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海信跌停背後

礪石導語:一向以穩健著稱的A股上市公司海信電器, 在五一之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出現罕見跌停。 跌停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

文|劉彥領

相比全球手機產業每年變幻大王旗, 電視產業相對要穩定的。

在中國電視產業的歷史上, 傳統五強與日韓四強的格局更是保持了很多年, 傳統五強指的是海信、創維、TCL、康佳與長虹, 日韓四強是指索尼、夏普、三星與LG。 但是, 到了2013年, 隨著樂視、小米等互聯網電視品牌的進入, 中國的電視產業格局才第一次出現較大的鬆動, 日韓四強開始掉隊, 傳統五強中的TCL、康佳、長虹也開始出現銷量、收入與利潤的大幅下滑。


但有兩家電視企業卻一直出奇的穩定, 那就是海信與創維, 這兩家企業一直是中國傳統電視產業的翹楚。

黃海之濱, 青島。 這個有著濃厚德國建築風情的城市, 誕生了多家國內知名企業。 擁有著40餘載歷史的海信, 就矗立在這片膠州半島的土地上。

1969年, 海信的前身青島無線電二廠成立, 以生產半導體收音機為主業。 在看到電視機市場的廣袤前景時, 海信預測到媒體的格局將會發生大的轉變, 隨即果斷轉向彩電製造, 進行了海信歷史上第一次產業結構的大調整。

起步於上世紀70年代中期的中國彩電業, 一直到80年代都是產業導入期。 但市場敏感度極強的海信, 在一開始就已看到了機會,

張開羽翼, 搶佔先機。 1978年9月, 中國首台CJD18型彩色電視機就是從海信誕生的。 僅僅過了半年, 青島電視機總廠成立, 並被國家確定為電視機定點生產廠。

1985年4月是海信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 企業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列全國電視業第一位, 海信實現了其發展史上的第一次騰飛。

自此之後, 海信便一直是中國電視產業當仁不讓的領軍者。

2017年3月2日晚, 海信電視業務的公司主體, A股上市公司海信電器發佈的2016年度報告顯示, 海信電器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318.32億元, 同比增長5.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7.59億元, 同比增長18.14%。 另根據IHS全球彩電出貨資料, 2016年, 海信電視出貨量全球第三, 同時成為全球高端電視三強品牌。 中怡康資料則顯示, 2016年, 海信以17.6%的零售額份額連續十三年領跑國內彩電市場。 從2016年的全年資料看, 海信電器並沒有明顯的隱患。

但是就在2017年五一之後的首個股市交易日, 股價表現一向穩健的海信電器竟然出現罕見的跌停。

企業業績是企業股價的基礎, 海信電器這次股價暴跌也離不開糟糕的業績。

海信電器在頭一天公佈的2017年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 海信電器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7.03億元, 同比下降5.98%;淨利潤2.69億元, 同比下降49.53%。

正是一季度利潤暴跌帶來了海信電器的這次罕見跌停。

利潤暴跌背後

仔細研究海信電器發佈的財務報告發現, 一季度利潤大幅下降49.53%, 主要緣於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電視銷量的下滑, 另外一方面是電視成本的增加。

1、銷量下滑

樂視、小米燃起的互聯網電視之火越燒越旺, 引來了了微鯨、PPTV、暴風、風行等一批打著互聯網旗幟的品牌進入。 這場大火最終燒到了傳統電視領跑者海信電視的大本營。 根據海信電器公開的財務資料顯示, 海信電器2015年Q1銷售額為75.3億元, 2016年Q1銷售額為71.3億元,

2017年Q1銷售額繼續下滑至67億元。 在互聯網電視的衝擊下, 海信電器的堅固防線也開始瓦解。

2、成本提升

研究海信電器一季度財報發現, 銷量下滑只是利潤下降的一方面原因, 利潤下降的罪魁禍首是原材料成本的上升, 海信電器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從2016年的81.34%驟增到85.6%, 增加的4個百分點成本吃掉了海信電器並不豐厚的利潤。

面板是電視產品中成本最大的零部件, 幾乎占到電視產品全部成本的70%, 對於電視企業的重要性之高不言而喻。 公開資料顯示, 2016年11月份以來, 43英寸、55英寸、65英寸等中大尺寸電視面板單月平均上漲10美元, 液晶面板的價格占到電視整機成本的65%以上。 面對這次近十年罕見的面板漲價潮, 海信電器也開始扛不住了。

結語

海信電器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優秀的電視企業,2017年一季度的利潤暴跌與突如其來的股價跌停給其敲響了警鐘。當行業發展停滯、互聯網電視衝擊與原材料漲價等幾個因素聚合到一起,海信電視的領先優勢也就變得異常脆弱。

變則通,不變則不通,海信電視與創維、TCL、康佳、長虹等其他曾經十分優秀的傳統電視廠家一樣,同處於歷史的拐點,到了求新求變的時候了。誰最終能跨越互聯網電視衝擊這道坎,誰才能成就真正的偉大。

結語

海信電器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優秀的電視企業,2017年一季度的利潤暴跌與突如其來的股價跌停給其敲響了警鐘。當行業發展停滯、互聯網電視衝擊與原材料漲價等幾個因素聚合到一起,海信電視的領先優勢也就變得異常脆弱。

變則通,不變則不通,海信電視與創維、TCL、康佳、長虹等其他曾經十分優秀的傳統電視廠家一樣,同處於歷史的拐點,到了求新求變的時候了。誰最終能跨越互聯網電視衝擊這道坎,誰才能成就真正的偉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