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王羲之草書《小園帖》

王羲之草書《小園帖》

王羲之草書《小園帖》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本

王羲之草書《小園帖》安思遠藏本(整體與局部)

《小園帖》拓本, 15行, 103字,

草書。 此帖被多家辨為偽帖。 入刻《淳化閣帖》、《大觀帖》、《玉煙堂帖》。

釋文:

僕近脩小園子, 殊佳。 致果雜藥, 深可致懷也。 儻因行往, 希見。 比二處動靜, 故之常患, 馳情。 散騎癰轉利慶慰姊故, 諸惡反側, 永嘉至奉集, 欣無喻, 餘可耳。 得華直疏故爾, 諸惡不差, 懸憂順何似未復, 慶等近消息懸心, 君何為耶?此猶未得盡集, 理行大剋, 遲此無喻。

王羲之(303—361或321-379年) , 字逸少, 因曾為右軍將軍, 故又稱“王右軍”。 琅邪國臨沂縣(今山東省臨沂市)人。 中國古代傑出的書法藝術家。 他承續鐘繇、張芝, 變革古法, 創立今體, 並把今體書法推向文人書美的極致, 被後世尊為一代“書聖”。

王羲之系出琅邪王氏, 父王曠, 母親姓氏不可考 (據清康熙年間王國棟編《王氏宗譜》(現藏北京圖書館) ,

羲之母親系河東安邑衛氏, 因系孤證, 暫不從。 )。 琅邪王氏自西漢時由琅邪皋虞遷至臨沂, 至西晉羲之伯曾祖王祥、曾祖王覽始成為‘士族’。 西晉末年, 司馬氏政權外受北方新起勢力劉淵的威脅, 內則“八王之亂”甫定, 元氣大傷, 政局岌岌可危。 羲之父親王曠獻策琅邪王司馬睿移鎮江南以求自保和發展, 並與羲之從伯王敦、王導 (又《世說新語·讚譽》劉孝標注:“按王氏譜, 羲之是敦從父兄子。 ”今從《晉書·王羲之傳》。 ) 輔佐司馬睿渡江。 後王曠率兵北征, 戰敗後下落不明。 王導、王敦擁立司馬睿登基, 建立東晉王朝, 名重一時, 有“王與馬, 共天下”之稱, 居江南王、謝、郗、庾四大家族之首。 但此後, 王敦起兵反叛, 王導晚年昏聵, 琅邪王氏勢力日漸衰落。

王羲之五歲隨家族過江,入住建鄴(今南京)烏衣巷。不久父親失蹤。年幼的他雖身在名門大族,卻“不蒙過庭之訓,母兄鞠育,得漸庶幾”(《晉書·王羲之傳》)。特殊的環境養成了他骨鯁孤傲的性格,以致成年後,太尉郗鑒在王氏諸少中選婿,羲之東床坦腹,滿不在乎,郗鑒大為欣賞,以女妻之。

約于明帝太寧三年(三二五年),王羲之按當時貴族子弟出仕慣例,起家為秘書郎,開始了他的仕宦生涯。至永和十一年(三五五年)誓墓不仕,王羲之先後任臨川太守、征西幕府參軍、江州刺史、護軍將軍、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等職。有晉一代,玄學興盛,清談成風,士族子弟及各級官吏浸淫于清談,崇尚風流,不以政務為要。王羲之從‘事君行道’出發,認為“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晉書·謝安傳》),無論是在朝中為官,還是出使外任,均親理政務,勤求民隱,於種種弊政深切痛恨。在護軍將軍任上,他深入調查,力欲糾治營中弊端,發佈《臨護軍教》,提出“公役均平”。在會稽內史任上,他針對吏治腐敗與賦役黑暗,努力推行慎選°吏與均平賦役之策。

在連年大旱、民生困頓之際,不等朝廷下令,果斷開倉賑災,救民於危難。

王羲之“清貴有鑒裁”(《晉書·王羲之傳》)。東晉偏安江南,收復北土的呼聲終朝不絕,並成為政要權力之爭的砝碼。王羲之洞察時政,對歷次北伐之舉、將帥人選有著清醒的認識。永和八年(三五二年),殷浩為與桓溫對抗,上疏請求北伐。羲之以為此舉必敗,便致書竭誠勸阻,殷浩不聽,終致大敗。羲之悵惋不已。

