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他是中科院博導,也是竇唯新專輯吉他手!被譽搖滾科學家!

今年3月, 沉寂多年的音樂人竇唯推出了自己的新專輯《山水清音圖》, 充滿著超凡脫俗的古意, 又頗具先鋒前衛的個人風格。 在人們感歎竇唯的音樂更加充滿仙氣時,

更驚訝的是, 擔任竇唯新專輯吉他手的, 竟然是一位物理學家。

他就是畢業於北大物理系, 現任中科院半導體所半導體材料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 先後主持了國家重點基礎規劃項目和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和麵上項目、中科院重點專案等十餘個科研專案的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陳湧海, 同時, 他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搖滾詩人。

幾年前, 陳湧海懷抱吉他, 縱情彈唱一曲李白著名詩篇《將進酒》的視頻, 被好友傳到了網上, 點擊量很快就突破了千萬, 被無數大號轉發推薦, 還因此上過2012年的網路春晚;陳湧海也由此獲得了“搖滾博導”的稱號。 餘光中說李白“繡口一吐,

就半個盛唐”, 而陳湧海高歌一曲, 便是“謫仙”模樣。 有人對他說:“你唱《將進酒》的一刻, 是李白附體了, 要是李白坐在我身邊, 肯定就是這個樣。 ”

今年4月, 由郭啟宏編劇, 蘇民、唐燁導演, 濮存昕主演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經典話劇《李白》再登首都劇場, 並迎來了第200場演出。 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也別出心裁地首次邀請科學家來作講座, 請來把李白詩篇演繹得如此盪氣迴腸的陳湧海來到北京人藝, 和大家一起分享他心中的李白。 本報記者也因此得以和他對談他心中的音樂、詩歌、科學和夢想。

只見他身穿簡單的仔褲、襯衫、旅遊鞋和休閒外套, 鼻子上架著一副斯文的細框眼鏡, 操著一口帶有湖南口音的普通話, 氣質樸實低調;只有梳在腦後的小辮,

流露出幾分“搖滾精神”。 但他卻很實在地坦言:這是為了遮擋已經有些謝頂的頭頂。

然而, 當他拿起吉他, 開始撫琴吟唱時, 就好像變了一個人, 曲樂坦蕩、嗓音蒼茫, 餘音中如有太白揮劍, 慷慨灑脫, 氣干雲天, 竟讓人產生一種穿越的錯覺, 仿佛面前是一位在蕭蕭易水或是大漠雲煙中飛揚激越仗劍而歌的大俠。

《將進酒》是被朋友傳到網上 意外火了的

記者:大家都對您既是科學家的身份, 又有這樣的音樂才華和搖滾氣質感到很好奇, 感覺像是“一半是海水, 一半是火焰”。 可能因為大家心目中的科學家比較理性嚴肅, 和彈著吉他唱搖滾這種比較感性激情的狀態不一樣吧。 不知道您小時候的夢想到底是音樂還是科學呢?又是怎樣走上現在這樣的人生道路的?

陳湧海:我是從一個小城市來北京的, 湖南永州。 我最開始接觸音樂, 其實就是上學時的音樂課, 還有就是電影插曲。 因為我爸爸復員以後到電影院工作, 所以我在到北京上大學以前, 有十年都在電影院長大, 受的音樂教育基本就是電影插曲的教育, 這也可以算是當時的流行音樂教育。 那時候家裡沒有條件讓自己學樂器, 都沒有這個想法, 就是一門心思的學習, 但確實培養了一點音樂的種子。 那時候的電影, 比如《路邊吉他隊》、《少年犯》, 裡面就會有些不務正業的小青年或者是亦邪亦正的小青年, 看起來很壞、不正經, 但是心地特別好, 有時候還會彈吉他, 所以那時就覺得彈吉他特別帥。

再加上我的朋友當中有人又會打籃球又會彈吉他, 我就覺得特別帥。

所以1986年我上了大學以後, 就花了幾十塊錢買了一把吉他, 從最簡單的吉他入門曲開始自學。 北大物理系功課特別緊, 壓力挺大的, 要花很多時間去學習, 所以那四年只是偶爾彈彈吉他。 但是到了大學快畢業的時候, 就不一樣了, 因為畢業時的情緒比較傷感, 從那時候開始寫歌。

我讀研究生是在北京科技大學, 經常跑回北大, 彈琴唱歌、寫詩寫歌這類活動就比較多了, 在草地上唱歌也比較多。 在這個過程中, 我們有幾個一塊玩的朋友就想要成立一個樂隊, 但只是有這麼一個想法, 一下子就過去了, 並沒有想過要以音樂為職業來怎麼樣, 從來都沒有想過。到了現在更不可能以音樂為職業了。

