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寶應的車市只有三個字:買買買

“車不是買回來的, 是‘娶’回來的。 ”

儘管極力鋪陳, 意圖從多個角度更加合理地看待寶應——一座四線城市裡的汽車消費習慣, 但還是被25歲的薑偉“結婚必備”的言論輕易化解,

這樣的理由也是目前這個縣城最普遍的買車眾生相, 這背後不僅是這個小城市汽車消費“高潮”的迭起, 難掩的也是消費時代自醒的滯後。

“娶”一輛車

寶應, 是揚州市下的一個比較特殊的縣, 說它特殊, 是因為這個縣是全市輸出人口最多的區域。 當地報紙曾指出, 在過去幾年時間內, 寶應在外人口高達20萬人以上, 全縣幾乎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外務工, 他們大都流向更為發達的經濟地區, 以長江三角洲一帶為主。

這幾年, 隨著整個長三角經濟的發展, 這個小縣城也步入了快速發展的道路。 2016年, 當地某些樓盤的二手房單價已經超過了9,000元, 較6年前翻了兩倍多。

薑偉一邊驚歎著家鄉的改變, 一邊追隨著這個城市快速的發展腳步。 18歲高中畢業後, 他學了數控機床技術, 進入一家工廠上班。

2016年, 他加入了這個城市第二批買車的高潮中。 當地人回憶, 第一次汽車大規模進入寶應人家庭是走出去的人帶回來的, 他們在更富裕的地方實現了財富上的積累。

“從2010年左右, 就陸續有人從外地開車回來, 後來越來越多, 以至於過年期間寶應也開始堵車了。 ”

姜偉買車已經是比較晚的, 2016年初才打算買車, 理由也簡單:結婚用。 姜偉與女友準備在2016年國慶舉辦婚禮。 “丈母娘要求必須要有房有車。 ”薑偉說, 在當地, 結婚買房購車成了攻克丈母娘的必備法寶。 “至於買什麼車無所謂, 當然也要稍微好點, 10萬元左右。 ”

“這個習慣已經有好幾年了, 先結婚的同事與親戚都是這樣過來的。 ”姜偉身邊的很多朋友, 也都因結婚“娶”了一輛車。

對於結婚買房購車的“新傳統”, 不僅薑偉已經習慣了, 似乎這座城市也已經很習慣了。 據當地現代4S店員介紹, 大概在5年之前, 寶應地區就興起了結婚配車的傳統,

這也直接推高了當地汽車消費。

實際上, 結婚買房購車情況也遍佈在揚州整個地區。 “從2013年開始, 揚州地區年輕人購車迅速增長, 大都集中在10萬元左右的車型, 主要是婚用。 ”揚州斯柯達潤達4S店金姓銷售員告訴記者。

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這樣的真理依然在小縣城裡適用。

慶倖的是, 薑偉一家均是上班一族, 家庭年收入已經達到了10萬元以上, 並且在四年前, 薑偉家就已經購置了一套新房, 買車並不是難事。 “不是車變得有多便宜, 而是當地變得更加富裕, 買車已經是一個普遍行為。 ”

但是在買什麼車上, 薑偉卻陷入了苦惱。

“身邊有車的朋友都在推薦, 理由卻亂七八糟。 ”買車前夕, 薑偉也開始從朋友那瞭解汽車消費, 但是文化以及認知的限制依然讓朋友們的建議充滿了各種“偏見”, 他們的一知半解對薑偉沒有太多的借鑒性。

補習部分知識後, 薑偉的理想車型是一輛昂克賽拉, “好看, 開出去有面, 更與眾不同。 ”但因為昂克賽拉的價格, 薑偉最後決定買朗逸, “十萬元的車, 大眾最牛X。”是他選擇大眾最主要理由,至於為什麼牛X,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但薑偉想買大眾的計畫,最終沒能如願。“父母經朋友介紹後,要在當地買現代領動,13萬多。”因為掌管財政大權,父母幫他做了最終選擇,理由更簡單:“現代(領動)是最近新出的,朋友介紹的也要給面子。”

對於這樣的理由,薑偉還與父母爭執了一番,兩代人的認知以及消費觀的不同也在那一刻發生了正面衝突,不掌握經濟權的薑偉最終“娶”回了領動,一輛他之前幾乎只認識品牌的車。

