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築夢袁寨山——走進中陳郝陶瓷守望者劉兵

陶藝家劉兵

坐落于山東棗莊袁寨山風景區的一處院落。 院落裡綠樹成蔭, 一排整齊的瓦房, 古舊的門板, 石頭壘砌的牆面, 幾聲清脆的狗叫,

堆積成小山的陶土, 無不透露出藝術的氣息。 劉兵, 曾經是頗有造詣的設計師, 一位成功的企業家, 現在又成為中陳郝陶瓷的追尋者, 這當中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初見劉兵, 頗有隱士風範, 讓我們有一種“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的感覺。 魁梧的身材, 烏黑錚亮的眼眸, 藝術範十足, 話語不多, 謙虛而熱情。 坐在他的茶室裡, 置身玲琅滿目的陶瓷作品中, 品著他用親自燒制的陶器泡的清茶, 娓娓道來, 別有一番滋味。

劉兵一九八九年畢業於山東省輕工美術學校裝潢專業, 分配到棗莊市食品廠從事包裝設計工作, 工作不久他的設計就獲得了全國大獎。 一九九二年工作調動到棗莊市高新區, 後來擔任棗莊市高新區建築裝飾公司經理、法人代表。

一九九四年辭職下海, 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一直從事裝飾工程設計、施工工作。 商海打拼多年, 功成名就的劉兵心中有一個藝術家的夢, 隨著年齡的增長, 這個夢就越發強烈, 他覺得藝術才是自己生命的全部。 看看身邊, 他的同學和朋友, 很多業已成為中外馳名的藝術家, 這當中有書法家、畫家、航海家、雕塑家, 而他從當年一位頗有藝術天賦的青年, 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 雖然沒有脫離設計老本行, 但是和心目中真正的藝術相去甚遠。 人到中年的劉兵覺得今後的自己應該去做喜歡的事情, 實現夢想, 而不是僅僅為了賺錢。

劉兵說, 他很小的時候就聽大人說薛城鄒塢有中陳郝陶瓷古窯, 中陳郝窯址古時是山東最大的燒制作坊之一。 後來, 又過了很多年, 大約是二零零五年秋天, 他和朋友第一次去參觀了中陳郝古窯, 感覺非常震撼, 對於古人精美絕倫的陶瓷技藝非常喜愛, 回來之後久久不能忘懷。 這些沉睡在地下的古瓷早已引起了學者專家的注目,

成為研究陶瓷發展史, 工商業史以及文物陳列的珍品。 劉兵那時就想:我們為什麼不能繼承古人的技藝, 讓中陳郝陶瓷藝術發揚光大呢!也是機緣巧合, 二零一五年, 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方益鳴先生來棗莊旅遊, 劉兵有幸陪同, 在棗莊市博物館, 方老師看到出土的陶器大為震驚, 他沒想到棗莊歷史上還有這麼精美的陶瓷。 當時和方老師一起的還有中國著名現代水墨畫家孫伯鈞老師, 孫老師也大加讚賞。 劉兵又陪同他們來到中陳郝遺址實地考察, 參觀中陳郝古瓷展覽館。 據瞭解, 中陳郝, 它不僅是薛城區的一個古老村莊, 更是一處我國北方地區瓷窯燒制業的發祥地。 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北朝時代,
這裡就開始了瓷器的燒制。 中陳郝村也就形成了交易市場。 曆隋唐, 經五代, 至宋元, 這個交易場所興旺昌盛。 由於各時代瓷器燒制業的發展, 瓷窯遍佈村莊四周, 故有七十二座缸瓦窯之說。

劉兵在棗莊各地采回的瓷土樣本

參觀考察間隙,劉兵向藝術大師表達了埋藏在心裡多年的想法,他想發掘繼承中陳郝陶瓷技藝。在得到藝術大師的肯定之後,劉兵更加堅定了研製中陳郝陶瓷的信心。從那之後,他有空就往中陳郝跑,和當地村名交朋友,調查瞭解中陳郝的歷史,文化和典故,研究古瓷的構成、材質和製作方法。為了燒制出和中陳郝一模一樣的古代瓷器,他專門準備了考古才用到的洛陽鏟,跑遍了棗莊各地,采到了多達四十多種的土和礦物質,回來以後反復燒制,實驗。在采土的過程中,他發現棗莊資源十分豐富,特別適合製作陶瓷,這也是當前棗莊陶瓷業興旺發達的原因。劉兵介紹當年考古在中陳郝窯址村北發現的大量瓷器,造型古樸凝重,以實用為主,釉色青中閃綠,堅實耐用。過去研究瓷器發展史的學者大都持“南青北白”的說法,認為隋唐以前青瓷器產于南方,白瓷器產於北方。中陳郝發現的大量青瓷器表明,棗莊在隋唐之前就開始燒制青瓷了。而劉兵經過不懈努力也在棗莊找到了燒成青釉的材質,更加佐證這一點。

