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黃宗英借《甜姐兒》一舉成名:潛伏在幕後的魏於潛

《甜姐兒》是個話劇劇本, 作者魏于潛, 創作於1942年, 當年底上演, 導演是胡導, 由黃宗英主演。 後者以此劇一舉成名, 最大的證明是, 在以後、至今的歲月中, “甜姐兒”幾同于黃宗英的代名詞。

1937年11月12日, 上海淪陷, 但在這片淪陷區中間, 尚有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未被日本侵略者鯨吞。 此種局面維持了4年又一個月, 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 日軍強進租界, 上海遂告徹底淪陷。 前一段, 史稱“孤島”時期,

後者, 則為淪陷時期。

“孤島”時期的話劇主線, 是在抗戰主題下進行的。 大量的話劇演出, 既鍛煉了創、導、演隊伍, 也培育了一大批基本觀眾。 最突出的話劇團體, 自然是于伶所領導的上海劇藝社。 “皖南事變”後, 於奉命離滬赴港, 上海劇藝社合力漸散, 最後導致分裂……

到了上海淪陷時期, 柯靈曾評價說:“出人意料地出現了一個話劇藝術的繁榮時期, 據有些刊物的評價和記載, 當時戲劇活動的規模, 就上海一地而言, 比過去和現在任何時候都更頻繁和龐大。 ”柯靈此論, 出自他寫於1981年的一篇長文“‘衣帶漸寬終不悔’——上海淪陷時期戲劇文學管窺”, 在以上所述處有一注解, 點明所引用“有些刊物的評價和記載”, 是指汪俊發表在1942年12月的《太平洋週報》上的《一年來上海劇團的變遷和演出》和洛川發表在《新東方》9卷1期上的《戲劇一年》。

署名魏於潛的劇本《甜姐兒》, 正是誕生在這一時期。 1942年2月, 同名作者創作的話劇《寒夜曲》, 改名《比翼鳥》上演于龍門大戲院。 至於還被改編成越劇和滬劇, 滬劇名為《大雷雨》等等, 那已是若干年後的後話。

魏於潛是誰?時人均不知其名。 後來(這個模糊的時間概念可長可短), 終於有人知道了潛伏在《甜姐兒》幕後的魏于潛是吳琛的化名。 而吳琛, 正是在“孤島”時期上海劇藝社的簽約導演和總務部主任。

吳琛, 本名吳朝琛, 1912年生於無錫南門外蘆蕩村。 曾入南洋中學讀書, 未畢業即考入大同大學。 後因經濟不濟而中途輟學, 進入花旗銀行工作。 1931年, 結識趙默(後以金山盛名于世)、曹瑩等人,

並由趙帶入戲劇圈。 吳琛會演戲、能導戲, 編過報紙副刊, 還寫過長篇小說, 現在又寫了劇本, 是俗稱“文武昆亂不擋”的好手。 至於為什麼不用已經稍有名氣的吳琛本名, 而“別有用心”地給自己起一個“魏於潛”的筆名, 知道的人或許有, 但絕對不會多。

直到1990年, 吳琛在《我的藝術經歷》一文中自己解謎:該化名的原意是委鬼迫於潛逃也。

1941年12月8日, 日軍於轟炸珍珠港當日, 闖入上海租界。 “孤島”淪陷, 由“名存”而至“實亡”。 據胡導回憶:那天早上, 有日軍軍車開到辣斐花園劇場, 抓走了上海劇藝社的吳仞之, 但不知何故稍後又放了。 據胡導推斷, 當時敵寇要抓的上海劇藝社吳姓負責人應該是吳琛, 蓋因他原在社裡負責總務工作,

“這時他恰恰離滬回無錫老家探親, 這才逃過一劫。 ”

“逃過一劫”所言非虛, 離滬返錫也是事實, 但吳琛的出走, 並非是偶然的“恰恰”, 真實情況據本人多年後披露, 是有人特意到家中報信, 他才夤夜逃回無錫老家的。

飾演甜姐兒的黃宗英

話劇《甜姐兒》劇組部分演員在上海金都大戲院後臺弄堂內合影。第二排左起:馮喆、許歡子、朱繡琴、馮琳、衛禹平。前排坐者:戴耘。後排左起:淩之浩、范平。

由袁雪芬主演越劇祥林嫂(吳琛編導)