永和十一年,骨鯁氣傲的王羲之,不堪忍受上司揚州刺史王述的百般刁難,率子女在父母墓前誓墓不仕,從此退出官場。但他在優遊山林之餘,仍關注朝臣進退,深以國事為念。

在東晉政壇上,王羲之可謂勤謹務實、體察民情的良吏,但處於君昏政暗、“虛談廢務”的時代,他難以有所作為,故而政績不顯。然而作為一名傑出的書法藝術家,他為中國書法藝術樹立了一座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峰。

書法乃琅邪王氏家族世代相傳之藝術。王羲之的父親王曠,從伯王敦、王導,叔父王廙等,都有書名。尤其是王廙,多才多藝,“畫為晉明帝師,書為右軍法”(南朝王僧虔《論書》) 。王羲之受家學薰陶,得自衛夫人、王廙等名家指點,一經啟蒙便樂此不疲,勤習苦練,表現出極高的習書天賦。他苦苦臨習王導贈予的鐘繇《宣示表》,從中領悟書法藝術的真諦,為日後輝煌的藝術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王羲之生活的時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 (宗白華《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 在這一時期,新的審美觀念和標準在文人個性自覺的基礎上得以確立,古拙渾樸之美向妍麗飄逸轉換,各種藝術形式在要求表現自我情志的同時,開始追求形式的妍美。文學、書法、繪畫等各個領域的一大批極富天才、敢於創新的文學家、藝術家,衝破傳統的樊籬,以‘畫乃吾自畫,書乃吾自書’(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的氣概,建立了新的體式法度,開拓出文學藝術的新境界。王羲之就是書法領域中最傑出的代表。

在王羲之以前,漢字書體上承漢魏,已開啟今體草、行、楷書的體式,但以鐘繇、張芝為代表的書體,尚未脫盡隸意,稚拙古樸。王羲之順應書體發展的趨勢,引入時代審美意趣,在精研鐘、張書體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改革。楷書變橫向取式為縱向取式,端莊勻整。行書脫盡隸意,欹側取妍,遒媚緊斂,勢巧行密,筆法上中鋒側鋒互用,運筆迅疾,便於書寫,加強了書法的藝術性和實用性。草書則改章草的作書緩慢、多波挑、筆勢不連貫為今草的運筆自由、筆勢連貫、減省筆劃而不失字形。至此,草、行、楷書體式定型,漢字書體的發展基本完成。王羲之不僅完成了漢字書體的定型,而且完成了中國書法藝術變質為妍的重大轉變。

王羲之于書法藝術堪稱備精諸體。唐張懷瓘《書斷》列其隸書(即楷書)、行書、章草、飛白、草書為神品,八分為妙品。行書《蘭亭序》被奉為天下第一行書,楷書《樂毅論》、《黃庭經》亦被尊為極致。王羲之妍美流便、飄逸灑脫的書風,千餘年來令無數書家心馳神往。梁武帝評其書是“龍跳天門,虎臥鳳闕” (梁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唐太宗則讚歎“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唯王逸少乎!”(《晉書·王羲之傳》)

王羲之的書法對後世影響甚大。以臨摹他的書作或師其筆意自成一家的書法名家,有陳隋智永,唐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孫過庭、懷素、張旭,五代楊凝式,宋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趙孟睢⑾視謔唷⒖戮潘跡髯T拭鼇⑽尼緱鼇⒍洳⒒頻樂堋⑼躅歟辶躑取G逯幸逗螅萊肌⒖滌形岢北皇北北鹹購庥謔饋5氨咭嘧鴣繽豸酥ㄍ蹕字諛詰摹岸王”法書。自唐時起,王羲之書法作品隨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頻繁而東渡日本,對日本的書體書風產生了深刻影響,至今仍被視若珍寶,研究學習者不絕。

王羲之的書法真跡,自東晉末,經南朝至隋朝,歷經戰亂,佚失、毀滅者甚多。到唐初,由於太宗高價收購,共得二千餘紙,其中不乏贗品。部分名作,太宗甚至令響拓高手馮承素等摹出副本,分贈寵臣。後不少真跡殉葬昭陵,部分則由皇族自內府竊出,終致散佚。五代溫韜發昭陵,陵內法帖全遭毀棄。宋初,刻本叢帖出現,如《淳化閣帖》、《大觀帖》等,內中多收王羲之、王獻之書法,是以真跡亦或摹本為底本刻木刻石,無法詳考。由宋至清,叢帖更多。至今,書於絹上及紙上的摹本約有三十餘帖,大多藏於國內外(多在日本)博物館、美術館,部分為私人收藏,傳世羲之書法精品,多在其中。石刻拓本(如集王書聖教序、定武蘭亭)及宋明清木刻叢帖中各帖,因真偽交雜,總數難以確定。

