁之氣。所以琴家不能立而彈琴。其五,衣冠不整不彈。琴家操琴時,須潔淨身心而穿著寬鬆舒適的衣服。如《紅樓夢》第八十六回“若必要撫琴,先須衣冠整齊,或鶴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儀錶,那才能稱聖人之器,然後盥了手,焚上香,方才將身就在榻邊,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兒,對著自己的當心,兩手方從容抬起,這才身心俱正.還要知道輕重疾徐,卷舒自若,體態尊重方好。”

而古箏常用演奏手法採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撥弦,彈出旋律和掌握節奏,用左手在箏柱左側順應弦的張力、控制弦音的變化,以潤色旋律。箏的指法頗多,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搖、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顫等。古箏的傳統演奏手法到了近代有了新的突破,1953年趙玉齋先生創作了《慶豐年》,解放了左手,曲調上運用複調的手法,採用了左右手交替和多聲部演奏手法,大大豐富了演奏技巧,使古箏的演奏技術得到一個突破性的發展。1965年,王昌元成功創作出古箏曲《戰颱風》,《戰颱風》的出現,使古箏的演奏的技術、技巧,又進人了一個新的高度,從而結束了古箏只能輕彈慢揉的時代,此曲中的掃搖四點、密搖、扣搖、刮奏及使用無效區的噪音來製造颱風效果等技法,都是創新技法,提高且豐富了箏的表現能力。上世紀70年代,趙曼琴在演奏實踐中,創造使用了雙弦過渡滑音、和絃長音、快撥及1/5泛音等新技巧。並突破傳統的八度對稱模式,創立了由輪指、彈輪、彈搖等幾十種新指序構成的"快速指序技法體系",使箏不須改變定弦即可單手演奏五聲、七聲及變化音階的快速旋律,為箏由色彩樂器進入常奏樂器行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代表作品有《打虎上山》、《井岡山上太陽紅》等。

其七,代表曲目:

古琴的代表曲目最古遠的是《碣石調.幽蘭》一曲,描寫孔子不得志以空谷幽蘭自喻,據今已有1400多年。還有《廣陵散》、《瀟湘水雲》、《梅花三弄》等,現存琴譜約有數千首之多。不同版本的曲目共有三千多首、不同曲名的有六百多首,我國史籍記載有琴師伯牙和鐘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傳說,以及"三國"中孔明巧施空城計,操琴退司馬十萬大軍的故事,說的都是古琴而非古箏。1977年,美國宇航局為了探索外太空生命,發射了“旅行者號”探測器,探測器上搭載了一張金唱片,意在向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傳遞人類的資訊。金唱片中,就錄製了我國已故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演奏的琴曲《流水》。當年管平湖先生所用的古琴,是一張宋代古琴“鳳鳴”。

古琴的代表曲目多為古曲,有:《高山》《流水》《陽春》《白雪》《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廣陵散》《瀟湘水雲》《漁樵問答》《擣衣》《鳳求凰》《陽關三疊》《酒狂》《關山月》等等。

而古箏的代表曲目有《漁舟唱晚》、《寒鴉戲水》、《出水蓮》、《錦上花》、《秦桑曲》、《春江花月夜》、《漁舟唱晚》、《滿江紅》、《步步高》、《瑤族舞曲》、《伊黎河畔》、《百花引》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