《甜姐兒》在《申報》的演出廣告

躲了一段時間,又潛回上海,化名吳梅洲,進入一小醬油廠做夥計,白天站櫃臺。因工資微薄,難以養家,又晚上偷偷撰寫劇本,希望能以稿費彌補家用之不足。1942年,吳琛先後寫了《寒夜曲》、《甜姐兒》,次年又寫出《釵頭鳳》。

這三個劇本都曾在淪陷時期的上海舞臺上演,也先後都出版了。《甜姐兒》和《釵頭鳳》,被收入在孔另境主編的《劇本叢刊》中,世界書局出版,署名均為魏於潛。《劇本叢刊》共5集,每集10種。《釵頭鳳》在第二集,初版於1944年3月。《甜姐兒》被收入第五集,1945年12月初版。而最早寫出的《寒夜曲》,則在1947年9月被收入范泉主編的《文學新刊》叢書第三集,署名吳琛,永祥印書館出版。

《甜姐兒》寫于1942年是確定的,但搬上舞臺具體是哪一年,卻有著1942年和1943年兩種說法。此外,黃宗江有沒有參加《甜姐兒》的演出,也是一個謎團。

《甜姐兒》的導演胡導,原名胡道祚,祖籍涇縣,生於南昌,長在蕪湖。他與吳琛是上海劇藝社時期的同事。兩人相識或更早,因他們兩人都是由趙默介紹,分別加入“左翼戲劇聯盟”的,時在1933年的5月。兩人都視趙默為自己從事戲劇事業的領路人。胡導生平第一次看話劇,就是由趙默帶領,看的是春秋劇社演出的《梅雨》和《名優之死》。而他出演話劇的第一齣戲,是田漢根據日本作家菊池寬原著改編的《父歸》,此劇導演,也還是趙默。而吳琛與趙默的關係更早、更深。吳琛曾和趙默、曹孟浪、姚時曉等組織了“青光”劇團,後改名為“光光”劇團。名字的寓意據說有吃光、用光之意。曹孟浪就是曹瑩。“孟浪”一名,本是吳琛在左聯刊物《鐵流》上發表文章時的筆名,因曹瑩喜愛此名,要求割愛,以後曹瑩遂成為曹孟浪。

吳琛和胡導兩人還有一個共同點是,在一九四零年代,吳琛、胡導與洪謨、吳天並稱為話劇“四小導演”,而時稱“四大導演”的則是:朱端鈞、黃佐臨、吳仞之和費穆。

胡導晚年曾寫過一本《幹戲七十年雜憶——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的話劇舞臺》,因是親身經歷,所以受到戲劇史界的關注。胡導書中寫道:吳琛與他的關係是“亦師亦友”的。正是在此書中,他用較大的篇幅,詳述了對《甜姐兒》一劇的導演思想,並概括主旨在於“溫厚的諷喻”。作為導演,他還寫到《甜姐兒》的角色安排,黃宗江扮演林君植,黃宗英扮演孫小玉,郭元同扮演畫家劉曼歐。

導演是重要當事人,既然點明了黃宗江,似乎應是定論。但不知為何後來寫了諸多文章的黃宗江,對此劇不著點墨?黃宗英因此劇而大紅大紫,但在以後的各種回憶中,也不曾提及兄妹一起出演《甜姐兒》。關於上演時間,黃宗英的回憶是1943年。

經過查證,《甜姐兒》首演是1942年12月8日。黃宗江曾在《憶石揮和藍馬》一文中講道:“我離滬是1942年12月8日(記得清是因為太平洋戰爭整一年)。”故此,不妨推斷,黃宗江參加了排練,但可能最終並沒有在公演中亮相。還有一個佐證,是黃宗江同行人黃裳的回憶:“我和宗江是在‘一·二八’周年的日子離滬的。路上走了一個多月,一九四三初到達重慶。”從字面看,似乎應該是1月28日,但結合下文,可以斷定,這裡或是出版誤植,或是黃裳筆誤。正確的時間應該是12月8日。如此,那就和黃宗江所說完全契合了。

