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高峰楓︱古巴比倫的挪亞“圓舟”

澎湃新聞的《私家歷史》欄目在2016年10月29日刊登馬千惠一文, 題為《比〈聖經〉更古老的“挪亞方舟”故事》, 介紹了英國亞述學家喬治·史密斯(George Smith, 1840-1876)於1872年最先釋讀出史詩《吉爾伽美什》中的洪水故事。 史密斯後來在尼尼微又發現了記述古巴比倫洪水神話的史詩《阿特拉哈西斯》(Atrahasis)。 讀者可從這篇文章中, 瞭解史密斯的身世和洪水史詩的情節。

喬治·史密斯

史密斯在1876年出版《迦勒底的創世記》(The Chaldean Account of Genesis)一書, 仔細對比了楔形文字泥板對洪水的記述和《創世記》的異同。 他根據當時極其有限的材料, 就已然發現了二十三處共同點(286-287頁)。 但涉及這兩個傳統孰先孰後的問題, 史密斯下筆就格外謹慎。 比如, 他說:“描寫洪水的泥板文字, 其價值在於構成符合聖經敘述的一個獨立證據, 而且遠早於任何其他證據。 ”(286頁)在全書臨近結尾處, 史密斯稍稍大膽了一些。 他指出, 所有證據都促使人相信,

巴比倫乃是洪水傳說的發源地, 而古代以色列人最初乃是從巴比倫繼承了這個故事。 但他很快又補充說, 二者之間又存在顯著的差異, 所以還需更多證據方可證實其間的傳承關係(291-292頁)。 總之, 在這部書中, 凡涉及聖經和近東神話的依存關係, 他都措辭謹慎, 不肯輕易斷言舊約的洪水故事實則襲自兩河流域更古的神話。

喬治·史密斯《迦勒底的創世記》

但是兩個版本實在驚人地相似。 且不論故事的基本情節, 就連很多細節也高度吻合。 這裡僅舉一例。 挪亞為了檢測洪水是否已消退, 先後放出烏鴉和鴿子, 看看鳥兒是否能找到落腳之處。 後來, 直到放出去的鴿子不再飛回方舟, 挪亞才確定大水已退。 而在《吉爾伽美什》第十一塊泥板上, 從洪水中逃生的英雄先後放飛了鴿子、燕子和烏鴉, 同樣是為了查驗陸地是否已經露出。 所以, 史密斯之後的亞述學家, 都已看到讓護教人士感覺尷尬的事實:在其他古代文明中, 保留有更早的洪水故事版本, 而且年代比聖經故事至少早一千年。

英國人類學家弗雷澤在1918年出版了三卷本的《舊約中的民間傳說》(The Folklore in the Old Testament)。 在該書最長的第四章, 弗雷澤收集了世界各地上百個洪水傳說, 並總結了當時的研究結果。 在這一章結尾, 他提到傳統觀點一向視聖經記述為最古、最真實, 其他民族的傳說或是沿襲聖經故事, 或是對聖經原本的篡改和閹割。 但時至今日, “這些紛亂、古怪、幼稚或者怪誕的洪水故事, 我們仍難將其看作是人類對於單一、神聖原本的改寫”(卷一, 334頁)。 因為現代研究已然證明:“《創世記》中所謂來自上帝的最初版本, 其實並不是原本, 而是對更加古老的巴比倫或者蘇美爾故事的模仿而已。 ”(同上)相較於四十多年前的史密斯, 弗雷澤的表述已經更加直截了當。

弗雷澤《舊約中的民間傳說》

史密斯在1872年的發現, 對亞述學和聖經學研究都意義重大。 一百十三年之後, 到了1985年, 類似的驚人發現又一次出現在大英博物館。 幸運之神這一回眷顧的是歐文·芬克爾(Irving Finkel), 他是大英博物館美索不達米亞古代泥板的負責人。 他在2014年出版一本書,題為《挪亞之前的方舟:破解洪水故事》(The Ark Before Noah: Decoding the Story of the Flood),詳述了自己的發現和後續研究。