晉穆帝升平五年(三六一年),王羲之因長年服散致疾,辭世而去,終年五十九歲,葬金庭(今屬浙江嵊州)。諸子遵其遺囑,辭卻朝廷“金紫光祿大夫”的贈官。王羲之有文集十卷,唐代散佚。明張溥、清嚴可均各有輯本,均不全。

延伸閱讀(一)

王羲之歎“小子幾欲亂真”

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書法史上一個璀璨煥然的時代,湧現出許多彪炳青史的書法大家,各種書體相繼發展走向成熟。代表這個時代的書壇巨擘,無疑是王羲之。

王羲之兼習眾法,擅長隸、楷、行、草諸書體,尤其對楷書和行書的確立作出了極大貢獻,被後人尊為“書聖”。作為百世楷模,作為中國書法藝術史上人人景仰的一座高蜂,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不僅很早就成了人們仿效臨習的範本,也成了宵小之徒作偽射利的對象。

六朝時期,書畫藝術品賞鑒收藏之風漸盛,名跡買賣開始成為普遍現象,造假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別的不說,王羲之的傳世書跡中就假貨色甚多。南朝劉宋時的鑒賞家虞和,曾奉詔搜訪二王名跡。他在《論書表》中說,當時上當吃虧者大有人在:“劉毅頗尚風流,亦甚愛書,傾意搜求,及將敗,大有所得。盧循素善尺牘,尤珍名法。西南豪士,鹹慕其風,人無長幼,翕然尚之,家贏金幣,競遠尋求。於是京師三吳之跡頗散四方。羲之為會稽,獻之為吳興,故三吳之近地偏多遺跡也。又是末年遒美之時,中世宗室諸王尚多,素嗤貴遊,不甚愛好,朝廷也不搜求,人間所秘往往不少。新渝惠侯雅所愛重,懸金招買,不計貴賤。而輕薄之徒銳意摹學,以茅屋漏汁染變紙色,加以勞辱,使類久書,真偽相糅,莫之能別。故惠侯所蓄,多有非真。”

這是較早記載書法名跡作偽的文字——先摹仿二王書跡形貌,再用茅屋髒水染色,加上搓磨作舊,還故意把真偽書跡糅雜一起,務求魚目混珠,瞞天過海。這種種手段之高妙,實令人匪夷所思。看,類似的手法至今不是還有人沿用嗎?有不計貴賤懸金招買的需要,才會有輕薄之徒銳意造假投其所好。

南朝齊王僧虔(西元426-485年)在《論書》一文裡提到,晉穆帝司馬聃時,有張翼擅效仿王羲之自書表,觀之者難分真假,令王羲之也慨歎“小子幾欲亂真”。同時還記載說,“康昕學右軍草,亦欲亂真。與南州釋道人作右軍書贊。”張翼、康昕、南州釋道人等,均與王羲之父子時代相近。他們著意模仿右軍書,均能達到亂真程度。王僧虔沒有說到他們這刻意亂真意欲何為,但,即便不一定出售射利,也說明王書名跡之不易鑒別真偽。

梁武帝蕭衍在位達四十八年之久,半壁江山算得上久享太平。張僧繇為其時名畫家,深得蕭衍賞識,凡崇飾佛寺之事,多命張氏主之。用唐代美術史家張彥遠的話來說,作為一國之君的蕭衍,對名畫法書寶器是“尤加寶異,仍更搜葺”,歷代史家無不推許梁武帝時期文物收藏之鼎盛。蕭衍所撰《書評》,列出漢至梁之間的近三十位書家進行論評,著眼點又在於作品,這種角度與他精于文學和樂律的豐富修養很有關係。在《答陶弘景書》中,蕭衍很不客氣地指出頗有王羲之贗品亂人耳目,乃至損害了王書聲譽的狀況。在鑒別王書真偽方面,他也每有警辟之語,如說 “逸少書無甚極細書,《樂毅論》乃微粗健,恐非真跡。《太史箴》如複方媚,筆力過嫩,書體乖異,上二者已經至鑒。”這顯然是頗見心得之言。據記載,在著力搜訪之下,蕭衍時期宮廷所藏二王書跡獨多,計有78帙767卷,皆重加裝褫,題金飾玉,寶重備至。