其實科學家跟所有普通人沒有任何差別,七情六欲完全都一樣,唯一的差別就是,對科學家的評價有一個相對客觀的評價體系。在科研工作中,有可能會把業餘愛好磨滅,但其實你做別的事情、做別的工作,一樣有可能把自己青少年的愛好磨滅掉。而我個人的愛好之所以沒有被磨滅掉,可能是因為自己本身就比較喜歡文藝,其實我也有十年沒太彈琴沒太寫歌、唱歌,但過了那十年以後,因為各種原因突然又接觸到民謠,所以又重新撿起來,恢復起來,但有可能好多人沒有機會再把愛好恢復起來。

事實上我身邊也有好多從事科研工作的人,跟我一樣喜歡搖滾,甚至喜歡更加極端的金屬音樂。我的好多院士朋友,跟大家沒有任何區別,一樣喜歡喝酒聊天打牌。他們知道我唱搖滾以後,也會覺得很好玩。

我之前做實驗室主任的時候,還不可以留長頭髮,因為作為一個主任要接待各種人,還得有一個表率作用。但我不愛交際,所以乾脆換屆的時候就沒再繼續當主任了,就留了長頭髮。其實主要因為我掉頭發,所以梳個辮子也是想辦法把頭頂擋起來。

記者:您彈唱的李白的《將進酒》讓人印象太深刻了!您當時的感覺就好像是被“詩仙”附體了一樣,大家都沒想到一位科學家彈起琴、唱起歌來居然這麼豪放激情,充滿感染力。其實這並不是一次刻意的表演,而是一次朋友間的私人聚會,所以大家更會對您這個人充滿興趣。

陳湧海:網上流傳的那個視頻,是2011年我去錢紹武先生家裡做客時朋友拍的。錢先生就是那個視頻裡面的老者,他是中央美院雕塑學院的前院長,現在已經退休了。他有很深的國學基礎,又是藝術家,所以我們就談天說地的。錢先生吟誦特別好,他用無錫家鄉話吟誦古詩詞,特別有旋律性。我當時也是比較激動,就用了他們屋裡的一把吉他,給老先生唱了幾首歌,其中有一首就是李白的《將進酒》。

當時有個朋友拍了下來,他有一天在家裡看自己拍的這段視頻,結果另外一個朋友看見了,覺得挺好玩的,就把這個視頻放到了網上,也沒告訴我。過了幾天我才知道,其實就是生活中無心的一件事。之所以那麼受到大家關注,我覺得是各種因素造成的,比如一個科學家和一個藝術大家,一個很古香古色的環境,再加上古詩詞,吉他和音樂,這些合在一起,大家覺得特別有趣。就像李白一樣,各種不同的面湊起來,變成一個很豐富的詩人形象。

拒絕各種真人秀節目的邀請

記者:您是80年代的北大人,應該是特別理想主義的一代,您又這麼喜歡音樂、詩歌;而李白這個人物也是特別理想主義的人,但他一生當中會因為他的性格和理想主義,遇到很多的坎坷,然後會有“鬱鬱不得志”這種憤世嫉俗的東西。像您現在從事科學研究,應該是追求真理、捍衛真理的工作,但整個社會環境也有可能遇到很多和理想主義衝突的情況。所以我想瞭解,您是否也是像李白寄情於詩歌一樣,將自己的很多感受寄情在音樂當中?您的音樂既有民謠,又有搖滾,也有古詩詞,是不是也代表了您各個階段或者各個層面的心境?

陳湧海:我給古詩詞寫曲是比較後來的,在大學畢業前後那時候,都是自己寫歌,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寫成歌詞。我是寫過一兩年詩歌的,後來寫歌的時候,可能和寫過現代詩有關係,就寫了一些比較有特點的歌詞來。那時候喜歡搖滾,寫出的一些搖滾歌詞比較年輕氣盛。慢慢年紀大了,中間有好幾年科研工作比較緊張,接近十年不彈琴、不寫歌。過了這十年之後,突然重新彈琴,不像年輕人那麼有激情了,看到古詩詞也能表達自己一部分的心情,而且用它填詞填曲來唱挺合適,於是從2008年的時候開始給古詩詞譜曲。在這以前的歌曲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比較憤世嫉俗的搖滾,還有一部分是比較溫情的民謠。

