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事故、調表、故障!這種寶馬無人敢買?

今天所要介紹的這台二手寶馬相當有代表性, 因為它包含了車輛故障、事故車、調表車這三個最重要的因素, 當檢測完這輛寶馬的時候特別想把它買下, 當做我們平時教學考核所用, 只可惜即使是這樣的一台問題二手車也超出了我們的標準....

二手車型: 寶馬 535Li 行政型

指導價格: 79.16萬元

上牌時間: 2011年8月

行駛里程: 5.8萬公里(里程表顯示)

最迷惑購車人的二手車是哪種?在我看來肯定是價格昂貴、漆面光鮮、里程表數字不高的二手車, 這種二手車會給人一種原車主相當愛惜並且使用率不高的錯覺, 而今天的這台寶馬在我看到他第一眼時都有了”沒啥問題“的錯覺, 直到我抬升車輛拆卸底護板之後....

剛拆卸車輛的底護板就看到了上面堆積著大面積的油液, 而且油液都集中在底護板的右側箭頭處, 而底護板其他位置的油液都應該是從箭頭處擴散出去的。 所以檢測底護板黃色箭頭上方的部件就成為了檢測重點。

在底護板上還發現了一個螺絲套管, 為了形象的標記出大小拿煙盒做了比較, 但這種缺失套管並不算多大的問題, 多半是在對車輛皮帶進行更換時疏忽大意, 致使螺絲套管從上方掉落到底護板上, 而再將車輛抬升拆下底護板取出套管過於麻煩, 出現這種情況維修工都不會費事取出才出現現在的情況。 只需要將套管保存好下次維修時裝上即可。

在發動機前部很容易就找到了缺失套管的位置, 而且在紅色箭頭處發現過橋輪最外圈出現損壞, 這種情況肯定是在更換皮帶和漲緊輪時沒有安裝好, 並且車輛皮帶也沒有出現異響而沒有察覺到。

這張圖片有點照歪了....但在最上方可以明顯的看到皮帶出現損壞需要進行更換, 在結合上上方的過橋輪損壞, 如果想維修好這個隱患必須要對車輛的漲緊輪、過橋輪、皮帶全部進行更換, 但如果不在4S店進行維修價格並不會太高。

在車輛的底盤上到處都充滿了油蹟,以至於很難分清到底是哪裡出現了漏油,但常見的比如油底殼、曲後油封都沒有漏油的問題,所以只能在底盤先做簡單的分析,等車輛落下來後從發動機艙進行觀察。初步估計上圖中的油液也該是從氣門室蓋流下來的。

當落下車輛打開發動機艙時氣門室蓋沒有任何漏油的痕跡,但仔細觀察後發現油液幾乎都是從機濾底座和機油散熱器中間流出來的,而維修這個位置也只需要更換兩個部件中的密封環即可。

可能很多朋友在看到底盤這麼多油液時會覺得洩露的機油太多了!如果不維修可能需要經常加注機油,但按照底護板和部件上附著的機油,我估計漏出的機油總量也就在0.5升左右,並不會對發動機散熱等造成過多的影響。

通過對底盤的檢測車輛前後縱梁、底盤並沒有撞擊過的痕跡,相比於機油散熱器和機濾底座中間的漏油,更需要及時維修的是皮帶和惰輪,但通過許多部件的磨損程度已經開始懷疑里程表5.8萬公里的里程,所以此時最期盼的就是能在維修保養記錄中發現蛛絲馬跡,否則只跟客戶說“我憑藉經驗和磨損程度判定車輛有大範圍的調表嫌疑”說出了估計很難相信,況且今天的賣家還是二手車商,更會對我所做出的判斷進行狡辯....

還好查到了車輛在去年十月份的行駛里程為15.8萬公里,而比現在里程表顯示的5.8萬公里整整多出了10萬公里,這就相當於一輛准新車突然變成了一台16萬公里開始出現各種小問題的二手車,說實話我當時預估的調表裡程大約為7萬左右,因為這種預估調表的事兒沒有人能準確說出,都只能通過經驗和磨損程度進行預估。當查出調表10萬公里時基本就確定了客戶應該不會購買該車,而下面發現的問題就應該讓客戶對這台寶馬徹底死了心!

這個位置只需要趴開C柱的密封膠條就能看到,維修這個位置多半是因為右後翼子板受到撞擊需要切割修復,所以考慮到受損的位置選取了從C柱開始切割,因為車輛的C柱和後翼子板與車輛為一個整體,所以對這兩個位置的切割修復都屬於事故車!

在檢測完車輛後跟客戶和賣方對車況進行了說明,當客戶看到維修保養記錄中的里程和C柱切割後相當的吃驚,而二手車商(賣家)在我們指出C柱切割痕跡後所流露出的面部表情,同樣是十分真誠的吃驚!所以當時給我的感覺是“車商知道調表的事兒(估計也是他調的),但對於C柱的切割卻也是今天才知道”,估計也沒想到自己能收購到一台事故車輛....最後的結果大家也都猜到了,客戶與賣家一起開車回了二手車市場並承諾退回全部的定金,而我此時的想法是:真想留下這台寶馬用作新人培訓所用,畢竟這是寶馬有很多獨特的優勢:

1.C柱切割的事故車輛,並且位置較為隱蔽。

2.底盤全是油泥,考驗新人能否準確發現漏油點。

3.皮帶和惰輪的受損,考驗新人是否觀察仔細。

4.嚴重的調表,再不讓新人查看保養記錄的前提下預估里程。

多麼完美的想法....只可惜即使這是一台充滿問題的事故車,也不是我們培訓新人所能負擔的價格,想想就覺得好可惜....

