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產大飛機明天展翅 A股產業鏈公司“伴飛”

中國商飛5月3日發佈消息, 綜合各方面因素, 國產大型客機C919(簡稱“C919”)將於5月5日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首飛(如天氣條件不具備則順延)。 這意味著, 中國人的“大飛機夢”向著最終實現又邁進了一大步。

作為我國航空工業的里程碑事件, C919是我國首款大飛機, 也是中國按國際標準自主研製的第一款幹線商用客機。 C919首飛的背後, 離不開技術的積累與突破、離不開產業鏈的完善與升級、也離不開資本的助力。

C919研製採用和ARJ21相同的“主製造商-供應商”模式, 中國商飛公司負責設計研發、總裝製造。 為追求技術先進性, C919核心發動機、機載電子、液壓系統等採購國際先進裝備, 同時支援國內供應商參與系統級或設備級合作研發, 建立系統級產品研發、集成、生產裝配和試驗能力。

按照我國民用航空工業發展路線圖, 中國大飛機研製將歷經支線客機——幹線客機——寬體客機的發展路徑。

大飛機的量產, 將打開中國航空產業的發展空間。 按照空客公司在2016珠海航展上發佈最新全球市場預測, 未來20年, 中國將需要約6000架新客機與貨機, 價值9450億美元, 占全球同期新飛機需求總量的18%。 而按照國家規劃, 到2020年, 國產幹線飛機國內新增市場佔有率達到5%以上, 民用飛機產業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

這對相關產業尤其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拉動無疑十分巨大。 工信部此前印發的《民用航空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3-2020年)》提出, 要抓住航空工業快速發展機遇, 建立和完善航空發動機自主發展工業體系;大力發展航空機載、任務、空管和地面設備及系統, 加快建設飛機和發動機大部件專業化生產基地, 大力發展航空材料和基礎元器件;完善國產航空材料體系等。

據中國商飛相關人士介紹, 目前, 國內有22個省市、200多家企業、36所高校參與了C919研製, 16家材料製造商和54家標準件製造商成為該項目的供應商或潛在供應商, 公司還與中航工業等6家央企簽訂戰略合作協定, 與7家主要銀行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資料顯示, C919首架機機頭、前機身、中機身、中央翼、中後機身等九大部段由中航工業西飛、成飛民機、沈飛民機等國內航空工業企業製造。 中航飛機(000768)、中航光電(002179)、中航機電(002013)、中航電子(600372)、博雲新材(002297)、利君股份(002651)等多名“A股小夥伴”參與其中。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 不構成投資建議, 股市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