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華人壽退保金增加 季度淨利潤巨幅波動

壹圖 供圖

時代週報記者 胡秋實 發自北京

4月26日, 國華人壽發佈2016年報告顯示, 2016年淨利潤16.53億元, 同比增長0.27%。 進入2017年一季度, 國華人壽保險業務收入222.83億元,

淨利潤2.35億元;但一季度國華人壽出現78.08億元的退保金, 超過去年全年水準。

時代週報記者發現, 國華人壽2016年四季度單季獲得淨利潤18.98億元, 相比2016年1-3季度的-3.98億元、1.09億元、0.56億元, 有巨幅變化。

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到, 淨利潤的巨幅波動與權益類投資相關性較大, 與二級市場或不無關聯。 據相關統計, 國華人壽在二級市場參與定增的次數冠絕同行。 資料顯示, 2016年國華人壽參與定增16次, 動用資金49.6億元。

國華人壽相關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2016年, 國華人壽充分領會監管精神, 積極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 始終堅持風險保障加長期儲蓄的根本定位。

國內一家知名會計公司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或者直接出售會帶來很大的淨利潤變化,

尤其是二級市場活躍的金融資產, 部分帶有概念的或潛在重組股往往帶來很大的變動。

天茂集團投資者關係處人士則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2017年第一季度退保金超過去年全年, 主要是因為保費結構調整, 對於萬能險和投連險沒有主動去推, 很多投資類產品的使用者拿完去年的收益就退了。

一季度退保金78億元

4月26日, 天茂集團發佈年報, 2016年營業收入169.95億元,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78億元, 同比增長619.35%, 總資產達1178.8億元。 其中, 國華人壽為天茂集團貢獻淨利潤13.7億元, 占天茂集團合併報表淨利潤的77.11%。

年報提到, 由於2016年3月16日, 公司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收購了國華人壽43.86%的股權,

收購完成後, 合計持有國華人壽51%的股份, 國華人壽成為天茂集團控股子公司, 納入合併報表。 至此, 天茂集團轉型成為以保險、醫藥、化工業務為主營業務的控股型公司, 其中保險業務收入占到主營業務收入九成以上。

截至2016年12月31日, 國華人壽總資產1101.7億元, 淨資產132.69億元, 自2016年3月16日並表日至2016年12月31日營業收入160.3億元, 占合併報表總收入96.64%, 淨利潤26.9億元。

保監會資料顯示, 國華人壽2016年原保險保費收入、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投連險獨立帳戶新增交費265.88億元、160.21億元、58.87億元。

據時代週報記者統計, 2013-2015年國華人壽規模保費分別為105.68億元、184.27億元、280.81億元, 而萬能險及投連險占比分別為78%、77.6%、85.7%。 截至2016年, 該比例降低至46%。 進入2017年前兩個月, 萬能險與投連險占比僅10.74%。

2017年前兩月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46.58億元, 保戶儲金及投資款新增交費為18.39億元, 投連險獨立帳戶新增交費為-2.65億元。 保費總規模162.32億元, 同比2016年前兩月下降39.84%。

目前, 國華人壽已開設18家省級分公司、近百家支公司及行銷服務部, 並且獲批開展境外投資業務資格。

不過, 與許多中小型保險公司相同, 國華人壽對於銀保管道也有著高度依賴。 原保費管道上看, 保險行銷員管道、銀行保險管道、公司直銷、其他管道分別是0.0756億元、245.25億元、0.0552億元、0.055億元, 銀保管道占比超90%。

資料顯示, 2016年, 國華人壽積極進行業務轉型, 大力發展長期儲蓄及風險保障型業務。 2016年壽險業務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61.83億元, 較上年同期增長13.19%, 健康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3.47億元,

同比下滑25.13%;2016年因航意險市場競爭較為激烈, 導致該類業務有所下滑, 意外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0.57億元, 較上年同期下滑18.91%。

2016年, 國華人壽的個人壽險業務13個月繼續率為85.32%, 同比上漲了5.62個百分點。 不過, 退保金也高達50.36億元;而退保金現象在2017年一季度還在延續。

國華人壽參與定增多

根據國華人壽2016年報告顯示, 國華人壽保險業務收入265.87億元, 總投資收益76.94億元, 淨利潤16.53億元, 同比增長0.27%。

國華人壽償付能力報告顯示, 2016年三季度保險業務收入178.98億元, 淨利潤0.56億元。 淨利潤資料顯示, 一季度、二季度分別為-3.98億元、1.09億元。 而四季度報告顯示淨利潤為18.98億元, 一舉扭虧。

2016年末, 核心償付能力溢額為18.85億元, 較上年增加32.7億元, 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116.73%, 較上年增長28.66%;綜合償付能力溢額為32.9億元, 較上年增加31.億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29.22%,較上年增長28.35%。

