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假如祁同偉讀過《了凡四訓》《道德經》和曾國藩,就能讀懂命運

祁同偉肩上背的, 是人生的兩大命題, 一個叫現實, 一個叫命運。 現實固然沉重, 命運卻未必一定波折沉淪。 就像祁同偉那樣。

假如祁同偉讀過《了凡四訓》

才會明白:愚者拼命, 智者改命

祁同偉在這部劇中扮演反派角色, 做了很多壞事, 但是最後他的死, 卻讓我們都開心不起來。

曾看到網上這樣一句話:「祁同偉其實就是生活中的我們」

他仕途半生, 喜歡看《勝天半子》。 就算以生命為代價, 也要勝天半子。 一生與人鬥、與天鬥、與自己鬥……

我們來看看網友對祁同偉的評價:

或許, 除了吞槍自盡, 他沒有更好的選擇。 妄圖逆天改命, 卻自盡於命運轉捩點之地孤鷹嶺, 這也算是因果不虛吧。

但是不得不承認祁同偉的一生確實改了命, 但是改偏了, 結果代價太大, 搭上了性命。 把自己的欲望淩駕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到頭來註定得不到一個好的結果。

如何才是真正的改變命運?答案要從一本真正能夠改命的書——《了凡四訓》中去找。 這本書歷經數百年流傳至今, 被稱為改命奇書、中國第一善書、東方第一勵志寶典。

《了凡四訓》是明代袁了凡, 結合自己親身經歷和畢生學問修養, 為了教育子孫而作的家訓, 說的是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驗。

袁了凡本名袁黃, 年輕時遇到神算孔先生, 算他小時候的事情, 分毫不差;算他明年可中秀才, 也應驗, 連名次都跟算准了。 於是又請他算自己的未來, 結果是:官只能當到縣令, 53歲壽終正寢, 終身無子嗣。

後來發生的幾件事再次被算中, 袁黃徹底相信了命數,

覺得一個人一生的吉凶禍福、貧富貴賤, 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 命裡有時終須有, 命裡無時莫強求, 那還努力什麼?從此唉聲歎氣, 心如死灰。

直到遇到一位禪師告訴他:一個人如果誠心竭力, 為善不倦, 陰陽氣數就拘他不得。 反過來, 如果肆無忌憚, 作惡不休, 陰陽氣數也保他不住。 定數其實可以逃脫, 命由己立, 福自己求, 一個人只要真誠用功, 多做善事, 沒有不感應的。

於是袁黃拜禪師為師, 獲得了擺脫命數之法——《功過格》, 把自己的號改為「了凡」, 從此每天記錄、反省自己的功與過。

從此之後, 孔先生算過的事一再失靈, 袁了凡就更加相信:命運是可以改造的。 後來他不斷立誓行善, 不僅順利得子還考上進士, 不斷升官。 甚至還活到了73歲, 多活了20年。

這都跟袁了凡踏實用心行善有關係, 他一生做過無數善事, 而且心懷人民, 為民做實事, 深得百姓愛戴。 後來他把自己的經歷寫下來, 訓誡後人。

130年後, 一名叫曾國藩的青年, 正是讀了《了凡四訓》後, 豁然驚醒, 奮然振作, 精勤砥礪, 終成晚清中興第一名臣。

袁了凡與祁同偉一樣也是貧民出身,也同樣為官。

但不同的是袁了凡不斷行善,為民做事,贏得了眾生愛戴;而祁同偉為官,只為自私自利,最後觸發法律,犧牲性命,還臭名遠揚。可見袁了凡才是人生贏家。

決定一個人富貴貧賤的關鍵因素,不是風水、不是命數,而是一個人的「心」。我們要學會見心,心就是一個人的命,就是人的一生。見事見人,見人見心,見心見命,見命見一生。

正所謂:

世人只知穴在山,不知穴在心田間;

好山好穴世間有,不是其人尋不見。

我看富貴人家墳,往往葬時皆貧賤;

