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多數QDII、滬港深基金提前調倉

3月16日淩晨,美聯儲(FED)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到0.75%至1%水準,符合市場普遍預期,這是美聯儲自金融危機以來的第三次加息。 記者採訪發現,基金業內對此次加息做出了相關應對,而港股市場則提前對此次加息進行了反應,在加息“靴子”落地之前出現調整行情。 部分滬港深基金經理更是提前減倉了與加息相關性較大個股。

港股已提前調整

昨天香港恒生指數大幅收漲2.08%,創去年5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一舉升破24000點,創2015年8月以來最高收盤位。 而早間香港金管局緊隨美聯儲步伐,將基準利率從1%上調至1.25%。

港股受到美國加息影響以及內地對加庫存週期結束的擔心,此前兩周出現了較大的調整。 博時基金滬港深價值優選基金經理張溪岡表示,港股市場對3月加息已有反應,從2月下旬至今港股大概調整了兩個星期。 隨著3月15日美聯儲加息的消息落實之後,短期利空出盡,港股再次迎來一輪上漲。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認為,美聯儲3月加息預期對港股構成短期衝擊,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轉為樂觀,內外資對低估值港股的配置偏好依然持續,維持H股指數年內較恒生指數有相對表現的判斷,短期調整是加倉良機。

鵬華基金國際業務部副總經理尤柏年表示,美聯儲本次加息市場已有充分的預期,因此單就加息而言對港股及高收益債的影響有限。

但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是在美聯儲對於美國未來經濟增長率和通脹水準的預測,如果美聯儲在加息的同時對這兩方面的資料做較大幅度的向上修正的話,則對港股市場和高收益債券產生一定的壓力。

多數基金調倉

在板塊上,港股前兩周的表現分化較為嚴重,其中原材料、金融、電訊、能源調整幅度較大,工業繼續保持平穩,消費、地產、科技仍舊強勢。 記者瞭解到,在美聯儲加息前,為避免風險,多數滬港深主題基金和QDII基金都做了一定程度的倉位調整。

據wind資料統計,全市場內滬港深主題基金近兩周(2月27日至3月15日)平均區間回報率為1.13%;而多數投資於香港市場的QDII基金實現了正收益。

如富國中國中小盤近兩周(2月27日至3月15日)回報率為3.11%,博時大中華人民幣區間回報率為2.79%。

博時基金在此次加息之前,適當調整了組合持倉,減持了對加息比較敏感的個股,同時趁大市調整增持了基本面會超預期而對美國加息並不敏感的個股。 張溪岡表示,相信隨著港股大市回升,基金淨值會再創新高。 而受益於內地經濟復蘇,未來業績會超預期的個股,如TMT、汽車、地產、環保等板塊都有很好的投資標的。

尤柏年表示,在供給側改革、淘汰落後產能政策實施後,從2016年四季度開始,PPI在多年疲軟後,同比轉正並保持強勢。 因此看好中上游受益於產品價格上漲、低PB的港股投資標的,例如水泥、工程機械等板塊;除此之外看好的板塊還有受益於PPP的工程承包商、環保類企業。

在偏成長的股票方面,青睞受益於消費升級的安卓手機產業鏈的港股標的、自主品牌的汽車製造商等板塊。

海外債券方面,尤柏年表示,今年更看好新興市場中受益於商品價格回升國家發行的高收益債券,這些國家的債券的收益率水準目前在全球來看也是相對較高的。 由於利率上行,看好金融企業發行的低等級債券。 中資地產債券則是回避的方向,預期今年以來北京以及三四線城市房價的過快上漲會引發新的調控措施出臺,此外,中資房地產企業在內地的融資管道進一步的被收緊,也會造成此類企業在境外發債供應量的進一步的提升。

“當前市場上有觀點認為美國進入加息通道,大量資金會回流美國市場,但我認為,作出這一判斷仍需謹慎。

”招商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監兼招商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白海峰表示,事實上,現在無論是日本、歐洲還是新興市場,整體而言,週邊市場還處在相對寬鬆的範圍內,雖然聯邦基準利率和美元指數的趨勢確實是向上的,但並不具備快速、急劇攀升的基礎。 在這樣的趨勢下,資金流向新興市場的邏輯難言會發生太大變化,不能簡單地認為,美國加息和美元走強會對包括港股在內的新興市場造成致命性、趨勢性的快速影響。

白海峰認為,當前,資金流向包括香港在內的新興市場的需求仍然存在。 由於港股以港幣計價,而港幣聯繫美元匯率,在美元相對於全球其他貨幣走強的趨勢中,港股在匯率上的優勢也得以凸顯,對美元的長期趨勢相對走強的預期,也會對“類美元”計價資產的價格形成一定支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