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我想和你唱2》:“Party氛圍”裡,從來不需要刻意講故事

作為去年湖南衛視連續十一期收視稱王的一匹綜藝黑馬, 相信有很多人都在期待第二季的《我想和你唱》, 這裡面也包括冷眼君。

上週六晚《我想和你唱》第二季開播, 譚詠麟、蔡國慶和孫燕姿作為第一期的明星嘉賓, 再次掀起了星素嗨唱的熱潮, 還是熟悉的感覺, 派對的氛圍依舊, 整體觀感還是不錯的。 不過相比去年, 今年的收視競爭壓力更大, 同時段多檔季播綜藝早已漸入佳境, 所以這一季的《我想和你唱》應該不會太輕鬆。

其實在去年, 伴隨著節目的持續熱播, 有關模式的問題也一直被網友熱議,

但是必須承認的是, 《我想和你唱》確實做出了自己的風格, 節目裡營造出的“Party感”非常明確, 綜藝感也很強, 與《快樂大本營》聯手, 組成了湖南衛視週六晚間非常有競爭力的一個綜藝檔。

那回到第二季節目內容本身, 冷眼君最大的感受就是這檔節目不矯情,

是非常純粹的在完成星素合唱這一件事情, 圓夢的效果也很好。 特別是在派對的氛圍裡, 從來不刻意的講故事, 這一點比很多音樂類綜藝節目都要處理得好。

接下來, 冷眼君就來具體說說第二季的內容。

“Party氛圍”被不斷強化

很多節目, 在走到第二季時都會下意識的去思考如何做升級改變, 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 觀眾一定會有更高的要求, 如果還一成不變, 觀眾一定會流失。 但是要知道, 之所以要改變, 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之前的內容有問題, 亟待調整, 所以才會尋求改變。 比如江蘇衛視版的《蒙面歌王》, 因為第一季在賽制上有明顯問題, 所以第二季就對此進行了很大的調整。 那麼, 如果之前的內容沒有絕對的問題,

是不是還需要主動進行大幅度調整, 實現所謂的升級呢?

冷眼君認為, 不需要。

第一季《我想和你唱》是成功的, 既然各方面都是合理的, 就沒有必要對節目進行大的改變, 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局部升級就可以了。

看過第一季節目的觀眾應該都知道, 《我想和你唱》在規則上沒有所謂的PK、淘汰和晉級, 是一檔歌迷與偶像之間的Party, 這個大基調一旦確立, 節目就應該始終圍繞這個氛圍去打造。

在第二季節目中, 最大的變化就是在舞臺上增設了百人嗨唱團的方陣, 是當期三位明星歌手的嗨唱素人代表。 於是每一期的素人出場方式就從第一季的6進3, 改為了從現場選出4名上臺, 經過第一輪互動後, 再選出三組素人與明星合唱。

看起來是對規則的微調, 但是這些始終都是在為“Party氛圍”的營造服務的。 讓每一次素人的出場和離場都在一個場景內完成, 就像一個真實的Party, 大家可以自由去到舞池中間表演,也可以自由回到自己的座位。於是,台下的觀眾和臺上的素人嗨唱團形成聯動,整個舞臺的氛圍也比第一季來得更加強烈。(在這裡需要給節目的暖場導演點贊,氛圍是真的好。)

另外,在明星的選擇上,也是堅持第一季的標準,每一位歌手都必須至少有兩首歌是大家耳熟能詳傳唱度極高的作品。首播中的譚詠麟、蔡國慶覆蓋老中青歌迷,孫燕姿也在年輕歌迷中有很高的熱度,三個人都有能夠讓現場所有觀眾實現大合唱的代表作品。一旦有大合唱,“Party氛圍”再一次被強化。