待到富貴力可求,人事盡時天理變。

假如祁同偉讀過《道德經》

才會明白:與其勝人,不如勝己

祁同偉的命書,是《天局》;祁同偉的命運,是要做那個勝天半子的人。

《天局》是著名作家矯健的小說,故事講述一位名叫混沌的棋癡,鑽研圍棋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年三十兒,混沌搞到了一個豬頭,想送給老師作年禮。行至山下,大雪彌天,混沌陷入雪窩,仿佛迷離中進入一間茅屋與一位不露真容的仙人對弈,古往今來的各路圍棋大家竟然聞訊而來,一旁觀戰,棋局大開大闔,一波三折,峰迴路轉,驚心動魄。最終混沌以身搏命,化作一枚黑子充當劫材,居然贏了半目。

同樣是以命相搏,混沌贏了,祁同偉卻輸了。

他輸在哪裡?輸在不懂老子《道德經》中的一句話: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勝人”,要憑力量和實力戰勝別人,固然難;“自勝”,戰勝自己,必須具有剛強的品格,更難。所謂“自勝者”,要克服自身的弱點和局限,戰勝自矜、自伐、自驕、自卑、躁動、患得患失,才能變得剛強。

宮本和柳生是日本近代的知名劍客,宮本是柳生的師父。柳生在拜師學藝時,曾經急切地問宮本:“師父,你看憑我的條件,需要練多久才能成為一流的劍客?”宮本答道:“至少要10年吧!”

柳生一聽這話更著急了:“10年的時間太久了,如果我能加倍苦練,需要多久可以成為一流的劍客?”宮本回答說:“那就得20年了!”

聽了師父的話,柳生一臉狐疑:“假如我再利用上晚上的時間,夜以繼日地苦練,那麼多久可以成為一流的劍客?”宮本答道:“那你只會勞累而亡,無法成為一流的劍客。”

柳生覺得師父的說法太矛盾了,就問宮本:“師父,為什麼我越是努力練劍,成為一流劍客的時間反而越長呢?”

宮本的回答是:“要當一流劍客的先決條件,就是必須永遠保留一隻眼睛注視自己,不斷地反省。如果你兩隻眼睛都緊緊盯著那一流劍客的招牌,哪裡還有眼睛注視自己呢?”

人總是本能地想戰勝對方,而從不想著戰勝自己,戰勝自己惡劣的情緒、過度的貪婪、放縱的欲望,戰勝自己累積了數年的行為習慣、思考方式和固有模式。孔武有力,或許能打死山上的老虎;而只有不斷反觀自心、反省自己,才能馴服心中的老虎,而穩如泰山、頂天立地。

可惜,祁同偉至死不明白這個道理。他用盡一生奔跑在歧路上,正如世間千千萬萬的人。

假如祁同偉讀過曾國藩:

才會明白:人皆棋子,莫與天鬥

曾國藩寫給祁同偉的一封信:

同偉,老夫聽聞你之遭遇,深感痛心,你我都是朝中為官之人,且都出身草根,我理解你,卻也恨不能早日告知你一些做人做事之道。

“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我知道你出身貧寒,現實面前又遭受極大打擊,所以你不甘心,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終於狠下心為了前途把自己出賣

其實你的痛苦來源於對痛苦反復品嘗,對過去的挫折沒有鈍感不能遺忘。殊不知,“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若你能有“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的心態,你的靈魂或許還能活過來,免於被報復性的出人頭地之念蒙了心智。

想當年那個“美國留學”回來的容閎,我曾對他抱有極大希望,一力促成其開廠辦洋務,然而容閎深感處處棘手,多少次都怨天尤人,對環境深感絕望。我跟他講:“純甫,我知道你有難處,老夫活了五十多歲,經事不少,想當年老夫出身平凡,七次科舉而不中,人生已然絕望,但困難之處,正可看作是激勵和逼迫。”

所以,看淡世人和環境的惡意,切勿流連過往自傷,方可煉就大格局,衝破苦難,成人成己。

康福(字價人)是曾跟隨老夫十幾年的老部下,病中,康福突然來看我,要回了祖傳的圍棋。

我說:“價人,你想過沒有,世界上的人,其實就是棋枰上的子,無論是我們還是長毛(太平軍)都如此。我常常這樣想,每當想起這點,便很灰心,不知你想過沒有?”