但會不會有什麼其他原因,讓黃宗江的記憶失誤呢?因為他離開上海的時間,按照黃宗英的回憶卻不一樣,她說:“在我演《晚宴》的晚上,宗江悄悄離開了上海。”《甜姐兒》首輪公演一共演出了20天,即從8日至28日。查當年的《申報》廣告可以得知,在刊登《甜姐兒》最後一天演出廣告的同時,也刊登了《晚宴》的廣告,首演是12月30日。因此,即便是在《晚宴》上演的第一天走,如果黃宗英的記憶無誤,黃宗江也是有時間參加《甜姐兒》的演出的。

《甜姐兒》演出了20天,但具體場次的計算恐怕有些難度,因為每天有日場和夜場,後來甚至還開了早場。不管黃宗江是否已經離開,報紙上《甜姐兒》的廣告反正是一直掛著他名字的。黃宗江的名氣,那時和石揮有“一時瑜亮”之稱。那一年,吳琛30歲、胡導27歲、黃宗江21歲、黃宗英17歲。

扮演畫家劉曼歐的郭元同,藝名異方,是黃宗江在燕京大學的同學。翌年秋,黃宗英與其在北京結婚。此人苦命,婚後僅18天,即歿。新寡後的黃宗英,隱居香山,後由戴耘專程赴京,帶去了于伶、吳仞之、吳琛的召喚。她回到上海後,複演了《甜姐兒》,那已是1944年的4月。劇組中大部人馬仍是首輪演出合作過的老人,但劇團名字從藝光劇團換成了國華劇社,演出劇場也從蘭心大戲院換到了金都大戲院,導演也從胡導換成了章傑。再後,她加入南北劇團,將《甜姐兒》一劇帶到津門,亦紅火漫天。1945年3月,《甜姐兒》在上海有過可能是最後一輪一個多月的演出。之後,這部話劇降下帷幕,一切成為過往。

歷史總像是緊握時間之沙的大手,手抓得緊,依然會有細節的沙從指縫間逸出。留下手上的,或被銘記,進入各種文本。漏掉的,也就漏掉了,被人偶然鉤沉,尚屬僥倖,更多的,就是慢慢地被徹底湮滅……

抗戰勝利後,吳琛和老朋友于伶又會合了,並一度恢復了上海劇藝社。但時隔不久,他卻意外地猛一拐彎,紮進了越劇圈子。按他晚年的回憶,是接受了中共地下党于伶、吳小佩的動員。不知吳琛當時是否知曉,加強對越劇界的工作,指示直接來自於周恩來。

在越劇界,他進的第一個劇團,就是徐玉蘭掛帥的玉蘭劇團。他以殷鳴慈或應鳴時等化名,導演了一些越劇。1949年以後,魏於潛徹底消失了,吳琛則正大光明地走到前臺。不知道是越劇成就了吳琛,還是吳琛成就了越劇。因為,此後幾乎越劇的每一次改革和成功,比如,《祥林嫂》《紅樓夢》.......都不會缺少吳琛這個名字。

今天,當我們回首觀望《甜姐兒》和魏於潛,雖然在商業話劇上取得了很大成功,但該劇的文學價值仍然是有待評估的。然而,只要我們能解讀出“魏於潛”三個字的潛臺詞,作者就理應受到肅然的尊重。有時候,衝鋒陷陣固然是勇敢,值得歌頌。在暴政下選擇遁形,也未必就是屈服。

黃宗江離開上海,他自己著文說有“外因”也有“內因”,但外人如我者看來,總還是有欲言又止的意味。離開上海的時間,他自己明確說是1942年的12月8日,但在他生前出版的《悲欣集》中有一篇別人寫的《從浪漫到現實——黃宗江傳略》,卻明白地寫著“1943年1月,黃宗江和好友黃裳二人離開上海”。時間相差不多,但卻橫跨兩年。不知何故,黃宗江卻沒有訂正這一訛誤。