搖滾不管是在西方也好,東方也好,有一個精神就是所謂的批判精神,我是有一些這樣的歌的。我的一些朋友喜歡社會批判,但是我的批判跟他們不太一樣,基本都是從自我角度剖析個人的,不是完全直白的批判社會,因為我覺得社會比較複雜,沒有一個簡單的方法能夠改造社會。從科學的態度來說我不太相信這個,我覺得還是跟人本身的東西有關,所以我的歌裡體現的主要是這方面的東西。但是一定要對社會各個事情關注,要追求真相。對身邊的事情、自己的學生、自己的同事,就要按照一個正式的人來做,不能耍手段,要憑自己的良心去做各種事情。

記者:現在有好多選秀節目和音樂節目會把普通人請上舞臺,讓他們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這裡面有的時候也會有一些炒作或者是包裝的成分。如果有這樣的節目找到您,您是會回避還是願意參加呢?

陳湧海:很多這樣的節目已經都找過我了,除了《我要上春晚》沒有找過我外,基本上其他的都找過我,我都沒參加。

記者:那您現在的生活是怎樣在科學和藝術,半導體和搖滾音樂之間做切換的呢?

陳湧海:科研工作是我的主業。我現在每天早上8點鐘到辦公室處理各種事情,看各種文獻、學生的實驗報告或者是寫申請書,申請各種專案,還有接待實驗室來訪的學者交流、參會等等。一般五六點鐘下班,下班回去吃完飯,八九點散散步,然後再到辦公室。辦公室離家很近,走走路就可以到。因為在家裡面,女兒和我有時候互相嫌對方吵,所以我就到辦公室安靜一點,有的時候處理些工作、郵件什麼的,還有就是自己看看書,彈彈琴。

其實像我現在花在音樂愛好上面的時間並不多,一天有半個小時彈彈琴已經算挺多的了。因為它不是我的職業,所以就是好玩輕鬆一下。寫歌也不太積極,現在一年有兩三首歌就不得了了。週末的時候,有時候和朋友一起出去喝喝酒也好,彈琴唱歌也好,一個月大家聚一兩次。因為我朋友挺多,除了科研上的朋友以外,還有其他的詩人朋友、畫家、音樂家這樣的朋友。但是我個性還是比較喜歡安靜,所以也不是特別願意跑出去喝酒玩鬧,更多時候喜歡看看書。

從來都沒有想過。到了現在更不可能以音樂為職業了。

其實科學家跟所有普通人沒有任何差別,七情六欲完全都一樣,唯一的差別就是,對科學家的評價有一個相對客觀的評價體系。在科研工作中,有可能會把業餘愛好磨滅,但其實你做別的事情、做別的工作,一樣有可能把自己青少年的愛好磨滅掉。而我個人的愛好之所以沒有被磨滅掉,可能是因為自己本身就比較喜歡文藝,其實我也有十年沒太彈琴沒太寫歌、唱歌,但過了那十年以後,因為各種原因突然又接觸到民謠,所以又重新撿起來,恢復起來,但有可能好多人沒有機會再把愛好恢復起來。

事實上我身邊也有好多從事科研工作的人,跟我一樣喜歡搖滾,甚至喜歡更加極端的金屬音樂。我的好多院士朋友,跟大家沒有任何區別,一樣喜歡喝酒聊天打牌。他們知道我唱搖滾以後,也會覺得很好玩。

我之前做實驗室主任的時候,還不可以留長頭髮,因為作為一個主任要接待各種人,還得有一個表率作用。但我不愛交際,所以乾脆換屆的時候就沒再繼續當主任了,就留了長頭髮。其實主要因為我掉頭發,所以梳個辮子也是想辦法把頭頂擋起來。

記者:您彈唱的李白的《將進酒》讓人印象太深刻了!您當時的感覺就好像是被“詩仙”附體了一樣,大家都沒想到一位科學家彈起琴、唱起歌來居然這麼豪放激情,充滿感染力。其實這並不是一次刻意的表演,而是一次朋友間的私人聚會,所以大家更會對您這個人充滿興趣。

陳湧海:網上流傳的那個視頻,是2011年我去錢紹武先生家裡做客時朋友拍的。錢先生就是那個視頻裡面的老者,他是中央美院雕塑學院的前院長,現在已經退休了。他有很深的國學基礎,又是藝術家,所以我們就談天說地的。錢先生吟誦特別好,他用無錫家鄉話吟誦古詩詞,特別有旋律性。我當時也是比較激動,就用了他們屋裡的一把吉他,給老先生唱了幾首歌,其中有一首就是李白的《將進酒》。

