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桂靖雷‖黃梅戲傳統劇碼中的孔壟元素

桂靖雷‖黃梅戲傳統劇碼中的孔壟元素

黃梅戲傳統劇碼是建國前經過長期舞臺實踐傳承下來的經典劇本, 是黃梅戲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標誌, 也是研究黃梅戲發展歷史的重要內容。 要想瞭解黃梅戲的歷史淵源, 就必須瞭解黃梅戲的傳統劇碼, 因為傳統劇碼、音樂聲腔、戲曲藝人是考證戲曲劇種歷史淵源的三大重要元素。

在已知的306本、出黃梅戲傳統劇碼中, 有119折是取材于黃梅縣真人真事或民間傳說的特有劇碼, 其中有13折是反映孔壟鎮居民毛子才真人真事的串戲。 《毛子才》串戲具體劇碼是《毛子才分家》、《毛子才趕生》、《毛子才陪禮》、《毛子才辭年》、《毛子才吃面》、《毛子才背凳》、《毛子才滾燭》、《毛子才落店》、《毛世進找父》、《兩河溝》、《釣蛤蟆》。 這一組串戲均為揭露欺詐懶惰、好賭貪杯, 歌頌勞動人民勤勞儉樸傳統美德和追求幸福生活的題材, 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賢慧、勤勞的妻子,

用不同的方式勸導、教育、啟迪丈夫力戒賭博、懶惰、貪杯惡習。 近代黃梅縣黃梅戲民間藝人只能傳承《打紙牌》、《兩河溝》、《釣哈蟆》、《毛子才滾燭》4折戲, 楚劇、景德鎮採茶戲、九江採茶戲、吉安採茶戲、鄂東採茶戲、鄂南採茶戲、武寧採茶戲、睦劇、廬劇等幾個劇種, 有《毛子才》串戲中的一折或幾折流傳, 東路子花鼓戲除《兩河溝》外, 尚保留《毛子才》串戲12出。 是採茶、花鼓諸腔的地方劇種保留《毛子才》串戲最多的一個劇種。

毛子才在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據先父桂遇秋先生考證:毛子才是清代康熙年間黃梅縣孔壟鎮人, 原在西街燕子街居住, 後遷到東街筷子街。 本人以篾匠為業, 平時好賭、貪杯、撒謊, 妻子李氏屢勸不改。 因此, 對他十分嚴厲, 他見到妻子就像老鼠見到貓一樣, 所以, 黃梅人將怕老婆的人戲稱為“毛子才”。 《毛子才滾燭》、《毛子才落店》兩折戲的出場唱腔分別道出了毛子才的籍貫:“家住孔壟筷子街, 取名叫做毛子才。 百般活兒我不做, 天天總想抹紙牌。 若有幾天冒抹牌,

十個指頭癢起來。 ”、“家住黃梅燕子街, 我名就叫毛子才。 因為在家愛抹牌, 又被賈氏趕出來。 ”

《毛子才滾燭》是黃梅戲傳統小戲72小出之一。 其劇情為:黃梅縣孔壟鎮穀壩頭筷子街的毛子才, 嗜賭成性, 失去理智, 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這天, 其妻張細花給他兩百個銅錢,

叫他去街上買豬油, 沿途邊走邊想讓手上的錢下“兒”。 他跑到外面賭博, 買豬油漆錢的輸得一分不剩, 最後把老婆也輸給你人家。 毛子才從外面賭博歸來, 其妻李氏見沒買豬油, 把錢輸光了, 勃然大怒。 將他從雞窩里拉出來, 把上衣全部脫光, 要他頭頂、手拿、口含放有水的飯碗8個(有的為6個), 碗內點燃三支臘燭, 從板凳下反復翻鑽, 不准潑了水, 熄了燭懲罰他, 最後將其捆在板凳上用家法抽打。 此戲為丑角行當的重場戲, 表演上很有特點和技巧, 吸收了雜技頂碗藝術和岳家拳的招式、套路。 戲中提到東街、西街、穀壩頭、張塘等地名, 都是黃梅縣孔壟鎮各街的地名。

