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紀念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在京舉行

5月2日, 由文化部、中國文聯、浙江省政府主辦, 中國美術館、中國美協、浙江省文化廳、中國美術學院共同承辦的“民族翰骨——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在北京隆重舉行。

本次活動由“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座談會”“民族翰骨——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潘天壽與文化自信——潘天壽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 三部分組成。

上午, 由文化部、中國文聯、浙江省政府聯合主辦的“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 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雒樹剛, 文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董偉,

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 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葛慧君等出席。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邵大箴等全國文藝界代表與潘天壽的家人潘公凱等參加座談會。

座談會旨在梳理潘天壽的藝術貢獻、文化貢獻、教育貢獻, 突顯其歷史意義、時代意義、世界意義。

中國美協副主席、潘天壽之子潘公凱說, 一個畫家不能只靠畫幾筆, 當知識的獲取越來越方便、越來越全面, 畫家應該首先把自己看成是一個文化人, 我覺得潘天壽對我們是有啟示的。 他是20世紀在中國向現代轉型的過程中, 站在中西古今的矛盾衝突和變革的十字路口, 思考著如何把傳統中國畫重新接續並使其能夠走向未來。

他是能夠用宏觀思維能力去思考這些問題的文化人, 我想這也是如今要紀念潘天壽的意義所在。

專家學者們指出, 一代宗師潘天壽關心的不只是中國畫自身的問題, 其念念不忘者, 乃是中國文化精神的發揚與現代性展開。

潘天壽是20世紀中國畫大師和美術教育家。

作為藝術家的他, 曾直面現代之挑戰, 接續優秀傳統之正脈, 宣導“至大、至剛、至中、至正之氣”, 力創沉雄奇崛、浩大剛正的畫風;以其風骨遒勁、清朗明豁的宏章巨構, 在千年中國畫史中獨樹一幟。

作為教育家的他, 是中國畫和書法現代教育的奠基者, 在西風東漸中力挽狂瀾, 以宏博的視野、堅定的毅力, 建構起中國傳統藝術在現代藝術教育體系中得以教習與傳承的人文系統。

作為畫學家的他, 以國族之畫傳承光大民族心志, 堅守中國文化本位與民族特色, 力倡中西藝術“拉開距離”“雙峰挺立”, 奠定了現代中國藝術自我更新的意識基礎。

當日下午, “民族翰骨——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務副主席陳曉光, 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葛慧君,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左中一,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 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出席開幕式。

大展共展出了潘天壽120餘件作品, 從“高風峻骨”“一味霸悍”“奇崛明豁”“雁蕩山花”“守常達變”“飲水生涯”六大板塊來梳理呈現潘天壽的代表巨作、手稿文獻和卓越的筆墨成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