“我也想過。不過我想,只有我們這些人才是棋子,大人你老不是,你老是執子的人。”康福笑著說。

“不是的。”我搖搖頭凝重地說,“包括我在內都是棋子,都是身不由己任別人擺佈的黑白之子。”

“別人是誰呢?”康福睜大眼睛問,“是皇上嗎?”

“皇上有時是執子的人,有時又是被執的子,說到底皇上也是棋子。”

“那麼這個'別人’究竟是誰呢?”康福追問。

“冥冥上蒼。”我苦笑著回答。

我提這件往事是想讓你明白,同偉,眾生皆不過是棋子而已,然而你卻長期擁有勝天半子的狂傲執念。殊不知,上天讓你勝幾個回合,那已是給你面子,你理當感激不盡,好自為之才是,怎麼老想著與天鬥呢?

“莫問收穫,但問耕耘”“行由不得,反求諸己”。我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但同偉你恰恰缺了這種做人做事的靜氣和耐心。其實很多時候收穫就如同樹木的生長,是看不到的,但生長下去,小樹就不知不覺長成參天大樹。福在久無利之事中潛藏,禍在久利之事中爆發。所以孟子有曰: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

事已至此,奈何。下一世,只望好自為之。

曾國藩於猴年馬月。

終成晚清中興第一名臣。

袁了凡與祁同偉一樣也是貧民出身,也同樣為官。

但不同的是袁了凡不斷行善,為民做事,贏得了眾生愛戴;而祁同偉為官,只為自私自利,最後觸發法律,犧牲性命,還臭名遠揚。可見袁了凡才是人生贏家。

決定一個人富貴貧賤的關鍵因素,不是風水、不是命數,而是一個人的「心」。我們要學會見心,心就是一個人的命,就是人的一生。見事見人,見人見心,見心見命,見命見一生。

正所謂:

世人只知穴在山,不知穴在心田間;

好山好穴世間有,不是其人尋不見。

我看富貴人家墳,往往葬時皆貧賤;

待到富貴力可求,人事盡時天理變。

假如祁同偉讀過《道德經》

才會明白:與其勝人,不如勝己

祁同偉的命書,是《天局》;祁同偉的命運,是要做那個勝天半子的人。

《天局》是著名作家矯健的小說,故事講述一位名叫混沌的棋癡,鑽研圍棋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年三十兒,混沌搞到了一個豬頭,想送給老師作年禮。行至山下,大雪彌天,混沌陷入雪窩,仿佛迷離中進入一間茅屋與一位不露真容的仙人對弈,古往今來的各路圍棋大家竟然聞訊而來,一旁觀戰,棋局大開大闔,一波三折,峰迴路轉,驚心動魄。最終混沌以身搏命,化作一枚黑子充當劫材,居然贏了半目。

同樣是以命相搏,混沌贏了,祁同偉卻輸了。

他輸在哪裡?輸在不懂老子《道德經》中的一句話: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勝人”,要憑力量和實力戰勝別人,固然難;“自勝”,戰勝自己,必須具有剛強的品格,更難。所謂“自勝者”,要克服自身的弱點和局限,戰勝自矜、自伐、自驕、自卑、躁動、患得患失,才能變得剛強。

宮本和柳生是日本近代的知名劍客,宮本是柳生的師父。柳生在拜師學藝時,曾經急切地問宮本:“師父,你看憑我的條件,需要練多久才能成為一流的劍客?”宮本答道:“至少要10年吧!”

柳生一聽這話更著急了:“10年的時間太久了,如果我能加倍苦練,需要多久可以成為一流的劍客?”宮本回答說:“那就得20年了!”