除此之外。後期也是在圍繞“Party氛圍”下功夫。可能從視覺觀感來說,《我想和你唱》應該是最像網綜的一檔衛視綜藝了吧。

首先是三位明星歌手的出場,這樣的包裝應該在衛視綜藝裡不多見。

接著,大量的分屏和圓形包裝,不僅承接了第一季的包裝風格,也是對“Party氛圍”的再次強化,讓觀眾觀看體驗變得更加輕鬆有趣。

總之在第二季節目裡,通過對“Party氛圍”的多次強化,使得整期節目的流暢度非常高。

不去刻意講故事

其實對於這類音樂綜藝節目,如何處理好故事與唱歌之間的關係,或者說要不要故事,怎麼插入故事,都是需要取捨的。

說到底,《我想和你唱》是一檔幫歌迷圓夢的綜藝節目,所以歌迷的故事會相對自然的流露,而且因為真實,所以觀眾不會反感。至於明星,因為節目定位的原因,在《我想和你唱》節目中,每一位明星其實都是為歌迷服務的,是用來致敬的對象,明星即便有很多故事可說,也不能因此搶了素人選手們的風頭。所以即便有蔡國慶演唱過當年譚詠麟國語版歌曲的故事,也是一帶而過,因為那不是節目的重點。

但同樣是譚詠麟,在他參與的另外兩檔節目中,就有完全不一樣的處理。

首先是去年《誰是大歌神》的第一期中,譚詠麟成為首位致敬歌手。大家都知道,這是《隱藏的歌手》模式,除了有每一輪的競猜,中間都會有選手與致敬歌手之間的故事互動。這當然沒有問題,尤其很多素人選手的故事也非常感人,故事為致敬明星服務。

但是,這中間稍微生硬的插入了譚詠麟與張國榮之間的故事,後期也盡可能在情緒上進行渲染,感動現場所有人。不是說故事不好,只是覺得這個故事在這個節目中意義不大,會讓素人選手很尷尬。

如果說這是譚詠麟首次演唱張國榮的歌曲,姑且算一個點位的話,那前不久開播的《金曲撈》就有點小尷尬了,又是首次。

第一期節目中也有對譚詠麟的蒙塵金曲進行打撈演唱,對譚詠麟也是一番致敬感懷,一檔致敬金曲的節目其實做到這裡應該就可以了。

但是,節目依然拿出了譚詠麟與張國榮之間的故事作為重要的點位去打。有趣的是,挑起這事的又是黃國倫,“瑜亮情結”也是重複使用。只不過在《誰是大歌神》裡演唱的是《風繼續吹》,在《金曲撈》裡演唱的是《沉默是金》。

回到《我想和你唱》第二季的第一期,就完全沒有去觸碰譚詠麟個人的故事,重心全在素人歌迷身上。因為冷眼君認為,在“Party氛圍”裡,一定不能刻意的去講故事。而且一旦刻意去講歌手自身的故事,如果跟節目本身不匹配,那就顯得非常多餘。當然前面這兩檔節目其實都不錯,只不過在故事的細節處理上,還可以更好。

最後冷眼君想再多說一個細節,可能也是較真的地方,那就是同框互動的真實性效果。這個問題其實第一季就有,我們會發現所謂的同框互動的執行還是對明星單獨拍攝,只是在拍攝中由導演給明星設計一些通用的互動內容和動作,實際上明星是看不到素人演唱的畫面的。

所以當現場播放互動視頻時,明星其實也是第一次看到這些素人選手的表現,比如蔡國慶看到這位老奶奶時的反應。

當然,可能很多觀眾不會太在意這一點,但是冷眼君覺得,如果可以讓這種同框互動再真實一點,至少保證明星在演唱時的互動反應是真實發生的,可能效果會更好。

大家可以自由去到舞池中間表演,也可以自由回到自己的座位。於是,台下的觀眾和臺上的素人嗨唱團形成聯動,整個舞臺的氛圍也比第一季來得更加強烈。(在這裡需要給節目的暖場導演點贊,氛圍是真的好。)