“糊裡糊塗。”薑偉只用了這四個字總結這次的購車經歷。

亢奮的購車熱

儘管沒有買到心儀的車,薑偉仍然經常在朋友圈裡秀下車,沒想到,這樣的舉動卻刺激到了朋友李科。

李科比薑偉小兩歲,沒結婚也沒買車,此前一直在外打工,2016年才回到家鄉。“作為一個小縣城,碧桂園的‘學區房’單價居然已經過萬。”李科驚歎著家鄉爆發出來的能量。

當然,當地強盛的購買力不光體現在房價上,也體現在汽車消費上。據當地的交警人員介紹,目前通過在當地註冊登記牌照的車輛已經接近10萬輛,每到過年期間總會造成擁堵。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6年底,整個揚州地區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了80萬輛,基本做到了每戶一輛車,但即使如此,當地買車的欲望卻仍處於亢奮狀態。

“以前大家聚一起會聊其他的,現在一碰面就聊房子與車子。”李科介紹說,看到越來越多人有車了,他想買車的欲望也在滋生,至於買什麼車、錢從哪來,他還沒考慮。

“比我大幾歲的人也想買車。”薑偉介紹說,在他身邊,除了沒結婚的想要買車外,大概30歲以上的朋友也都在考慮購車,“他們結婚的時候,當地還沒有買房購車的傳統,他們正在補足這一課。”

實際上,儘管當地的汽車保有量已經足夠高了,但在消費激發消費中,想買車的人依然很多,還在撐起這個城市難以抑制的購車熱。

正是看到了這個城市蘊含的潛力,更多品牌在這幾年選擇了管道下沉。“2014年之前,只有五菱的4S店,後來才有了大眾和我們店。”寶應現代4S店一位銷售人員介紹到,正是看到了縣級市汽車消費的爆發,現代才選擇了管道下沉。

雖然管道下沉幫助了這幾個品牌實現了部分普及,但是買車的熱鬧卻並沒有完全屬於這幾家4S店。“最大的難點是當地人更愛去市區買車。”在寶應一帶,因為選擇面與價格雙重優勢,當地人更願意選擇去揚州市區買車。

目前,在寶應地區,只有寶駿的4S店因MPV車型走量較大,能夠運營良好外,其它兩家大眾以及現代的4S店均遇到了一些困難,為了尋求更多的出路,它們紛紛採取了汽貿城銷售方式。

當地人介紹,在4S店來到這座縣城前,汽貿城一直主導著這裡的汽車消費。比如寶林汽車,這家位於該縣城主幹道的店幾乎可以賣各種車,管道也是五花八門,一位工作人員甚至稱,“可以從廠家車庫裡直接開出來。”

“現代與大眾的4S店2樓有其他品牌的車,他們什麼車都賣。”在買車過程中,薑偉瞭解到:“可能因為不符合規定,4S店往往只賣給熟悉的人。”

走訪期間,“買車就是因為有錢”是解釋這幾年內寶應地區汽車消費進入高速增長最簡單粗暴的緣由。但這並不是全部,在短短幾年時間內,這個城市的汽車市場能夠迅速發酵進入高潮,除了財富的累積,背後還有消費觀念的改變。

與這個國家正在經歷的快節奏一樣,這個小城在與外界融合貫通中也在快速前進。目不暇接的發展中,地域的限制、認知的局限以及消費觀都經歷著天翻地覆的改變,這也激起了亢奮的消費情緒,在消費欲望的咆哮中,停不下來的“買、買、買”思潮讓車市高潮迭起。近兩三年,揚州地區每年的汽車銷量均達到了6位數以上,一直維持在高位。

如今,停不下來的購買欲還在帶動著這個城市繼續保持消費的熱情,但是在這樣的高潮裡,消費時代的自醒還未在這個城市裡展現曙光,正如薑偉的糊裡糊塗、李科還未考慮好買車的錢從哪來……

新年的正月初二,因為要與女朋友拜訪長輩,李科很晚才回到家,但卻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想著過年期間滿街的車,他想買車的欲望進一步滋生,深夜裡,這欲望與這座城市一起躁動。2017年李科的小目標,就想買輛車。

本文選自《汽車公社》雜誌3月刊封面故事

文/薑鵬

---------------------------------------------------------------------------

大眾最牛X。”是他選擇大眾最主要理由,至於為什麼牛X,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但薑偉想買大眾的計畫,最終沒能如願。“父母經朋友介紹後,要在當地買現代領動,13萬多。”因為掌管財政大權,父母幫他做了最終選擇,理由更簡單:“現代(領動)是最近新出的,朋友介紹的也要給面子。”

