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武則天一項紀錄世界第一,她老公排名第二,兩個兒子也是高手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由於這種特殊的身份, 她必然創造了歷史上非常多的第一次。 我們今天要說的, 也是她獨佔的一項紀錄,

不過, 這個紀錄, 卻不僅僅是她作為女皇帝的記錄, 而是古今中外所有皇帝的記錄。

從西元690年到705年, 武則天一共當了15年的皇帝, 但是她卻用了14個年號。 這是什麼概念?平均不到一年就換一個, 甚至有一年, 她直接換了3個年號。 那麼武則天一生總共用了幾個年號,

是14個嗎?其實是18個。 因為在當皇帝之前, 武則天以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 就已經用了新的年號。 在臨朝稱制的7年時間裡, 武則天用了4個年號, 分別是光宅、垂拱、永昌、載初。 加上當皇帝時期的天授、如意、長壽、延載、證聖、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神功、聖曆、久視、大足、長安、神龍, 一共是18個。 這在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年號是中國的發明, 世界上使用年號的國家曾經有日本、越南、朝鮮等), 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

年號發起於中國古代新皇帝登基, 為了與前任皇帝相區別, 新皇給自己起一個新的年號用來紀年。 建立年號這事, 是從漢武帝他老人家開始的, 而喜歡改年號的毛病, 估計也是從他這遺傳的。 比如漢武帝最初的年號叫做“建元”, 這是歷史上第一個年號。 “建”代表成立, “元”代表開始, 所以叫做“建元”沒毛病。 不過漢武帝雄才大略, 好大喜功, 是個特別喜歡出風頭的人, 所以心情一變, 也就喜歡換個年號玩一玩。 比如, 漢武帝出去打獵, 打到一隻獨角獸白麟,

大家說, 這是祥瑞啊, 就把年號改成“元狩”。 又過了幾年, 有人獻上一隻三足寶鼎, 當然又是祥瑞啊, 還得改年號, 於是年號被改成“元鼎”。 漢武帝在位54年年, 一共用了11個年號, 平均5年一個。

那麼武則天為啥這麼喜歡改年號呢?我認為這和她的女性身份確實有關。

雖然武則天當皇帝的時候已經67歲, 是一個老太太了, 但是她仍然是女性, 一個心思細膩的女人, 有著女性的特點。 女性有啥特點呢?看看現在的小女生就知道了。 她們相信星座、塔羅牌, 喜歡算命、看手相。 對於她們來說, 求吉祥和好運, 非常重要。 武則天也不能免俗, 所以, 她喜歡改年號, 無非就是圖個吉利, 和現在相信風水、招財、除黴運, 和現在每天看星座的小女生, 沒有什麼區別。 在武則天18個年號裡, 吉祥話占了很大一部分, 比如如意、長壽、延載、大足、長安、永昌。 武則天晚年換年號比較多, 也和她年老多病, 換年號為自己祈福有關係。 而這些年號裡, 以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這幾個最為霸氣, 不過似乎有點用力過猛, 稍顯誇張了。

像改年號這麼折騰的事兒,武則天排第一,誰是第二呢?當仁不讓,必須是她老公,唐高宗李治!李治在位34年,一共換了14個年號,排在自己老婆武則天之後,屈居第二。不過,在武則天登基之前,他就是世界第一啊。很難說,武則天這麼喜歡改年號,是不是受到他的影響。唐高宗的年號有: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鹹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不得不說,夫妻倆差別還是很大的,唐高宗的年號,總體上顯得比較有文化有內涵,不像武則天的那麼浮誇。

說了武則天和她老公,就不能不提她們倆的兒子。武則天有兩個兒子當過皇帝,分別是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而且都是兩次登基。其中唐中宗用過嗣聖,神龍,景龍三個年號,裡面的神龍,是沿用武則天的。而唐睿宗用過4個年號,分別是文明、景雲、太極、延和。雖然沒有她們的爹媽猛,但是兩個人加起來也用了7個年號。看來這一家子,對改年號都有著獨特的愛好。

其實改年號這事,是相當麻煩的。對於老百姓還好些,因為他們大部分都用干支紀年。但是對於政府機關來說,可是一件大事,要經常發公文,還要整理檔案,年號改起來的事情太多。所以到了明清兩代,皇帝改年號這個臭毛病慢慢的也就沒有了。明清的皇帝,大部分都只有一個年號,比如崇禎、嘉靖、康熙、乾隆,以至於我們都習慣用年號來稱呼一個皇帝,忽略了他們的廟號和諡號。乾隆,其實應該是清高宗,康熙是清聖祖,崇禎是明思宗,嘉靖是明世宗。這樣一輩子只用一個年號的皇帝,比起武則天一家子的個人愛好,是不是略顯無趣呢?

稍顯誇張了。

像改年號這麼折騰的事兒,武則天排第一,誰是第二呢?當仁不讓,必須是她老公,唐高宗李治!李治在位34年,一共換了14個年號,排在自己老婆武則天之後,屈居第二。不過,在武則天登基之前,他就是世界第一啊。很難說,武則天這麼喜歡改年號,是不是受到他的影響。唐高宗的年號有: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鹹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不得不說,夫妻倆差別還是很大的,唐高宗的年號,總體上顯得比較有文化有內涵,不像武則天的那麼浮誇。

說了武則天和她老公,就不能不提她們倆的兒子。武則天有兩個兒子當過皇帝,分別是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而且都是兩次登基。其中唐中宗用過嗣聖,神龍,景龍三個年號,裡面的神龍,是沿用武則天的。而唐睿宗用過4個年號,分別是文明、景雲、太極、延和。雖然沒有她們的爹媽猛,但是兩個人加起來也用了7個年號。看來這一家子,對改年號都有著獨特的愛好。

其實改年號這事,是相當麻煩的。對於老百姓還好些,因為他們大部分都用干支紀年。但是對於政府機關來說,可是一件大事,要經常發公文,還要整理檔案,年號改起來的事情太多。所以到了明清兩代,皇帝改年號這個臭毛病慢慢的也就沒有了。明清的皇帝,大部分都只有一個年號,比如崇禎、嘉靖、康熙、乾隆,以至於我們都習慣用年號來稱呼一個皇帝,忽略了他們的廟號和諡號。乾隆,其實應該是清高宗,康熙是清聖祖,崇禎是明思宗,嘉靖是明世宗。這樣一輩子只用一個年號的皇帝,比起武則天一家子的個人愛好,是不是略顯無趣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