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這部口碑炸裂的國產片裡,她貢獻了神一般的演技

婚姻的本質是什麼?

加西亞·瑪律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這樣形容:“一項荒謬的, 只能靠上帝的無限仁慈才得以存在的發明。 ”

這種說法對於婚姻生活或許過於悲觀了, 但確實有一定道理。

看到娛樂圈裡今天誰離婚了明天誰出軌了, 或是某些讓人三觀盡碎節操全毀的社會新聞, 我們都會習慣感歎“婚姻不易, 且行且珍惜”,

當然這樣的事不一定每個人都能遇上,

但電影的神奇之處, 就在於它能讓你感同身受, 就像今天要說的這部國產片。

看完這部片, 你的感受說不定會和片名一樣——

萬箭穿心

豆瓣評分8.5, 國產片裡難得的高分。

知名主持人崔永元曾經這樣推薦:

“如果你對這樣的國產好電影都沒有興趣, 那真的是萬箭穿心了。 ”

更有網友評價:

“年度最佳國產片, 從呈現倫理困境的角度說, 《萬箭穿心》已經達到了《一次別離》的水準。 ”

影片改編自武漢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說,

故事發生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武漢。

女主李寶莉, 在漢正街給別人打工賣襪子。

她不講究生活品味, 也談不上文化教養。

整天粗粗拉拉、高聲武氣的她本質並不壞, 但就是脾氣太火爆, 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男主馬學武, 某國企的廠辦主任。

他帶有那個年代知識份子身上特有的小驕傲, 農村出身的他不僅靠著自己的實力謀得一官半職, 還娶了城市美女李寶莉。

人們對於馬學武這類人有個專門的叫法——鳳凰男。

一個強勢倔強, 一個唯唯諾諾, 一對性格完全相反的夫妻在生活中肯定會有摩擦, 但女主的強勢, 完全是壓倒性的, 一個小細節就能看出來:

馬學武的單位分了房子, 一家人忙前忙後的收拾東西要搬家, 李寶莉卻在樓下和坐地漲價的搬家工人吵起來了。

馬學武呢?

看導演給他的特寫:

先是一言不發的聽著妻子和工人吵架, 然後妻子突然一個抬頭, 把他嚇得脖子一縮。

一個動作, 就把人物形象立起來了。

搬了新家, 馬學武給工人們又是發煙又是買汽水, 忙著招呼, 李寶莉卻把他罵了一通:

“我出錢, 他們做事, 天經地義!剛才在那邊, 坐地漲價你不吭聲, 現在跑出來發煙, 你自己看看他們幹得什麼活!煙不要錢?汽水不要錢?你當這是在廠裡搞招待啊, 真是賤!”

男人最看重的面子問題, 在李寶莉眼裡, 什麼都不是。

連工人都在可憐他:

“你在外頭大小也是個幹部, 但那又怎麼樣呢?

你被這樣的女人管一輩子, 真的挺可憐的。 ”

搬了新家,意味著新生活的開始,但對於李寶莉來說,卻是噩夢的降臨。

她萬萬沒有想到,這個老實的男人在搬家的第一晚竟然提出了離婚。

李寶莉懵了,她當然不同意,可她意識不到他們的問題出在哪裡。

她也嘗試過主動示好,但換來的卻是馬學武的愛搭不理。

像馬學武這樣的男人,在外面一旦有年輕漂亮、溫柔體貼的女人貼上來,他就能找到自信。

而自信,恰好是他最缺失的東西。

李寶莉給不了的東西,小三能給。

嗯,沒錯,馬學武出軌了,還被李寶莉抓個正著。

家裡和外面判若兩人的馬學武

渣男、原配、小三、賓館房門前······你能想到的一切元素都具備了,那麼接下來,該是爆發“世界大戰”的時刻了嗎?

讓大家失望了,故事選擇了克制。

就像大多數女人會為了孩子忍氣吞聲一樣,李寶莉聽到了旁邊一對母子的說話聲,想到了自己的兒子,轉身離開了即將砸開的房門。

甚至在捉姦前,她還和賓館老闆娘談論電視劇:

我才兩天沒看,新月都和那個男的在一起了?

