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大IP”模式影視劇魅力漸失 再優質的鮮肉也撐不住了

最近隨著《人民的民義》熱播, 多部小鮮肉小鮮花+IP模式的劇碼紛紛想搭著順風車一同上檔。

芒果台《思美人》為了接檔《人民的名義》,

使出常年的老套路“套播”, 此前自家的《擇天記》趁著《人民》的後浪高潮於4月17日首播。

從目前的收視看來, 《擇天記》一直保持在1%左右, 在這個時間檔中還算不錯。 而《思美人》首播與《人民的名義》“纏綿”使全國網收視達2.18%, 但第二天便現了原形。

第二天, 《人民》結束後獨挑大樑的《思美人》收視開始回歸正常, 昨日的收視回落至1.27%。 即時收視卻連1%都沒有破, 略顯尷尬。

其實能慢慢感受到, 觀眾們對所謂大IP模式影視劇已逐漸失去耐性。 從諸多方面都能感受到此類模式的頹勢盡顯。

劇集粗製濫造口碑撲街 抄襲打嘴仗亂象叢生

從目前的口碑看《思美人》在豆瓣被網友一星吐槽的“體無完膚”——“屈原的棺材板都壓不住了”。

在網友們看來,馬可留著殺阡陌的長髮徐徐卻翻版成了屈原,不僅毀了歷史人物,劇情中倒追張馨予更是節操碎了一地。

當初《思美人》的新聞通稿裡,滿是拿馬可演繹的屈原比作古代版的李達康,如今上檔卻“現了原形”。

因此《思美人》收視或許將會繼續回落。

《擇天記》雖然請來了鹿晗和娜紮擔綱,但目前豆瓣評分已低至4.6分。不過這部劇的收視好歹上了1,在晚間十點的檔期已經算很不錯了。

毒舌電影曾寫過一篇《擇天記》的評價,批評《擇天記》製片方將劇情注水,明明20集的量,硬是塞拍成50集,這樣就算請來再紅的流量偶像,也必然會遇到收視的挑戰。

除了《思美人》和《擇天記》,張藝興與陳都靈合作翻拍自日版人氣劇集的《求婚大作戰》也在最近上檔。目前豆瓣評分位4.5分,一星評價占55%。

《求婚大作戰》的首播收視僅為0.5%,網路視頻播放量兩天僅有5000多萬。

讓網友最無法忍受的是,原版日劇只有11集節奏緊湊,而中國版《求婚》卻拉長至33集。原本在日版劇集裡能夠三句話解決的劇情,硬是撐滿了三分鐘。

此外,中國版的《求婚》雖然被日本富士電視臺要求高度還原,但因毫無新意仍被吐槽。

張藝興作為主角擔當,他和女主陳都靈呆滯的“面癱式”演技也成為被網友詬病的對象。

不僅是以上幾部劇,前段時間李易峰的《誅仙·青雲志》、馮紹峰的《幻城》等等偶像+IP模式劇集同樣“撲街沒商量”。

要是沒有明星粉絲的刷榜,或許這分數將會更加慘不忍睹。

除了劇集的粗製濫造,涉嫌抄襲也一直伴隨著IP改編。前有《錦繡未央》被26位作家聯合提告,後有《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涉嫌抄襲作家大風刮過《桃花債》引發兩邊口水戰。

