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十八描”第二十三集盧延光蒙復旦江鬱之合作的《黃鶴樓的傳說》

【十八描】第二十三集

中國著名連環畫家盧延光、蒙復旦、江鬱之合作的詩畫集《黃鶴樓的傳說》

著名連環畫家 盧延光

盧延光, 1948年4月生,

廣東省開平縣人, 中國著名畫家、書法家,

擅長連環畫、插圖、人物畫、山水畫。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國家一級美術師,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曾任廣州市美術館館長, 現為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廣州市政協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廣州藝術博物院院長、廣州市文藝創作研究所藝術研究室主任、廣州市文史研究館副館長、廣州市政協常委、廣東畫院特聘畫家。

盧延光是嶺南連環畫的領軍人物, 他的連環畫, 以白描為主, 線條俐落, 筆鋒細膩, 帶有中國傳統美術技法的儒雅大氣, 極具裝飾性。 他是“現代嶺南針筆劃派”的創始人, 在連環畫界獨樹一幟, 被畫界、讀者讚譽為中國畫線描“十九描”, 這種線描畫法不僅讓他得以錘煉了線描的功夫,

也讓他領略到了中國文化藝術的另一高度。 針筆線描現已在中青年畫家中延續傳承, 不乏後繼有人。

著名連環畫家 蒙復旦

蒙復旦1953年生於廣州。 1972年畢業于廣州示範學校美術系, 基礎美術專業;1990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進修班,

人物造型專業;1994年就讀于暨南大學中國人物畫研究生課程(導師林墉);原廣東人民出版社美術編輯, 廣東新世紀出版社美術副編審、美術設計部主任。

現中國民族文化研究院名譽顧問, 美中文化產業交流促進會理事, 歐洲——中國當代藝術與文化國際協會理事, 廣東省中國畫學會會員。

著名連環畫家 江郁之

江鬱之1957年生於廣州。 現為廣東美術館副館長,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文博研究員, 中國博物館協會著錄登記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廣東省博物館協會常務理事, 廣東省中國畫學會理事, 廣東美術館學術委員會秘書長。

中國武昌的黃鶴樓是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精神的象徵。 黃鶴樓始建於西元223年。 當時, 三國繼承了漢末遺風, 道教影響頗大。 而吳國又正是道教極為流行的地方, 至東晉仍不見衰。 因此黃鶴樓的建立, 很早就與道教關於神仙的傳說聯繫在一起, 極富神話傳奇色彩。 歷史的推移, 人世的滄桑, 又給黃鶴樓增加了新的光彩。 自古以來,

武昌是中國軍事、經濟重鎮之一, 黃鶴樓又得形勝之地, 上摩無際的河漢, 下臨淼渺的大江, 千百年來昂然屹立於天地之間, 成為古今人事興亡的見證。 自南朝而下, 招引了許多文人騷客的登臨, 感發了對宇宙人生的種種感歎, 到唐代達到極峰。 崔顥有名垂千古的題詩, 李白作瑰麗奇偉的吟誦, 於是黃鶴樓之名大噪。 唐而後至明清, 名流仰慕而至者不絕如縷。 李白雲:“黃鶴西樓月, 長江萬里情。 ”黃鶴樓是中華悠久文化不朽的象徵。

盧延光與他的學生蒙復旦、江鬱之合作繪畫的《黃鶴樓的傳說》詩畫集, 堪稱圖文並茂, 對黃鶴樓這一名勝建築的歷史文化內涵作了藝術的具現。 作品使用硬筆描線, 遊動圓潤, 既講究線的韻味, 有濃郁的圖案裝飾味, 也更具現代感,其特有的強烈藝術節奏感和韻律感,再加上誇張、變形等多種表現手法,這就達到了與眾不同,驚人的效果。雖然畫面有時疏可走馬、有時密不通風,但總的是以實帶虛,筆筆到位,井然有序,黑白相間,細緻入微。而在大的節奏上卻是明快而決不含糊,讓人於工整裡覺出一種節奏上的快感,構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繪畫攫取古今中外線描插圖藝術的精粹融匯其中,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準。

【黃鶴摟的傳說】封面

【黃鶴摟的傳說】插圖之一

【黃鶴摟的傳說】插圖之二

【黃鶴摟的傳說】插圖之三

【黃鶴摟的傳說】插圖之四

【黃鶴摟的傳說】插圖之五

【黃鶴摟的傳說】插圖之六

【黃鶴摟的傳說】插圖之七

中國郵政曾於2014年9月30日發行《中華孝道(一)》特種郵票1套4枚,這套郵票取材于中華孝道的經典故事。內容分別為孝感動天、湧泉躍鯉、替父從軍、學醫療親。第一次開啟了“中華孝道”系列郵票的發行。《中華孝道》按照北京郵政總局的思路,想找一些有代表性的畫家,創作一組既能夠表現古代文化,又有現代氣息的作品,因此找到了著名畫家盧延光。由盧延光和他的學生蒙復旦、郵票設計師曹國偉、以裝飾線描的手法繪製。

