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一個建築木工的綠色革命丨特寫

文丨錢斯

鄭明道是一個木工, 近幾個月, 他受雇於濟南四建集團, 為萬科“新里程”專案施工。 這幾幢樓馬上就要收尾了, 屬於他的工作即將完成。

有時, 鄭明道會站在一間半成品房子裡, 想像著它成為“真正的房子”後的生活場景。 目光越過那滿眼的金屬支柱和鋁制建築範本, 臥室、客廳、廚房和洗手間依稀浮現, 他想像著未來的主人公在裡面生活的場景。

當然, 這是別人的生活, 與他無關。 鄭明道真正的生活在遙遠的西南——四川郫縣。

在中國, 成千上萬像他這樣的人, 要通過建設別人的生活空間, 來為自己贏得生存的空間。 殘酷的是, 他們要獲得這種艱辛勞動的機會, 還得努力爭取, 否則連這種機會都沒有。 比如一年前, 鄭明道差點就失去了這種機會。

當時, 鄭明道信心滿滿地從四川趕到了濟南, 準備大幹一場。 作為中國東部經濟大省的省會城市, 濟南似乎充滿了機會。

但是當鄭明道站在工地上時, 頓時傻眼了:這裡沒有滿地的碎木屑、橫七豎八的木料和電鋸的轟鳴, 也看不到傳統的木工們, 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堆堆金屬做成的笨重傢伙, 在陽光下射出刺眼的光芒。

鄭明道從沒見過這些玩意兒。 建築工地上的木工是幹什麼的?主要是做“木模”, 也就是木制範本。 這是使混凝土成形的重要工具, 在建房的過程中, 起到橫向和水準方向的支撐作用。 打個比方, 如果說鋼筋是建築的骨骼, 混凝土是建築的肉, 那麼範本就是建築的衣服——建房的順序就是先放上骨骼, 再穿上衣服, 再通過衣服的包裹作用, 把肉生長出來。

接下來鄭明道才明白, 那一堆堆刺眼的金屬傢伙就是鋁模。

“當時工友告訴我, 只要會搭積木, 就能幹得了鋁模。 可是, 我從小就沒搭過積木啊!”

鋁模, 對鄭明道來說是挑戰, 但對建築業來說卻是機遇。 這幾年, 綠色低碳節能環保越來越受到重視, 而裝配式建築便是房地產建築業實行節能減排的重要方向。 鄭明道所從事的鋁合金範本工作, 便是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重要工序, 是綠色建築施工的最新技術。

對於傳統木工們來說, 這些陌生的傢伙是一道巨大的門檻。 雖然原理跟搭積木差不多, 但建房子畢竟不是玩積木, 除了數量眾多, 標記複雜, 分量也太重——用兩根手指可動不了這些大傢伙。 搭建的時候, 你要留神 “內三2”、“內三3”或“外四2”這些寫在構件上的序號, 弄亂了順序就得重來, 或者壓根就組裝不上。

剛開始, 鄭明道想一走了之。 工友說, 在這個項目工地上, 有30%的建築工人就是這樣被淘汰的。 那些走了的木工, 有些改了行, 沒改行的只能往四五線城市奔了——在大城市的建築工地, 傳統木工的容身之地越來越小。

離開, 還是轉變?無論如何, 轉變意味著飯碗, 意味著每月六七千元的收入, 對鄭有道來說, 這不僅僅關乎收入, 還關乎夢想:這將是他最後的打工生涯, 再努力幾年, 有點積累後, 他打算回到家鄉郫縣, 把自家的院子改成農家樂, 在裡面栽花種草, 養一池魚, 他還要用他的木工手藝, 做出滿院子的木藝作品, 讓客人吃完飯後還會掏腰包買他的作品。

會幹木工的都是聰明人。 經過一個月的努力, 鄭明道“上道”了。

“剛學鋁模的時候正是夏天。 那鋁疙瘩被太陽一曬, 溫度能達到70度。 咱沒經驗啊, 也不知道戴上手套, 你看, 燙的。 ”鄭明道伸開他的手, 那疤仍在。

這種範本每塊重20多公斤, 鄭明道一天要遞100塊左右, 相當於舉重3噸。 組長說, 老鄭雖然是個後進生, 但他幹活用心, 他用自己的方式編號, 按自己的順序碼好, 這樣一來, 安裝就比其他工人省力氣, 提高了效率, 但問題在於, 他的方法並不好推廣——每人的悟性不一樣。

有時候, 會有上面的領導來工地考察工作, 講話的時候就會講到, 鋁模可以保護很多森林不會被砍伐, 節約資源的同時, 也有效避免了施工過程中的污染, 還提高了生產效率。

作為一個資深木工, 鄭明道確實明白這裡面的不少道理:傳統的木模, 即便愛惜著用,頂多能用十次,之後就只能當廢料來處理了。做木模必須用木方,大木方必須鋸成一塊一塊的,看著都心疼,而鋁模最高可重複利用近三百次,殘值回收率也能達到原材料價格的80%以上。