這麼漂亮的姑娘,不知道中了什麼邪,非趕著給人當小老婆。

電視劇之於她們就像電影之於我們,看似無用的對話,無一不在影射著社會現狀。

李寶莉當然不會就此甘休,她向員警匿名舉報賓館裡有人賣淫嫖娼。

馬學武被員警抓嫖,丟了官職,老老實實回家了。

但這個報警電話帶來的連鎖反應是誰都無法預料的。

馬學武因為這個污點下了崗。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他得知當初那個報警電話是妻子打的。

他羞憤自殺,扔下了一家老小給一個女人,更殘忍的是,他的遺書上沒有給這個女人留一個字。

李寶莉的閨蜜小景把這一切都歸於風水問題:

“我第一次去你那個新屋,我就覺得這個房子有問題。我當時不好講,你自己回去看看呐,恨不得七條路八條路都從你家樓下紮過去,各個方向都有,風水上這叫什麼你知道吧,萬箭穿心。”

李寶莉不信邪。

別人說這是萬箭穿心,她越是要說,這叫萬丈光芒。

為了養活一家老小,李寶莉辭了賣襪子的工作,幹起了挑扁擔的力氣活。

累,但是來錢快。

而這一干,就是十年。

人活著,就得有個盼頭。

李寶莉的信念,就是供兒子小寶讀大學,小寶也爭氣,考取了當地狀元。

大家都說,寶莉終於要享福了,可算熬出頭了。

結果呢?

李寶莉用自己的半輩子換來了一杯酒,一杯兒子給的斷絕母子關係的酒······

看完電影,大家都在討論究竟誰對誰錯。

悲劇是作繭自縛,不作就不會死的女主造成的嗎?

是,也不是。

就算李寶莉當時不報警,悲劇也可能會以另一種形式生根發芽,因為種子早已不知不覺間在兩人的婚姻生活中埋下。

李寶莉這個人物太真實了,真實得就像總能從你我身邊擦肩而過的市井大媽。

她既簡單又複雜,既可憐又可恨,有些自作自受卻又讓你不忍責備。

她對馬學武的愛是粗線條的,很少溝通,也不懂和兒子交流。

小寶和爸爸感情最好,爸爸死了他一直在怨恨媽媽,覺得這一切都是媽媽的錯。

李寶莉沒有向兒子解釋過一個字,而是忙著賺錢,兩人的交流除了作業還是作業。

養出這種白眼狼兒子,她也有一定的責任。

而馬學武不忠、懦弱、脆弱不堪的精神世界,永遠逃避責任與壓力的性格,也是悲劇形成的另一半因素。

就像導演王競說的:

“婚姻有的時候就像夫妻兩個人都伸出一隻手去托起一個美麗但是脆弱的花瓶,中間這種關係的建立其實是很脆弱很微妙的。那麼家庭當中的一個悲劇,我覺得通常來說,雙方都需要檢討。”

這是人物性格的悲劇,也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導演王競用他如紀錄片般寫實的影像,給我們講了一個痛徹心扉又不可言說的故事,因為你不知道該責怪誰,也不知道該同情誰。

影片大部分鏡頭採用了手持攝影,每一個鏡頭都是在為故事服務,沒有多餘的鏡頭。

王競

攝影系畢業、拍紀錄片出身的王競,最大的特點就是現實感。

“現實感可能就是我唯一會用的一個東西,如果脫離了現實感,我就不知道怎麼拍片子了。”

比如,工人街邊吃早飯的一幕,那種撲面而來的生活氣息,讓不少武漢觀眾紛紛點贊。

但最大的現實感,還是來自女主顏丙燕。

顏丙燕可以得奧斯卡了

十年後,李寶莉最先出現的是一個背影。

如果說皺紋、白髮和皮膚可以靠化妝完成,那她略微佝僂的背、僵硬的肢體和步伐、蒼老的眼神也能明顯讓你感覺到歲月和生活對她的摧殘。

在內地女演員裡,顏丙燕的人氣不高,但在方法派演員裡,她的演技可以說是上乘。

賓館外,警車與李寶莉擦身而過,一個回眸,眼淚流出的那個瞬間,顏丙燕的感情拿捏地實在是到位。

演員有沒有演技,其實一個眼神就能體現。

導演王競也給了她很高的評價:

