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他們,曾是香港的小魚兒與花無缺

“他是余文樂, 我是陳冠希。 ”

話說, 當年一部橫空出世的《無間道》, 給市場低迷的香港影壇打了一針強心劑, 5500多萬港幣的超高票房,

連導演劉偉強都始料未及。

趁熱打鐵的片方, 隨即推出前傳 《無間道2》, 選中余文樂與陳冠希兩位當紅小生, 分別扮演梁朝偉與劉德華的角色, 頗有些欽定接班人的意味.

意氣風發淩雲志, 余文樂飾演的青年陳永仁

低頭淺笑百魅生, 陳冠希飾演的青年劉建明

可惜, 無間道的短暫輝煌, 不過是港片衰亡前的一次迴光返照。 阿樂與冠希, 沒有如願接了港片男星的班, 反倒在時代變化中各有各的境遇。

阿樂, 經歷了多年的不溫不火, 終於憑藉《一念無明》提名金像, 憑藉“志明春嬌”收穫市場, 一檔圈粉無數的綜藝節目,

更是助力他進入了事業上升期。

冠希, 渡過了豔照門的劫數, 不改狂放不羈的天性, 媒體熱衷報導的都是他的罵戰, 緋聞與越來越像趙本山的樣貌, 而不是他好不容易有機會參演的婁燁新片。

陳冠希在婁燁《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拍攝現場

阿樂, 如花無缺, 態度雖然溫和沉靜, 血液裡卻有悍勇之氣。 他的角色, 也多是內斂沉默的青年, 眉宇之間透著力量。 冠希, 如小魚兒, 從小生性張揚, 天賦異稟, 無論戲裡還是戲外, 俊俏叛逆的他都有著良好的女人緣。

兩人雖然交集無數, 但職業生涯的發展卻是大相徑庭,

這與其說是玄妙的命運使然, 不如說港片沉浮的生動體現。

撞型港仔

靠著富商老爹的人脈鋪路, 剛出道的陳冠希就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他是成龍口中的“秘密武器”, 英皇老闆楊受成力捧的新人, 連張國榮都親自出馬為他製作唱片。

從處女作《特警新人類2》開始, 無論“千機變”還是“無間道”,既有資源護航又有線上演技的冠希,戲一部接著一部地拍,上位之路一直順風順水。

“我是個別人斜眼看我,我就要發火的人。”年少成名的冠希,還來不及丟掉身上的桀驁不馴,就因為一次次惹事生非而成為八卦版的常客。

比起含著金鑰匙入場的陳冠希,余文樂的世界則是另一番模樣。

九七年的金融風暴,讓阿樂的小康之家陷入困頓。被星探挖掘後當模特出道,阿樂被迫頂著“謝霆鋒接班人”的名號,扮著甘草型的小人物,演著票房墊底的片子,從香港到臺灣,從電影到電視,緊緊抓住每個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

“一個嗜好太多能力太小的普通人。”一路艱辛打拼的阿樂,心態愈發平和豁達,眼神中原有的一些戾氣,也被生活給慢慢磨掉了。

既是潮男偶像,又是港仔代表,只不過一個悶點兒,一個野點兒。

經過一番商業化包裝,阿樂與冠希,這兩個無論出身還是性格都天差地別的人,卻在當時有了差不多的形象定位,從此開始有了無數的交集。

戲外,他們都是時髦的標誌,媒體的焦點,無形中被塑造出了一種競爭關係。

阿樂與他的潮牌MADNESS

冠希與他的潮牌CLOT

戲裡,冠希主演的《狗咬狗》大獲成功後,導演鄭保瑞如法炮製了一部《軍雞》,因為與冠希的價錢沒談攏,他找來了阿樂作為替補,可見兩人的戲路是多麼類似。

比較這兩部片,甭說相似的視聽風格,雷同的人物設置,就說這無眉金髮的角色造型,冠希與阿樂就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兩人的這種“撞型”,歸根結底還是港片人物類型的單一匱乏。