另外,在明星的選擇上,也是堅持第一季的標準,每一位歌手都必須至少有兩首歌是大家耳熟能詳傳唱度極高的作品。首播中的譚詠麟、蔡國慶覆蓋老中青歌迷,孫燕姿也在年輕歌迷中有很高的熱度,三個人都有能夠讓現場所有觀眾實現大合唱的代表作品。一旦有大合唱,“Party氛圍”再一次被強化。

除此之外。後期也是在圍繞“Party氛圍”下功夫。可能從視覺觀感來說,《我想和你唱》應該是最像網綜的一檔衛視綜藝了吧。

首先是三位明星歌手的出場,這樣的包裝應該在衛視綜藝裡不多見。

接著,大量的分屏和圓形包裝,不僅承接了第一季的包裝風格,也是對“Party氛圍”的再次強化,讓觀眾觀看體驗變得更加輕鬆有趣。

總之在第二季節目裡,通過對“Party氛圍”的多次強化,使得整期節目的流暢度非常高。

不去刻意講故事

其實對於這類音樂綜藝節目,如何處理好故事與唱歌之間的關係,或者說要不要故事,怎麼插入故事,都是需要取捨的。

說到底,《我想和你唱》是一檔幫歌迷圓夢的綜藝節目,所以歌迷的故事會相對自然的流露,而且因為真實,所以觀眾不會反感。至於明星,因為節目定位的原因,在《我想和你唱》節目中,每一位明星其實都是為歌迷服務的,是用來致敬的對象,明星即便有很多故事可說,也不能因此搶了素人選手們的風頭。所以即便有蔡國慶演唱過當年譚詠麟國語版歌曲的故事,也是一帶而過,因為那不是節目的重點。

但同樣是譚詠麟,在他參與的另外兩檔節目中,就有完全不一樣的處理。

首先是去年《誰是大歌神》的第一期中,譚詠麟成為首位致敬歌手。大家都知道,這是《隱藏的歌手》模式,除了有每一輪的競猜,中間都會有選手與致敬歌手之間的故事互動。這當然沒有問題,尤其很多素人選手的故事也非常感人,故事為致敬明星服務。

但是,這中間稍微生硬的插入了譚詠麟與張國榮之間的故事,後期也盡可能在情緒上進行渲染,感動現場所有人。不是說故事不好,只是覺得這個故事在這個節目中意義不大,會讓素人選手很尷尬。

如果說這是譚詠麟首次演唱張國榮的歌曲,姑且算一個點位的話,那前不久開播的《金曲撈》就有點小尷尬了,又是首次。

第一期節目中也有對譚詠麟的蒙塵金曲進行打撈演唱,對譚詠麟也是一番致敬感懷,一檔致敬金曲的節目其實做到這裡應該就可以了。

但是,節目依然拿出了譚詠麟與張國榮之間的故事作為重要的點位去打。有趣的是,挑起這事的又是黃國倫,“瑜亮情結”也是重複使用。只不過在《誰是大歌神》裡演唱的是《風繼續吹》,在《金曲撈》裡演唱的是《沉默是金》。

回到《我想和你唱》第二季的第一期,就完全沒有去觸碰譚詠麟個人的故事,重心全在素人歌迷身上。因為冷眼君認為,在“Party氛圍”裡,一定不能刻意的去講故事。而且一旦刻意去講歌手自身的故事,如果跟節目本身不匹配,那就顯得非常多餘。當然前面這兩檔節目其實都不錯,只不過在故事的細節處理上,還可以更好。

最後冷眼君想再多說一個細節,可能也是較真的地方,那就是同框互動的真實性效果。這個問題其實第一季就有,我們會發現所謂的同框互動的執行還是對明星單獨拍攝,只是在拍攝中由導演給明星設計一些通用的互動內容和動作,實際上明星是看不到素人演唱的畫面的。

所以當現場播放互動視頻時,明星其實也是第一次看到這些素人選手的表現,比如蔡國慶看到這位老奶奶時的反應。

當然,可能很多觀眾不會太在意這一點,但是冷眼君覺得,如果可以讓這種同框互動再真實一點,至少保證明星在演唱時的互動反應是真實發生的,可能效果會更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