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盤點全國各地特色龍舟 龍舟在變賽龍舟精神不變

盤點全國各地特色龍舟 龍舟在變賽龍舟精神不變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荊州電視臺 時間:2017-05-03 17:46

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 張露 王成文)大家都知道, 劃龍舟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 這個傳統已經延續了1800多年, 那麼古代龍舟長什麼樣, 古人又是怎麼劃龍舟的呢?

劃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傳統活動, 據記載, 古人會在這天舉行一系列的儀式和活動, 比如在手臂上纏繞五彩絲線, 吃粽子、鹹鴨蛋, 家家戶戶還會在門前掛上菖蒲和艾草。

在現代龍舟賽事上使用的龍舟均為標準龍舟, 除去龍頭龍尾後的船身長度為15.5米,

要求有20個劃手, 一個鼓手和一個舵手, 那麼在古代, 人們劃的龍舟又是怎樣的規格呢?

長江大學文學院教授桑俊:“古代龍舟長大概12米, 除去龍頭龍尾9.6米, 寬96cm, 船身上有龍紋、雲紋。 ”

千百年來, 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很龍舟競渡有關的詩句, 宋代詩人黃庚就留下了著名的一聯詩“記節何妨斟蟻酒, 奪標無複見龍舟”, 描寫龍舟奪標的壯麗景象。

幾千年來, 大家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劃著龍舟與自然抗爭, 展現著他們永不服輸的精、氣、神。 大家相信, 贏了龍舟賽, 接下來的一年都會有好運氣。 在龍舟賽中, 想要拔得頭籌, 必須所有劃手齊心協力, 千百年來, 龍舟的樣式規格不斷地在變化, 但奮勇向前的龍舟精神一直沒有變。

盤點全國各地特色龍舟

這次中國龍舟公開賽湖北荊州站所使用的龍舟, 是競技用的標準龍舟, 其實, 在我國大江南北, 還有許多有著地域特色的龍舟, 一起來瞭解一下。

湖南汨羅, 是愛國詩人屈原懷沙投江的地方, 每年, 當地都會舉行吃粽子、劃龍舟緬懷屈原。 和標準龍舟不同的是, 汨羅的龍舟樣式為龍頭鳳尾, 相傳屈原投江之後, 他的女兒也曾自己架船在汨羅江裡搜尋, 由於划船過於用力, 船槳劈裂, 劃傷了屈原女兒的手。 劈裂的船槳就演變成了汨羅傳統龍舟的尾部造型。

在浙江溫州, 傳統龍舟有十八檔, 劃手共需三十六人, 加鼓、梢、鑼、旗、唱神、托香鬥六種執事十二人, 就需四十八人。 每年端午節, 溫州各地都有龍舟競渡,

並“懸賞奪標”, 兩船競賽, 水逐浪飛, 各鄉河道, 各行分段, 自為一區, 鬥龍互不干涉。

在貴州, 清水江苗族在每年農曆5月23至27日舉行獨木龍舟競渡, 獨木龍舟古樸碩大舟身用三根高大杉木掏空而成, 中間一根獨木為母舟, 兩邊各置一根子舟, 再用竹篾將子舟和母舟並列紮成一排, 裝上精雕細刻的五彩龍頭。

在荊州洪湖, 當地村民劃的不是龍舟, 而是鳳舟。 據相關史料記載, 清代時, 當地官員為了討慈禧太后的歡心, 便趕制了一艘鳳舟參加當年的龍舟賽, 並奪了頭籌, 劃鳳舟的傳統就在洪湖延續了下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