蕭衍的三個兒子蕭統、蕭綱、蕭繹在藝文方面也甚有造詣。蕭繹為梁元帝,自幼好學能文,以著述宏富見稱,自己就是丹青好手,還加上極嗜收藏,僅藏書一項便達到十四萬卷之多。由於南朝歷代的積蓄,以及乃父蕭衍近五十年的苦心經營,蕭繹在位雖僅兩三年,內府收藏的書畫精品卻達到一個史無前例的高峰。

這豐贍的藝術珍品,最後落了個悲劇結局。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記述曰: “侯景之亂,太子綱數夢秦皇更欲焚天下書,既而內府圖書數百函,果為景所焚也。及景之平,所有畫皆載入江陵,為西魏將於謹所陷。元帝將降,乃聚名畫法書及典籍二十四萬卷,遣後閣舍人高善寶焚之。帝欲投火俱焚,宮嬪牽衣得免。吳越寶劍,並將斫柱令折。乃歎曰:蕭世誠遂至於此。儒雅之道,今夜窮矣。於謹等於煨燼之中,收其書畫四千余軸歸於長安。”

所謂“侯景之亂”,是大寶二年(西元551年)由東魏歸降的大將侯景叛亂,殺了簡文帝蕭綱。這是張彥遠所說蕭綱為太子時曾夢天下圖書被焚,不意應驗于侯景的典故。時任湘東王鎮守江陵的蕭繹,派王僧辯、陳霸先出兵討滅侯景,蕭繹即位,稱元帝。僅三年,西魏軍圍困江陵,蕭繹見城池將破,“儒雅之道,今夜窮矣”,揮淚長歎之下,斫柱折斷吳越寶劍,“乃聚名畫法書及典籍二十四萬卷,遣後閣舍人高善寶焚之”。幾朝皇帝所集,連同其中的二王書跡珍品,悉數付之一炬。西魏將領于謹在劫後餘燼中尚撿得書畫四千多軸,是為僅存的九牛一毛。

這是書畫鑒藏史上一千古浩劫,顏之推說:“人民百萬而囚虜,書史千兩而煙颺”。斯文盡喪,洵足惋惜! (梁江)

延伸閱讀(二)

衛夫人給王羲之的三堂書法課

衛夫人是東晉女書法家。衛夫人生前名望已遠播海內,著名大書法家王羲之少年時曾拜在其門下,學習書法。她教授王羲之的三堂書法課,更是三堂人生課。

“點”:高峰墜石

衛夫人並沒有先教王羲之寫字,她把一個字拆開,拆開以後有一個元素,大概是中國書法裡面最基本的元素——一個點。衛夫人帶領王羲之進入視覺的“審美”,只教他寫這個“點”,練習這個“點”,感覺這個“點”。她要童年的王羲之看毛筆蘸墨以後接觸紙面所留下的痕跡,順便還注解了四個字:“高峰墜石”。

她要這個學習書法的小孩去感覺一下,感覺懸崖上有塊石頭墜落下來,那個“點”,正是一塊從高處墜落的石頭的力量。

我們發現衛夫人教王羲之的,似乎不只是書法而已。《蘭亭序》是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許多人都說裡面“之”字的點,每個都不一樣。

“一”:千里陣雲

衛夫人的第二課是帶領王羲之認識漢字的另一個元素,就是“一”。

認識“一”的課,是在廣闊的大地上進行的。衛夫人把王羲之帶到戶外,這個年幼的孩子,在廣闊的平原上站著,凝視地平線,凝視地平線的開闊,凝視遼闊的地平線上排列開的雲層緩緩向兩邊擴張。衛夫人在孩子耳邊輕輕說:“千里陣雲”。

“千里陣雲”這四個字不容易懂,總覺得寫 “一”應該只去看地平線或水平線。其實“千里陣雲”是指地平線上雲的排列。雲低低地在地平線上佈置、排列、滾動,就叫“千里陣雲”。有遼闊的感覺,有向兩邊橫向延展張開的感覺。

“千里陣雲”就是在寫水平線條時,如何讓它拉開形成水與墨在紙上交互律動的關係,是對沉靜的大地上雲層的靜靜流動有了記憶,有了對生命廣闊、安靜、伸張的領悟,以後書寫“一”的時候,也才能有與天地對話的嚮往。

