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糧價在流通中上漲 我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任重道遠

副標題:中國再次入市批量購買美國玉米 國儲玉米也要出庫?

近日, 有媒體報導稱, 截止目前我國已購買的美國玉米、高粱和澳洲大麥數量可能超過20船。

這下給人的感覺瞬間就不好了, 玉米供給側改革太難了!

按照之前在玉米集中收購期間有關部門的統計, 指出“我國玉米價格初步具備了國際競爭力”, 怎麼轉眼間沒看到玉米出口, 卻又迎來了批量進口?

對此, 來自上海匯易給出的分析認為, 對於夏季國內新季優質玉米供應品質、數量的擔憂, 夏季南方優質玉米價格可能突破1800元/噸, 高於目前訂購進口穀物完稅成本1700元/噸的水準。

當然, 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是為了確保明年的玉米進口配額。 我國玉米進口實施的是配額管理制, 如果今年玉米進口數量偏低, 那麼下一年進口配額數量將會相應的消減。

儘管無論從優質玉米價格的預期還是進口配額的擔憂, 但國產玉米沒出口、玉米進口仍不止卻是事實。

其實, 早在2016年我國推行玉米供給側改革之時, 國際市場就感受到壓力, 害怕中國的玉米會大量出現在國際市場, 但事實是, 經過小半年的驗證, 國際市場中國玉米數量沒有大的變動。

根據之前糧油關注小編收集到的東北一些大企業的玉米收購價格來看, 標準水雜的玉米送廠價格基本都在0.6-0.7元/斤之間,

也就是最高價不超過1400元/噸, 但實際在南方銷區, 價格基本都在1700元/噸左右。

從北到南, 一噸玉米的貿易成本居然高達300元/噸, 而按照玉米交易數量均以萬噸為單位, 一次交易的毛利潤就在數百萬元——這也怪不得緣何近年國內糧食倉儲企業發展迅猛, 而實體加工企業舉步維艱。

說完了這個, 再說下國儲玉米出庫的消息。 隨著近段時間玉米價格的上漲(基層以潮糧價格上漲為主), 關於國儲玉米出庫的消息不斷, 分析認為一是當前農民售糧接近尾聲, 二是當前玉米價格的上漲已經達到了較為高的水準, 此時出庫是比較好的存糧銷售機會。

另據最新消息, 河北省、四川省儲玉米競價交易將分別在3月16日、3月17日舉行,

省儲競價玉米來了, 國儲拍賣還會遠嗎?

關注這裡, 除了資訊還有思想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 做一個有思想的農業從業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