一種類型的片火了,多快好省的跟風之作就立即跟進。當這種投機行為老是行之有效,所有人都不願意去創新思路與刻畫角色,港片的日薄西山也就成了必然。

摳女往事

“昔日好友一朝反目”,一次頒獎禮後臺發生的衝突,讓阿樂與冠希這對向來被人視為瑜亮情結的CP,矛盾正式地公諸於眾。

當時,歌好人靚又多金的冠希,先是與同公司的阿嬌一見鍾情,追到手後又抵不住遊蜂浪蝶的誘惑,分分合合的感情,讓很傻很天真的阿嬌愛恨交加。

恰巧,阿樂與阿嬌合作的電影《一碌蔗》這時上映,青春洋溢,愛意綿綿的氣氛從電影彌漫到現實,跑得最快的港媒見狀大喜,迅速炒作起他倆“因戲生情”的緋聞。

2002年的勁歌金曲頒獎禮,兩人的爭鬥達到了白熱化。臺上,一邊是失意新人獎的阿樂,心中一片愁雲慘霧;一邊是臭臉示人的冠希,橫刀奪愛的惡氣難以下嚥。

所謂情敵相見,分外眼紅。台下,曾經和睦的二人,因為一次小小的撞肩衝突,就熱血上腦地互相問候父母,中指實力對決,甚至差點當街大打出手。

除了這段著名的三角戀,在摳女這件事上,阿樂與冠希一直都是以情史豐富著稱。剪不亂理還亂的拍拖故事,甚至都波及了他們的演藝事業。

一個劈腿傳聞,一句“後悔愛過盧巧音”,讓他成了被罵的“負心漢”;你有《好心分手》,我有《還你門匙》,一首被指隔空嗆聲的歌,讓他成了沒風度的極品前任。

媒體的抹黑,分手的撕逼,使得這段姐弟戀成了阿樂最不愉快的一段情。

另一邊,最終俘獲阿嬌芳心的冠希,由於不小心修了電腦,成了襲卷天下的性醜聞主角。週刊們的字母猜謎遊戲,勁爆鹹濕圖片,讓這個往日囂張跋扈的青年,最終低頭道歉,為這場飛來橫禍買單,宣佈退出演藝圈。

當過度曝光的青年演員,讓人記住的只是他們的花邊新聞;當蘋果日報的故事,想像力比同期的電影還要豐富。烈火烹油的假像背後,港片的未來只能是頹唐。

同台做戲

俗話說,人在江湖中,豈能不碰頭。就算是關係時好時壞的阿樂與冠希,也一起出演過幾部影片。其中,最能體現兩個人各自風格的,當屬《無間道2》。

2003年,在老闆林建岳的極力撮合下,去年還因為阿嬌而大動干戈的兩人,在電影發佈會的鏡頭面前扭扭捏捏地握手講和。

這部同台爭鋒的戲中,冠希既有盛世美顏打底,又有混不吝氣質加成,更豐富的角色設定讓他有了充足的發揮空間,將劉建明從單純到黑化的過程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那場經典的“霸王硬上弓未遂”戲中,無論是緊張粗暴的肢體動作,還是直勾勾的木然眼神,冠希出色的表演,絲毫不遜於對戲的劉嘉玲。

“嘉玲姐是一個很有女人味的女人。我認識的大部分女孩都是可愛型的,和嘉玲姐演戲是一定不能做回我自己的。”

閱女無數的冠希,將自己的生活感悟代入到了表演中,他這種放飛天性的做法,很有“體驗派“演技的風範。

相比之下,勤奮好學的阿樂在片場逢人就請教演技,通過外在細節塑造人物的他,更像是一個方法派演員。

“最後在陸啟昌墓前和黃秋生交接的一場戲,兩部機,拍了一次我就知道過了。當我穿上那身行頭,那件黑色的皮衣,不知道為什麼我就很有感覺,很投入。”

儘管一直用心領悟角色,但相比於冠希的光芒,阿樂的存在感還是偏弱。按照導演與劇本的要求,他扮演的陳永仁很臉譜化,舉手投足間都有模仿梁朝偉的痕跡。

值得玩味的是,作為無法複製的經典港片,戲外的無間道也充滿深深的宿命感。

梁朝偉,向來是香港影壇的“天賦”代名詞。而和他扮演同一角色的阿樂,卻是一個勤奮型演員。家境不好的阿樂,沒有學習深造的機會,沒有人力財力的幫助,只能從一部部爛片演起,經受無人問津,經歷摸爬滾打,將每部戲當成一次自我提升。