歐文·芬克爾《挪亞之前的方舟:破解洪水故事》

看書中所附作者的照片,美須髯,宛若一位西方老神仙,完全符合我們對古文字學者的浪漫想像。芬克爾自己說,他從小就是書呆子,九歲就打定主意,要在大英博物館度過一生。他對死文字和怪文字有強烈興趣,對於要從事的專業,一直在埃及象形文字和中文之間搖擺不定。1969年,他考入伯明罕大學,本來打算專攻埃及學。可惜上完第一節課之後,埃及學的教授突然病故。系裡立即開始四處尋找師資,但事起倉促,一時無人接替課程。於是,系主任建議,不妨先跟蘭伯特教授(W. G. Lambert)學一點楔形文字。芬克爾於是一頭紮進楔形文字之中,再也沒有出來,他一生的志業就這樣偶然地確定了。請聽芬克爾對自己專業的激情描述:“楔形文字!全世界最古、最難的文字,早於任何拼寫字母,是早已消失的蘇美爾人和巴比倫人使用了三千多年的文字,到了羅馬時代已經像恐龍一樣滅絕了。”(第13頁)楔形文字最後一批讀者和書寫者,大約活躍在西元二世紀,也就是東漢中期。楔形文字如此古老,完全稱得上是西方古典之前的古典,也是讓所有國家都不敢妄稱世界最古文明的路障。

1985年,也就是芬克爾在大英博物館工作的第九年,道格拉斯·西蒙茲(Douglas Simmonds)將一塊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帶到博物館,請求專家鑒定。西蒙茲的父親二戰期間曾在英國皇家空軍服役,在近東駐紮過一段時間。由於一生熱愛收藏,所以老西蒙茲手上有不少埃及、中國以及美索不達米亞的文物。芬克爾接過泥板,匆匆看過文字,當即深感震驚,因為上面記載的乃是古代洪水神話的一個版本。他立即請求收藏者多逗留幾小時,以便他仔細研究。無奈藏家不理解學者的急切心情,對學術也全無興趣,不願意將泥板留下。西蒙茲攜文物匆匆離去,留給芬克爾的是二十四年漫長的盼望和等待。到了2009年,二人才在一次展覽上邂逅。這一次,藏家心情不錯,答應將泥板留在大英博物館。這塊泥板刻寫於西元前1750年左右,屬於古巴比倫時期。尺寸為長十一釐米,寬六點五釐米,大小如手機,單手即可握住。就在這塊泥板現存的六十行文字中,芬克爾發現了一份製造方舟的“說明書”。

歐文·芬克爾

要瞭解芬克爾的最新發現,我們需要簡單回顧一下《阿特拉哈西斯》的洪水神話。在這個神話中,新生代的神變成老一輩神靈的長工,擔負了繁重的勞動。這些神界中的晚輩最終不堪勞苦,怨聲載道,竟至於圍住舊神的宮殿,展開大規模的抗議。為應對危機,神界召開緊急會議,決定製造新鮮勞動力,以減輕新神的勞役之苦。於是乎,人類作為替神靈減負的勞動機器,就這樣被製造出來,並立即投放到勞力市場。在這更古的神話中,造人的原因並非如《創世記》所述那樣神聖,而是出於非常實際、物質的考慮。人類作為勞動力和低等造物,時常大聲喧嘩,噪音的分貝已然超出神靈所能忍耐的極限。為了消除噪音污染,眾神就產生發洪水、滅絕人類的念頭,以圖個耳根清淨。但阿特拉哈西斯就像後世的挪亞一樣,得到神靈的青睞,預先知道大難臨頭。他還接到神靈詳細的指令:拆掉宅舍,建造大船,準備逃生。

