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茶花女》著旗袍站斜坡 全新陣容明晚“回歸”

隨著“白色茶花號”緩緩駛入上海灘, 有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的外灘映入眼簾, 五色煙花在夜空中綻放, 照亮了薇奧莉塔的臉。 船尾甲板上, 愛情正在悄悄發生……上海歌劇院移植於同名世界經典打造的上海版歌劇《茶花女》, 自去年首度呈現帶來反響後, 明晚, 將以全新陣容回歸。

更有看點

昨晚, 這部東方韻味濃郁的《茶花女》在上海大劇院進行彩排。 著名指揮家羅貝托·阿巴多受邀執棒, 著名女高音潔西嘉·普拉特(飾演薇奧莉塔)和著名男高音法蘭西斯科·德牧羅(飾演法蘭西斯科), 兩位國際大咖連袂“登船”,

也讓這部具有東方魅力的西方經典更有看點。

上海版《茶花女》的故事背景被設定在20世紀20年代被譽為東方巴黎的上海。 東西交匯、華洋雜處的海派文化以及光怪陸離的社會圖景與故事原發地的巴黎很是相似, 讓人極易“入戲”。

視覺總設計是來自澳大利亞的夏洛特, 她是現今國際戲劇舞臺設計上的一名新銳, 擅長於視覺的整體把控和設計的古今融通。 由她設計的遊輪後甲板, 通過兩架棧橋和兩個艙梯解決了所有演員的上下場, 並通過彩旗、懸燈、桌椅、泳池等變換完成場景的瞬息轉換。

全劇的場景被放置在一艘白色“茶花號”國際郵輪的後甲板上, 導演易立明乃金牌舞美出身, 他讓整個舞臺變身船尾甲板, 場面極為逼真精緻,

並且一景到底。 情景轉換全部依靠演員調度、道具置換及背投影像的變幻。

特別集訓

尤為特別的是, 為營造面向船尾的真實視覺, 整個舞臺面向觀眾席傾斜約10度, 演員幾乎都是站在斜坡上表演。 易立明說:“歌劇舞臺的確有這樣的傳統, 讓舞臺盡可能形成角度, 既方便觀眾將表演盡收眼底, 也方便演員能夠清楚看到指揮。 但較常見的做法, 是使用臺階, 而將舞臺整個變成大斜坡的嘗試並不多。 ”

《茶花女》劇照

為讓演員能夠站穩, 道具安放穩當不易滑落, 易立明和舞美團隊也用盡心思。 “譬如, 甲板上宴會用的高腳桌, 我們將後面兩個桌腳鋸短, 方便其更穩當‘站’住。 此外, 桅杆、圍欄上的救生設備等也做了加固處理。 ”

和道具相比, 演員要站穩斜坡, 還要自如演唱和表演, 就更具難度。 記者亦試著站上斜坡舞臺感受, 如同易立明所說:“會有點暈眩。 ”據悉, 演員為適應舞臺特別集訓了一個月, 易立明說:“我們將排練廳地板墊成斜坡, 他們足足站了一個月, 才較為自如。 ”

而此度新加盟的主演潔西嘉·普拉特,

亦感受到斜坡表演之費力。 穿著小高跟丁字皮鞋的她, 穿著不那麼習慣的旗袍, 要爬坡、要演唱、還要看指揮, 她笑說:“真的很挑戰!尤其是爬坡的時候, 唱高音, 容易喘, 為控制氣息和聲音, 我也做了特別練習。 ”

上海版歌劇《茶花女》演出劇照

上海版歌劇《茶花女》演出場景

相關連結:

●指揮大師羅貝托·阿巴多—威爾第善於捕捉人性的真實

作為指揮大師克勞迪·阿巴多的侄子, 羅貝托無疑是阿巴多家族中的又一位優秀指揮家。 40年前便在古羅馬劇場指揮了他的首部歌劇演出《西蒙·波卡涅拉》。 他執棒的數十部歌劇年度跨度從古典主義時期的莫札特一直到近現代,其中威爾第的作品近十部。而《茶花女》是他最最喜愛、亦是他指揮最多的威爾第作品。

“威爾第很瞭解人類,很善於捕捉反應人性的細節。所以他筆下的人物總是那麼真實。《茶花女》的音樂讓其中的每一個人物都那麼鮮活有力,卻同時也讓‘薇奧莉塔’一點點虛弱直至死亡。在同一份愛情中,一邊是自私的索取和要求,一邊卻是無私的犧牲。人性的不同側面都在其中得到體現。這正是《茶花女》偉大的原因,也是我愛它的原因,相信也是它經久不衰的原因,它的故事隨時隨地都在發生,裡面的人物就在我們身邊。”