對於這樣的理由,薑偉還與父母爭執了一番,兩代人的認知以及消費觀的不同也在那一刻發生了正面衝突,不掌握經濟權的薑偉最終“娶”回了領動,一輛他之前幾乎只認識品牌的車。

“糊裡糊塗。”薑偉只用了這四個字總結這次的購車經歷。

亢奮的購車熱

儘管沒有買到心儀的車,薑偉仍然經常在朋友圈裡秀下車,沒想到,這樣的舉動卻刺激到了朋友李科。

李科比薑偉小兩歲,沒結婚也沒買車,此前一直在外打工,2016年才回到家鄉。“作為一個小縣城,碧桂園的‘學區房’單價居然已經過萬。”李科驚歎著家鄉爆發出來的能量。

當然,當地強盛的購買力不光體現在房價上,也體現在汽車消費上。據當地的交警人員介紹,目前通過在當地註冊登記牌照的車輛已經接近10萬輛,每到過年期間總會造成擁堵。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6年底,整個揚州地區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了80萬輛,基本做到了每戶一輛車,但即使如此,當地買車的欲望卻仍處於亢奮狀態。

“以前大家聚一起會聊其他的,現在一碰面就聊房子與車子。”李科介紹說,看到越來越多人有車了,他想買車的欲望也在滋生,至於買什麼車、錢從哪來,他還沒考慮。

“比我大幾歲的人也想買車。”薑偉介紹說,在他身邊,除了沒結婚的想要買車外,大概30歲以上的朋友也都在考慮購車,“他們結婚的時候,當地還沒有買房購車的傳統,他們正在補足這一課。”

實際上,儘管當地的汽車保有量已經足夠高了,但在消費激發消費中,想買車的人依然很多,還在撐起這個城市難以抑制的購車熱。

正是看到了這個城市蘊含的潛力,更多品牌在這幾年選擇了管道下沉。“2014年之前,只有五菱的4S店,後來才有了大眾和我們店。”寶應現代4S店一位銷售人員介紹到,正是看到了縣級市汽車消費的爆發,現代才選擇了管道下沉。

雖然管道下沉幫助了這幾個品牌實現了部分普及,但是買車的熱鬧卻並沒有完全屬於這幾家4S店。“最大的難點是當地人更愛去市區買車。”在寶應一帶,因為選擇面與價格雙重優勢,當地人更願意選擇去揚州市區買車。

目前,在寶應地區,只有寶駿的4S店因MPV車型走量較大,能夠運營良好外,其它兩家大眾以及現代的4S店均遇到了一些困難,為了尋求更多的出路,它們紛紛採取了汽貿城銷售方式。

當地人介紹,在4S店來到這座縣城前,汽貿城一直主導著這裡的汽車消費。比如寶林汽車,這家位於該縣城主幹道的店幾乎可以賣各種車,管道也是五花八門,一位工作人員甚至稱,“可以從廠家車庫裡直接開出來。”

“現代與大眾的4S店2樓有其他品牌的車,他們什麼車都賣。”在買車過程中,薑偉瞭解到:“可能因為不符合規定,4S店往往只賣給熟悉的人。”

走訪期間,“買車就是因為有錢”是解釋這幾年內寶應地區汽車消費進入高速增長最簡單粗暴的緣由。但這並不是全部,在短短幾年時間內,這個城市的汽車市場能夠迅速發酵進入高潮,除了財富的累積,背後還有消費觀念的改變。

與這個國家正在經歷的快節奏一樣,這個小城在與外界融合貫通中也在快速前進。目不暇接的發展中,地域的限制、認知的局限以及消費觀都經歷著天翻地覆的改變,這也激起了亢奮的消費情緒,在消費欲望的咆哮中,停不下來的“買、買、買”思潮讓車市高潮迭起。近兩三年,揚州地區每年的汽車銷量均達到了6位數以上,一直維持在高位。

如今,停不下來的購買欲還在帶動著這個城市繼續保持消費的熱情,但是在這樣的高潮裡,消費時代的自醒還未在這個城市裡展現曙光,正如薑偉的糊裡糊塗、李科還未考慮好買車的錢從哪來……

新年的正月初二,因為要與女朋友拜訪長輩,李科很晚才回到家,但卻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想著過年期間滿街的車,他想買車的欲望進一步滋生,深夜裡,這欲望與這座城市一起躁動。2017年李科的小目標,就想買輛車。

本文選自《汽車公社》雜誌3月刊封面故事

文/薑鵬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