聽了師父的話,柳生一臉狐疑:“假如我再利用上晚上的時間,夜以繼日地苦練,那麼多久可以成為一流的劍客?”宮本答道:“那你只會勞累而亡,無法成為一流的劍客。”

柳生覺得師父的說法太矛盾了,就問宮本:“師父,為什麼我越是努力練劍,成為一流劍客的時間反而越長呢?”

宮本的回答是:“要當一流劍客的先決條件,就是必須永遠保留一隻眼睛注視自己,不斷地反省。如果你兩隻眼睛都緊緊盯著那一流劍客的招牌,哪裡還有眼睛注視自己呢?”

人總是本能地想戰勝對方,而從不想著戰勝自己,戰勝自己惡劣的情緒、過度的貪婪、放縱的欲望,戰勝自己累積了數年的行為習慣、思考方式和固有模式。孔武有力,或許能打死山上的老虎;而只有不斷反觀自心、反省自己,才能馴服心中的老虎,而穩如泰山、頂天立地。

可惜,祁同偉至死不明白這個道理。他用盡一生奔跑在歧路上,正如世間千千萬萬的人。

假如祁同偉讀過曾國藩:

才會明白:人皆棋子,莫與天鬥

曾國藩寫給祁同偉的一封信:

同偉,老夫聽聞你之遭遇,深感痛心,你我都是朝中為官之人,且都出身草根,我理解你,卻也恨不能早日告知你一些做人做事之道。

“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我知道你出身貧寒,現實面前又遭受極大打擊,所以你不甘心,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終於狠下心為了前途把自己出賣

其實你的痛苦來源於對痛苦反復品嘗,對過去的挫折沒有鈍感不能遺忘。殊不知,“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若你能有“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的心態,你的靈魂或許還能活過來,免於被報復性的出人頭地之念蒙了心智。

想當年那個“美國留學”回來的容閎,我曾對他抱有極大希望,一力促成其開廠辦洋務,然而容閎深感處處棘手,多少次都怨天尤人,對環境深感絕望。我跟他講:“純甫,我知道你有難處,老夫活了五十多歲,經事不少,想當年老夫出身平凡,七次科舉而不中,人生已然絕望,但困難之處,正可看作是激勵和逼迫。”

所以,看淡世人和環境的惡意,切勿流連過往自傷,方可煉就大格局,衝破苦難,成人成己。

康福(字價人)是曾跟隨老夫十幾年的老部下,病中,康福突然來看我,要回了祖傳的圍棋。

我說:“價人,你想過沒有,世界上的人,其實就是棋枰上的子,無論是我們還是長毛(太平軍)都如此。我常常這樣想,每當想起這點,便很灰心,不知你想過沒有?”

“我也想過。不過我想,只有我們這些人才是棋子,大人你老不是,你老是執子的人。”康福笑著說。

“不是的。”我搖搖頭凝重地說,“包括我在內都是棋子,都是身不由己任別人擺佈的黑白之子。”

“別人是誰呢?”康福睜大眼睛問,“是皇上嗎?”

“皇上有時是執子的人,有時又是被執的子,說到底皇上也是棋子。”

“那麼這個'別人’究竟是誰呢?”康福追問。

“冥冥上蒼。”我苦笑著回答。

我提這件往事是想讓你明白,同偉,眾生皆不過是棋子而已,然而你卻長期擁有勝天半子的狂傲執念。殊不知,上天讓你勝幾個回合,那已是給你面子,你理當感激不盡,好自為之才是,怎麼老想著與天鬥呢?

“莫問收穫,但問耕耘”“行由不得,反求諸己”。我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但同偉你恰恰缺了這種做人做事的靜氣和耐心。其實很多時候收穫就如同樹木的生長,是看不到的,但生長下去,小樹就不知不覺長成參天大樹。福在久無利之事中潛藏,禍在久利之事中爆發。所以孟子有曰: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

事已至此,奈何。下一世,只望好自為之。

曾國藩於猴年馬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