也許,余文樂永遠不會有梁朝偉那樣的天賦,但這並不妨礙他無片酬去支援新導演的《一念無明》,用演技去找回流失的觀眾。別人在唱衰港片,他卻在默默重建。

劉德華,向來是香港影壇的“勤奮”代名詞。而和他扮演同一角色的陳冠希,卻是一個天賦型演員。因為一場偶然的人生變故,原本璀璨的星途瞬間遁入黑暗。歸來的冠希,爭議依舊性格如初,他也許等了好幾年,就是在等一個機會,爭一口氣。

也許,陳冠希從來都不是劉德華那種勤奮自勉的人,但這並不妨礙用表演的高光時刻,去重現另一個“劉建明”。別人在抱怨大環境,他在認真準備反擊。

阿樂與冠希,就像是一個港仔的兩種可能,曾經代表了香港電影的最後輝煌,如今又反映了香港電影的一種現狀。

合拍片慣例下,劉德華、劉青雲、古天樂這樣的港星穩坐男一號的位置;小鮮肉風潮中,一群行走的流量表情包霸佔大陸銀幕。

像阿樂與冠希這樣名存實亡的“中生代”港仔,又該何去何從呢?是繼續多多支援本土新人作品,還是北上尋找婁燁這樣的小眾導演?

本文為第十放映室原創,

無論“千機變”還是“無間道”,既有資源護航又有線上演技的冠希,戲一部接著一部地拍,上位之路一直順風順水。

“我是個別人斜眼看我,我就要發火的人。”年少成名的冠希,還來不及丟掉身上的桀驁不馴,就因為一次次惹事生非而成為八卦版的常客。

比起含著金鑰匙入場的陳冠希,余文樂的世界則是另一番模樣。

九七年的金融風暴,讓阿樂的小康之家陷入困頓。被星探挖掘後當模特出道,阿樂被迫頂著“謝霆鋒接班人”的名號,扮著甘草型的小人物,演著票房墊底的片子,從香港到臺灣,從電影到電視,緊緊抓住每個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

“一個嗜好太多能力太小的普通人。”一路艱辛打拼的阿樂,心態愈發平和豁達,眼神中原有的一些戾氣,也被生活給慢慢磨掉了。

既是潮男偶像,又是港仔代表,只不過一個悶點兒,一個野點兒。

經過一番商業化包裝,阿樂與冠希,這兩個無論出身還是性格都天差地別的人,卻在當時有了差不多的形象定位,從此開始有了無數的交集。

戲外,他們都是時髦的標誌,媒體的焦點,無形中被塑造出了一種競爭關係。

阿樂與他的潮牌MADNESS

冠希與他的潮牌CLOT

戲裡,冠希主演的《狗咬狗》大獲成功後,導演鄭保瑞如法炮製了一部《軍雞》,因為與冠希的價錢沒談攏,他找來了阿樂作為替補,可見兩人的戲路是多麼類似。

比較這兩部片,甭說相似的視聽風格,雷同的人物設置,就說這無眉金髮的角色造型,冠希與阿樂就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兩人的這種“撞型”,歸根結底還是港片人物類型的單一匱乏。

