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欣賞」洪江賦

NO.4930

洪江賦 沈家莊

歷史沿革:洪江區, 位於湖南省懷化市南 55公里巫水與沅江交匯處。 唐屬龍標, 宋置洪江寨, 明設洪江驛, 久為苗王駐之。 清置洪江巡司, 複移置綏通瑤務州判駐此。 1926年黔軍將領王天培受任國民革命軍第十軍軍長, 進駐洪江, 共產黨員吳玉章抵洪江, 代表廣州國民革命政府授旗, 誓師北伐, 成立洪江市政廳, 下設六局。 1932年洪江市屬湖南省八個綏靖區之一。 1938年“中共湘西工委洪江支部”成立,

創辦《洪江晚報》。 1939年, 國民黨湖南省第七區專員公署移駐洪江。 1941年, 國民黨將領李彌率芷綏師管區司令部移駐洪江。 1944年10月, 湖南省政府設洪江行署, 轄第六(邵陽)、第十(黔陽)兩個行政區。 抗戰八年, 洪江市為西南抗日大後方, 是洪江經濟文化發展的鼎盛期, 有“小南京”、“小重慶”之稱。 1949年10月洪江解放, 市屬會同縣管轄。 1958年恢復縣級市。 1963年撤市改鎮, 1979年撤鎮複為洪江市。 1991年洪江市遷黔城(龍標), 改原洪江市為雄溪鎮。 由於原洪江民眾反對, 經協調, 雄溪鎮複改為懷化市洪江區(縣級)。 現洪江區正在開發“洪江古商城”, 城內擁有十幾個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號稱“中國第一古商城”。

湘西重鎮, 黔桂門戶, 水奔洞庭, 脈起蒼梧。 前據雪峰崢嶸之阻,

表以嵩雲密岩之山;後界五嶺蟒穀之險, 帶以雄溪清沅之川。 唐宋營寨, 明清巡司州判, 及至民國, 列珠璣、盈羅綺而市之焉。

於是睎武陵, 睋川滇, 控二水, 據一山。 商賈如雲, 爭慕陶朱之富;艦舸催發, 氣壯三湘之浦。 油號八, 木行九, 布肆連毗, 錢莊有數。 學子懷仁, 常摩挲江甯(唐·王昌齡駐龍標八年, 常往來于洪江)之筆;工匠劬勤, 巧運籌魯班之斧;織女波波, 螢光下縫雲裁月;農夫役役, 暑寒裡耕雨播風。 祥和之域, 百業率興。 冠蓋相從, 華屋次鱗。 與乎閩贛江浙之才俊, 九州之貨殖, 萬方來聚, 充奉山城。

於是有洪油爭航于江海, 木排競放與河湖;瓷器享譽與歐美, 火柴暢銷於九州;桔柚香飄於異域, 梨棗鮮賞於人口。 菜肴美, 漁樵歡, 夜幕臨,

華燈燃。 南海珊瑚瑪瑙, 紛來遝至;蘇杭綿帛絲綢, 滿目琳琅。 古今瑰寶, 海陸珍藏, 往往而在。

其中乃有九殿十宮, 體象乎神祇;七沖八巷, 勢經緯陰陽。 青石疊雲, 足登乎玉階;窨屋淩霄, 氣貫于長虹。 芙蓉吐瑞, 蓮花地也;鞭炮陸離, 炮鋪橋也;艦移舟舶, 犁頭嘴也;商會洋行, 長碼頭也;千簍列運, 桐油灣也;靈泉延壽, 羊角井也;律韻曉暢, 歌詩坡也;禪音超妙, 大佛寺也。 春潤夏涼, 秋收冬藏, 欣四時之和順, 慶五穀之盈倉。

