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等9個城市誰能成為真正的金融中心?

金融中心和科技中心之爭, 是當今城市競爭的兩大熱點。

誰在“兩大中心”的建設上勝出, 誰就將成為真正一線城市。 反之, 再厲害的城市也會沒落。

過去5年裡, 中國內地的9個頂級城市, 圍繞著金融中心開展了激烈的競爭。 隨著2016年資料出爐, 競爭的“階段性結果”已經顯露出來。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是這樣的:上海正在復興, 北京依然強大, 深圳快速追趕, 廣州正在發力, 杭州、南京在崛起。

比較金融的強弱, 有很多指標, 也非常複雜。 本文試圖通過“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以下簡稱“資金總量”)和“金融業增加值”這兩個最重要的指標來分析。

一、資金總量

“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 是城市競爭的結果, 也是下一步經濟發展的基礎, 因此重要性遠遠超過GDP。 這個資料由央行公佈, 沒有納入政績考核, 所以準確度非常高。 用來研究城市金融業的競爭力, 也是非常有用的。

下面是中國內地9個資金總量最大的城市。 排在第10位的是蘇州, 11位的是武漢, 由於它們距離3萬億的資金總量尚有距離, 所以沒有列入比較。

從上面表格可以看出, 北京具有超強的實力, 資金總量達到了上海的1.25倍。 香港如果列入, 只能排在第三位;臺北如果列入,

大概在杭州之前、廣州之後。

過去5年裡, 深圳彙聚的資金增速達到157%, 是最快的。 這得益於兩大原因:第一, 深圳的高科技產業迅猛發展, 帶動經濟高品質增長;第二, 中小板、創業板的擴容讓深圳資本市場活躍度增強, 甚至一度超過了上海。

重慶和南京資金增速都達到了100%, 非常耀眼。 重慶這些年發展迅速, 得益于國家高額的財政轉移支付和巨大的基建投入, 但優惠政策不可能永遠存在, 所以未來重慶的增長需要進一步觀察。

相比之下, 在強二線城市裡, 我比較看好杭州和南京。 杭州的資金總量在被成都、重慶超過幾年之後, 在2016年末實現反超, 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南京增速更強, 過去幾年在省內競爭中,

先是全面超過了無錫, 隨後在資金總量上超過了蘇州。

廣州和天津資金增速墊底, 但廣州家底比較厚, 短期內資金第四城的地位很難被超越。 天津的經濟增長一度非常耀眼, 但資金總量的變化顯示它的快速增長期正在結束。 從長遠看, 天津、重慶都有可能重演蘇州的故事。 蘇州一度挑戰深圳和廣州, 但最近幾年迅速滑落, 資金總量可能被武漢擠出前十。

二、金融業增加值

金融業增加值, 就是金融業的GDP, 這個數字是由各地政府下屬的統計局公佈的, 所以資料是不是準確就要看良心了。

通過上述表格, 我們可以看出在北上深三大金融中心的競爭中, 雖然深圳資金總量增長迅猛, 但過去5年深圳的金融業增加值的增速卻出人意料的低, 跟上海、北京的差距在拉大, 正在被廣州追近。

過去幾年, 深圳金融業地區遭遇了兩大利空:

第一, 新三板被北京拿走;

第二, 證監會調整了新股發行配比, 深圳通過中小板、創業板獲得的新股發行的優勢被上海追平。

換句話說, 過去5年裡, 老大和老二,都從老三家分了財產,所以老三變得有點弱了。不過深圳的金融業一向如此,每隔幾年就會被老大老二拿走點什麼,誰讓你定位低於京滬呢。

上海的金融增加值在經歷了跟北京多年纏鬥、甚至被北京超過之後,終於大幅反超了北京。這跟中央對上海金融業大力支持有關,比如過去幾年裡上海證券交易所扭轉了IPO數量上對深圳的劣勢,上海自貿區獲得了金融方面很多先行先試的權利。另外,目前中國10家全國性的交易所,也有6家在上海。

京滬深之外,廣州和5個強二線城市的金融GDP很有意思,跟資金總量之間的關係混亂。比如杭州的資金總量超過了重慶、成都、天津、南京,但官方公佈的金融增加值反而比他們少很多。

廣州在資金總量增速幾乎墊底的情況下,金融增加值增速卻高居9大城市之首。重慶在資金總量略低於杭州的情況下,竟然可以創造出杭州1.5倍的金融增加值。

所以,金融增加值只能提供一個參考,因為它的資料都是由“參賽隊員”自己公佈的,不是由協力廠商(比如央行)公佈的。

三、結論

下面,我分別用一句話點評一下9大城市的金融業:

北京:錢傾天下,資金總量第一的頭銜永遠不會丟失。

上海:在中央強力支持下再度獲得優勢。

深圳:單靠金融業來追趕上海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跟高科技、新興產業結合起來,10年之後或許可以看到曙光。

廣州:家底雄厚,二線城市的“群狼”想超越仍然很困難。但跟北上深的差距,似乎也很難拉近。

杭州:重回資金第五城,杭州正準備挑戰廣州。

成都:痛失資金第五城的位置,成都缺的不僅僅是錢,更是人氣。

重慶:經濟快速增長時期即將終結,未來將主要靠自己的內功了。

天津:小心身後的南京和武漢!

南京:它鎖定的對手是杭州,成都、重慶、天津都沒有放在眼裡。

老大和老二,都從老三家分了財產,所以老三變得有點弱了。不過深圳的金融業一向如此,每隔幾年就會被老大老二拿走點什麼,誰讓你定位低於京滬呢。

上海的金融增加值在經歷了跟北京多年纏鬥、甚至被北京超過之後,終於大幅反超了北京。這跟中央對上海金融業大力支持有關,比如過去幾年裡上海證券交易所扭轉了IPO數量上對深圳的劣勢,上海自貿區獲得了金融方面很多先行先試的權利。另外,目前中國10家全國性的交易所,也有6家在上海。

京滬深之外,廣州和5個強二線城市的金融GDP很有意思,跟資金總量之間的關係混亂。比如杭州的資金總量超過了重慶、成都、天津、南京,但官方公佈的金融增加值反而比他們少很多。

廣州在資金總量增速幾乎墊底的情況下,金融增加值增速卻高居9大城市之首。重慶在資金總量略低於杭州的情況下,竟然可以創造出杭州1.5倍的金融增加值。

所以,金融增加值只能提供一個參考,因為它的資料都是由“參賽隊員”自己公佈的,不是由協力廠商(比如央行)公佈的。

三、結論

下面,我分別用一句話點評一下9大城市的金融業:

北京:錢傾天下,資金總量第一的頭銜永遠不會丟失。

上海:在中央強力支持下再度獲得優勢。

深圳:單靠金融業來追趕上海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跟高科技、新興產業結合起來,10年之後或許可以看到曙光。

廣州:家底雄厚,二線城市的“群狼”想超越仍然很困難。但跟北上深的差距,似乎也很難拉近。

杭州:重回資金第五城,杭州正準備挑戰廣州。

成都:痛失資金第五城的位置,成都缺的不僅僅是錢,更是人氣。

重慶:經濟快速增長時期即將終結,未來將主要靠自己的內功了。

天津:小心身後的南京和武漢!

南京:它鎖定的對手是杭州,成都、重慶、天津都沒有放在眼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