當時有個朋友拍了下來,他有一天在家裡看自己拍的這段視頻,結果另外一個朋友看見了,覺得挺好玩的,就把這個視頻放到了網上,也沒告訴我。過了幾天我才知道,其實就是生活中無心的一件事。之所以那麼受到大家關注,我覺得是各種因素造成的,比如一個科學家和一個藝術大家,一個很古香古色的環境,再加上古詩詞,吉他和音樂,這些合在一起,大家覺得特別有趣。就像李白一樣,各種不同的面湊起來,變成一個很豐富的詩人形象。

拒絕各種真人秀節目的邀請

記者:您是80年代的北大人,應該是特別理想主義的一代,您又這麼喜歡音樂、詩歌;而李白這個人物也是特別理想主義的人,但他一生當中會因為他的性格和理想主義,遇到很多的坎坷,然後會有“鬱鬱不得志”這種憤世嫉俗的東西。像您現在從事科學研究,應該是追求真理、捍衛真理的工作,但整個社會環境也有可能遇到很多和理想主義衝突的情況。所以我想瞭解,您是否也是像李白寄情於詩歌一樣,將自己的很多感受寄情在音樂當中?您的音樂既有民謠,又有搖滾,也有古詩詞,是不是也代表了您各個階段或者各個層面的心境?

陳湧海:我給古詩詞寫曲是比較後來的,在大學畢業前後那時候,都是自己寫歌,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寫成歌詞。我是寫過一兩年詩歌的,後來寫歌的時候,可能和寫過現代詩有關係,就寫了一些比較有特點的歌詞來。那時候喜歡搖滾,寫出的一些搖滾歌詞比較年輕氣盛。慢慢年紀大了,中間有好幾年科研工作比較緊張,接近十年不彈琴、不寫歌。過了這十年之後,突然重新彈琴,不像年輕人那麼有激情了,看到古詩詞也能表達自己一部分的心情,而且用它填詞填曲來唱挺合適,於是從2008年的時候開始給古詩詞譜曲。在這以前的歌曲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比較憤世嫉俗的搖滾,還有一部分是比較溫情的民謠。

搖滾不管是在西方也好,東方也好,有一個精神就是所謂的批判精神,我是有一些這樣的歌的。我的一些朋友喜歡社會批判,但是我的批判跟他們不太一樣,基本都是從自我角度剖析個人的,不是完全直白的批判社會,因為我覺得社會比較複雜,沒有一個簡單的方法能夠改造社會。從科學的態度來說我不太相信這個,我覺得還是跟人本身的東西有關,所以我的歌裡體現的主要是這方面的東西。但是一定要對社會各個事情關注,要追求真相。對身邊的事情、自己的學生、自己的同事,就要按照一個正式的人來做,不能耍手段,要憑自己的良心去做各種事情。

記者:現在有好多選秀節目和音樂節目會把普通人請上舞臺,讓他們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這裡面有的時候也會有一些炒作或者是包裝的成分。如果有這樣的節目找到您,您是會回避還是願意參加呢?

陳湧海:很多這樣的節目已經都找過我了,除了《我要上春晚》沒有找過我外,基本上其他的都找過我,我都沒參加。

記者:那您現在的生活是怎樣在科學和藝術,半導體和搖滾音樂之間做切換的呢?

陳湧海:科研工作是我的主業。我現在每天早上8點鐘到辦公室處理各種事情,看各種文獻、學生的實驗報告或者是寫申請書,申請各種專案,還有接待實驗室來訪的學者交流、參會等等。一般五六點鐘下班,下班回去吃完飯,八九點散散步,然後再到辦公室。辦公室離家很近,走走路就可以到。因為在家裡面,女兒和我有時候互相嫌對方吵,所以我就到辦公室安靜一點,有的時候處理些工作、郵件什麼的,還有就是自己看看書,彈彈琴。

其實像我現在花在音樂愛好上面的時間並不多,一天有半個小時彈彈琴已經算挺多的了。因為它不是我的職業,所以就是好玩輕鬆一下。寫歌也不太積極,現在一年有兩三首歌就不得了了。週末的時候,有時候和朋友一起出去喝喝酒也好,彈琴唱歌也好,一個月大家聚一兩次。因為我朋友挺多,除了科研上的朋友以外,還有其他的詩人朋友、畫家、音樂家這樣的朋友。但是我個性還是比較喜歡安靜,所以也不是特別願意跑出去喝酒玩鬧,更多時候喜歡看看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