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他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角落裡蹲拍了7個月,僅僅是為了這個

“很多人告訴我喜歡這組攝影報導, 從中他們知道了歌劇誕生背後的漫長練習、複雜的協同工作, 只有劇組的每個成員都努力投入,

才有可能去創造一場傑出的演出。 ”Edmond說。

文 ✎ 裘雪瓊

圖 ❏ Edmond Terakopian

編輯 ✎ 卜昌炯 王唯一

倫敦南肯辛頓街區的王夫大道是一個彌漫著高濃度科學和藝術氣息的所在, 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如珍珠般點綴其間, 多所世界知名大學毗鄰而立, 其中就有擁有135年歷史的英國皇家音樂學院。

紅牆尖頂的建築群古老、典雅, 這是48歲的英國攝影師Edmond Terakopian第一次參觀皇家音樂學院時的直觀感受。 當他穿梭于教學樓走廊, 美妙的小提琴聲、鋼琴聲、小號聲如溪流淙淙漫入耳畔, 輕盈清澈, 輕易就捕獲了他。

他愛上了這裡。

之後, 《阿爾貝·埃林》(Albert Herring), 這部由英國作曲家本傑明·布裡頓1947年創作的喜劇歌劇, 讓他與皇家音樂學院發生了實質性關係。

布裡頓是這所學校培養的優秀畢業生之一。 《阿爾貝·埃林》很像是布裡頓的個人自傳——故事發生地是他出生的Suffolk小鎮, 主人公阿爾貝是一名雜貨鋪店主的兒子, 意外當選為小鎮五月節國王後, 離家出走、尋找自我, 這樣的人生歷程幾乎暗合了布裡頓的一生。

▵2015年7月6日, 第一次公演時的後臺更衣室, 兩頂棕色假髮由劇中Mrs Herring佩戴

2015年1月的倫敦還很冷, 皇家音樂學院的布裡頓劇院卻氣氛熱烈。 近百個聲樂專業的學生在白色走廊裡排隊, 他們手握《阿爾貝·埃林》劇本, 緊張又興奮地等待入場試唱。 一門之隔, 3位選角老師專注聆聽, 表情肅穆., 每個學生唱完, 他們都會細緻討論。

▵2015年6月22日, 管弦樂團首次排練, 指揮家Michael Rosewell做出“OK”手勢

“一個在這部歌劇裡戲份不多的演員, 說不定在其他歌劇裡當主演。 ”跟拍了一整天試鏡的Edmond告訴《博客天下》。 負責甄選的歌劇導演Michael、歌劇助理導演Christopher和聲樂研究主管Nicholas, 均是音樂領域的資深人士, 聽覺靈敏異常, 為了呈現一部卓越的歌劇, 他們設立了最嚴苛的標準。

▵2015年6 月15日, Albert飾演者Peter試穿“May King”服裝——一條白色泡泡袖連衣裙

此後7個月, Edmond不斷到訪皇家音樂學院。 他總是安靜地待在一角, 用“好朋友”奧林巴斯照相機忠實記錄這部歌劇的幕後故事。 當歌劇落幕, 他的攝影作品集《布裡頓回家——一趟歌劇旅程》也由此誕生。

01

如果你在倫敦街頭看到這樣一個中年男子——戴棒球帽, 架黑框眼鏡, 濃密胡髭, 身材微胖, 胸前掛兩個單反相機——你很可能遇上了Edmond。

在成為一名攝影師的28年裡, Edmond拍攝了許多突發性新聞事件。 最著名的一張照片攝於2005年倫敦恐怖爆炸後, 主人公是一個頭裹白紗布、襯衫領和西裝沾染斑斑血跡的上班族, 他的左臂夾著報紙,左手緊握礦泉水瓶和名片,眼神驚恐卻不乏堅毅,經歷了地獄般的幾分鐘,他仍試圖如往常般去工作——這張照片獲得2006年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突發新聞獎三等獎。

Edmond也拍過數不盡的社會名流。執導《特務風雲》的美國導演羅伯特·德尼祿,飾演綠巨人的演員馬克·魯法洛,還有查理斯王子、戴安娜王妃、尤金妮公主與安德魯王子……不過相對而言,他更熱衷紀實攝影,每天出門都會帶上徠卡和奧林巴斯,泰晤士南岸的和梅菲爾街區是他最常去的街拍地點。