“小鮮肉”一詞演變 從萬千寵愛到過街老鼠

小鮮肉一詞最早是2014年中國粉絲對韓國男性明星的稱呼,相對女性明星的稱呼小花而言,一般指年輕、帥氣、健碩的男性。

隨著中國粉絲經濟的發展,小鮮肉逐漸被用在國內長相俊俏身材誘人的流量男星身上,可以說是對“偶像派”這一形容更加細化和準確。

從這一詞中,也透著粉絲對男星們的情欲與幻想。

當這個詞剛流行的時候,各家男星及其粉絲都在為誰才是小鮮肉而掙得頭破血流。

直到這兩年,小鮮肉一詞開始“變質”,與耍大牌、演技差、不敬業等負面事件聯繫在一起,讓大眾對小鮮肉的看法逐漸改變。

成龍痛批小鮮肉算是集體討伐的發令槍。

媒體似乎也嗅到了這一轉變,每每遇到圈內的前輩和老戲骨們就開始詢問他們對“小鮮肉”的看法。

面對小鮮肉負面評價的集體炮轟,昔日那些在小鮮肉排行榜上榜上有名的明星們紛紛開始與小鮮肉切割撇清關係。

放到現在誰要是再被叫小鮮肉,他絕對會以為你是在罵他。

為了擺脫小鮮肉的稱號,這類明星也開始努力將演技和劇集品質升級。但因還未播映,暫不評價。

優質劇集刷新觀劇體驗 老戲骨精神受推崇

這兩年,一味以堆砌小鮮肉、追逐大IP的趨勢也在發生變化。

以《琅琊榜》、《歡樂頌》、《人民的名義》等為代表的優質劇集相繼出現在觀眾視野,刷新觀眾對真正優質影視作品的觀劇體驗。

尤其這次《人民的民義》,僅花費4800萬的片酬就彙集一眾優質的演員,編劇依靠過硬的劇本征服觀眾,演員依靠精湛的演技“花式紮心”。

雖然在剪輯及鄭勝利的戲份上被觀眾嫌棄,但瑕不掩瑜——《人民》良心反腐的收視一路飄紅,最高即時收視破8,網路播放量超過150億,還順帶捧紅了吳剛、張志堅、許亞軍等極具特色的老戲骨。

要知道4800萬的片酬放在頂級小鮮肉的身上或許還不夠他一人。這讓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影視劇的製作重點。

由此,老戲骨的精神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提及。

這也讓投資商們開始意識到,僅讓小鮮肉出演IP無疑是一個越刨越深的大坑。他們將目光開始瞄準至有演技的那一群年輕演員上。

比如張一山和周冬雨出演的《十裡春風不如你》。

再如陳坤倪妮出演的《凰權·弈天下》。

有消息稱,《凰權·弈天下》為了邀請陳坤,在劇本打磨、主創陣容上做出了多次改進,並經過多次專案上的協商,最終雙方才達成共識。陳坤和倪妮也為此抽出了7個月的完整檔期支持拍攝。

現今小鮮肉+IP模式的逐漸熄火,與當初青春電影從最先的趨之若鶩到如今的無人問津有著異曲同工的地方。它恰是一種流行被另一種流行所替代的表現。

就好比小鮮肉+IP模式替代了之前的偶像劇模式。

比如這次《思美人》的導演之一丁仰國,原來就是資深的偶像劇導演,拍過《一起來看流星雨》系列、《微笑PASTA》。

他們把偶像劇由現實搬進了歷史的框架,將原創劇本或優質改編演變成人人喊打的劣質劇集。出演的演員依然是新銳的新生代,不過少了演技的支撐。

但無法忽略的是一個不變的規律——當熱度褪去後,勢必要回歸理性。越來越多的良心之作出現,推崇老戲骨的精神,正是這一理性回歸的體現。

影視行業的發展必然會歸到演員專業,製作精良的正常軌道上。

在網友們看來,馬可留著殺阡陌的長髮徐徐卻翻版成了屈原,不僅毀了歷史人物,劇情中倒追張馨予更是節操碎了一地。

當初《思美人》的新聞通稿裡,滿是拿馬可演繹的屈原比作古代版的李達康,如今上檔卻“現了原形”。

因此《思美人》收視或許將會繼續回落。

《擇天記》雖然請來了鹿晗和娜紮擔綱,但目前豆瓣評分已低至4.6分。不過這部劇的收視好歹上了1,在晚間十點的檔期已經算很不錯了。

毒舌電影曾寫過一篇《擇天記》的評價,批評《擇天記》製片方將劇情注水,明明20集的量,硬是塞拍成50集,這樣就算請來再紅的流量偶像,也必然會遇到收視的挑戰。

除了《思美人》和《擇天記》,張藝興與陳都靈合作翻拍自日版人氣劇集的《求婚大作戰》也在最近上檔。目前豆瓣評分位4.5分,一星評價占55%。

《求婚大作戰》的首播收視僅為0.5%,網路視頻播放量兩天僅有5000多萬。

讓網友最無法忍受的是,原版日劇只有11集節奏緊湊,而中國版《求婚》卻拉長至33集。原本在日版劇集裡能夠三句話解決的劇情,硬是撐滿了三分鐘。

此外,中國版的《求婚》雖然被日本富士電視臺要求高度還原,但因毫無新意仍被吐槽。

張藝興作為主角擔當,他和女主陳都靈呆滯的“面癱式”演技也成為被網友詬病的對象。

不僅是以上幾部劇,前段時間李易峰的《誅仙·青雲志》、馮紹峰的《幻城》等等偶像+IP模式劇集同樣“撲街沒商量”。

要是沒有明星粉絲的刷榜,或許這分數將會更加慘不忍睹。

除了劇集的粗製濫造,涉嫌抄襲也一直伴隨著IP改編。前有《錦繡未央》被26位作家聯合提告,後有《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涉嫌抄襲作家大風刮過《桃花債》引發兩邊口水戰。