這是王羲之的第二課。

“豎”:萬歲枯藤

衛夫人給王羲之的第三堂書法課是“豎”,就是寫“中”這個字時,中間拉長的一筆。

衛夫人把王羲之帶到深山裡,從枯老的粗藤中學習筆勢的力量。她教王羲之看“萬歲枯藤”,在登山時攀緣一根老藤,一根漫長歲月裡長成的生命。孩子借著藤的力量,把身體吊上去,借著藤的力量,懸在空中。懸在空中的身體,可以感覺到一根藤的強韌——拉扯不開的堅硬頑固的力量。

老藤拉不斷,有很頑強、很堅韌的力量,這個記憶變成對書法的領悟。“豎”這個線條,要寫到拉不斷,寫到強韌,寫到有彈性,裡面會有一股往兩邊發展出來的張力。

“萬歲枯藤”不再只是自然界的植物,它已成為漢字書法裡一根比喻頑強生命的線條。“萬歲枯藤”是向一切看來枯老卻毫不妥協的堅強生命的致敬。

書法的美,一直是與生命相通的。

“高峰墜石”理解了重量與速度。

“千里陣雲”學習了開闊的胸懷。

“萬歲枯藤”知道了強韌的堅持。 (佚名)

王羲之五歲隨家族過江,入住建鄴(今南京)烏衣巷。不久父親失蹤。年幼的他雖身在名門大族,卻“不蒙過庭之訓,母兄鞠育,得漸庶幾”(《晉書·王羲之傳》)。特殊的環境養成了他骨鯁孤傲的性格,以致成年後,太尉郗鑒在王氏諸少中選婿,羲之東床坦腹,滿不在乎,郗鑒大為欣賞,以女妻之。

約于明帝太寧三年(三二五年),王羲之按當時貴族子弟出仕慣例,起家為秘書郎,開始了他的仕宦生涯。至永和十一年(三五五年)誓墓不仕,王羲之先後任臨川太守、征西幕府參軍、江州刺史、護軍將軍、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等職。有晉一代,玄學興盛,清談成風,士族子弟及各級官吏浸淫于清談,崇尚風流,不以政務為要。王羲之從‘事君行道’出發,認為“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晉書·謝安傳》),無論是在朝中為官,還是出使外任,均親理政務,勤求民隱,於種種弊政深切痛恨。在護軍將軍任上,他深入調查,力欲糾治營中弊端,發佈《臨護軍教》,提出“公役均平”。在會稽內史任上,他針對吏治腐敗與賦役黑暗,努力推行慎選°吏與均平賦役之策。

在連年大旱、民生困頓之際,不等朝廷下令,果斷開倉賑災,救民於危難。

王羲之“清貴有鑒裁”(《晉書·王羲之傳》)。東晉偏安江南,收復北土的呼聲終朝不絕,並成為政要權力之爭的砝碼。王羲之洞察時政,對歷次北伐之舉、將帥人選有著清醒的認識。永和八年(三五二年),殷浩為與桓溫對抗,上疏請求北伐。羲之以為此舉必敗,便致書竭誠勸阻,殷浩不聽,終致大敗。羲之悵惋不已。

永和十一年,骨鯁氣傲的王羲之,不堪忍受上司揚州刺史王述的百般刁難,率子女在父母墓前誓墓不仕,從此退出官場。但他在優遊山林之餘,仍關注朝臣進退,深以國事為念。

在東晉政壇上,王羲之可謂勤謹務實、體察民情的良吏,但處於君昏政暗、“虛談廢務”的時代,他難以有所作為,故而政績不顯。然而作為一名傑出的書法藝術家,他為中國書法藝術樹立了一座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峰。

書法乃琅邪王氏家族世代相傳之藝術。王羲之的父親王曠,從伯王敦、王導,叔父王廙等,都有書名。尤其是王廙,多才多藝,“畫為晉明帝師,書為右軍法”(南朝王僧虔《論書》) 。王羲之受家學薰陶,得自衛夫人、王廙等名家指點,一經啟蒙便樂此不疲,勤習苦練,表現出極高的習書天賦。他苦苦臨習王導贈予的鐘繇《宣示表》,從中領悟書法藝術的真諦,為日後輝煌的藝術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王羲之生活的時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 (宗白華《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 在這一時期,新的審美觀念和標準在文人個性自覺的基礎上得以確立,古拙渾樸之美向妍麗飄逸轉換,各種藝術形式在要求表現自我情志的同時,開始追求形式的妍美。文學、書法、繪畫等各個領域的一大批極富天才、敢於創新的文學家、藝術家,衝破傳統的樊籬,以‘畫乃吾自畫,書乃吾自書’(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的氣概,建立了新的體式法度,開拓出文學藝術的新境界。王羲之就是書法領域中最傑出的代表。