8歲時,生活在伊朗的亞美尼亞裔Edmond和父母一同搬到倫敦。也是那一年,父親送給他一台富士牌相機。從此,他愛上了拍照,拍椅子拍天空拍花草。再大些,他跟著一個好朋友的哥哥學習攝影,討論構圖和光影,也嘗試使用專業相機。

16歲生日那天,Edmond攢夠錢買了一台尼康相機送給自己。他開始徹底為攝影著迷,每週都去圖書館借閱攝影類圖書。當他看到巴西攝影師Sebastian Salgado鏡頭下的露天金礦時,他改變了當外科醫生的志向。

回頭看來,跟蹤拍攝歌劇籌備過程的這一計畫來得戲劇又自然。除了給雜誌和報紙供圖,Edmond還是一名老師,為職業攝影師和業餘攝影師提供一對一的課程,歌劇助理導演Christopher正是他的學生。

Edmond愛聽古典音樂,幾年前從收音機裡聽到歌劇後,他逐漸喜歡歌劇,從實體店購買CD,或通過音樂APP收聽。2014年9月,當Christopher告訴他,皇家音樂學院即將彩排一部經典歌劇時,Edmond立即決定跟拍,“我有興趣,也想做大型攝影項目,就這麼簡單”。

02

和歌劇劇組的前期溝通很順利,Edmond“絕不打擾排練”的保證贏得了組員的信任。正式開拍前,他補聽了一版經典的《阿爾貝·埃林》。他聽過布裡頓的名字,卻從未欣賞他的作品。

那是Edmond持續推進的專案裡耗時最長的一次,前期溝通用了3個月,跟蹤拍攝花費7個月。但最大挑戰並非漫長的時間投入,而是一次次觀摩必要卻單調的排練。

歌劇被稱為“音樂藝術皇冠上的明珠”,集合了文學、戲劇、美術、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表現力豐富,但也意味著製作複雜、排演難度很大,需一遍遍地磨合。

▵2015年5月28日,導演Liam Steel(最前方)雙腿微屈,雙臂張開,30度仰望上空,向學生們示範表演

2015年5月和6月,Edmond幾乎每天都去皇家音樂學院,儘管從家開車到學校需要40分鐘。彩排到了密集期,他不想錯過任何一次彩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精彩瞬間。彩排通常從上午10點持續到下午4點或5點,中間有短暫休息。多數情況下,Edmond上午就到了。

從來只在台前欣賞華麗演出的他,自此體會到了幕後排練的乏味、枯燥。

排練室全是白牆,一堆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反復練唱,沒穿漂亮衣服也沒化精緻妝容,“那是一個很無聊的房間”。保持清醒變得異常困難,Edmond明白自己必須觀察、傾聽以捕捉特別時刻。“但有幾個瞬間我真的閉眼睡著了,”他以釣魚作比喻,“就像你去河邊,坐下來,握著魚竿,好幾個小時都沒有釣到魚,要很耐心地等待。”

▵2015年5月6日,舞美設計師Anna(左一)和其他劇組成員討論微縮版舞臺場景

最終他獲得了回報。Edmond抓拍到不少精彩場景:總導演Liam微屈雙腿、張開上臂,激情澎湃地為學生們做表演示範;舞臺場景設計師Anna趴在地上,用微縮模型向同樣趴著的其他人解釋旋轉功能;飾演阿爾貝的學生Peter首次試穿白色連衣裙演出服時,臉上露出略顯尷尬的笑容,旁邊的兩位服裝師大笑著打趣他;布裡頓故居裡,Michael一手拿作曲家原稿,一手持學院複印稿,認真比對每個音符……

03

2015年7月初,檢驗29位演唱者、14位管弦樂隊成員,以及聲樂教練、舞美服裝人員的時刻到了。在布裡頓劇院,《阿爾貝·埃林》連演4晚,數萬名購票入場的倫敦市民欣賞了這場演出,坐在觀眾席裡的還有英國門薩俱樂部成員。

“鞋盒”形禮堂設計的布裡頓劇院有著絕佳的聲學共鳴回饋效果,觀賞包廂以U字形從地面到天花板包圍著舞臺,這一設計令表演者與觀眾享有最大限度的互動性。燈光暗下,管弦伴奏樂響起,歌劇演員們身著華服漸次出場,以曼妙歌喉與到位表演把全體觀眾帶入劇情。場內一次次爆發出潮水般的掌聲。

