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上市公司控股P2P平臺大盤點,僅1家成問題平臺(附全名單)

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 截至2017年4月, 上市公司參股或控股的P2P網貸平臺高達120家, 其中上市公司控股平臺47家, 上市公司參股平臺68家, 停業、轉型以及問題平臺共5家。

其中, 4家P2P網貸平臺選擇以停業或轉型的方式良性退出P2P網貸行業。 出現問題的P2P網貸平臺僅有綠能寶1家, 其於2017年4月17日發佈聲明, 表示因光伏補貼延遲等原因, 而致使目前平臺提現出現逾期現象。

本報告將對上市公司背景平臺做一詳細梳理, 對最終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上市公司背景平臺的規模、分佈、特徵等做一綜合分析。 對於上市公司的認定標準, 是指在國內外主機板、創業板等上市的公司, 其中國內不包含新三板和股交中心。

正常運營的上市公司控股平臺

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 上市公司控股的P2P網貸平臺共47家, 其中A股控股平臺34家, 港股控股平臺9家, 海外上市公司控股及直接股權上市的平臺4家。

如表1所示, A股上市公司間接或直接持有平臺100%比例的有12家;當前佈局P2P網貸行業的上市公司所屬行業分佈廣泛, 房地產、有色金屬、醫療、農業等多個傳統行業均有涉足;同時也不乏有同一家上市公司同時參股或控股多家P2P網貸平臺, 比如熊貓金控同時控股銀湖網和熊貓金庫。

如表2所示, 有9家P2P網貸平臺被8家港股上市公司控股, 其中中國新電信控股阿凡達e貸和蜜蜂有錢2家平臺。 港股上市公司所屬行業一部分是與P2P網貸行業相關度較高的信貸、其他金融業, 另一部分就是相關度較弱的廣告及宣傳、電訊設備等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 中國信貸2017年3月30日發佈公告表明, 將出售金融工廠全部股權, 出售將分3個階段進行, 最終將於2017年9月30日完成轉讓, 但在此之前, 金融工廠仍屬於其附屬子公司, 故本文仍將金融工廠列入控股名單。

表3列出了海外上市公司所涉足的P2P網貸平臺, 其中宜人貸是中國第一家在紐交所上市的P2P網貸平臺, 其餘3家分別與所對應的海外上市公司有緊密關聯, 故本文將其看作是海外上市公司控股的P2P網貸平臺。

停業、轉型及問題的上市公司背景平臺

如下表所示, 具有上市公司背景的有4家P2P網貸平臺選擇以停業或轉型的方式良性退出P2P網貸行業。 出現問題的P2P網貸平臺僅有綠能寶1家, 其於2017年4月17日發佈聲明, 表示因光伏補貼延遲等原因, 而致使目前平臺提現出現逾期現象。

上市公司退出的P2P網貸平臺

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4月,退出P2P網貸行業的上市公司有8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隨著監管趨嚴,不看好平臺未來發展前景,退出P2P網貸行業;另一方面是為優化資產結構及資源配置,聚焦發展公司主業。

上市公司背景的P2P網貸平臺特徵分析

從網貸之家可獲取資料的86家P2P網貸平臺貸款餘額上看,具有上市公司背景的P2P網貸平臺行業集中度較高。截至2017年3月31日,86家P2P網貸平臺總貸款餘額約3000億元,其中超過六成的P2P網貸平臺貸款餘額在10億元以下,貸款餘額僅占總量的5.2%;貸款餘額50億元及以上的平臺僅有8家,但貸款餘額高達逾2400億元,占總貸款餘額的80%。

從86家樣本平臺3月成交量上看,上市公司背景的P2P網貸平臺成交體量主要集中在1億元以下和2億-10億元兩個區間。如下圖所示,成交量在1億元以下的P2P網貸平臺數量35家;成交量在2億-10億元的平臺數量24家。

從上市公司入股P2P網貸平臺時間看,主要集中於2014年、2015年。2014年,上市公司開始陸續佈局P2P網貸行業,2015年迎來爆發式增長,有62家P2P網貸平臺被上市公司入股,與當時的股市環境也有密切關係;隨著監管的持續進行,上市公司放緩佈局P2P網貸行業,2016年入股平臺數量下滑。

根據上市公司投資主體不同,將上市公司對P2P網貸平臺的股權層級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和多級。從股權層級上看,上市系的股權層級以二級結構為主,占比43%;其次是三級結構形式,占比40%;四級及以上結構占比17%。