黃裳記錄了他和黃宗江是一起離開上海的,同行者不只他們兩人,還有南開中學另兩個同學,一個是周杲良,是周叔弢的兒子;一個是宋希,是宋春舫的兒子。此處點出兩個同行者的老爹,是覺得有趣,因為他們很巧都是享有大名的藏書家。

若干年後,黃裳自己也成了藏書家,他的雅致文字是愛書者們都歡喜的。黃宗江說中學同學容鼎昌的“黃裳”名字是他所起的,遭到了楊苡的反駁。坊間還流傳著另一個版本,即,黃裳當年也是“甜姐兒”的鐵杆粉絲,“黃裳”之意,是願做“黃”的衣裳等等,跡近褻慢,姑妄聽之。

但有一事是確實的,錢鐘書曾有一劄寄黃,時在1950年春。信中贈黃一聯:

遍求善本癡婆子,

難得佳人甜姐兒。

錢在信中還特意著筆,希望黃能“賞其貼切渾成,而怒其唐突”。問題是,“唐突”何在?緣何祈“怒”?!黃裳當年讀信後的感覺,外人自然不得而知,但晚年為文,他是很欣賞此聯“妙手天成,不愧佳制”的,並就此聯自述本事,但僅涉上聯。至於下聯,黃未著一詞。空白,可以留給後來鉤沉黨來咀嚼。在此錄出,非跑題也,還是從一側面證明了《甜姐兒》和“甜姐兒”當年魅力難擋的紅火。

如今,圍繞著《甜姐兒》的各色人等,已然劇終人散。惟留“甜姐兒”黃宗英,已過米壽大站,正在趕往白壽的路上。當然,還有這一冊薄薄的紙本《甜姐兒》,安放在我靠窗的書桌上,窗外,是年輕的春光大好……

話劇《甜姐兒》劇組部分演員在上海金都大戲院後臺弄堂內合影。第二排左起:馮喆、許歡子、朱繡琴、馮琳、衛禹平。前排坐者:戴耘。後排左起:淩之浩、范平。

由袁雪芬主演越劇祥林嫂(吳琛編導)

《甜姐兒》在《申報》的演出廣告

躲了一段時間,又潛回上海,化名吳梅洲,進入一小醬油廠做夥計,白天站櫃臺。因工資微薄,難以養家,又晚上偷偷撰寫劇本,希望能以稿費彌補家用之不足。1942年,吳琛先後寫了《寒夜曲》、《甜姐兒》,次年又寫出《釵頭鳳》。

這三個劇本都曾在淪陷時期的上海舞臺上演,也先後都出版了。《甜姐兒》和《釵頭鳳》,被收入在孔另境主編的《劇本叢刊》中,世界書局出版,署名均為魏於潛。《劇本叢刊》共5集,每集10種。《釵頭鳳》在第二集,初版於1944年3月。《甜姐兒》被收入第五集,1945年12月初版。而最早寫出的《寒夜曲》,則在1947年9月被收入范泉主編的《文學新刊》叢書第三集,署名吳琛,永祥印書館出版。

《甜姐兒》寫于1942年是確定的,但搬上舞臺具體是哪一年,卻有著1942年和1943年兩種說法。此外,黃宗江有沒有參加《甜姐兒》的演出,也是一個謎團。

《甜姐兒》的導演胡導,原名胡道祚,祖籍涇縣,生於南昌,長在蕪湖。他與吳琛是上海劇藝社時期的同事。兩人相識或更早,因他們兩人都是由趙默介紹,分別加入“左翼戲劇聯盟”的,時在1933年的5月。兩人都視趙默為自己從事戲劇事業的領路人。胡導生平第一次看話劇,就是由趙默帶領,看的是春秋劇社演出的《梅雨》和《名優之死》。而他出演話劇的第一齣戲,是田漢根據日本作家菊池寬原著改編的《父歸》,此劇導演,也還是趙默。而吳琛與趙默的關係更早、更深。吳琛曾和趙默、曹孟浪、姚時曉等組織了“青光”劇團,後改名為“光光”劇團。名字的寓意據說有吃光、用光之意。曹孟浪就是曹瑩。“孟浪”一名,本是吳琛在左聯刊物《鐵流》上發表文章時的筆名,因曹瑩喜愛此名,要求割愛,以後曹瑩遂成為曹孟浪。

