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她比竇娥還冤,不應該被罵幾百年

之前, 某明星妻子出軌, 很多網友說她是當代的“潘金蓮”, 小編在這裡想說, 大家真的誤會潘金蓮了, 要我說潘金蓮真的是比竇娥還冤啊, 很多人一想到潘金蓮就會想到“淫婦”這個詞, 小編想說, 她真的不應該承受這樣的駡名。

(潘金蓮)

很多人以為潘金蓮是施耐庵在《水滸傳》中杜撰的人物, 罵幾句也是沒有關係的。 但是歷史上真的有潘金蓮和武大郎這兩個人物, 為什麼小編說潘金蓮比竇娥冤還冤, 就是因為歷史中, 真實的潘金蓮和小說《水滸傳》裡潘金蓮並不相符, 而且可以說反差很大, 正是因為施耐庵的《水滸傳》讓真實的潘金蓮受了千年的駡名。 而施耐庵的後人為了表達歉意, 特別到武家祠堂道歉, 並為武植和潘金蓮造像, 並寫下道歉詩。

歷史中的潘金蓮出身大戶人家, 是貝州潘知州千金大小姐, 正經的大家閨秀, 而《水滸傳》中的潘金蓮是大戶人家的婢女,

兩者有很大的差別。 而且潘金蓮根本不認識什麼西門慶, 婚後的她賢淑善良, 養育了四個子女, 卻無端被人訛傳成紅杏出牆、“與人苟合謀殺親夫”的“蕩婦”。

(《水滸傳》裡潘金蓮和武大郎形象)

她的丈夫武大郎也很冤枉, 歷史中的武大郎大名叫做武植,

兒時的名字叫大朗。 他本是清河縣武家那村人, 雖家境貧寒, 卻聰明過人, 靠著自己的努力考進進士, 更是出任山東陽谷縣令, 而且他本人身高按現在來說有一米八, 相貌英俊, 絕對不是小說裡說的什麼又矮又醜, 賣炊餅的武大郎。

還要注意的是, 潘金蓮和武植是鄰村的, 兩人相互喜歡, 潘金蓮還時長接濟家境貧寒的武植, 兩人私定終身, 最後終成眷侶。 後來的武植做了縣令, 為官清廉, 為民除惡, 還被鄉民送過萬民傘。 本來兩人的故事是大家閨秀和窮書生相愛的橋段, 沒想到被後人說成了紅杏出牆的橋段, 這可真是冤枉至極啊。

武大朗和潘金蓮冤屈的由來:

武植和潘金蓮被醜化到底是誰在作怪呢?原來這其中另有緣由,

早年間, 武植家境貧寒, 接受過好友黃堂的資助, 後來武植高中進士, 還做了縣令, 而此時的黃堂家中失火, 遭了變故, 他便想投靠武植謀求差事, 沒想到的是自己在武家住了三個月, 雖然天天好酒好菜, 但是卻沒聽到武植給自己安排工作的事, 黃堂覺得武植這人不夠兄弟, 當初我幫助了你, 現在有難你卻連個工作都不給安排, 所以黃堂帶著怨恨不辭而別。

黃堂在回家的路上越想越怨恨, 覺得自己很憋屈, 便想要報復武植, 所以在回鄉的路上四處編造宣傳武潘的謠言, 並張貼傳單捏造武潘二人的“醜事”, 而當地的惡少西門慶更是無聊的加入進來, 與他沆瀣一氣, 添油加醋。 就這樣, 武潘的謠言很快散佈開來,

而且還傳遍了相鄰的州縣, 成了坊間人人相傳的醜聞趣談。

(《水滸傳》裡潘金蓮和西門慶形象)

而這個黃堂回到家後, 卻看自家房屋已經被修繕好了, 妻子告訴他是武大朗重新修葺了房舍, 而且還購置了新傢俱, 這個黃堂後悔不已, 但是謠言已經傳開, 並被施耐庵寫進了小說《水滸傳》,時過境遷,雖然坊間的謠言沒有了,但是書裡的謠言還在,就這樣潘金蓮承受了幾百年的駡名。

《水滸傳》,不僅讓武大朗、潘金蓮兩人名聲盡毀,也給武潘兩姓後人帶來災難,清河縣的武家與潘家,幾百年來從不通婚。我們可以看到謠言的威力是多麼巨大,尤其是現在是網路社會,謠言更容易傳播,所以我們更應該重視謠言,大家千萬不要以訛傳訛,從這個歷史故事裡我們還可以看出,交友一定要看准對方的人品,結良友,重道義。

並被施耐庵寫進了小說《水滸傳》,時過境遷,雖然坊間的謠言沒有了,但是書裡的謠言還在,就這樣潘金蓮承受了幾百年的駡名。

《水滸傳》,不僅讓武大朗、潘金蓮兩人名聲盡毀,也給武潘兩姓後人帶來災難,清河縣的武家與潘家,幾百年來從不通婚。我們可以看到謠言的威力是多麼巨大,尤其是現在是網路社會,謠言更容易傳播,所以我們更應該重視謠言,大家千萬不要以訛傳訛,從這個歷史故事裡我們還可以看出,交友一定要看准對方的人品,結良友,重道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