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一哄而上“炒冷飯”能最大化公版書效應嗎

名家名作一旦進入公版書領域, 無不是出版社競相追逐的香餑餑。 資料顯示, 近幾年公版書重複出版達到高峰, 一哄而上的熱鬧背後存在良莠不齊、低水準“炒冷飯”等現象, 有的版本隨意刪改拼貼, 手法粗糙, 不乏謬誤。

設置公版期本意是為了讓優秀著作以更便利管道、更豐富形式惠及讀者, 使經典在時光長河裡散發熠熠光輝。 誠然, 經典名著在流傳過程中一定有遺漏增補, 不同學者加以旁白注解, 會為不同受眾提供豐富閱讀體驗, 版本多一些本無可厚非, 但如果缺乏高度責任心, 少了專業的編校翻譯整理,

經典的光芒被磨損耗費不說, 多種版權糾紛與侵權隱患也會紛至遝來。

我國出版業市場日趨龐大, 但優秀作品總是稀缺資源。 公版經典不是簡單的“肥肉”, 低成本已不足以成為制勝關鍵, 出版社若不心存敬畏, 慎重對待, 便很難贏得讀者青睞。 表達尊重的方式之一就是做好書, 以敬業精神和專業方式對待公版書, 書中索引、編排、校訂、設計都應精心講究, 追求卓越版本。

資深出版人賀聖遂提醒, 公版書承載了優秀文化基因, 是人類共同的財富。 在合法合理的範圍, 對公版作品有序開發與“深加工”, 讓各版本充分接受檢驗, 有助於真正繁榮圖書市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