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陳伯余:用精益求精詮釋“工匠精神”

【鹽阜網訊】:在東台市嘉麗髮繡廠創作室, 記者見到了剛剛在今年省製造業大會上被表彰為“江蘇製造工匠”的髮繡大師陳伯余。

能被稱為“江蘇工匠”, 必然是在一定專業領域具有高超的技藝。 在東台髮繡界, 陳伯余可是位名人, 曾獲得首屆中國刺繡藝術大師等諸多榮譽稱號, 他的髮繡精品在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比賽中獲得20多項金獎, 其他大小獎項更是不勝枚舉, 在國內刺繡界享有盛譽。 這麼多年來, 儘管榮譽滿身, 他卻始終不忘初心, 不斷雕琢自己的作品, 完善自己的工藝,用追求卓越的心態完美詮釋“工匠精神”的內涵。

“繪畫設計是做精品髮繡的基礎,畫和繡是需要緊密結合的。 ”19歲入行, 為了學習書法繪畫技巧, 陳伯余一個人騎自行車從東台到南通拜師。 後來進了當時的東台工藝美術廠, 師從東台著名的人物畫家張長江, 又拜國內著名畫師顧青蛟為師學習設計。 學成歸來後, 他被分配在髮繡車間, 不僅設計繪製圖案, 還拿起繡花針, 跟著繡娘學習繡花, 研習各種針法。 一遍又一遍, 不厭其煩, 一針一線, 盡顯其精雕細琢。 從業40年, 陳伯余仍一直堅持在繪畫一線。 繪製了那麼多髮繡作品, 他從來沒有畫錯過一筆, 扎實的技藝令人驚歎不已。 這樣穩健的畫工, 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長年累月的積澱, 是對藝術精益求精的追求。

如今, 陳伯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創作髮繡精品上, 力求做出傳世之作。 陳伯余介紹, 他們大膽摸索出“暈色”手法, 以國畫色彩襯底, 進行彩髮繡制, 實現了從“墨繡”向“彩繡”的跨越, 並從單面繡發展到雙面繡、雙面異色異樣繡、髮繡微繡, 變單調的花鳥魚蟲小品為高規格、大尺幅的山水、人物、花卉、翎毛, 研製出長達數十米的髮繡長卷, 填補了髮繡歷史上的空白。 為了研製髮繡雙面異色繡, 他半年時間跑了十多次蘇州, 到當地繡娘家觀察借鑒蘇州刺繡的技巧……對於他而言, 只要能打造出精品, 再多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去年10月30日, 陳伯余的微繡作品《一百零八將》獲得2016“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這是髮繡創作史上第一幅微髮繡作品,

宋江、李逵等108個人物形象神態各異, 人物頭部只有豆粒大小, 整個髮繡精細微妙, 形神兼備。

“光髮絲收集就用了四年時間。 ”陳伯余說, 髮繡一般用的是30歲以下女子的長髮, 發長在30至40釐米, “但微髮繡要求髮絲更軟、更細, 所以收集的時間更久, 難度也就更大了。 ”為了這幅《一百零八將》, 陳伯余光繪製就花了兩個多月, 每天要繪製六七個小時, 每一個小細節都力求做到最好。 一張桌子, 幾支畫筆, 戴著眼鏡, 陳伯余手握雙筆的嚴謹神態中藏著一種對於作品高標準、高品質的追求。

對於“工匠精神”, 陳伯余有著自己的理解:一方面, 要具備高度的責任心, 將發揚東台髮繡藝術作為自己的一種責任和義務, 帶好接班人,

做好傳承工作;另一方面, 不斷超越自我, 自身不斷進步, 達到精益求精, 創造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 (東台日報 陳娟 唐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