大英博物館藏《阿特拉哈西斯》泥板

《阿特拉哈西斯》全本最著名的一版,是西元前十七世紀寫成,保留在三塊泥板上。全篇結束之後,附有一篇題記,記錄了全詩的行數,還留下了作者的名字:Ipiq-Aya。根據他標注的年號,應當在西元前1636-1635年之間寫成的。原詩共計一千兩百四十五行,目前保留下來的篇幅大約百分之六十。三塊泥板的殘片,分別藏在不同的博物館。記載洪水的泥板是第三塊,如今裂成兩段,分別收藏在大英博物館和日內瓦。這一版本被稱為“古巴比倫本”。《阿特拉哈西斯》還有若干其他版本,比古巴比倫本更早,其中記錄洪水的一塊泥板為挪威收藏家Martin Schøyen所藏。在這一版中,大神埃亞(Ea)向阿特拉哈西斯洩露了洪水計畫,並命令他趕緊造船,但發現主人公伏地慟哭,於是便說:“你既為民人哭泣,又跪在這裡對我心懷畏懼。還有一項工作需完成,而你卻不知如何進行。”這一版文字在這裡斷開,而芬克爾新發現的“方舟泥板”(the Ark Tablet),起首的詩行正好就接在此句之後,開始講述建造方舟的程式。這塊“方舟泥板”不一定就是Schøyen收藏泥板的另一半,但文字無疑屬於《阿特拉哈西斯》這一古本。

和古巴比倫洪水故事其他版本一樣,大神恩基(Enki,蘇美爾的智慧神,就是古巴比倫神話中的埃亞)為了恪守絕不洩密的諾言,不能直接告訴主人公馬上就要降臨的大災難。他選擇的辦法是隔牆發話,對著茅屋的牆壁假裝自言自語,實則吐露秘密,為的是讓牆那一邊的主人公“偶然”聽到神的獨白。這就是神靈設計的“隔牆有耳”,既能泄秘、又可以規避責任。新發現的“方舟泥板”一開始,也是這樣安排的。我根據芬克爾的英譯文試譯如下(見106頁):

牆,牆!茅草牆,茅草牆!

阿特拉哈西斯,細聽我的話,

你便可得永生!

毀家舍,造舟船,

棄財富,保性命!

你要造的船,

建在圓形的平面上,

使其長寬相等……

這一段最值得注意者,在於方舟的形狀。芬克爾在《挪亞之前的方舟》第七章集中討論了這個話題。

中文將挪亞所建造和乘坐的船譯為“方舟”,是有道理的。因為歷代對方舟的理解和視覺表現,大都是長方形的船體,上面搭建一所三層高的大房子。《創世記》中對船的尺寸,是這樣規定的:“方舟的造法乃是這樣:要長三百肘,寬五十肘,高三十肘。”(6:15)既然長和寬的比例是六比一,那麼船的外形自然是瘦長的。但在“方舟泥版”中,大神恩基的指令是在“圓形的平面”上造船。可見古巴比倫的這艘救生船,船底為圓形。所謂“破屋造船”或者“毀家造船”,指的是拆掉用蘆葦搭建的草房,將原來建房的蘆葦迴圈利用,製成圓形的筏子(coracle)。這樣的筏子,是兩河流域直到近代還在使用的簡易水上交通工具。其特點是浮力大,不會輕易翻覆,能夠確保人員和貨物的安全。即使行駛時不易控制筏子的方向,最壞的情況也不過就是原地打轉兒。之所以選擇圓筏,大神恩基的用意就是讓主人公在水上長時間漂流,直到水退。芬克爾評論道:“阿特拉哈西斯的船不必去往任何地方,只需要在水上漂著、逛蕩著,水退之後,船飄蕩到何處,就止於何處。”(133頁)就是說,圓筏用來逃生,登船即可保命。芬克爾還指出,圓筏與舢板、筏子一樣,是最原始、最簡便的水上求生工具。蘆葦製成的圓筏,在世界各地(印度、伊拉克、中國西藏、威爾士)都頗常見。根據二十世紀初西方人的遊記,伊拉克人使用的圓筏可以輕鬆容納三十多人(141頁)。