近代能將《毛子才滾燭》表演得爐火純青的是黃梅縣黃梅戲藝人熊利華。熊利華,黃梅縣杉木鄉熊必勝人,1934年從黎六得啟蒙演唱採茶戲,逢年過節、玩燈賽會他都參加地方草台班演出。1936年6月,在孔壟鋪堂拜許連喜為師,主攻小丑,從此搭班唱戲,奔走江湖。因他鋪堂之後深得名師指點,加上刻苦好學,錘煉成為黃梅戲頭牌名醜。《毛子才滾燭》這折戲得師傅真傳,他為了演好這折戲,除師承許連喜的一些基本做工外,還特別向會岳家拳的名師李世壽(花臉)、武林人士柳狗奀、蔡月生等學習,觀察岳家拳“三門樁”的拳法,請教岳家拳拳理;向外來的雜技演員學習頂碗藝術;還到孔壟筷子街的穀壩頭走訪老居民,參觀毛子才的故居,搜集毛子才的傳說,熔戲曲、武術、雜技於一爐,將“滾燭”過程表演得燈明、水在、碗全,深受黃梅縣及毗鄰地區觀眾的愛戴。

(桂靖雷 湖北黃梅縣人,從事人民政協文史資料和黃梅戲藝術研究工作35年,偶有消息通訊、文史資料、人物傳記、黃梅戲史論、報告文學等文字作品在報刊出現,系湖北省高等院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黃梅戲藝術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執行主 編:魏鮮紅

主 編:曹錦軍

徵稿啟事

圍爐廣泛徵集黃梅稿件,自然風光、民風民俗,家鄉故事都可,要求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大美黃梅》(暫定名) 新書出版預訂公告

3月1日起,曹錦軍圍爐繼2016年出版《穿越時空賞黃梅》一書後,再推力作《大美黃梅》(暫定名)一書,將對2015.7——2017.6期間的圍爐優秀作品進行編輯成冊。主要內容是湖北黃梅的厚重文化、風土人情以及美麗風光。體裁有散文、遊記、攝影、美術、書法、詩詞、楹聯等。版面為彩印,價格在55元一本左右,印數2000本。作者有國家級作協會員、省市縣作協會員、文學博士、文學愛好者以及攝影家、美術家、書法家、詩詞楹聯會員。歡迎企業、商家、個人提供贊助。新書征訂已全面啟動!

近代能將《毛子才滾燭》表演得爐火純青的是黃梅縣黃梅戲藝人熊利華。熊利華,黃梅縣杉木鄉熊必勝人,1934年從黎六得啟蒙演唱採茶戲,逢年過節、玩燈賽會他都參加地方草台班演出。1936年6月,在孔壟鋪堂拜許連喜為師,主攻小丑,從此搭班唱戲,奔走江湖。因他鋪堂之後深得名師指點,加上刻苦好學,錘煉成為黃梅戲頭牌名醜。《毛子才滾燭》這折戲得師傅真傳,他為了演好這折戲,除師承許連喜的一些基本做工外,還特別向會岳家拳的名師李世壽(花臉)、武林人士柳狗奀、蔡月生等學習,觀察岳家拳“三門樁”的拳法,請教岳家拳拳理;向外來的雜技演員學習頂碗藝術;還到孔壟筷子街的穀壩頭走訪老居民,參觀毛子才的故居,搜集毛子才的傳說,熔戲曲、武術、雜技於一爐,將“滾燭”過程表演得燈明、水在、碗全,深受黃梅縣及毗鄰地區觀眾的愛戴。

(桂靖雷 湖北黃梅縣人,從事人民政協文史資料和黃梅戲藝術研究工作35年,偶有消息通訊、文史資料、人物傳記、黃梅戲史論、報告文學等文字作品在報刊出現,系湖北省高等院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黃梅戲藝術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執行主 編:魏鮮紅

主 編:曹錦軍

徵稿啟事

圍爐廣泛徵集黃梅稿件,自然風光、民風民俗,家鄉故事都可,要求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大美黃梅》(暫定名) 新書出版預訂公告

3月1日起,曹錦軍圍爐繼2016年出版《穿越時空賞黃梅》一書後,再推力作《大美黃梅》(暫定名)一書,將對2015.7——2017.6期間的圍爐優秀作品進行編輯成冊。主要內容是湖北黃梅的厚重文化、風土人情以及美麗風光。體裁有散文、遊記、攝影、美術、書法、詩詞、楹聯等。版面為彩印,價格在55元一本左右,印數2000本。作者有國家級作協會員、省市縣作協會員、文學博士、文學愛好者以及攝影家、美術家、書法家、詩詞楹聯會員。歡迎企業、商家、個人提供贊助。新書征訂已全面啟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