▵2015年6月13日,劇團工作人員在布裡頓劇院裡組裝舞臺裝置

Edmond每晚都在劇院,第一晚坐在觀眾席裡拍攝舞臺演出,後三晚出入後臺服裝間、休息室拍照。“非常棒,這絕對是我最愛的一版演繹。”他認為Liam是具有天才般創造力的導演,相較以往版本,Liam大膽增加了表現主角是一名同性戀的情節,通過他發現自我、接納自我的過程以增加故事深度,並佐以豐富得體的幽默元素。

▵2015年6月28日,布裡頓劇院,帶妝彩排。這一幕劇情是:Albert為阻止打嗝喝了一整杯水,小鎮的精英人士環繞他以示關心

歌劇《阿爾貝·埃林》大獲成功,Edmond也迎來超乎想像的關注。相機製造商奧林巴斯對他的歌劇攝影很感興趣,願意贊助他舉辦一次露天攝影展,地點就在他摯愛的泰晤士河南岸區域。從3萬多張照片中,Edmond精選出62張,放大沖洗,裱框陳列,供市民觀看。

“很多人告訴我喜歡這組攝影報導,從中他們知道了歌劇誕生背後的漫長練習、複雜的協同工作,只有劇組的每個成員都努力投入,才有可能去創造一場傑出的演出。”Edmond說。

拍攝專案結束了,他同皇家音樂學院的老師與學生的友誼依然持續著。近期,他將再次到皇家音樂學院啟動新的攝影專案。主題還沒選好,也許是芭蕾,也許是銅管樂,也許是打擊樂。

(實習生鄧詠儀對本文亦有貢獻)

Edmond Terakopian

1969年出生,現居倫敦,商業攝影師,電影製作人

曾供職于《哈羅觀察報》和《溫布利觀察報》

2006年獲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突發新聞獎三等獎

2006年3月入選英國新聞界年度攝影師

他的左臂夾著報紙,左手緊握礦泉水瓶和名片,眼神驚恐卻不乏堅毅,經歷了地獄般的幾分鐘,他仍試圖如往常般去工作——這張照片獲得2006年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突發新聞獎三等獎。

Edmond也拍過數不盡的社會名流。執導《特務風雲》的美國導演羅伯特·德尼祿,飾演綠巨人的演員馬克·魯法洛,還有查理斯王子、戴安娜王妃、尤金妮公主與安德魯王子……不過相對而言,他更熱衷紀實攝影,每天出門都會帶上徠卡和奧林巴斯,泰晤士南岸的和梅菲爾街區是他最常去的街拍地點。

8歲時,生活在伊朗的亞美尼亞裔Edmond和父母一同搬到倫敦。也是那一年,父親送給他一台富士牌相機。從此,他愛上了拍照,拍椅子拍天空拍花草。再大些,他跟著一個好朋友的哥哥學習攝影,討論構圖和光影,也嘗試使用專業相機。

16歲生日那天,Edmond攢夠錢買了一台尼康相機送給自己。他開始徹底為攝影著迷,每週都去圖書館借閱攝影類圖書。當他看到巴西攝影師Sebastian Salgado鏡頭下的露天金礦時,他改變了當外科醫生的志向。

回頭看來,跟蹤拍攝歌劇籌備過程的這一計畫來得戲劇又自然。除了給雜誌和報紙供圖,Edmond還是一名老師,為職業攝影師和業餘攝影師提供一對一的課程,歌劇助理導演Christopher正是他的學生。

Edmond愛聽古典音樂,幾年前從收音機裡聽到歌劇後,他逐漸喜歡歌劇,從實體店購買CD,或通過音樂APP收聽。2014年9月,當Christopher告訴他,皇家音樂學院即將彩排一部經典歌劇時,Edmond立即決定跟拍,“我有興趣,也想做大型攝影項目,就這麼簡單”。

02

和歌劇劇組的前期溝通很順利,Edmond“絕不打擾排練”的保證贏得了組員的信任。正式開拍前,他補聽了一版經典的《阿爾貝·埃林》。他聽過布裡頓的名字,卻從未欣賞他的作品。

那是Edmond持續推進的專案裡耗時最長的一次,前期溝通用了3個月,跟蹤拍攝花費7個月。但最大挑戰並非漫長的時間投入,而是一次次觀摩必要卻單調的排練。

歌劇被稱為“音樂藝術皇冠上的明珠”,集合了文學、戲劇、美術、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表現力豐富,但也意味著製作複雜、排演難度很大,需一遍遍地磨合。