“有些動感情的戲,開拍前,她背對著大家,最多一分鐘,她會給我一個手勢,示意可以開始了。轉過身來,所有情緒都是對的,特飽滿,還特有層次感。”

看看什麼叫層次感:

親眼目睹丈夫和小三走進賓館,先是震驚,

然後呼吸急促,試圖克制悲傷卻又控制不住,

最後徹底崩潰,失聲痛哭。

好的演員,能讓觀眾沉浸在戲中,相信自己看到地她,就是李寶莉本人。

於是,那個歌舞團舞蹈演員出身、純正的北京人顏丙燕不見了,

只留下了這個說著一口武漢方言的普通人李寶莉出現在觀眾面前。

在劇組,顏丙燕經常會和導演討論臺詞是否符合人物形象,哪怕只有一句臺詞她覺得彆扭,她都會拒演。

據說,攝影師都快被他們搞煩了,直接和王競說:導演,我先關燈,等你們聊通了咱們再拍。

因為王競總是可憐角色,想把臺詞調整得溫和些,顏丙燕卻說:

“你這樣下去不叫‘萬箭穿心’,該叫‘萬丈光芒’了。你要是心疼人物,就輪不到觀眾心疼了。”

事實證明,顏丙燕是對的。

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的就是生活。

生活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好,也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

就像結尾的那輛車,熄火了,罵一句,推兩把,還能往前走。

日子總還得過下去呀!

搬了新家,意味著新生活的開始,但對於李寶莉來說,卻是噩夢的降臨。

她萬萬沒有想到,這個老實的男人在搬家的第一晚竟然提出了離婚。

李寶莉懵了,她當然不同意,可她意識不到他們的問題出在哪裡。

她也嘗試過主動示好,但換來的卻是馬學武的愛搭不理。

像馬學武這樣的男人,在外面一旦有年輕漂亮、溫柔體貼的女人貼上來,他就能找到自信。

而自信,恰好是他最缺失的東西。

李寶莉給不了的東西,小三能給。

嗯,沒錯,馬學武出軌了,還被李寶莉抓個正著。

家裡和外面判若兩人的馬學武

渣男、原配、小三、賓館房門前······你能想到的一切元素都具備了,那麼接下來,該是爆發“世界大戰”的時刻了嗎?

讓大家失望了,故事選擇了克制。

就像大多數女人會為了孩子忍氣吞聲一樣,李寶莉聽到了旁邊一對母子的說話聲,想到了自己的兒子,轉身離開了即將砸開的房門。

甚至在捉姦前,她還和賓館老闆娘談論電視劇:

我才兩天沒看,新月都和那個男的在一起了?

這麼漂亮的姑娘,不知道中了什麼邪,非趕著給人當小老婆。

電視劇之於她們就像電影之於我們,看似無用的對話,無一不在影射著社會現狀。

李寶莉當然不會就此甘休,她向員警匿名舉報賓館裡有人賣淫嫖娼。

馬學武被員警抓嫖,丟了官職,老老實實回家了。

但這個報警電話帶來的連鎖反應是誰都無法預料的。

馬學武因為這個污點下了崗。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他得知當初那個報警電話是妻子打的。

他羞憤自殺,扔下了一家老小給一個女人,更殘忍的是,他的遺書上沒有給這個女人留一個字。

李寶莉的閨蜜小景把這一切都歸於風水問題:

“我第一次去你那個新屋,我就覺得這個房子有問題。我當時不好講,你自己回去看看呐,恨不得七條路八條路都從你家樓下紮過去,各個方向都有,風水上這叫什麼你知道吧,萬箭穿心。”

李寶莉不信邪。

別人說這是萬箭穿心,她越是要說,這叫萬丈光芒。

為了養活一家老小,李寶莉辭了賣襪子的工作,幹起了挑扁擔的力氣活。

累,但是來錢快。

而這一干,就是十年。

人活著,就得有個盼頭。

李寶莉的信念,就是供兒子小寶讀大學,小寶也爭氣,考取了當地狀元。

大家都說,寶莉終於要享福了,可算熬出頭了。

結果呢?