“小鮮肉”一詞演變 從萬千寵愛到過街老鼠

小鮮肉一詞最早是2014年中國粉絲對韓國男性明星的稱呼,相對女性明星的稱呼小花而言,一般指年輕、帥氣、健碩的男性。

隨著中國粉絲經濟的發展,小鮮肉逐漸被用在國內長相俊俏身材誘人的流量男星身上,可以說是對“偶像派”這一形容更加細化和準確。

從這一詞中,也透著粉絲對男星們的情欲與幻想。

當這個詞剛流行的時候,各家男星及其粉絲都在為誰才是小鮮肉而掙得頭破血流。

直到這兩年,小鮮肉一詞開始“變質”,與耍大牌、演技差、不敬業等負面事件聯繫在一起,讓大眾對小鮮肉的看法逐漸改變。

成龍痛批小鮮肉算是集體討伐的發令槍。

媒體似乎也嗅到了這一轉變,每每遇到圈內的前輩和老戲骨們就開始詢問他們對“小鮮肉”的看法。

面對小鮮肉負面評價的集體炮轟,昔日那些在小鮮肉排行榜上榜上有名的明星們紛紛開始與小鮮肉切割撇清關係。

放到現在誰要是再被叫小鮮肉,他絕對會以為你是在罵他。

為了擺脫小鮮肉的稱號,這類明星也開始努力將演技和劇集品質升級。但因還未播映,暫不評價。

優質劇集刷新觀劇體驗 老戲骨精神受推崇

這兩年,一味以堆砌小鮮肉、追逐大IP的趨勢也在發生變化。

以《琅琊榜》、《歡樂頌》、《人民的名義》等為代表的優質劇集相繼出現在觀眾視野,刷新觀眾對真正優質影視作品的觀劇體驗。

尤其這次《人民的民義》,僅花費4800萬的片酬就彙集一眾優質的演員,編劇依靠過硬的劇本征服觀眾,演員依靠精湛的演技“花式紮心”。

雖然在剪輯及鄭勝利的戲份上被觀眾嫌棄,但瑕不掩瑜——《人民》良心反腐的收視一路飄紅,最高即時收視破8,網路播放量超過150億,還順帶捧紅了吳剛、張志堅、許亞軍等極具特色的老戲骨。

要知道4800萬的片酬放在頂級小鮮肉的身上或許還不夠他一人。這讓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影視劇的製作重點。

由此,老戲骨的精神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提及。

這也讓投資商們開始意識到,僅讓小鮮肉出演IP無疑是一個越刨越深的大坑。他們將目光開始瞄準至有演技的那一群年輕演員上。

比如張一山和周冬雨出演的《十裡春風不如你》。

再如陳坤倪妮出演的《凰權·弈天下》。

有消息稱,《凰權·弈天下》為了邀請陳坤,在劇本打磨、主創陣容上做出了多次改進,並經過多次專案上的協商,最終雙方才達成共識。陳坤和倪妮也為此抽出了7個月的完整檔期支持拍攝。

現今小鮮肉+IP模式的逐漸熄火,與當初青春電影從最先的趨之若鶩到如今的無人問津有著異曲同工的地方。它恰是一種流行被另一種流行所替代的表現。

就好比小鮮肉+IP模式替代了之前的偶像劇模式。

比如這次《思美人》的導演之一丁仰國,原來就是資深的偶像劇導演,拍過《一起來看流星雨》系列、《微笑PASTA》。

他們把偶像劇由現實搬進了歷史的框架,將原創劇本或優質改編演變成人人喊打的劣質劇集。出演的演員依然是新銳的新生代,不過少了演技的支撐。

但無法忽略的是一個不變的規律——當熱度褪去後,勢必要回歸理性。越來越多的良心之作出現,推崇老戲骨的精神,正是這一理性回歸的體現。

影視行業的發展必然會歸到演員專業,製作精良的正常軌道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