德文聖經中的諾亞方舟木版畫

根據這一版的“造船說明書”,大神指示阿特拉哈西斯要建的,應該是世界上最大的圓筏。“方舟泥版”第九行,說船艙的面積為“一畝”(one field),而船舷高度為“一丈(nindan)”。古巴比倫之“畝”,根據已掌握的度量衡知識,約為三千六百平方米,相當於半個足球場。而船舷的高度約為六米,作者風趣地說,這樣的高度,直立的長頸鹿是無法探頭看進來的(161頁)。所以,如果泥板上記載的資料嚴格落實的話,則船倉面積為三千六百平方米,船的直徑大約七十米。因為是圓圓的一個大筏子,沒有船頭,沒有船艉,所以也就無所謂長寬。說得形象些,人類最早的救生船,就是一隻巨大的、用草繩編織的、永不沉沒的籃子。

“方舟泥板”明確說明了船的形狀。芬克爾手中既已握有新證據,便可重新審視已有材料。他發現此前的泥板殘片中已出現“圓形”的字樣,但因為都出現在殘斷的碎片中,缺乏上下文和詳細說明,故未引起學者注意。就連《吉爾伽美什》第十一塊泥板中已經被學者反復研究的段落,都因為《方舟泥板》的發現,而有可能獲得新的解釋。由於此前不明方舟的形狀,所以第十一塊泥板第二十九到三十行中有“尺寸一致”以及“長寬相等”兩句,學者們都沒有向圓形方面聯想,反而以為船身可能呈立方體(130-131頁)。新泥版的發現,就這樣推動了對既有文本的新解釋。

《吉爾伽美什》第十一塊泥板

芬克爾這部《挪亞之前的方舟》,內容非常豐富。有新泥板發現過程的描寫,有個人學術經歷的回憶,有對楔形文字、古巴比倫文明和亞述學研究的簡介,當然著墨最多的還是對“方舟泥板”窮盡的分析。原來,我們耳熟能詳的挪亞方舟,船體形狀經歷過很大變化。當方舟的原型最初從遠古的幼發拉底河緩緩駛出之時,只是一支蘆葦編成的救生圓筏。等到這艘古老的救生艇駛進聖經洪水的驚濤駭浪時,它已經悄悄變成用堅硬的歌斐木打造的、見棱見角的方舟。原來,方舟不方,由圓轉方。

他在2014年出版一本書,題為《挪亞之前的方舟:破解洪水故事》(The Ark Before Noah: Decoding the Story of the Flood),詳述了自己的發現和後續研究。

歐文·芬克爾《挪亞之前的方舟:破解洪水故事》

看書中所附作者的照片,美須髯,宛若一位西方老神仙,完全符合我們對古文字學者的浪漫想像。芬克爾自己說,他從小就是書呆子,九歲就打定主意,要在大英博物館度過一生。他對死文字和怪文字有強烈興趣,對於要從事的專業,一直在埃及象形文字和中文之間搖擺不定。1969年,他考入伯明罕大學,本來打算專攻埃及學。可惜上完第一節課之後,埃及學的教授突然病故。系裡立即開始四處尋找師資,但事起倉促,一時無人接替課程。於是,系主任建議,不妨先跟蘭伯特教授(W. G. Lambert)學一點楔形文字。芬克爾於是一頭紮進楔形文字之中,再也沒有出來,他一生的志業就這樣偶然地確定了。請聽芬克爾對自己專業的激情描述:“楔形文字!全世界最古、最難的文字,早於任何拼寫字母,是早已消失的蘇美爾人和巴比倫人使用了三千多年的文字,到了羅馬時代已經像恐龍一樣滅絕了。”(第13頁)楔形文字最後一批讀者和書寫者,大約活躍在西元二世紀,也就是東漢中期。楔形文字如此古老,完全稱得上是西方古典之前的古典,也是讓所有國家都不敢妄稱世界最古文明的路障。

1985年,也就是芬克爾在大英博物館工作的第九年,道格拉斯·西蒙茲(Douglas Simmonds)將一塊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帶到博物館,請求專家鑒定。西蒙茲的父親二戰期間曾在英國皇家空軍服役,在近東駐紮過一段時間。由於一生熱愛收藏,所以老西蒙茲手上有不少埃及、中國以及美索不達米亞的文物。芬克爾接過泥板,匆匆看過文字,當即深感震驚,因為上面記載的乃是古代洪水神話的一個版本。他立即請求收藏者多逗留幾小時,以便他仔細研究。無奈藏家不理解學者的急切心情,對學術也全無興趣,不願意將泥板留下。西蒙茲攜文物匆匆離去,留給芬克爾的是二十四年漫長的盼望和等待。到了2009年,二人才在一次展覽上邂逅。這一次,藏家心情不錯,答應將泥板留在大英博物館。這塊泥板刻寫於西元前1750年左右,屬於古巴比倫時期。尺寸為長十一釐米,寬六點五釐米,大小如手機,單手即可握住。就在這塊泥板現存的六十行文字中,芬克爾發現了一份製造方舟的“說明書”。