吳琛和胡導兩人還有一個共同點是,在一九四零年代,吳琛、胡導與洪謨、吳天並稱為話劇“四小導演”,而時稱“四大導演”的則是:朱端鈞、黃佐臨、吳仞之和費穆。

胡導晚年曾寫過一本《幹戲七十年雜憶——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的話劇舞臺》,因是親身經歷,所以受到戲劇史界的關注。胡導書中寫道:吳琛與他的關係是“亦師亦友”的。正是在此書中,他用較大的篇幅,詳述了對《甜姐兒》一劇的導演思想,並概括主旨在於“溫厚的諷喻”。作為導演,他還寫到《甜姐兒》的角色安排,黃宗江扮演林君植,黃宗英扮演孫小玉,郭元同扮演畫家劉曼歐。

導演是重要當事人,既然點明了黃宗江,似乎應是定論。但不知為何後來寫了諸多文章的黃宗江,對此劇不著點墨?黃宗英因此劇而大紅大紫,但在以後的各種回憶中,也不曾提及兄妹一起出演《甜姐兒》。關於上演時間,黃宗英的回憶是1943年。

經過查證,《甜姐兒》首演是1942年12月8日。黃宗江曾在《憶石揮和藍馬》一文中講道:“我離滬是1942年12月8日(記得清是因為太平洋戰爭整一年)。”故此,不妨推斷,黃宗江參加了排練,但可能最終並沒有在公演中亮相。還有一個佐證,是黃宗江同行人黃裳的回憶:“我和宗江是在‘一·二八’周年的日子離滬的。路上走了一個多月,一九四三初到達重慶。”從字面看,似乎應該是1月28日,但結合下文,可以斷定,這裡或是出版誤植,或是黃裳筆誤。正確的時間應該是12月8日。如此,那就和黃宗江所說完全契合了。

但會不會有什麼其他原因,讓黃宗江的記憶失誤呢?因為他離開上海的時間,按照黃宗英的回憶卻不一樣,她說:“在我演《晚宴》的晚上,宗江悄悄離開了上海。”《甜姐兒》首輪公演一共演出了20天,即從8日至28日。查當年的《申報》廣告可以得知,在刊登《甜姐兒》最後一天演出廣告的同時,也刊登了《晚宴》的廣告,首演是12月30日。因此,即便是在《晚宴》上演的第一天走,如果黃宗英的記憶無誤,黃宗江也是有時間參加《甜姐兒》的演出的。

《甜姐兒》演出了20天,但具體場次的計算恐怕有些難度,因為每天有日場和夜場,後來甚至還開了早場。不管黃宗江是否已經離開,報紙上《甜姐兒》的廣告反正是一直掛著他名字的。黃宗江的名氣,那時和石揮有“一時瑜亮”之稱。那一年,吳琛30歲、胡導27歲、黃宗江21歲、黃宗英17歲。

扮演畫家劉曼歐的郭元同,藝名異方,是黃宗江在燕京大學的同學。翌年秋,黃宗英與其在北京結婚。此人苦命,婚後僅18天,即歿。新寡後的黃宗英,隱居香山,後由戴耘專程赴京,帶去了于伶、吳仞之、吳琛的召喚。她回到上海後,複演了《甜姐兒》,那已是1944年的4月。劇組中大部人馬仍是首輪演出合作過的老人,但劇團名字從藝光劇團換成了國華劇社,演出劇場也從蘭心大戲院換到了金都大戲院,導演也從胡導換成了章傑。再後,她加入南北劇團,將《甜姐兒》一劇帶到津門,亦紅火漫天。1945年3月,《甜姐兒》在上海有過可能是最後一輪一個多月的演出。之後,這部話劇降下帷幕,一切成為過往。