一種類型的片火了,多快好省的跟風之作就立即跟進。當這種投機行為老是行之有效,所有人都不願意去創新思路與刻畫角色,港片的日薄西山也就成了必然。

摳女往事

“昔日好友一朝反目”,一次頒獎禮後臺發生的衝突,讓阿樂與冠希這對向來被人視為瑜亮情結的CP,矛盾正式地公諸於眾。

當時,歌好人靚又多金的冠希,先是與同公司的阿嬌一見鍾情,追到手後又抵不住遊蜂浪蝶的誘惑,分分合合的感情,讓很傻很天真的阿嬌愛恨交加。

恰巧,阿樂與阿嬌合作的電影《一碌蔗》這時上映,青春洋溢,愛意綿綿的氣氛從電影彌漫到現實,跑得最快的港媒見狀大喜,迅速炒作起他倆“因戲生情”的緋聞。

2002年的勁歌金曲頒獎禮,兩人的爭鬥達到了白熱化。臺上,一邊是失意新人獎的阿樂,心中一片愁雲慘霧;一邊是臭臉示人的冠希,橫刀奪愛的惡氣難以下嚥。

所謂情敵相見,分外眼紅。台下,曾經和睦的二人,因為一次小小的撞肩衝突,就熱血上腦地互相問候父母,中指實力對決,甚至差點當街大打出手。

除了這段著名的三角戀,在摳女這件事上,阿樂與冠希一直都是以情史豐富著稱。剪不亂理還亂的拍拖故事,甚至都波及了他們的演藝事業。

一個劈腿傳聞,一句“後悔愛過盧巧音”,讓他成了被罵的“負心漢”;你有《好心分手》,我有《還你門匙》,一首被指隔空嗆聲的歌,讓他成了沒風度的極品前任。

媒體的抹黑,分手的撕逼,使得這段姐弟戀成了阿樂最不愉快的一段情。

另一邊,最終俘獲阿嬌芳心的冠希,由於不小心修了電腦,成了襲卷天下的性醜聞主角。週刊們的字母猜謎遊戲,勁爆鹹濕圖片,讓這個往日囂張跋扈的青年,最終低頭道歉,為這場飛來橫禍買單,宣佈退出演藝圈。

當過度曝光的青年演員,讓人記住的只是他們的花邊新聞;當蘋果日報的故事,想像力比同期的電影還要豐富。烈火烹油的假像背後,港片的未來只能是頹唐。

同台做戲

俗話說,人在江湖中,豈能不碰頭。就算是關係時好時壞的阿樂與冠希,也一起出演過幾部影片。其中,最能體現兩個人各自風格的,當屬《無間道2》。

2003年,在老闆林建岳的極力撮合下,去年還因為阿嬌而大動干戈的兩人,在電影發佈會的鏡頭面前扭扭捏捏地握手講和。

這部同台爭鋒的戲中,冠希既有盛世美顏打底,又有混不吝氣質加成,更豐富的角色設定讓他有了充足的發揮空間,將劉建明從單純到黑化的過程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那場經典的“霸王硬上弓未遂”戲中,無論是緊張粗暴的肢體動作,還是直勾勾的木然眼神,冠希出色的表演,絲毫不遜於對戲的劉嘉玲。

“嘉玲姐是一個很有女人味的女人。我認識的大部分女孩都是可愛型的,和嘉玲姐演戲是一定不能做回我自己的。”

閱女無數的冠希,將自己的生活感悟代入到了表演中,他這種放飛天性的做法,很有“體驗派“演技的風範。

相比之下,勤奮好學的阿樂在片場逢人就請教演技,通過外在細節塑造人物的他,更像是一個方法派演員。

“最後在陸啟昌墓前和黃秋生交接的一場戲,兩部機,拍了一次我就知道過了。當我穿上那身行頭,那件黑色的皮衣,不知道為什麼我就很有感覺,很投入。”

儘管一直用心領悟角色,但相比於冠希的光芒,阿樂的存在感還是偏弱。按照導演與劇本的要求,他扮演的陳永仁很臉譜化,舉手投足間都有模仿梁朝偉的痕跡。

值得玩味的是,作為無法複製的經典港片,戲外的無間道也充滿深深的宿命感。

梁朝偉,向來是香港影壇的“天賦”代名詞。而和他扮演同一角色的阿樂,卻是一個勤奮型演員。家境不好的阿樂,沒有學習深造的機會,沒有人力財力的幫助,只能從一部部爛片演起,經受無人問津,經歷摸爬滾打,將每部戲當成一次自我提升。

也許,余文樂永遠不會有梁朝偉那樣的天賦,但這並不妨礙他無片酬去支援新導演的《一念無明》,用演技去找回流失的觀眾。別人在唱衰港片,他卻在默默重建。

劉德華,向來是香港影壇的“勤奮”代名詞。而和他扮演同一角色的陳冠希,卻是一個天賦型演員。因為一場偶然的人生變故,原本璀璨的星途瞬間遁入黑暗。歸來的冠希,爭議依舊性格如初,他也許等了好幾年,就是在等一個機會,爭一口氣。

也許,陳冠希從來都不是劉德華那種勤奮自勉的人,但這並不妨礙用表演的高光時刻,去重現另一個“劉建明”。別人在抱怨大環境,他在認真準備反擊。

阿樂與冠希,就像是一個港仔的兩種可能,曾經代表了香港電影的最後輝煌,如今又反映了香港電影的一種現狀。

合拍片慣例下,劉德華、劉青雲、古天樂這樣的港星穩坐男一號的位置;小鮮肉風潮中,一群行走的流量表情包霸佔大陸銀幕。

像阿樂與冠希這樣名存實亡的“中生代”港仔,又該何去何從呢?是繼續多多支援本土新人作品,還是北上尋找婁燁這樣的小眾導演?

本文為第十放映室原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