李寶莉用自己的半輩子換來了一杯酒,一杯兒子給的斷絕母子關係的酒······

看完電影,大家都在討論究竟誰對誰錯。

悲劇是作繭自縛,不作就不會死的女主造成的嗎?

是,也不是。

就算李寶莉當時不報警,悲劇也可能會以另一種形式生根發芽,因為種子早已不知不覺間在兩人的婚姻生活中埋下。

李寶莉這個人物太真實了,真實得就像總能從你我身邊擦肩而過的市井大媽。

她既簡單又複雜,既可憐又可恨,有些自作自受卻又讓你不忍責備。

她對馬學武的愛是粗線條的,很少溝通,也不懂和兒子交流。

小寶和爸爸感情最好,爸爸死了他一直在怨恨媽媽,覺得這一切都是媽媽的錯。

李寶莉沒有向兒子解釋過一個字,而是忙著賺錢,兩人的交流除了作業還是作業。

養出這種白眼狼兒子,她也有一定的責任。

而馬學武不忠、懦弱、脆弱不堪的精神世界,永遠逃避責任與壓力的性格,也是悲劇形成的另一半因素。

就像導演王競說的:

“婚姻有的時候就像夫妻兩個人都伸出一隻手去托起一個美麗但是脆弱的花瓶,中間這種關係的建立其實是很脆弱很微妙的。那麼家庭當中的一個悲劇,我覺得通常來說,雙方都需要檢討。”

這是人物性格的悲劇,也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導演王競用他如紀錄片般寫實的影像,給我們講了一個痛徹心扉又不可言說的故事,因為你不知道該責怪誰,也不知道該同情誰。

影片大部分鏡頭採用了手持攝影,每一個鏡頭都是在為故事服務,沒有多餘的鏡頭。

王競

攝影系畢業、拍紀錄片出身的王競,最大的特點就是現實感。

“現實感可能就是我唯一會用的一個東西,如果脫離了現實感,我就不知道怎麼拍片子了。”

比如,工人街邊吃早飯的一幕,那種撲面而來的生活氣息,讓不少武漢觀眾紛紛點贊。

但最大的現實感,還是來自女主顏丙燕。

顏丙燕可以得奧斯卡了

十年後,李寶莉最先出現的是一個背影。

如果說皺紋、白髮和皮膚可以靠化妝完成,那她略微佝僂的背、僵硬的肢體和步伐、蒼老的眼神也能明顯讓你感覺到歲月和生活對她的摧殘。

在內地女演員裡,顏丙燕的人氣不高,但在方法派演員裡,她的演技可以說是上乘。

賓館外,警車與李寶莉擦身而過,一個回眸,眼淚流出的那個瞬間,顏丙燕的感情拿捏地實在是到位。

演員有沒有演技,其實一個眼神就能體現。

導演王競也給了她很高的評價:

“有些動感情的戲,開拍前,她背對著大家,最多一分鐘,她會給我一個手勢,示意可以開始了。轉過身來,所有情緒都是對的,特飽滿,還特有層次感。”

看看什麼叫層次感:

親眼目睹丈夫和小三走進賓館,先是震驚,

然後呼吸急促,試圖克制悲傷卻又控制不住,

最後徹底崩潰,失聲痛哭。

好的演員,能讓觀眾沉浸在戲中,相信自己看到地她,就是李寶莉本人。

於是,那個歌舞團舞蹈演員出身、純正的北京人顏丙燕不見了,

只留下了這個說著一口武漢方言的普通人李寶莉出現在觀眾面前。

在劇組,顏丙燕經常會和導演討論臺詞是否符合人物形象,哪怕只有一句臺詞她覺得彆扭,她都會拒演。

據說,攝影師都快被他們搞煩了,直接和王競說:導演,我先關燈,等你們聊通了咱們再拍。

因為王競總是可憐角色,想把臺詞調整得溫和些,顏丙燕卻說:

“你這樣下去不叫‘萬箭穿心’,該叫‘萬丈光芒’了。你要是心疼人物,就輪不到觀眾心疼了。”

事實證明,顏丙燕是對的。

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的就是生活。

生活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好,也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

就像結尾的那輛車,熄火了,罵一句,推兩把,還能往前走。

日子總還得過下去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