歷史總像是緊握時間之沙的大手,手抓得緊,依然會有細節的沙從指縫間逸出。留下手上的,或被銘記,進入各種文本。漏掉的,也就漏掉了,被人偶然鉤沉,尚屬僥倖,更多的,就是慢慢地被徹底湮滅……

抗戰勝利後,吳琛和老朋友于伶又會合了,並一度恢復了上海劇藝社。但時隔不久,他卻意外地猛一拐彎,紮進了越劇圈子。按他晚年的回憶,是接受了中共地下党于伶、吳小佩的動員。不知吳琛當時是否知曉,加強對越劇界的工作,指示直接來自於周恩來。

在越劇界,他進的第一個劇團,就是徐玉蘭掛帥的玉蘭劇團。他以殷鳴慈或應鳴時等化名,導演了一些越劇。1949年以後,魏於潛徹底消失了,吳琛則正大光明地走到前臺。不知道是越劇成就了吳琛,還是吳琛成就了越劇。因為,此後幾乎越劇的每一次改革和成功,比如,《祥林嫂》《紅樓夢》.......都不會缺少吳琛這個名字。

今天,當我們回首觀望《甜姐兒》和魏於潛,雖然在商業話劇上取得了很大成功,但該劇的文學價值仍然是有待評估的。然而,只要我們能解讀出“魏於潛”三個字的潛臺詞,作者就理應受到肅然的尊重。有時候,衝鋒陷陣固然是勇敢,值得歌頌。在暴政下選擇遁形,也未必就是屈服。

黃宗江離開上海,他自己著文說有“外因”也有“內因”,但外人如我者看來,總還是有欲言又止的意味。離開上海的時間,他自己明確說是1942年的12月8日,但在他生前出版的《悲欣集》中有一篇別人寫的《從浪漫到現實——黃宗江傳略》,卻明白地寫著“1943年1月,黃宗江和好友黃裳二人離開上海”。時間相差不多,但卻橫跨兩年。不知何故,黃宗江卻沒有訂正這一訛誤。

黃裳記錄了他和黃宗江是一起離開上海的,同行者不只他們兩人,還有南開中學另兩個同學,一個是周杲良,是周叔弢的兒子;一個是宋希,是宋春舫的兒子。此處點出兩個同行者的老爹,是覺得有趣,因為他們很巧都是享有大名的藏書家。

若干年後,黃裳自己也成了藏書家,他的雅致文字是愛書者們都歡喜的。黃宗江說中學同學容鼎昌的“黃裳”名字是他所起的,遭到了楊苡的反駁。坊間還流傳著另一個版本,即,黃裳當年也是“甜姐兒”的鐵杆粉絲,“黃裳”之意,是願做“黃”的衣裳等等,跡近褻慢,姑妄聽之。

但有一事是確實的,錢鐘書曾有一劄寄黃,時在1950年春。信中贈黃一聯:

遍求善本癡婆子,

難得佳人甜姐兒。

錢在信中還特意著筆,希望黃能“賞其貼切渾成,而怒其唐突”。問題是,“唐突”何在?緣何祈“怒”?!黃裳當年讀信後的感覺,外人自然不得而知,但晚年為文,他是很欣賞此聯“妙手天成,不愧佳制”的,並就此聯自述本事,但僅涉上聯。至於下聯,黃未著一詞。空白,可以留給後來鉤沉黨來咀嚼。在此錄出,非跑題也,還是從一側面證明了《甜姐兒》和“甜姐兒”當年魅力難擋的紅火。

如今,圍繞著《甜姐兒》的各色人等,已然劇終人散。惟留“甜姐兒”黃宗英,已過米壽大站,正在趕往白壽的路上。當然,還有這一冊薄薄的紙本《甜姐兒》,安放在我靠窗的書桌上,窗外,是年輕的春光大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