▵2015年5月28日,導演Liam Steel(最前方)雙腿微屈,雙臂張開,30度仰望上空,向學生們示範表演

2015年5月和6月,Edmond幾乎每天都去皇家音樂學院,儘管從家開車到學校需要40分鐘。彩排到了密集期,他不想錯過任何一次彩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精彩瞬間。彩排通常從上午10點持續到下午4點或5點,中間有短暫休息。多數情況下,Edmond上午就到了。

從來只在台前欣賞華麗演出的他,自此體會到了幕後排練的乏味、枯燥。

排練室全是白牆,一堆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反復練唱,沒穿漂亮衣服也沒化精緻妝容,“那是一個很無聊的房間”。保持清醒變得異常困難,Edmond明白自己必須觀察、傾聽以捕捉特別時刻。“但有幾個瞬間我真的閉眼睡著了,”他以釣魚作比喻,“就像你去河邊,坐下來,握著魚竿,好幾個小時都沒有釣到魚,要很耐心地等待。”

▵2015年5月6日,舞美設計師Anna(左一)和其他劇組成員討論微縮版舞臺場景

最終他獲得了回報。Edmond抓拍到不少精彩場景:總導演Liam微屈雙腿、張開上臂,激情澎湃地為學生們做表演示範;舞臺場景設計師Anna趴在地上,用微縮模型向同樣趴著的其他人解釋旋轉功能;飾演阿爾貝的學生Peter首次試穿白色連衣裙演出服時,臉上露出略顯尷尬的笑容,旁邊的兩位服裝師大笑著打趣他;布裡頓故居裡,Michael一手拿作曲家原稿,一手持學院複印稿,認真比對每個音符……

03

2015年7月初,檢驗29位演唱者、14位管弦樂隊成員,以及聲樂教練、舞美服裝人員的時刻到了。在布裡頓劇院,《阿爾貝·埃林》連演4晚,數萬名購票入場的倫敦市民欣賞了這場演出,坐在觀眾席裡的還有英國門薩俱樂部成員。

“鞋盒”形禮堂設計的布裡頓劇院有著絕佳的聲學共鳴回饋效果,觀賞包廂以U字形從地面到天花板包圍著舞臺,這一設計令表演者與觀眾享有最大限度的互動性。燈光暗下,管弦伴奏樂響起,歌劇演員們身著華服漸次出場,以曼妙歌喉與到位表演把全體觀眾帶入劇情。場內一次次爆發出潮水般的掌聲。

▵2015年6月13日,劇團工作人員在布裡頓劇院裡組裝舞臺裝置

Edmond每晚都在劇院,第一晚坐在觀眾席裡拍攝舞臺演出,後三晚出入後臺服裝間、休息室拍照。“非常棒,這絕對是我最愛的一版演繹。”他認為Liam是具有天才般創造力的導演,相較以往版本,Liam大膽增加了表現主角是一名同性戀的情節,通過他發現自我、接納自我的過程以增加故事深度,並佐以豐富得體的幽默元素。

▵2015年6月28日,布裡頓劇院,帶妝彩排。這一幕劇情是:Albert為阻止打嗝喝了一整杯水,小鎮的精英人士環繞他以示關心

歌劇《阿爾貝·埃林》大獲成功,Edmond也迎來超乎想像的關注。相機製造商奧林巴斯對他的歌劇攝影很感興趣,願意贊助他舉辦一次露天攝影展,地點就在他摯愛的泰晤士河南岸區域。從3萬多張照片中,Edmond精選出62張,放大沖洗,裱框陳列,供市民觀看。

“很多人告訴我喜歡這組攝影報導,從中他們知道了歌劇誕生背後的漫長練習、複雜的協同工作,只有劇組的每個成員都努力投入,才有可能去創造一場傑出的演出。”Edmond說。

拍攝專案結束了,他同皇家音樂學院的老師與學生的友誼依然持續著。近期,他將再次到皇家音樂學院啟動新的攝影專案。主題還沒選好,也許是芭蕾,也許是銅管樂,也許是打擊樂。

(實習生鄧詠儀對本文亦有貢獻)

Edmond Terakopian

1969年出生,現居倫敦,商業攝影師,電影製作人

曾供職于《哈羅觀察報》和《溫布利觀察報》

2006年獲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突發新聞獎三等獎

2006年3月入選英國新聞界年度攝影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