歐文·芬克爾

要瞭解芬克爾的最新發現,我們需要簡單回顧一下《阿特拉哈西斯》的洪水神話。在這個神話中,新生代的神變成老一輩神靈的長工,擔負了繁重的勞動。這些神界中的晚輩最終不堪勞苦,怨聲載道,竟至於圍住舊神的宮殿,展開大規模的抗議。為應對危機,神界召開緊急會議,決定製造新鮮勞動力,以減輕新神的勞役之苦。於是乎,人類作為替神靈減負的勞動機器,就這樣被製造出來,並立即投放到勞力市場。在這更古的神話中,造人的原因並非如《創世記》所述那樣神聖,而是出於非常實際、物質的考慮。人類作為勞動力和低等造物,時常大聲喧嘩,噪音的分貝已然超出神靈所能忍耐的極限。為了消除噪音污染,眾神就產生發洪水、滅絕人類的念頭,以圖個耳根清淨。但阿特拉哈西斯就像後世的挪亞一樣,得到神靈的青睞,預先知道大難臨頭。他還接到神靈詳細的指令:拆掉宅舍,建造大船,準備逃生。

大英博物館藏《阿特拉哈西斯》泥板

《阿特拉哈西斯》全本最著名的一版,是西元前十七世紀寫成,保留在三塊泥板上。全篇結束之後,附有一篇題記,記錄了全詩的行數,還留下了作者的名字:Ipiq-Aya。根據他標注的年號,應當在西元前1636-1635年之間寫成的。原詩共計一千兩百四十五行,目前保留下來的篇幅大約百分之六十。三塊泥板的殘片,分別藏在不同的博物館。記載洪水的泥板是第三塊,如今裂成兩段,分別收藏在大英博物館和日內瓦。這一版本被稱為“古巴比倫本”。《阿特拉哈西斯》還有若干其他版本,比古巴比倫本更早,其中記錄洪水的一塊泥板為挪威收藏家Martin Schøyen所藏。在這一版中,大神埃亞(Ea)向阿特拉哈西斯洩露了洪水計畫,並命令他趕緊造船,但發現主人公伏地慟哭,於是便說:“你既為民人哭泣,又跪在這裡對我心懷畏懼。還有一項工作需完成,而你卻不知如何進行。”這一版文字在這裡斷開,而芬克爾新發現的“方舟泥板”(the Ark Tablet),起首的詩行正好就接在此句之後,開始講述建造方舟的程式。這塊“方舟泥板”不一定就是Schøyen收藏泥板的另一半,但文字無疑屬於《阿特拉哈西斯》這一古本。

和古巴比倫洪水故事其他版本一樣,大神恩基(Enki,蘇美爾的智慧神,就是古巴比倫神話中的埃亞)為了恪守絕不洩密的諾言,不能直接告訴主人公馬上就要降臨的大災難。他選擇的辦法是隔牆發話,對著茅屋的牆壁假裝自言自語,實則吐露秘密,為的是讓牆那一邊的主人公“偶然”聽到神的獨白。這就是神靈設計的“隔牆有耳”,既能泄秘、又可以規避責任。新發現的“方舟泥板”一開始,也是這樣安排的。我根據芬克爾的英譯文試譯如下(見106頁):

牆,牆!茅草牆,茅草牆!

阿特拉哈西斯,細聽我的話,

你便可得永生!

毀家舍,造舟船,

棄財富,保性命!

