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小銀行業務 擴張受限

最新消息稱,央行將收緊宏觀審慎評估(MPA)標準。 且預計隨著MPA體系的完善,未來懲罰力度將隨市場形勢的變化而加大。

MPA監管力度的加碼對區域性銀行衝擊更強。 這類銀行可能需要大幅降低理財規模,部分過度發展的區域性銀行甚至面臨理財規模腰斬的可能。

同業業務將遭壓縮

央行的宏觀審慎評估(MPA)框架被用於監測和調控銀行的信貸擴張。 2016年1季度開始施行的宏觀審慎評估,有7大類,即資本與杠杆、資產/負債狀況、流動性、定價行為、資產品質、跨境融資風險、信貸政策實施,並以14個分項指標對銀行的表現進行評分。

根據各自的宏觀審慎評估分數,銀行被劃分為A、B和C三檔,遵循不同水準的準備金率,且對準備金配以不同的利率。 按照規定,若銀行的“資本與杠杆”或者“定價行為”未能達標,則會立即歸為C檔,其法定準備金將被執行較低的利率作為懲罰。

最新消息稱,央行一季度MPA考核將取消資本與杠杆考核項中對於資本充足率的容忍度,即將考核體系中資本充足率得分檔次由3檔降為2檔。 按照MPA評分規則,銀行真實資本充足率必須高於宏觀審慎資本充足率方能不落入C檔,否則將面臨更嚴厲的C檔懲罰措施。

普益標準分析認為,在MPA考核壓力增大後,壓縮表外理財規模將成為大多數銀行資管考慮的問題。 而相對于個人和機構理財業務,同業理財的可控性更高,壓縮及恢復成本也較低,壓縮同業理財或將成為大多數銀行的選擇。

同時從2016年的規模來看,除國有銀行外,其餘各類型銀行的同業規模占比均較高,與之相對的是,這幾類銀行所面臨的考核壓力也更大,因此同業理財規模的下調已迫在眉睫。

所謂銀行同業業務是指以金融同業客戶為服務與合作物件,以同業資金融通為核心的各項業務。 具體包括代理同業資金清算、同業存放、債券投資、同業拆借等等。 近年來,一些股份制商業銀行同業業務發展迅速,同業業務量、收入、利潤等在商業銀行各項業務的占比和貢獻明顯提高。

中小銀行日子難過

普益標準認為,除整體規模的壓縮外,調整產品結構也將成為各類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的發展重點。

從長期趨勢來看,銀行理財收益仍然呈現持續下滑的態勢,“傳統的預期收益+超額留存”的模式將面臨較大的收益壓力。 在表外業務規避監管能力逐步下滑後,銀行或調整收益模式以增強資金利用率,完成向“淨值型產品+固定管理費”模式的轉型。

但在淨值型產品的推廣中,銀行不得不面臨的一個問題是投資者對於銀行理財的認知。 風險相對更大的結構性產品或較難吸引投資者。 從目前市場上的常規做法來看,設置收益穩定的“假淨值型產品”或能更好地引導客戶熟悉該類產品,也更易於中小銀行參與此類業務。

瑞信的研究報告稱,不同銀行機構之間理財產品餘額的增長大有不同。

其中農村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餘額增速達118%,城市商業銀行為65%,而股份制銀行和五大行僅為35%左右。

在2016年初剛剛實施宏觀審慎評估的時候,中小型銀行的廣義信貸增速尤其高,但之後增速放緩。 不過,小型銀行廣義信貸的增長速度2016年底為20%,仍大大高於大型銀行11%和四大行的8.5%。 從2017年1季度開始,MPA考核將表外理財產品納入廣義信貸核算,有可能對小型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張帶來最大約束力,不利於中小型銀行拓展業務。

此外,市場還擔心央行有可能將大額存單也納入到同業負債的範疇當中。 這將進一步限制中小型銀行通過銀行間市場擴張資產擴張負債表和理財產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