而所謂“提高了生產效率”,鄭明道更有切身體會。他發現,相比木模工藝,鋁模工藝可使工人減少60%,只用原來40%的人手就夠了。效率提高了,他本人的收入也提高了,做木模時他拼死累活能拿到七千,現在活少了,不那麼累了,能輕鬆拿到八千多。

鄭明道的工友、抹灰工劉鳳和說,鋁模也會給後期施工環節帶來很多好處:拆模後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觀感度良好,為後續二次結構和裝修施工奠定了較好的基礎,避免了找平、剔鑿、收口處理等相關費用的發生,節省了施工成本,還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粉塵污染。

“裝配式建築是大勢所趨,不亞於建築領域的工業革命,比如以前大家是手拿著毛筆、鋼筆來寫字,但是印表機、電腦發明之後,用筆寫字就被極大地取代,裝配式建築也是這個道理。”金地集團首席建築設計師李予青稱。

有研究顯示,相比傳統手工施工方式,裝配式建築能夠實現節能20%、節水約63%、節約木材約87%、減少建築垃圾約91%。

以萬科為例,僅2014年實施裝配式建築開工面積1513萬平方米粗略計算,減少能耗約6.6萬噸標準煤,全年實現減排二氧化碳16.6萬噸;節水1362萬立方米,相當於“半個西湖”的水量;節約木材19.7萬立方米,相當於2562公頃森林;減排建築垃圾約60萬噸。

按照萬科的預測,如果全國10%的建築採用裝配式建築,則可節約6000公頃森林的木材、150萬戶家庭的用電量、60萬戶家庭的用水量、3萬戶住宅混凝土用量。

鄭明道不會關心這些枯燥的資料。這幾天,他遇到了一件讓它頭疼的事:他那木材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表弟居然改行了。

這位叫王棟的表弟,最近幾年從東北的綏芬河採購木材,通過火車皮販運到濰坊的一個木材市場,生意一直穩定而滋潤,眼下卻不得不放棄了。王棟說,罪魁禍首之一就是這工地上的鋁模。

鄭明道哭笑不得。他本來盤算著幾年後做農家樂時,靠他表弟給他弄些便宜木材去做他的木藝作品,現在看來,表弟是指望不上了。

即便愛惜著用,頂多能用十次,之後就只能當廢料來處理了。做木模必須用木方,大木方必須鋸成一塊一塊的,看著都心疼,而鋁模最高可重複利用近三百次,殘值回收率也能達到原材料價格的80%以上。

而所謂“提高了生產效率”,鄭明道更有切身體會。他發現,相比木模工藝,鋁模工藝可使工人減少60%,只用原來40%的人手就夠了。效率提高了,他本人的收入也提高了,做木模時他拼死累活能拿到七千,現在活少了,不那麼累了,能輕鬆拿到八千多。

鄭明道的工友、抹灰工劉鳳和說,鋁模也會給後期施工環節帶來很多好處:拆模後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觀感度良好,為後續二次結構和裝修施工奠定了較好的基礎,避免了找平、剔鑿、收口處理等相關費用的發生,節省了施工成本,還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粉塵污染。

“裝配式建築是大勢所趨,不亞於建築領域的工業革命,比如以前大家是手拿著毛筆、鋼筆來寫字,但是印表機、電腦發明之後,用筆寫字就被極大地取代,裝配式建築也是這個道理。”金地集團首席建築設計師李予青稱。

有研究顯示,相比傳統手工施工方式,裝配式建築能夠實現節能20%、節水約63%、節約木材約87%、減少建築垃圾約91%。

以萬科為例,僅2014年實施裝配式建築開工面積1513萬平方米粗略計算,減少能耗約6.6萬噸標準煤,全年實現減排二氧化碳16.6萬噸;節水1362萬立方米,相當於“半個西湖”的水量;節約木材19.7萬立方米,相當於2562公頃森林;減排建築垃圾約60萬噸。

按照萬科的預測,如果全國10%的建築採用裝配式建築,則可節約6000公頃森林的木材、150萬戶家庭的用電量、60萬戶家庭的用水量、3萬戶住宅混凝土用量。

鄭明道不會關心這些枯燥的資料。這幾天,他遇到了一件讓它頭疼的事:他那木材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表弟居然改行了。

這位叫王棟的表弟,最近幾年從東北的綏芬河採購木材,通過火車皮販運到濰坊的一個木材市場,生意一直穩定而滋潤,眼下卻不得不放棄了。王棟說,罪魁禍首之一就是這工地上的鋁模。

鄭明道哭笑不得。他本來盤算著幾年後做農家樂時,靠他表弟給他弄些便宜木材去做他的木藝作品,現在看來,表弟是指望不上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