你要造的船,

建在圓形的平面上,

使其長寬相等……

這一段最值得注意者,在於方舟的形狀。芬克爾在《挪亞之前的方舟》第七章集中討論了這個話題。

中文將挪亞所建造和乘坐的船譯為“方舟”,是有道理的。因為歷代對方舟的理解和視覺表現,大都是長方形的船體,上面搭建一所三層高的大房子。《創世記》中對船的尺寸,是這樣規定的:“方舟的造法乃是這樣:要長三百肘,寬五十肘,高三十肘。”(6:15)既然長和寬的比例是六比一,那麼船的外形自然是瘦長的。但在“方舟泥版”中,大神恩基的指令是在“圓形的平面”上造船。可見古巴比倫的這艘救生船,船底為圓形。所謂“破屋造船”或者“毀家造船”,指的是拆掉用蘆葦搭建的草房,將原來建房的蘆葦迴圈利用,製成圓形的筏子(coracle)。這樣的筏子,是兩河流域直到近代還在使用的簡易水上交通工具。其特點是浮力大,不會輕易翻覆,能夠確保人員和貨物的安全。即使行駛時不易控制筏子的方向,最壞的情況也不過就是原地打轉兒。之所以選擇圓筏,大神恩基的用意就是讓主人公在水上長時間漂流,直到水退。芬克爾評論道:“阿特拉哈西斯的船不必去往任何地方,只需要在水上漂著、逛蕩著,水退之後,船飄蕩到何處,就止於何處。”(133頁)就是說,圓筏用來逃生,登船即可保命。芬克爾還指出,圓筏與舢板、筏子一樣,是最原始、最簡便的水上求生工具。蘆葦製成的圓筏,在世界各地(印度、伊拉克、中國西藏、威爾士)都頗常見。根據二十世紀初西方人的遊記,伊拉克人使用的圓筏可以輕鬆容納三十多人(141頁)。

德文聖經中的諾亞方舟木版畫

根據這一版的“造船說明書”,大神指示阿特拉哈西斯要建的,應該是世界上最大的圓筏。“方舟泥版”第九行,說船艙的面積為“一畝”(one field),而船舷高度為“一丈(nindan)”。古巴比倫之“畝”,根據已掌握的度量衡知識,約為三千六百平方米,相當於半個足球場。而船舷的高度約為六米,作者風趣地說,這樣的高度,直立的長頸鹿是無法探頭看進來的(161頁)。所以,如果泥板上記載的資料嚴格落實的話,則船倉面積為三千六百平方米,船的直徑大約七十米。因為是圓圓的一個大筏子,沒有船頭,沒有船艉,所以也就無所謂長寬。說得形象些,人類最早的救生船,就是一隻巨大的、用草繩編織的、永不沉沒的籃子。

“方舟泥板”明確說明了船的形狀。芬克爾手中既已握有新證據,便可重新審視已有材料。他發現此前的泥板殘片中已出現“圓形”的字樣,但因為都出現在殘斷的碎片中,缺乏上下文和詳細說明,故未引起學者注意。就連《吉爾伽美什》第十一塊泥板中已經被學者反復研究的段落,都因為《方舟泥板》的發現,而有可能獲得新的解釋。由於此前不明方舟的形狀,所以第十一塊泥板第二十九到三十行中有“尺寸一致”以及“長寬相等”兩句,學者們都沒有向圓形方面聯想,反而以為船身可能呈立方體(130-131頁)。新泥版的發現,就這樣推動了對既有文本的新解釋。

《吉爾伽美什》第十一塊泥板

芬克爾這部《挪亞之前的方舟》,內容非常豐富。有新泥板發現過程的描寫,有個人學術經歷的回憶,有對楔形文字、古巴比倫文明和亞述學研究的簡介,當然著墨最多的還是對“方舟泥板”窮盡的分析。原來,我們耳熟能詳的挪亞方舟,船體形狀經歷過很大變化。當方舟的原型最初從遠古的幼發拉底河緩緩駛出之時,只是一支蘆葦編成的救生圓筏。等到這艘古老的救生艇駛進聖經洪水的驚濤駭浪時,它已經悄悄變成用堅硬的歌斐木打造的、見棱見角的方舟。原來,方舟不方,由圓轉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