在王羲之以前,漢字書體上承漢魏,已開啟今體草、行、楷書的體式,但以鐘繇、張芝為代表的書體,尚未脫盡隸意,稚拙古樸。王羲之順應書體發展的趨勢,引入時代審美意趣,在精研鐘、張書體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改革。楷書變橫向取式為縱向取式,端莊勻整。行書脫盡隸意,欹側取妍,遒媚緊斂,勢巧行密,筆法上中鋒側鋒互用,運筆迅疾,便於書寫,加強了書法的藝術性和實用性。草書則改章草的作書緩慢、多波挑、筆勢不連貫為今草的運筆自由、筆勢連貫、減省筆劃而不失字形。至此,草、行、楷書體式定型,漢字書體的發展基本完成。王羲之不僅完成了漢字書體的定型,而且完成了中國書法藝術變質為妍的重大轉變。

王羲之于書法藝術堪稱備精諸體。唐張懷瓘《書斷》列其隸書(即楷書)、行書、章草、飛白、草書為神品,八分為妙品。行書《蘭亭序》被奉為天下第一行書,楷書《樂毅論》、《黃庭經》亦被尊為極致。王羲之妍美流便、飄逸灑脫的書風,千餘年來令無數書家心馳神往。梁武帝評其書是“龍跳天門,虎臥鳳闕” (梁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唐太宗則讚歎“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唯王逸少乎!”(《晉書·王羲之傳》)

王羲之的書法對後世影響甚大。以臨摹他的書作或師其筆意自成一家的書法名家,有陳隋智永,唐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孫過庭、懷素、張旭,五代楊凝式,宋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趙孟睢⑾視謔唷⒖戮潘跡髯T拭鼇⑽尼緱鼇⒍洳⒒頻樂堋⑼躅歟辶躑取G逯幸逗螅萊肌⒖滌形岢北皇北北鹹購庥謔饋5氨咭嘧鴣繽豸酥ㄍ蹕字諛詰摹岸王”法書。自唐時起,王羲之書法作品隨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頻繁而東渡日本,對日本的書體書風產生了深刻影響,至今仍被視若珍寶,研究學習者不絕。

王羲之的書法真跡,自東晉末,經南朝至隋朝,歷經戰亂,佚失、毀滅者甚多。到唐初,由於太宗高價收購,共得二千餘紙,其中不乏贗品。部分名作,太宗甚至令響拓高手馮承素等摹出副本,分贈寵臣。後不少真跡殉葬昭陵,部分則由皇族自內府竊出,終致散佚。五代溫韜發昭陵,陵內法帖全遭毀棄。宋初,刻本叢帖出現,如《淳化閣帖》、《大觀帖》等,內中多收王羲之、王獻之書法,是以真跡亦或摹本為底本刻木刻石,無法詳考。由宋至清,叢帖更多。至今,書於絹上及紙上的摹本約有三十餘帖,大多藏於國內外(多在日本)博物館、美術館,部分為私人收藏,傳世羲之書法精品,多在其中。石刻拓本(如集王書聖教序、定武蘭亭)及宋明清木刻叢帖中各帖,因真偽交雜,總數難以確定。

晉穆帝升平五年(三六一年),王羲之因長年服散致疾,辭世而去,終年五十九歲,葬金庭(今屬浙江嵊州)。諸子遵其遺囑,辭卻朝廷“金紫光祿大夫”的贈官。王羲之有文集十卷,唐代散佚。明張溥、清嚴可均各有輯本,均不全。

延伸閱讀(一)

王羲之歎“小子幾欲亂真”

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書法史上一個璀璨煥然的時代,湧現出許多彪炳青史的書法大家,各種書體相繼發展走向成熟。代表這個時代的書壇巨擘,無疑是王羲之。

王羲之兼習眾法,擅長隸、楷、行、草諸書體,尤其對楷書和行書的確立作出了極大貢獻,被後人尊為“書聖”。作為百世楷模,作為中國書法藝術史上人人景仰的一座高蜂,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不僅很早就成了人們仿效臨習的範本,也成了宵小之徒作偽射利的對象。