那時候的劉兵,每天干的不亦樂乎,從找土、采土、粉碎、淘土、沉浮、晾曬、揉捏、拉坯、晾乾、修坯、上釉、燒制,一切都按照古人最傳統的方法,反復試驗、試燒,燒了幾十窯,燒制了上萬件作品。他北上北京、淄博,南下上海、宜興、景德鎮,遍訪名家,虛心請教。為了追求原汁原味的中陳郝古瓷效果,不惜重金請名家實驗,這當中付出多少心血和財力只有他自己清楚。經過不懈的努力,一件件藝術品在袁寨山誕生。這些劉兵的作品可雅可拙,雅的徹底,拙的純粹。劉兵說東方之美要有活性和靈意,要反應內心的自在和清明。

功夫不負有心人,劉兵的作品終於得到了國內陶瓷專家的高度認可,他完全掌握了中陳郝陶瓷工藝這門已經瀕臨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一件件原汁原味的中陳郝陶瓷作品,就誕生在袁寨山風景區的中陳郝陶瓷文化研究院,靜靜地擺在展室裡,仿佛穿越千年和今人對話。精美而又古樸的做工,流光溢彩的釉色,仿佛在替劉兵訴說著驕傲和自豪。

當年中陳郝窯工們用辛勤和智慧創造了精美的瓷器,也為棗莊人民留下了一份難得的遺產。今天古老的瓷鄉雖然已成為一片廢墟,依然還有像陶藝家劉兵這樣執著的築夢者,他們默默地沿著先人的足跡發掘保護著祖先燦爛的文化。我們祝願劉兵藝術之路常青。

部分作品展示

圖/文 吳戈 編輯 沈志超

參觀考察間隙,劉兵向藝術大師表達了埋藏在心裡多年的想法,他想發掘繼承中陳郝陶瓷技藝。在得到藝術大師的肯定之後,劉兵更加堅定了研製中陳郝陶瓷的信心。從那之後,他有空就往中陳郝跑,和當地村名交朋友,調查瞭解中陳郝的歷史,文化和典故,研究古瓷的構成、材質和製作方法。為了燒制出和中陳郝一模一樣的古代瓷器,他專門準備了考古才用到的洛陽鏟,跑遍了棗莊各地,采到了多達四十多種的土和礦物質,回來以後反復燒制,實驗。在采土的過程中,他發現棗莊資源十分豐富,特別適合製作陶瓷,這也是當前棗莊陶瓷業興旺發達的原因。劉兵介紹當年考古在中陳郝窯址村北發現的大量瓷器,造型古樸凝重,以實用為主,釉色青中閃綠,堅實耐用。過去研究瓷器發展史的學者大都持“南青北白”的說法,認為隋唐以前青瓷器產于南方,白瓷器產於北方。中陳郝發現的大量青瓷器表明,棗莊在隋唐之前就開始燒制青瓷了。而劉兵經過不懈努力也在棗莊找到了燒成青釉的材質,更加佐證這一點。

那時候的劉兵,每天干的不亦樂乎,從找土、采土、粉碎、淘土、沉浮、晾曬、揉捏、拉坯、晾乾、修坯、上釉、燒制,一切都按照古人最傳統的方法,反復試驗、試燒,燒了幾十窯,燒制了上萬件作品。他北上北京、淄博,南下上海、宜興、景德鎮,遍訪名家,虛心請教。為了追求原汁原味的中陳郝古瓷效果,不惜重金請名家實驗,這當中付出多少心血和財力只有他自己清楚。經過不懈的努力,一件件藝術品在袁寨山誕生。這些劉兵的作品可雅可拙,雅的徹底,拙的純粹。劉兵說東方之美要有活性和靈意,要反應內心的自在和清明。

功夫不負有心人,劉兵的作品終於得到了國內陶瓷專家的高度認可,他完全掌握了中陳郝陶瓷工藝這門已經瀕臨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一件件原汁原味的中陳郝陶瓷作品,就誕生在袁寨山風景區的中陳郝陶瓷文化研究院,靜靜地擺在展室裡,仿佛穿越千年和今人對話。精美而又古樸的做工,流光溢彩的釉色,仿佛在替劉兵訴說著驕傲和自豪。

當年中陳郝窯工們用辛勤和智慧創造了精美的瓷器,也為棗莊人民留下了一份難得的遺產。今天古老的瓷鄉雖然已成為一片廢墟,依然還有像陶藝家劉兵這樣執著的築夢者,他們默默地沿著先人的足跡發掘保護著祖先燦爛的文化。我們祝願劉兵藝術之路常青。

部分作品展示

圖/文 吳戈 編輯 沈志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