藝術家通過線條的表現來塑造人物、表達內容。在藝術家筆下,人物造型誇張,身材頎長,色彩處理主次分明,畫面氣氛古風濃郁,不僅具有歷史時代感,更有情感感召力。

孝感動天

湧泉躍鯉

替父從軍

學醫療親

繼“藝術廣東”展會之後,《中華孝道》郵票受到郵迷們的熱烈追捧,反應熱烈。有幸邀請到盧延光老師進行相關採訪。

孝道是中國人傳統的禮儀,是從古到今延續的一種美德。古往今來,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孝,是一切美的事物的根源,孝道是立身之本,是萬業之始。孝道文化作為永恆的中華人文精神和民族道德基石,對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及和諧社會建設亦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這套郵票的主題符合當下習近平主席所提倡的“立足和弘揚傳統文化”的思想,傳統文化是民族的根,回歸傳統文化刻不容緩。郵政總局發行這套郵票,是百多年來第一次正式將傳統文化中的孝文化交由國家和人民來認可,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形勢大好,我們正在重回優秀傳統文化的路上。

百里負米

親嘗湯藥

文姬讀書

愷之畫母

這套郵票總體是按照盧延光的作品——《一百仕女圖》、《一百皇帝圖》來創作的,再由他的學生蒙復旦和郵票設計師曹國偉加工補充。蒙復旦梳理盧延光以往的作品,構建了這套郵票;曹國偉則運用他的設計理念,加上色彩和現代設計手法,將這套郵票創作完善。三人的工序各不相同,但郵票的主體源於《一百仕女圖》和《一百皇帝圖》。

這套郵票的創作對盧延光產生影響的有很多,尤其是傳統文化。廣東、上海和北京的畫家,還有海外的著名畫家、西方文化、西方美術等,也對盧延光的創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中華孝道》這套郵票的創作可能還會持續三年,整套郵票一共十六張,計畫每年發行四張。

(待續)

圖文:大關、趙剛(連趣網CEO)

也更具現代感,其特有的強烈藝術節奏感和韻律感,再加上誇張、變形等多種表現手法,這就達到了與眾不同,驚人的效果。雖然畫面有時疏可走馬、有時密不通風,但總的是以實帶虛,筆筆到位,井然有序,黑白相間,細緻入微。而在大的節奏上卻是明快而決不含糊,讓人於工整裡覺出一種節奏上的快感,構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繪畫攫取古今中外線描插圖藝術的精粹融匯其中,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準。

【黃鶴摟的傳說】封面

【黃鶴摟的傳說】插圖之一

【黃鶴摟的傳說】插圖之二

【黃鶴摟的傳說】插圖之三

【黃鶴摟的傳說】插圖之四

【黃鶴摟的傳說】插圖之五

【黃鶴摟的傳說】插圖之六

【黃鶴摟的傳說】插圖之七

中國郵政曾於2014年9月30日發行《中華孝道(一)》特種郵票1套4枚,這套郵票取材于中華孝道的經典故事。內容分別為孝感動天、湧泉躍鯉、替父從軍、學醫療親。第一次開啟了“中華孝道”系列郵票的發行。《中華孝道》按照北京郵政總局的思路,想找一些有代表性的畫家,創作一組既能夠表現古代文化,又有現代氣息的作品,因此找到了著名畫家盧延光。由盧延光和他的學生蒙復旦、郵票設計師曹國偉、以裝飾線描的手法繪製。

藝術家通過線條的表現來塑造人物、表達內容。在藝術家筆下,人物造型誇張,身材頎長,色彩處理主次分明,畫面氣氛古風濃郁,不僅具有歷史時代感,更有情感感召力。

孝感動天

湧泉躍鯉

替父從軍

學醫療親

繼“藝術廣東”展會之後,《中華孝道》郵票受到郵迷們的熱烈追捧,反應熱烈。有幸邀請到盧延光老師進行相關採訪。

孝道是中國人傳統的禮儀,是從古到今延續的一種美德。古往今來,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孝,是一切美的事物的根源,孝道是立身之本,是萬業之始。孝道文化作為永恆的中華人文精神和民族道德基石,對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及和諧社會建設亦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這套郵票的主題符合當下習近平主席所提倡的“立足和弘揚傳統文化”的思想,傳統文化是民族的根,回歸傳統文化刻不容緩。郵政總局發行這套郵票,是百多年來第一次正式將傳統文化中的孝文化交由國家和人民來認可,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形勢大好,我們正在重回優秀傳統文化的路上。

百里負米

親嘗湯藥

文姬讀書

愷之畫母

這套郵票總體是按照盧延光的作品——《一百仕女圖》、《一百皇帝圖》來創作的,再由他的學生蒙復旦和郵票設計師曹國偉加工補充。蒙復旦梳理盧延光以往的作品,構建了這套郵票;曹國偉則運用他的設計理念,加上色彩和現代設計手法,將這套郵票創作完善。三人的工序各不相同,但郵票的主體源於《一百仕女圖》和《一百皇帝圖》。

這套郵票的創作對盧延光產生影響的有很多,尤其是傳統文化。廣東、上海和北京的畫家,還有海外的著名畫家、西方文化、西方美術等,也對盧延光的創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中華孝道》這套郵票的創作可能還會持續三年,整套郵票一共十六張,計畫每年發行四張。

(待續)

圖文:大關、趙剛(連趣網CE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