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二十四節氣”——中國古代“制天命而用之”的科技典範

2017-05-02 張純林 淮南科技

“二十四節氣”, 是《淮南子》這座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寶庫中一顆光耀古今的科技之星, 是中國古代“制天命而用之”的科技典範, 如今, 已成功入選世界非遺名錄。

泱泱中華自古是農耕民族。 在生產力水準低下的原始社會, 人依附于自然, 面對自然萬象給人類生存帶來的各種威脅, 無所適從, 只有敬天畏地拜鬼神。 祈望自然恩賜, 盼望風調雨順, 渴望五穀豐登。 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可貴之處, 就是在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中, 展現出對生存的自信心和對生存環境的不滿足感, 使得人們一方面崇敬自然,

另一方面也在不斷探索自然, 認識自然,利用自然。

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大思想家、哲學家荀子在他的《天論》一書中, 把古代勞動人民探索、認識、利用自然的這一偉大社會實踐, 上升到哲學的高度進行論述, 提出了“大天而思之, 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 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 孰與應時而使之?”這一著名的哲學命題。 這就是說, 與其把天看得非常偉大而仰慕它, 何不把天當作一種物來畜養它, 控制它?與其順從天而頌揚它, 何不掌握和控制天的變化規律來利用它?與其盼望風調雨順, 坐等天時的恩賜, 何不因時制宜, 使天時為生產服務?荀子的這種“制天命而用之”、“應時而使之”的唯物史觀,

既指明自然規律的不可抗禦性, 又強調了人對自然的主觀能動性, 對後世思想政治界的影響極大, 可以說, 是催生“二十四節氣”最後形成的理論“春雷”。

翻開浩瀚的中國古代科技史我們可以看到, 早在周代時, 天文學家們就已經掌握用土圭測量日影的方法, 來測定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等四個節氣。 到戰國後期《呂氏春秋》記載的“十二月紀”中, 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 這八個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 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 隨著古代天文科技的發展, 到了21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 才有對“二十四節氣”的完整記錄。 西漢淮南王劉安, 崇尚道家學說, 但也博采先秦諸子百家中一些思想理論之長,

懷著治國安邦的雄才大略, 在八公山麓招賢納士, 著書立說, 編撰了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第一部大百科全書《淮南子》。 這部《淮南子》對人類科技文明發展的歷史巨獻, 就在於它第一次從宇宙觀和自然觀的角度, 科學、完整地記載了“二十四節氣”, 並把它納入自己思想體系的自然整體論之中。 因此從西漢起, “二十四節氣”受到歷朝歷代的重視和沿用, 指導農業生產不違農時, 按節氣春耕夏耘, 秋收冬藏,中華農耕民族, 賴此生生不息, 代代相傳,興旺發達 。

“二十四節氣”之所以從古至今, 一直在中國乃至世界天文和農業氣象的星空中熠熠生輝, 並被國際天文氣象學界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就在於它作為《淮南子》這部“絕代奇書”中的一項重大科技成就,

首次科學完整地概括了我國古代天文地理, 季節交替、時令順序、農業氣象和物候變化, 集中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崇敬自然, 探索自然、認識自然、利用自然的過程中, 逐步創造出來的寶貴文化遺產, 充分體現了我們的先人“制天命而用之”, 利用自然規律, 造福於人類的偉大智慧和科學創舉。 “二十四節氣”不僅從古至今影響整個華夏大地, 而且, 又遠播世界全球。 還是英國著名科技史學家李約瑟評價得好:“中國人在許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學技術發明, 走在那些創造出著名‘希臘奇跡’的傳奇人物前面, 和擁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財富的阿拉伯並駕齊驅, 並在西元三世紀到十三世紀間,
保持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準。 ”

“二十四節氣”, 中國古代“制天命而用之”的科技典範, 2016年11月30日榮登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科技之星,全球矚目;國人驕傲,當之無愧!

2017年4月23日《淮南日報》刊登, 標題有改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