六朝時期,書畫藝術品賞鑒收藏之風漸盛,名跡買賣開始成為普遍現象,造假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別的不說,王羲之的傳世書跡中就假貨色甚多。南朝劉宋時的鑒賞家虞和,曾奉詔搜訪二王名跡。他在《論書表》中說,當時上當吃虧者大有人在:“劉毅頗尚風流,亦甚愛書,傾意搜求,及將敗,大有所得。盧循素善尺牘,尤珍名法。西南豪士,鹹慕其風,人無長幼,翕然尚之,家贏金幣,競遠尋求。於是京師三吳之跡頗散四方。羲之為會稽,獻之為吳興,故三吳之近地偏多遺跡也。又是末年遒美之時,中世宗室諸王尚多,素嗤貴遊,不甚愛好,朝廷也不搜求,人間所秘往往不少。新渝惠侯雅所愛重,懸金招買,不計貴賤。而輕薄之徒銳意摹學,以茅屋漏汁染變紙色,加以勞辱,使類久書,真偽相糅,莫之能別。故惠侯所蓄,多有非真。”

這是較早記載書法名跡作偽的文字——先摹仿二王書跡形貌,再用茅屋髒水染色,加上搓磨作舊,還故意把真偽書跡糅雜一起,務求魚目混珠,瞞天過海。這種種手段之高妙,實令人匪夷所思。看,類似的手法至今不是還有人沿用嗎?有不計貴賤懸金招買的需要,才會有輕薄之徒銳意造假投其所好。

南朝齊王僧虔(西元426-485年)在《論書》一文裡提到,晉穆帝司馬聃時,有張翼擅效仿王羲之自書表,觀之者難分真假,令王羲之也慨歎“小子幾欲亂真”。同時還記載說,“康昕學右軍草,亦欲亂真。與南州釋道人作右軍書贊。”張翼、康昕、南州釋道人等,均與王羲之父子時代相近。他們著意模仿右軍書,均能達到亂真程度。王僧虔沒有說到他們這刻意亂真意欲何為,但,即便不一定出售射利,也說明王書名跡之不易鑒別真偽。

梁武帝蕭衍在位達四十八年之久,半壁江山算得上久享太平。張僧繇為其時名畫家,深得蕭衍賞識,凡崇飾佛寺之事,多命張氏主之。用唐代美術史家張彥遠的話來說,作為一國之君的蕭衍,對名畫法書寶器是“尤加寶異,仍更搜葺”,歷代史家無不推許梁武帝時期文物收藏之鼎盛。蕭衍所撰《書評》,列出漢至梁之間的近三十位書家進行論評,著眼點又在於作品,這種角度與他精于文學和樂律的豐富修養很有關係。在《答陶弘景書》中,蕭衍很不客氣地指出頗有王羲之贗品亂人耳目,乃至損害了王書聲譽的狀況。在鑒別王書真偽方面,他也每有警辟之語,如說 “逸少書無甚極細書,《樂毅論》乃微粗健,恐非真跡。《太史箴》如複方媚,筆力過嫩,書體乖異,上二者已經至鑒。”這顯然是頗見心得之言。據記載,在著力搜訪之下,蕭衍時期宮廷所藏二王書跡獨多,計有78帙767卷,皆重加裝褫,題金飾玉,寶重備至。

蕭衍的三個兒子蕭統、蕭綱、蕭繹在藝文方面也甚有造詣。蕭繹為梁元帝,自幼好學能文,以著述宏富見稱,自己就是丹青好手,還加上極嗜收藏,僅藏書一項便達到十四萬卷之多。由於南朝歷代的積蓄,以及乃父蕭衍近五十年的苦心經營,蕭繹在位雖僅兩三年,內府收藏的書畫精品卻達到一個史無前例的高峰。

這豐贍的藝術珍品,最後落了個悲劇結局。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記述曰: “侯景之亂,太子綱數夢秦皇更欲焚天下書,既而內府圖書數百函,果為景所焚也。及景之平,所有畫皆載入江陵,為西魏將於謹所陷。元帝將降,乃聚名畫法書及典籍二十四萬卷,遣後閣舍人高善寶焚之。帝欲投火俱焚,宮嬪牽衣得免。吳越寶劍,並將斫柱令折。乃歎曰:蕭世誠遂至於此。儒雅之道,今夜窮矣。於謹等於煨燼之中,收其書畫四千余軸歸於長安。”