從擁有上市公司背景的P2P網貸平臺地區分佈上看,分佈集中度較高,主要在北上廣浙四個地區。其中廣東平臺數量居首,高達42家,其次是北京25家,上海和浙江分別有15家、12家。

總結

上市公司與P2P網貸平臺合作,對平臺的發展有諸多優勢,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1)平臺可依託上市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在用戶的品牌認知和獲取上有著極大優勢,另一方面,部分平臺也因受到上市各項監管措施及資訊披露等要求的影響,經營相對更加規範。(2)上市公司入股可以增強平臺的資金實力,增強其可持續發展能力。(3)P2P網貸平臺也可依賴上市公司自身所處產業鏈及上下游客戶資源,獲得優質的資產端項目。

對上市公司而言,佈局P2P網貸,有的是為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帶動公司其他互聯網業務板塊的發展,進而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力;有的是出於整合自身供應鏈的角度出發,構建供應鏈金融體系;有的是為了實施互聯網金融戰略,實現業務資源協同價值。

隨著網貸行業監管政策的陸續出臺,上市公司佈局P2P網貸速度放緩,但P2P網貸行業經過此輪洗盤之後,也必然規範前行。後續上市公司如何佈局P2P網貸平臺,與平臺合規程度和發展前景、上市公司發展戰略以及資本市場大環境緊密關聯。

資料來源網貸之家

上市公司退出的P2P網貸平臺

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4月,退出P2P網貸行業的上市公司有8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隨著監管趨嚴,不看好平臺未來發展前景,退出P2P網貸行業;另一方面是為優化資產結構及資源配置,聚焦發展公司主業。

上市公司背景的P2P網貸平臺特徵分析

從網貸之家可獲取資料的86家P2P網貸平臺貸款餘額上看,具有上市公司背景的P2P網貸平臺行業集中度較高。截至2017年3月31日,86家P2P網貸平臺總貸款餘額約3000億元,其中超過六成的P2P網貸平臺貸款餘額在10億元以下,貸款餘額僅占總量的5.2%;貸款餘額50億元及以上的平臺僅有8家,但貸款餘額高達逾2400億元,占總貸款餘額的80%。

從86家樣本平臺3月成交量上看,上市公司背景的P2P網貸平臺成交體量主要集中在1億元以下和2億-10億元兩個區間。如下圖所示,成交量在1億元以下的P2P網貸平臺數量35家;成交量在2億-10億元的平臺數量24家。

從上市公司入股P2P網貸平臺時間看,主要集中於2014年、2015年。2014年,上市公司開始陸續佈局P2P網貸行業,2015年迎來爆發式增長,有62家P2P網貸平臺被上市公司入股,與當時的股市環境也有密切關係;隨著監管的持續進行,上市公司放緩佈局P2P網貸行業,2016年入股平臺數量下滑。

根據上市公司投資主體不同,將上市公司對P2P網貸平臺的股權層級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和多級。從股權層級上看,上市系的股權層級以二級結構為主,占比43%;其次是三級結構形式,占比40%;四級及以上結構占比17%。

從擁有上市公司背景的P2P網貸平臺地區分佈上看,分佈集中度較高,主要在北上廣浙四個地區。其中廣東平臺數量居首,高達42家,其次是北京25家,上海和浙江分別有15家、12家。

總結

上市公司與P2P網貸平臺合作,對平臺的發展有諸多優勢,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1)平臺可依託上市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在用戶的品牌認知和獲取上有著極大優勢,另一方面,部分平臺也因受到上市各項監管措施及資訊披露等要求的影響,經營相對更加規範。(2)上市公司入股可以增強平臺的資金實力,增強其可持續發展能力。(3)P2P網貸平臺也可依賴上市公司自身所處產業鏈及上下游客戶資源,獲得優質的資產端項目。

對上市公司而言,佈局P2P網貸,有的是為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帶動公司其他互聯網業務板塊的發展,進而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力;有的是出於整合自身供應鏈的角度出發,構建供應鏈金融體系;有的是為了實施互聯網金融戰略,實現業務資源協同價值。

隨著網貸行業監管政策的陸續出臺,上市公司佈局P2P網貸速度放緩,但P2P網貸行業經過此輪洗盤之後,也必然規範前行。後續上市公司如何佈局P2P網貸平臺,與平臺合規程度和發展前景、上市公司發展戰略以及資本市場大環境緊密關聯。

資料來源網貸之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