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抽油煙機發展歷史

中國第一台抽油煙機是我國商務部在德國慕尼克商品博覽會上引進由帥康生產, 當時引進的是技術和產品的外觀。 但沒有結合中國人的自己的烹飪方式生產。

外國家庭烹飪主要強調保持蔬菜的營養和原汁原味, 基本採用蒸煮煎炸烹飪技巧不會產生多大的油煙。 而中國人強調的猛火爆炒會產生大量的油煙。 抽煙煙機是利用熱氣上升的原理設計。 通過油網過濾但不達到100%過濾油煙。

我國吸油煙機發展的歷史沿革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 我國五金行業內的科技情報工作者根據掌握的國外資訊就提出了在我國開發吸油煙機的建議。 限於當時各方面條件的制約, 國內無一廠家開發這種產品歐式抽油煙機。 直到1984年7月, 上海桅燈廠根據掌握的實物情報(臺灣產吸油煙機樣機)試製成功了我國第一台外排式吸油煙機, 同年12月投入生產,

當年產量為629台。 上海成為我國最早開發和生產吸油煙機的地區。

杭州鉸鏈廠也曾在1984年開始試製吸油煙機, 但當年未投入生產, 也是最早開發和生產吸油煙機的廠家之一。

1985年, 深圳沙頭角粵海家電五金總廠、上海航海儀器廠、哈爾濱不銹鋼製品廠、哈爾濱市炬光制燈廠、廣州五金工具廠、武漢日用五金研究所等單位也開始試製吸油煙, 但只有哈爾濱不銹鋼製品廠當年投產。 這樣, 1985年正式投產的有上海桅燈廠、杭州鉸鏈廠、哈爾濱不銹鋼製品廠, 共計生產15900台, 應該說是我國吸油煙機開始投入批量生產的第一年。

1986年, 杭州余杭紅星五金廠(即現在的老闆牌吸油機的誕生地), 北京廚房設備廠、大連電風扇廠、上海新峰家用五金廠、東海微電機廠、廣州洗衣機廠、廣東開平三埠家用電器一廠等廠家也爭相加入到開發吸油煙機的行列,

但當年未投入批量生產。 實際上, 1986年只有6家企業批量生產, 總計年產量為10.26萬台, 但發展勢頭之猛可見一斑。

1987年, 我國吸油煙機生產企業一躍發展到52家, 年產量也增加到37.4萬台。 其中, 廣東省產量比1986年增長7倍, 上海產量比1986年增長10.3倍, 哈爾濱產量增長1.9倍。

1988年, 我國吸油煙生產企業發展到76家, 年產量達134.81萬台。

1989年, 僅上半年我國吸油煙機產量就達到86.1萬台。 但六月份之後, 受國家經濟形勢的影響, 吸油煙機的生產銷售出現了突然下滑的局面。 但是, 吸油煙機的發展並未因此因而止步, 重點生產企業轉而調整產品結構, 改進產品品質,

從而促進了吸油煙機產品品質和功能的完善和提高。

1990年, 據對31個主要生產吸油煙機廠家的統計, 年產量為152.2萬台, 據稱, 全國吸油煙機在1990年的產量約為400萬台。

1991年, 僅據重點抽油煙機生產企業計畫產量統計, 為302萬台, 實際產量應該突破400萬台大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