所謂“侯景之亂”,是大寶二年(西元551年)由東魏歸降的大將侯景叛亂,殺了簡文帝蕭綱。這是張彥遠所說蕭綱為太子時曾夢天下圖書被焚,不意應驗于侯景的典故。時任湘東王鎮守江陵的蕭繹,派王僧辯、陳霸先出兵討滅侯景,蕭繹即位,稱元帝。僅三年,西魏軍圍困江陵,蕭繹見城池將破,“儒雅之道,今夜窮矣”,揮淚長歎之下,斫柱折斷吳越寶劍,“乃聚名畫法書及典籍二十四萬卷,遣後閣舍人高善寶焚之”。幾朝皇帝所集,連同其中的二王書跡珍品,悉數付之一炬。西魏將領于謹在劫後餘燼中尚撿得書畫四千多軸,是為僅存的九牛一毛。

這是書畫鑒藏史上一千古浩劫,顏之推說:“人民百萬而囚虜,書史千兩而煙颺”。斯文盡喪,洵足惋惜! (梁江)

延伸閱讀(二)

衛夫人給王羲之的三堂書法課

衛夫人是東晉女書法家。衛夫人生前名望已遠播海內,著名大書法家王羲之少年時曾拜在其門下,學習書法。她教授王羲之的三堂書法課,更是三堂人生課。

“點”:高峰墜石

衛夫人並沒有先教王羲之寫字,她把一個字拆開,拆開以後有一個元素,大概是中國書法裡面最基本的元素——一個點。衛夫人帶領王羲之進入視覺的“審美”,只教他寫這個“點”,練習這個“點”,感覺這個“點”。她要童年的王羲之看毛筆蘸墨以後接觸紙面所留下的痕跡,順便還注解了四個字:“高峰墜石”。

她要這個學習書法的小孩去感覺一下,感覺懸崖上有塊石頭墜落下來,那個“點”,正是一塊從高處墜落的石頭的力量。

我們發現衛夫人教王羲之的,似乎不只是書法而已。《蘭亭序》是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許多人都說裡面“之”字的點,每個都不一樣。

“一”:千里陣雲

衛夫人的第二課是帶領王羲之認識漢字的另一個元素,就是“一”。

認識“一”的課,是在廣闊的大地上進行的。衛夫人把王羲之帶到戶外,這個年幼的孩子,在廣闊的平原上站著,凝視地平線,凝視地平線的開闊,凝視遼闊的地平線上排列開的雲層緩緩向兩邊擴張。衛夫人在孩子耳邊輕輕說:“千里陣雲”。

“千里陣雲”這四個字不容易懂,總覺得寫 “一”應該只去看地平線或水平線。其實“千里陣雲”是指地平線上雲的排列。雲低低地在地平線上佈置、排列、滾動,就叫“千里陣雲”。有遼闊的感覺,有向兩邊橫向延展張開的感覺。

“千里陣雲”就是在寫水平線條時,如何讓它拉開形成水與墨在紙上交互律動的關係,是對沉靜的大地上雲層的靜靜流動有了記憶,有了對生命廣闊、安靜、伸張的領悟,以後書寫“一”的時候,也才能有與天地對話的嚮往。

這是王羲之的第二課。

“豎”:萬歲枯藤

衛夫人給王羲之的第三堂書法課是“豎”,就是寫“中”這個字時,中間拉長的一筆。

衛夫人把王羲之帶到深山裡,從枯老的粗藤中學習筆勢的力量。她教王羲之看“萬歲枯藤”,在登山時攀緣一根老藤,一根漫長歲月裡長成的生命。孩子借著藤的力量,把身體吊上去,借著藤的力量,懸在空中。懸在空中的身體,可以感覺到一根藤的強韌——拉扯不開的堅硬頑固的力量。

老藤拉不斷,有很頑強、很堅韌的力量,這個記憶變成對書法的領悟。“豎”這個線條,要寫到拉不斷,寫到強韌,寫到有彈性,裡面會有一股往兩邊發展出來的張力。

“萬歲枯藤”不再只是自然界的植物,它已成為漢字書法裡一根比喻頑強生命的線條。“萬歲枯藤”是向一切看來枯老卻毫不妥協的堅強生命的致敬。

書法的美,一直是與生命相通的。

“高峰墜石”理解了重量與速度。

“千里陣雲”學習了開闊的胸懷。

“萬歲枯藤”知道了強韌的堅持。 (佚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