夫乃既庶且富, 娛樂無疆。 朝歌夜弦, 遠近悠揚。 戲臺則四十八處, 觀者如堵;劇院則三家六館, 鐃鈸鏘鏘。 京劇漢劇, 陽戲花鼓;祁陽班子, 辰河高腔。 窈窕淑女, 盡態極妍;叱吒豪士, 外柔內剛。 嗩呐齊鳴, 悟空出世, 陳俊崙筋斗翻空;笑語鼎沸,

蔣幹盜書, 蔣琪林滑稽登場;六月飛雪, 竇娥鳴冤, 毛劍秋哭聲淒厲;精忠報國, 嶽飛蒙難, 蔡小培裝瘋佛堂。 忠義則感人肺腑, 才智則長人精神。 戲劇文化, 于斯為盛。

若逢大年元宵, 萬民起舞;龍騰獅躍, 塞街充巷。 長袖欲舞, 紮故事也;無常踟躕, 踩高蹺也;漁家娶婦, 彩龍船也;壯夫壘壁, 疊羅漢也。 龍章鳳姿, 瑰形瑋貌;文有伊周, 武有方召;兼勇士出征之豪雄, 挾飛仙降真之縹緲。

爾乃敬彼祖宗, 盛佛老, 崇道觀, 修禪堂;續天竺之香火, 誦道德之經章。 善緣廣結, 嵩雲佛光連海宇;清靜無為, 茅庵高閣宿玉皇。 順其自然, 退後一步;參悟菩提, 能有幾回?

於是觀乎人文, 殊異於五方。 贛才洪達, 鼎新皖光, 百年樹人, 書聲琅琅。 飯店客棧, 魚鮮酒美;賓至如歸, 迎來送往。 中西藥房,名其大也;人壽醫院,寓其仁也;引車賣漿,呼其樂也;鐵匠裁縫,敬其業也;泥瓦木工,挑夫販夫,青樓歌姬,均得其所而樂其居也。更有苗瑤侗漢,一城和氣,大事協商。金翠耀目,羅綺飄香。難得糊塗,常設於賓主座右;魚龍變化,准擬以人間滄桑。黃公謀略,欲聚義而醒睡獅;將軍受旗,誓北伐而抗強梁。風湧潮動,民生民權民主;八年臥薪,興學強軍隆商。街談巷議,無非抗日救國;天朗氣清,富裕和諧康強。

于斯時也,科教興邦,改革開放;鬥轉星移,閭裡重光;政策先行,民心和暢。城借百年之基,重開祖輩之業;物現舊德之名氏,事稟新頒之規矩,開來繼往。以期當年人物之繁阜,商業之鼎盛,複睹於茲雲。

2012.3.6.於 溫哥華

洪江民居 沈忠 攝影

熱門

聯繫

洪小編:hongjiangweixin

安安:505808935

點【閱讀原文】進入洪江第一人氣社區

中西藥房,名其大也;人壽醫院,寓其仁也;引車賣漿,呼其樂也;鐵匠裁縫,敬其業也;泥瓦木工,挑夫販夫,青樓歌姬,均得其所而樂其居也。更有苗瑤侗漢,一城和氣,大事協商。金翠耀目,羅綺飄香。難得糊塗,常設於賓主座右;魚龍變化,准擬以人間滄桑。黃公謀略,欲聚義而醒睡獅;將軍受旗,誓北伐而抗強梁。風湧潮動,民生民權民主;八年臥薪,興學強軍隆商。街談巷議,無非抗日救國;天朗氣清,富裕和諧康強。

于斯時也,科教興邦,改革開放;鬥轉星移,閭裡重光;政策先行,民心和暢。城借百年之基,重開祖輩之業;物現舊德之名氏,事稟新頒之規矩,開來繼往。以期當年人物之繁阜,商業之鼎盛,複睹於茲雲。

2012.3.6.於 溫哥華

洪江民居 沈忠 攝影

熱門

聯繫

洪小編:hongjiangweixin

安安:505808935

點【閱讀原文】進入洪江第一人氣社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