二手車行情:

此車估價:23—24萬元之間

正常無事故16萬公里寶馬535Li(行政型)評估價格表。

很多人認為事故車輛的價格應該一落千丈,但雖然被認定為事故車輛,但不是那種類似於底盤變形、車輛水泡這種時刻影響駕駛安全的事故,而只是因為不算嚴重的撞擊(底盤沒受損)導致了翼子板破損切割,所以價格並不會有多大的跌幅可能就在1萬—2萬元之間,再加上原車80萬元的指導價格,綜合考慮最終價格可能在23—24萬元之間。

在車輛的底盤上到處都充滿了油蹟,以至於很難分清到底是哪裡出現了漏油,但常見的比如油底殼、曲後油封都沒有漏油的問題,所以只能在底盤先做簡單的分析,等車輛落下來後從發動機艙進行觀察。初步估計上圖中的油液也該是從氣門室蓋流下來的。

當落下車輛打開發動機艙時氣門室蓋沒有任何漏油的痕跡,但仔細觀察後發現油液幾乎都是從機濾底座和機油散熱器中間流出來的,而維修這個位置也只需要更換兩個部件中的密封環即可。

可能很多朋友在看到底盤這麼多油液時會覺得洩露的機油太多了!如果不維修可能需要經常加注機油,但按照底護板和部件上附著的機油,我估計漏出的機油總量也就在0.5升左右,並不會對發動機散熱等造成過多的影響。

通過對底盤的檢測車輛前後縱梁、底盤並沒有撞擊過的痕跡,相比於機油散熱器和機濾底座中間的漏油,更需要及時維修的是皮帶和惰輪,但通過許多部件的磨損程度已經開始懷疑里程表5.8萬公里的里程,所以此時最期盼的就是能在維修保養記錄中發現蛛絲馬跡,否則只跟客戶說“我憑藉經驗和磨損程度判定車輛有大範圍的調表嫌疑”說出了估計很難相信,況且今天的賣家還是二手車商,更會對我所做出的判斷進行狡辯....

還好查到了車輛在去年十月份的行駛里程為15.8萬公里,而比現在里程表顯示的5.8萬公里整整多出了10萬公里,這就相當於一輛准新車突然變成了一台16萬公里開始出現各種小問題的二手車,說實話我當時預估的調表裡程大約為7萬左右,因為這種預估調表的事兒沒有人能準確說出,都只能通過經驗和磨損程度進行預估。當查出調表10萬公里時基本就確定了客戶應該不會購買該車,而下面發現的問題就應該讓客戶對這台寶馬徹底死了心!

這個位置只需要趴開C柱的密封膠條就能看到,維修這個位置多半是因為右後翼子板受到撞擊需要切割修復,所以考慮到受損的位置選取了從C柱開始切割,因為車輛的C柱和後翼子板與車輛為一個整體,所以對這兩個位置的切割修復都屬於事故車!

在檢測完車輛後跟客戶和賣方對車況進行了說明,當客戶看到維修保養記錄中的里程和C柱切割後相當的吃驚,而二手車商(賣家)在我們指出C柱切割痕跡後所流露出的面部表情,同樣是十分真誠的吃驚!所以當時給我的感覺是“車商知道調表的事兒(估計也是他調的),但對於C柱的切割卻也是今天才知道”,估計也沒想到自己能收購到一台事故車輛....最後的結果大家也都猜到了,客戶與賣家一起開車回了二手車市場並承諾退回全部的定金,而我此時的想法是:真想留下這台寶馬用作新人培訓所用,畢竟這是寶馬有很多獨特的優勢:

1.C柱切割的事故車輛,並且位置較為隱蔽。

2.底盤全是油泥,考驗新人能否準確發現漏油點。

3.皮帶和惰輪的受損,考驗新人是否觀察仔細。

4.嚴重的調表,再不讓新人查看保養記錄的前提下預估里程。

多麼完美的想法....只可惜即使這是一台充滿問題的事故車,也不是我們培訓新人所能負擔的價格,想想就覺得好可惜....

二手車行情:

此車估價:23—24萬元之間

正常無事故16萬公里寶馬535Li(行政型)評估價格表。

很多人認為事故車輛的價格應該一落千丈,但雖然被認定為事故車輛,但不是那種類似於底盤變形、車輛水泡這種時刻影響駕駛安全的事故,而只是因為不算嚴重的撞擊(底盤沒受損)導致了翼子板破損切割,所以價格並不會有多大的跌幅可能就在1萬—2萬元之間,再加上原車80萬元的指導價格,綜合考慮最終價格可能在23—24萬元之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