《茶花女》劇照

羅貝托已與眾多優秀歌劇院合作過許多版本的《茶花女》,此次是他在中國大陸的首秀。能夠與上海歌劇院合作,執棒新穎獨特的上海版《茶花女》他感到很高興:“無論從演奏技巧還對音樂的理解,以及對指揮的敏銳反應,這支樂團都是相當出色的。”

●法蘭西斯科·德牧羅——“阿爾弗雷多”專業戶

與傳統歌劇演出不同,上海版《茶花女》的演員們不再局限與一方舞臺之內,許多群眾演員的上下場都安排在觀眾席中,甚至男主角“阿爾弗雷多”還將在二樓包廂與舞臺上的“薇奧莉塔”對唱。整個劇場都被納入表演區的範圍,給觀眾帶來“置身其中”的親切感。

此次的外方男主演法蘭西斯科·德穆羅,曾與眾多著名歌劇院合作過《茶花女》,被譽為“阿爾弗雷多”專業戶。他告訴記者,“在傳統的演繹中,第一幕薇奧莉塔著名的詠歎調《多麼奇怪》裡,阿爾弗雷多都是在台側演唱,讓觀眾感覺到聲音從幕後傳出。但這次他出現在了台前,在追光中與薇奧莉塔互動。這樣的處理很特別,可以讓觀眾更直觀地感受到他在女主角心中的分量,更強烈地感受到他們之間迸發出的熱情。”

●值得一提的是,飾演阿爾弗雷多之父亞芒一角的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張峰將連演兩場,分別與中外兩組主演同台演繹,對唱功、體力都是不小的挑戰。“這次的兩位外方主演都相當出色。無論聲音的控制力、表現力,還是對角色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在舞臺上的表演,都可以說是遊刃有餘。和他們對戲,是很過癮的事情。青年歌唱家宋倩、韓蓬去年也都主演過這個版本的《茶花女》,他們表示:“通過這次與指揮、與聲樂指導的排練,通過向外方演員的學習,他們都明顯比之前成熟了許多。”

●3月16-17日19:15獻演於上海大劇院。

他執棒的數十部歌劇年度跨度從古典主義時期的莫札特一直到近現代,其中威爾第的作品近十部。而《茶花女》是他最最喜愛、亦是他指揮最多的威爾第作品。

“威爾第很瞭解人類,很善於捕捉反應人性的細節。所以他筆下的人物總是那麼真實。《茶花女》的音樂讓其中的每一個人物都那麼鮮活有力,卻同時也讓‘薇奧莉塔’一點點虛弱直至死亡。在同一份愛情中,一邊是自私的索取和要求,一邊卻是無私的犧牲。人性的不同側面都在其中得到體現。這正是《茶花女》偉大的原因,也是我愛它的原因,相信也是它經久不衰的原因,它的故事隨時隨地都在發生,裡面的人物就在我們身邊。”

《茶花女》劇照

羅貝托已與眾多優秀歌劇院合作過許多版本的《茶花女》,此次是他在中國大陸的首秀。能夠與上海歌劇院合作,執棒新穎獨特的上海版《茶花女》他感到很高興:“無論從演奏技巧還對音樂的理解,以及對指揮的敏銳反應,這支樂團都是相當出色的。”

●法蘭西斯科·德牧羅——“阿爾弗雷多”專業戶

與傳統歌劇演出不同,上海版《茶花女》的演員們不再局限與一方舞臺之內,許多群眾演員的上下場都安排在觀眾席中,甚至男主角“阿爾弗雷多”還將在二樓包廂與舞臺上的“薇奧莉塔”對唱。整個劇場都被納入表演區的範圍,給觀眾帶來“置身其中”的親切感。

此次的外方男主演法蘭西斯科·德穆羅,曾與眾多著名歌劇院合作過《茶花女》,被譽為“阿爾弗雷多”專業戶。他告訴記者,“在傳統的演繹中,第一幕薇奧莉塔著名的詠歎調《多麼奇怪》裡,阿爾弗雷多都是在台側演唱,讓觀眾感覺到聲音從幕後傳出。但這次他出現在了台前,在追光中與薇奧莉塔互動。這樣的處理很特別,可以讓觀眾更直觀地感受到他在女主角心中的分量,更強烈地感受到他們之間迸發出的熱情。”

●值得一提的是,飾演阿爾弗雷多之父亞芒一角的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張峰將連演兩場,分別與中外兩組主演同台演繹,對唱功、體力都是不小的挑戰。“這次的兩位外方主演都相當出色。無論聲音的控制力、表現力,還是對角色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在舞臺上的表演,都可以說是遊刃有餘。和他們對戲,是很過癮的事情。青年歌唱家宋倩、韓蓬去年也都主演過這個版本的《茶花女》,他們表示:“通過這次與指揮、與聲樂指導的排練,通過向外方演員的學習,他們都明顯比之前成熟了許多。”

●3月16-17日19:15獻演於上海大劇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