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恩師歐陽修對蘇軾藝術人生的影響

歐陽修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導者, 一代文壇宗主。 嘉佑二年(1057 年), 蘇軾參加省試, 考官為歐陽修, 出卷人為梅堯臣, 題為《刑賞忠厚之至論》。

蘇軾以作六百餘字明白曉暢、輕快通達之古文而被梅堯臣一眼識鑒, 求歐陽修將其錄為第一, 歐陽修誤以為是門生曾鞏之文, 避嫌而將其錄為第二。 後蘇軾又順利通過殿試而被賜進士及第。

在京之際, 蘇軾拜入歐陽修門下, 歐陽修又將蘇軾引見給當時朝廷的核心人物韓琦、富弼。 對於諸多門生, 歐陽修最欣賞的無疑就是蘇軾, 曾對梅堯臣說:“讀軾書, 不覺汗出, 快哉快哉, 老夫當避路, 放他出一頭地也, 可喜可喜!”(歐陽修《與梅聖俞》其三十一)並預言, “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 日文章必獨步天下!”(楊萬里《誠齋詩話》)意謂未來的文壇將屬於蘇軾。 從此師生相交, 友誼深厚。 蘇軾也不負老師期望, 成繼歐陽修又一代文壇領袖,

與歐陽修對蘇軾的挖掘與提攜密不可分。

歐陽修不僅對蘇軾有知遇之恩, 且在為人、為文、為政方面都都給蘇軾樹立了標杆, 蘇軾後來從政為官、寫詩作文都有深刻影響。 歐陽修的詞風為“疏雋”和“深婉”, 其中“疏雋”的詞風對蘇軾不光是作詞上有引導作用, 裡面滲透著的歐陽修的處世態度對蘇軾樂觀度過坎坷人生來說是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

所謂“疏雋”即是遣玩游賞的意興和疏放曠達的情懷。 歐陽修為一代儒宗, 天下為己任, 屢遭艱危而不悔用世之志。 在朝為官時豪情滿懷, 立志改革時弊;仕途受挫, 遭謫地方, 也能造福當地百姓。

蘇軾後來也經歷著從朝廷被貶往地方的遭遇, 學其師, 己所能為民謀福利。 最重要的是,

遭遇貶謫的生涯裡, 歐陽修遊賞山水、寄情遣意的人生態度對蘇軾藝術人生的實現也有著榜樣作用。

歐陽修也曾屢遭貶斥, 他本著儒家善處窮通之際的自持修養, 胸懷開闊, 嘯傲湖山, 留下了很多記游寫景的疏雋之作。 名篇《醉翁亭記》是歐陽修因為范仲淹分辯而被貶滁州時所作, 能表明歐陽修能暫時放下仕途的曲折際遇, 醉心於四季風光、醉心於“與民同樂”的太守生活。

歐陽修晚年退居潁州時寫下了多篇吟詠潁州西湖的優秀詞作, 中一首《採桑子》:

春深雨過西湖好, 百卉爭妍。 蝶亂蜂喧。 晴日催花暖欲然。

蘭橈畫舸悠悠去, 疑是神仙。 返照波間。 水闊風高揚管弦。

詞中刻畫了潁州西湖之美, 分體現了歐陽修對良辰美景的熱愛和遣玩的豪興,

在這種遣玩中尋求著歷經憂患後的精神慰藉, 他的人生因這些優美景致的走入而明亮起來。

後來蘇軾任職地方, 選在潁州, 此時恩師歐陽修已經去世十九年。 當時五十六歲的蘇軾作詞《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 懷念恩師歐陽修:“與余同是識翁人, 惟有西湖波底月。 ” 在蘇軾的詩詞文中, 尤其是寫於貶謫期間的, 我們都能看到他寫就的大量流連山水風物的優秀作品。

所不同的是, 蘇軾不僅如其老師歐陽修的有儒家用世之志, 還有著莊禪超然曠達的精神氣質, 蘇軾寫景詞更添智慧的哲思。 因此, 蘇軾藝術人生的實現有著恩師歐陽修的人生啟迪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