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99%的人中招,信用卡分期消費利息其實很高!(科普掃盲貼)

有個朋友是大學輔導員, 跟菜導吐槽現在銀行過早給學生辦信用卡, 導致很多學生還沒獨立的經濟能力, 就開始提前消費, 特別熱衷分期購買消費昂貴的電子產品。

就像最近剛出的姨媽紅特別讓女孩子著迷, 但挺多學生手上沒有足夠的錢, 於是想到了用信用卡分期購買這個方式。

她們覺得分期的手續費很低, 一個月也就幾十塊錢, 但事實上你用信用卡分期消費真的像看起來那麼划算嗎?

我給大家科普一下, 大家就心裡有數了。

01

信用卡分期的三種模式

其實菜導身邊不少女性朋友也很喜歡姨媽紅,

但是喜歡歸喜歡, 消費還需理性。

首先我們先來瞭解下, 信用卡分期一般有三種:帳單分期、現金分期和未出帳單分期。

帳單分期指的是每個月已經入帳, 並且已經在帳單日當天已經出帳單的交易金額, 已出帳單的分期大部分都是按照每期收取手續費, 有極少銀行是一次性收取。

現金分期指的是信用卡取現, 一般現金分期的額度不會超出信用卡額度的50%, 直接可以在ATM取現或者是在APP提取到對應的銀行卡。

不過一般來看, 信用卡取現需支付取現手續費是取現金額的1%, 而迴圈利息則從取現當日起需要支付日息萬五直至還清, 所以不要隨便就用信用卡取現哦。

未出帳單的分期則是相對於已出帳單來說的,

指的是你從上個帳單日以來的所有已入帳的交易, 但還未到本月的帳單日。

銀行對未出帳單進行分期, 只能在12期以內, 而無法像已出帳單分期一樣可以選擇2-36期內進行分期。 另外所有的分期提前還款也是需要收取所有的手續費的。

02

分期消費利息真的低嗎?

於是我默默拿起小新招行信用卡來測算一下, 一個姨媽紅需要人民幣7188元, 分12期(相當於12個月)進行購買。

招行12期的帳單分期, 每期的手續費為0.66%, 也就是每期的手續費47.44元, 每月僅需支付7188/12+47.44=646.44元。

對於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 只要每個月少出去吃幾頓飯、少買點衣服, 確實是能夠省下來這筆錢來支撐這份“虛榮心”。

每期的手續費0.66%聽起來似乎很低, 但很多人不好理解究竟是多高的手續費,

那我們不妨換算成一年的總手續費率, 0.66%乘以12等於7.92%。

寫到這裡, 很多人其實會誤以為7.92%就是自己從信用卡“借款消費”的年化利率, 然後會進一步認為這樣的“年化利率”其實不算高, 可以接受, 因此欣然接受了用信用卡分期消費。

但事實上, 7.92%壓根不是真正的年化利率, 真正的年化利率算出來其實是年手續費率的將近2倍。

我們套用換算公式:年利率 = 年分期手續費率 /(分期數+1)* 24, 算出來的年化利率是14.62%。

14.62%的年化利率高不高?相信大家如果有理財的話, 一對比就知道這樣的年化利率高不高了。

你試想一下, 你刷信用卡消費等於跟銀行借錢, 借錢的年利率是14.62%;如果你拿消費的同樣那麼多錢去理財, 盡可能做到理財的年化收益比刷信用卡借錢的年化利率要高,

你這刷卡消費才算比較划算。

03

實際支付的年化利率不要太高了!

這個道理很簡單, 應該不會看不懂吧?好吧, 我們來看看, 理財的收益分佈大概是什麼區間。

銀行活期存款的年化收益率0.35%, 可以忽略不計, 太寒酸了, 銀行定期存款給你的年化收益率一般1.5%。

銀行理財給你的年化收益率是3%~5%, 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是4%左右。

互聯網定期理財給你的是3%~7%, P2P給你的是5%~15%。

土豪玩的信託理財100萬起投, 一般也是7%左右。

以上都是比較主流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的年投資回報收益率。

但無論哪些投資理財方式, 都很難追上14.62%這樣的“借款”年化利率。

簡單講就是太不划算了, 你想想, 你跟銀行借錢的成本非常高,

但拿同樣的錢去理財的收益又那麼低, 肯定吃虧啦。

所以, 千萬不要把分期消費的手續費率當成年化利率。

我核算了之後, 發現基本上採用刷信用卡分期消費的方式, 實際上你要付給銀行的年化利率是遠超市場上你能投資的固收類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的。

04

信用卡分期消費其實多數都不划算

以下我拿招行和廣發兩個銀行的信用卡帳單分期進行測算, 如下表格, 看了折算成相對應的年化利率還是相當觸目驚心的。

但我發現, 身邊10個使用信用卡的人裡面, 幾乎可以說都不清楚這個問題,

大家可以對比看看下圖關於手續費率和年化利率的區別有多大:

在這裡勸誡貪圖一時面子的小朋友們,用這麼高手續費去購買的電子產品是真的不划算。

更加要勸誡那些拿信用卡套現的錢來進行投資的理財的菜友,好好去算算自己實際承受的年化利率,別收益抵不過風險,切勿 “偷雞不成蝕把米”(廣東一句老話)。

在這裡勸誡貪圖一時面子的小朋友們,用這麼高手續費去購買的電子產品是真的不划算。

更加要勸誡那些拿信用卡套現的錢來進行投資的理財的菜友,好好去算算自己實際承受的年化利率,別收益抵不過風險,切勿 “偷雞不成蝕把米”(廣東一句老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