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到,保險公司投資標的主要為固定收益投資、權益類投資。當中固定收益類投資主要為銀行存款、債券等低息的固定收益產品,而權益類投資包括基金、股票、股權投資等多個方面,在波動性上權益類投資影響較大。

在國內A股市場,劉益謙被冠以“定增大王”的名號,而國企概念股的定增同樣成為國華人壽的“風格”。

有統計顯示,2016年,國華人壽參與定增達到16次,動用資金49.6億元,在險資機構中次數最多,參與了神州資訊、太陽能、高升控股、分眾傳媒、海翔藥業、通裕重工、西寧特鋼、中國巨石、廣晟有色、龍宇燃油、杭電股份的非公開發行股份過程。同行中,參與定增次數上僅次於國華人壽的是天安財險和華夏保險,分別耗資50.4億元、耗資42.4億元。

截至2016年底,國華人壽持股比例達到5%以上的上市公司包括新世界、天宸股份、鴻達興業、龍宇燃油、東湖高新、華鑫股份。

另外,國華人壽在二級市場的動作,有意分享國企改革紅利,華鑫股份、東湖高新、新世界等實際控制人均為各地國資委,是潛在的國企改革概念股。

例如,華鑫證券借殼上市,2016年11月7日該公司發佈一系列公告,主要內容為公司擬置出房地產開發業務相關資產和負債,同時注入實際控制人旗下資產華鑫證券。重組完成後,華鑫證券將實現曲線上市。

而早在2015年8月17日,國華人壽一次性在二級市場買入華鑫股份2620萬股,占公司總股份的5%,完成了第一次舉牌。2015年8月20-28日,國華人壽繼續大資金買入華鑫股份2620萬股,完成第二次舉牌,彼時持股比例上升到10%。

證監會曾質疑國華人壽是否存在二級市場短線炒作股票的嫌疑。天茂集團對此曾在2017年3月的一份公告中表示,截至2月28日,國華人壽期末持倉股票的平均持有期超過490天,不存在短期炒作股票的行為,並在公告中詳細列明資產投資標的和占比。其中,權益類資產300.46億元,占比29.14%,接近監管30%的上限。公告中提到,國華人壽主要通過參與上市公司定向增發規模占比小,因此股票市場的波動影響不大。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較上年增加31.億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29.22%,較上年增長28.35%。

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到,保險公司投資標的主要為固定收益投資、權益類投資。當中固定收益類投資主要為銀行存款、債券等低息的固定收益產品,而權益類投資包括基金、股票、股權投資等多個方面,在波動性上權益類投資影響較大。

在國內A股市場,劉益謙被冠以“定增大王”的名號,而國企概念股的定增同樣成為國華人壽的“風格”。

有統計顯示,2016年,國華人壽參與定增達到16次,動用資金49.6億元,在險資機構中次數最多,參與了神州資訊、太陽能、高升控股、分眾傳媒、海翔藥業、通裕重工、西寧特鋼、中國巨石、廣晟有色、龍宇燃油、杭電股份的非公開發行股份過程。同行中,參與定增次數上僅次於國華人壽的是天安財險和華夏保險,分別耗資50.4億元、耗資42.4億元。

截至2016年底,國華人壽持股比例達到5%以上的上市公司包括新世界、天宸股份、鴻達興業、龍宇燃油、東湖高新、華鑫股份。

另外,國華人壽在二級市場的動作,有意分享國企改革紅利,華鑫股份、東湖高新、新世界等實際控制人均為各地國資委,是潛在的國企改革概念股。

例如,華鑫證券借殼上市,2016年11月7日該公司發佈一系列公告,主要內容為公司擬置出房地產開發業務相關資產和負債,同時注入實際控制人旗下資產華鑫證券。重組完成後,華鑫證券將實現曲線上市。

而早在2015年8月17日,國華人壽一次性在二級市場買入華鑫股份2620萬股,占公司總股份的5%,完成了第一次舉牌。2015年8月20-28日,國華人壽繼續大資金買入華鑫股份2620萬股,完成第二次舉牌,彼時持股比例上升到10%。

證監會曾質疑國華人壽是否存在二級市場短線炒作股票的嫌疑。天茂集團對此曾在2017年3月的一份公告中表示,截至2月28日,國華人壽期末持倉股票的平均持有期超過490天,不存在短期炒作股票的行為,並在公告中詳細列明資產投資標的和占比。其中,權益類資產300.46億元,占比29.14%,接近監管30%的上限。公告中提到,國華人壽主要通過參與上市公司定向增發規模占比小,因此股票市場的波動影響不大。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