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王志文演繹的《天道》,告訴你從來就沒有救世主

一直特別喜歡王志文演繹的《天道》, 最近又把豆豆的原著《遙遠的救世主》讀了一遍。 如果沒有讀過這本書的朋友應該讀一讀, 這不僅是一本商戰小說, 也從根本上闡述了人性和我們的民族文化。 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同時, 這本書也講了一個虐戀故事, 一個員警愛上了一個“極品混混”, 最終這段愛情也無疾而終。 當然, 這不是全書的重點, 重點是窮人為什麼窮?而成功者又靠什麼最終戰勝對手的。 當然, 我這裡所說的“窮人”並非一般意義上的窮人, 成功者也並非是像王石, 馬雲那樣的人。

一個人窮,

首先是在意識和思想上的, 打一個比方說吧, 就是井底之蛙。 正如書中的男主丁元英所說的, 如果扶貧只是讓“貧血”的人扒在井沿上朝外看了一眼, 又掉了下去, 那麼就不是“殺富濟貧”了, 而是讓他們更加患上“精神絕症”, 從此後更沒救了。

小說講述的背景是在一個小縣城,

主角是開汽修店的馮世傑, 倒騰音響的葉曉明和賣碟片的劉冰, 還有兩位女性, 一位是女主角的好朋友, 開飯店的歐陽雪, 另一位是丁元英以前公司的助理肖亞文。 丁元英此前是做私募基金的, 但決定洗手不幹了, 和前妻離婚後獨自來到這個縣城落腳, 過著半隱居的生活。 但是因為暫時的手頭拮据, 結識了馮, 葉, 劉三人。

這三人都有共同的愛好, 玩音響。 恰好丁元英也是一個發燒友, 且是專業的。 在他們見識了丁元英的那套四十多萬的音響之後, 認為此人是一個“高人”。 於是想盡辦法想讓丁元英給他們“支招”, 希望可以幹一番事業, 也成為“有錢人”。 於是, 在歐陽雪的“軟硬兼施”和女主角芮小丹的“請求”下,

一個商業計畫誕生了。 歐陽雪出大頭, 另三人參股成立了一家音響公司。

生產基地則選在了馮世傑的老家鄉下, 一切在有條不紊和環環相扣下進行著, 按照丁元英的部署, 在一年後, 則可以按計劃叫板當時的音響業龍頭“樂聖”, 一舉打響自家的“格律詩”音響品牌,

達到其商業盈利目的, 也能夠成全這三個人的“事業”。

但是, 窮人和富人的根本差距在計畫運作後開始閃現, 因為他們慢慢開始不理解丁元英的所作所為, 到最後直接變成不信任。 最終撤股, 由肖亞文接管了音響公司。 誰知, 結局翻轉, “格律詩”奇跡般的戰勝了“樂聖”, 結果有兩個人還因此而自殺, 一個是“樂聖”的老闆林玉峰, 一個是劉冰。

劉冰的絕望自殺很令人深思, 一個最為典型的妄想一夜暴富的窮人, 他到底缺的是什麼?尤其是和肖亞文相比, 為什麼在面對同一選擇的時候, 有人選擇進, 而有人選擇退?

也許, 從書中的角色本位出發, 原因很簡單, 馮, 葉, 劉三人認為和“樂聖”對著幹風險太高, 自己實力有限, 不可能贏, 所以退出;而歐, 肖則選擇了信任丁元英, 頂著壓力和風險繼續幹。 但, 真的是這麼簡單麼?

恐怕不是, 還是借王志文演繹的丁元英的話來聊一聊吧, 根本上說, 中國人的民族文化, 就在一個“靠”字上, 所謂在家靠父母, 出門靠朋友。 很多邊窮地區, 之所以, 扶貧扶貧越扶越貧的原因就在於, 輸血解決不了問題,關鍵在於自我造血。但是,即使有丁這樣一個高人策劃並主持一切,但是,這些人仍然還是固有的思維方式,脫離不了自我設限,所以不可能從根本上脫貧。

而且,還有自私貪婪的人性,還有害怕風險的不敢擔責。所以,最終一切都化為泡影。創業“神話”就僅是丁和芮在山頂上的一段對話,想要落地真的很難。

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也許真的是每個行業各個領域都有其“文化密碼”,一旦掌握了這把金鑰匙,也許脫貧致富真的不是什麼難事;但是,窮人之所以一直窮,不是他們找不到這把金鑰匙,而是你即使把鑰匙放到他的手裡,他也不知道該去開哪扇門。

因為,在他們那,有太多的不自信,顧慮,未知的風險和懷疑,總之,既想發大財,又怕掉坑裡。可是,成功之路,如果都那麼輕而易舉,那成功還有價值嗎?

不過,反過來說,有時候成功也的確就是一瞬間的選擇。不論是面對風險,還是誘惑,前者你勇敢的跨過去了,你或許就成功了;後者,你沒跨過去,打開了那個裝滿白紙的文件袋,那將是萬劫不復。這世間,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只有能夠打破慣性思維,勇敢的挑戰自我的人,最終才能獲取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張鋒 2017年5月1日寫於蘭州翠彧軒

輸血解決不了問題,關鍵在於自我造血。但是,即使有丁這樣一個高人策劃並主持一切,但是,這些人仍然還是固有的思維方式,脫離不了自我設限,所以不可能從根本上脫貧。

而且,還有自私貪婪的人性,還有害怕風險的不敢擔責。所以,最終一切都化為泡影。創業“神話”就僅是丁和芮在山頂上的一段對話,想要落地真的很難。

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也許真的是每個行業各個領域都有其“文化密碼”,一旦掌握了這把金鑰匙,也許脫貧致富真的不是什麼難事;但是,窮人之所以一直窮,不是他們找不到這把金鑰匙,而是你即使把鑰匙放到他的手裡,他也不知道該去開哪扇門。

因為,在他們那,有太多的不自信,顧慮,未知的風險和懷疑,總之,既想發大財,又怕掉坑裡。可是,成功之路,如果都那麼輕而易舉,那成功還有價值嗎?

不過,反過來說,有時候成功也的確就是一瞬間的選擇。不論是面對風險,還是誘惑,前者你勇敢的跨過去了,你或許就成功了;後者,你沒跨過去,打開了那個裝滿白紙的文件袋,那將是萬劫不復。這世間,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只有能夠打破慣性思維,勇敢的挑戰自我的人,最終才能獲取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張鋒 2017年5月1日寫於蘭州翠彧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